韓風麵色蒼白地躺在那張略顯狹小的病床上,他微微喘著氣,盡管氣息顯得有些虛弱無力,但那雙眼睛卻依然明亮而堅定。此刻,他緊緊地盯著站在床邊神色焦急的長史,用略帶沙啞但不容置疑的聲音急切地說道:“長史啊!聖上對本王的這份恩寵確實厚重無比,然而這幾郡封地,無論如何我們都絕不能接受啊!現今朝堂之上的局勢錯綜複雜、變幻莫測,北喻和南梁這兩個帝國才剛剛被我大韓帝國收入囊中,國內的農業正亟待恢複元氣。而且那些犬戎、匈牙人等遊牧民族的勢力一直在邊境虎視眈眈,覬覦著我國的領土和財富。若是王府貿然接下如此龐大的封地,並且還是世襲罔替的話,那無疑會引來無數朝中大臣的嫉妒和怨恨,甚至可能會因此惹來殺身之禍啊!”
長史聽了韓風這番話語,臉上也浮現出一抹凝重之色。他深知韓風所說句句屬實,當下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快步走到桌前,迅速鋪開一張潔白如雪的紙張,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毛筆蘸滿墨汁,一邊點頭迴應道:“王爺您說得太對了!隻是聖上向來金口玉言,此次賜封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出的決定。所以要想成功婉拒這一恩賜,我們必須仔細斟酌措辭,務必做到既不冒犯聖顏又能讓聖上明白我們的苦衷才行啊。”說罷,他便提起筆來,準備與韓風一同商議如何迴稟聖上。
韓風麵色凝重,雙眉緊緊皺起,仿佛兩道墨色的山巒橫亙在他白皙的麵龐之上。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他緩緩張開那略顯蒼白的嘴唇,聲音低沉而緩慢地說道:“就這般迴稟聖上吧,本王承蒙聖上浩蕩隆恩,心中實乃感激涕零,難以言表。然而如今本王身遭奸人毒害,已是命不久矣,每日被病痛折磨得形銷骨立、氣若遊絲,著實沒有多餘的精力和體力去妥善打理這眾多的郡縣事務。再者,我這王府不過是大韓帝國眾多將軍府衙中的一座罷了,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保家衛國、馳騁沙場,從不敢對其他方麵存有過多非分之想。故而懇請聖上能夠大發慈悲,將這封地賞賜給真正德才兼備的賢能之士,如此一來,方可不辜負聖上的天高地厚之恩情以及天下萬民的殷切期望啊!”
站在一旁的長史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韓風的話語,同時手中的毛筆猶如靈動的蛟龍一般在潔白的紙張上遊走,韓風所說的每一個字都被他迅速且工整地記錄在了奏折之上。待到全部書寫完畢之後,長史又逐字逐句、小心翼翼地誦讀了一遍給韓風聽。韓風強打起精神,聚精會神地傾聽著長史的朗讀,生怕遺漏掉任何一處細節。待聽完長史的誦讀,韓風稍稍放鬆下來,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緊接著,他長長地舒出一口濁氣,像是卸去了肩頭的千斤重擔一般,輕聲說道:“盡快將這份奏折呈送上去吧,但願聖上能夠體諒本王的一片良苦用心呐。”長史連忙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然後雙手捧著那份承載著韓風滿腔誠意的奏折,腳步匆匆地朝著皇宮所在的方向疾行而去。此刻,病房內隻剩下韓風一人依舊靜靜地躺在那張寬大的病床上,他的眉頭依然緊鎖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之色,似乎正在憂心忡忡地思忖著此事後續可能引發的種種連鎖反應。
韓風獨自躺在那雕花的床榻之上,床榻四周的帷幔低垂,將他與外界隔出了一方小小的、壓抑的空間。他的心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久久難安,冷汗從他的額頭滲出,浸濕了枕頭的一角。他深知自己拒絕封地這一行為,雖說是為了王府上下幾百口人的身家性命,為了自保,但也如在平靜湖麵投下巨石,極有可能引起聖上的不滿,而那不滿帶來的後果,他不敢深想。
他的目光有些空洞地望著床頂,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朝堂上那錯綜複雜的宗室關係,那些或親或疏的宗親,表麵上笑語盈盈,背後卻各懷心思,猶如一張張隱藏在暗處的巨網。各方勢力更是像一群饑餓的狼群,綠幽幽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他們潛伏在朝堂的每一個角落,隻要稍有不慎,就會如羔羊般被他們撕咬得粉碎。這宮廷之中,哪裏有什麽親情,不過是權力與利益交織的修羅場。
而在王府內,氣氛也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沉悶。車鵬,王府的侍衛統領,正站在庭院的迴廊下,平時英挺的身姿此刻也微微有些佝僂,他緊握著腰間的刀柄,那刀柄上的雕花硌得他的手心生疼,卻渾然不覺。他不時地看向王爺的寢室方向,眼中滿是擔憂。韓泰,王府的管家,在大廳裏來迴踱步,他那向來穩重的麵容此時也布滿了焦慮,手中的手帕被他揉成了一團。下人們更是噤若寒蟬,連走路都放輕了腳步,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驚擾了王爺。整個王府仿佛被一層厚厚的陰霾籠罩,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韓風緩緩閉上雙眼,腦海中像走馬燈一樣不斷浮現出可能出現的場景。若是聖上怪罪下來,聖旨一到,王府上下幾百口人將陷入絕境。那些忠心耿耿跟隨自己多年的家仆、侍衛,他們的家人又該何去何從?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牽連,遭受牢獄之災甚至性命之憂嗎?他的嘴唇微微顫抖,雙手合十,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那封承載著王府命運的奏折能被聖上理解,能平息這場如洶湧波濤般的風波。
長史雙手緊緊地捧著那份奏折,腳步匆匆,宛如一陣疾風般在皇宮悠長的廊道上疾馳而過。他那略顯單薄的身影,在朱紅色的宮牆與金黃色琉璃瓦交相輝映之下,愈發顯得微不足道、渺小異常。廊道兩側的宮燈,猶如一排忠誠的衛士,靜靜地佇立著。它們散發出來的昏黃色光芒,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地搖曳著身姿,投射在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斑駁陸離的影子。這些影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此刻緊張的氣氛,微微顫抖起來,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未知命運而惶恐不安。
長史的額頭上早已密布一層細密的汗珠,但他根本無暇顧及擦拭,甚至不敢有哪怕一絲一毫的鬆懈之意。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手中這份奏折的分量究竟有多重——那裏麵的每一個字,都緊密關係著王府未來的興衰榮辱;每一句話,都承載著王府裏上上下下數百人的前途命運。此時此刻,他感覺自己就像正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座沉重無比的大山一般,每邁出一步都是那麽艱難困苦,然而同時又是如此堅定不移。
經過一番急速奔跑之後,長史終於抵達了那座巍峨莊嚴的大殿之前。眼前這座高大宏偉的殿門,宛如一隻張開血盆大口的巨獸,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心驚的威嚴氣勢。長史在距離殿門還有幾步之遙時,突然停下了急促的步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好似要把全身所有的勇氣都統統吸進肺部之中。緊接著,他動作小心謹慎地整理起自己有些淩亂的衣冠,並抬起衣袖輕柔地拭去額頭的汗珠。做完這一切準備工作後,長史才邁著穩健有力的步伐,毅然決然地踏進了大殿之內。大殿內寂靜無聲,隻有聖上身邊的侍從靜靜地站在一旁。長史恭敬地走到侍從麵前,雙膝跪地,雙手高舉奏折,那奏折被他捧在掌心,如同捧著稀世珍寶。他不敢抬頭,隻是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那未知的裁決,仿佛這一刻,時間都凝固了。
韓風獨自躺在那張略顯陳舊的床榻上,床榻的木架發出輕微的嘎吱聲,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他的目光呆滯地望著床頂的帷幔,心中像是被千萬根絲線纏繞,久久難安。屋內靜謐得可怕,隻有他那有些紊亂的唿吸聲在空氣中迴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拒絕封地這一決定,雖說是為了自保,可這無疑是在聖上麵前逆了龍鱗,極有可能引發聖上的雷霆之怒。
他的思緒飄向了朝堂,那是一個比戰場還要殘酷的地方。朝堂之上的宗室關係錯綜複雜,如同無數條相互交織的毒蛇,稍不留意就會被狠狠咬上一口。各方勢力更是如暗處潛伏的狼群,綠瑩瑩的眼睛裏閃爍著貪婪和兇狠,他們在黑暗中窺視,等待著獵物露出一絲破綻,隻要有絲毫疏忽,就會瞬間撲上來,將其撕咬得粉碎,連殘渣都不剩。
而此時的王府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韓青和韓泰這兩個韓風的兒子,雖已戰功赫赫,分別被封為威遠大將軍和鎮英大將軍,但此刻也眉頭緊鎖。韓青失去一隻胳膊的傷處隱隱作痛,那是他為救太子韓星燁留下的印記,每當緊張時刻,傷痛就像惡魔般糾纏著他。王府的護衛們也都如臨大敵,衛隊長車鵬神色凝重,他那寬厚的手掌不自覺地握緊腰間的刀柄,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於民、方剛、蔣正、索虎、雷豹、項竣、欒延玉、李應、黃文炳、張順這些護衛們,平時的嬉笑打鬧早已不見,每個人都表情嚴肅,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左右護衛宇文覺、宇文明更是寸步不離地守在王府重要位置,他們身姿挺拔如鬆,眼神堅定,但緊握武器的手卻泄露了他們內心的緊張。
風雨雷電四位將軍麾下的鐵衛士、刀客、雷衛士、圓刀客們整齊地排列在王府各處,他們身著的鎧甲在黯淡的光線下仍閃爍著冷冽的光芒,那是無數次戰鬥洗禮後的痕跡。王府護衛金龍、銀蛇兩衛宛如兩條沉默的巨龍和靈蛇,靜靜地蟄伏,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王府府兵們也都握緊手中的武器,大氣都不敢出。下人們更是小心翼翼,走路都踮著腳尖,手中的活計也放輕了動作,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驚擾了王爺。整個王府像是被一張巨大的網籠罩著,每個人都在這網中掙紮,被緊張的氛圍緊緊束縛。
韓風緩緩閉上雙眼,腦海中像是有一場風暴在肆虐。一幅幅可怕的場景如洶湧的潮水般不斷湧現,如果聖上怪罪下來,王府上下幾百口人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那些忠心耿耿的護衛、府兵,還有那些勤勞善良的下人,他們的家人都將遭受牽連。他們會被逐出府邸,流落街頭,還是會被打入大牢,甚至性命不保?他不敢再想下去,嘴唇微微顫抖,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那封承載著王府命運的奏折能被聖上理解,能如同一縷春風,平息這場如驚濤駭浪般的風波。
大殿之內,一片死寂,空曠得令人心生敬畏,莊重肅穆之感撲麵而來。金燦燦的陽光穿過高高在上、幾近穹頂的窗戶,如同一道道金色的瀑布傾瀉而下,灑落在冰冷的地麵上,交織成一片片璀璨奪目的光幕。
聖上身旁的侍從們宛如雕塑一般靜靜地佇立在那裏,他們麵無表情,目光冷若冰霜,死死地盯著緩緩走來的長史。長史隻覺得那一道道冷漠的視線猶如利劍一般刺向自己,令他根本不敢與之對視。懷著滿心的忐忑和惶恐,他恭恭敬敬地走到那些侍從跟前,然後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伴隨著“撲通”一聲悶響,他的膝蓋重重地撞擊在堅硬的地麵上,這清脆的聲響在空蕩蕩的大殿之中不斷迴蕩,顯得格外刺耳。
隻見他雙手高高舉起那份奏折,小心翼翼地將其捧在掌心,仿佛手中所托舉著的並非僅僅是一份普通的奏折,而是關乎整個王府生死存亡的命運。由於過度緊張,他的額頭早已布滿細密的汗珠,此刻更是再度有汗水滲出來,一顆接著一顆,順著他的鼻尖滑落,輕輕地滴落在地麵上,瞬間便消失無蹤。
此時此刻,長史緊緊地屏住唿吸,一動也不敢動,隻是默默地低著頭,靜靜地等待著聖上對這份奏折做出最終的裁決。每過去一秒鍾,對於他來說都好似經曆了一個漫長無比的世紀,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完全凝固住了,整座大殿就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寂之中。
與此同時,在那金碧輝煌的禦書房內,韓帝正穩穩當當地端坐在書桌之後。溫暖柔和的陽光透過精雕細琢的窗欞,星星點點地灑落在那張寬大的書桌上,正好照亮了那封安安靜靜放置於其上的奏章。章的紙張泛著微黃的色澤,上麵的字跡仿佛都帶著皇叔韓風的憂慮與懇切。韓帝微微皺起眉頭,那兩道如墨般漆黑的劍眉緊緊地擰在了一起,宛如兩座小山丘橫亙在他那寬闊而又威嚴的額頭之上。他那雙深邃得如同無盡深淵一般的眼眸,此刻正緊緊地盯著眼前攤開的奏章,目光猶如一道犀利的閃電,似乎能夠穿透這薄薄的紙張,洞察其中隱藏的一切秘密和玄機。
就在這時,他的眼神之中突然閃過了一絲極其複雜的情緒,就像是夜空中劃過的流星,短暫卻又璀璨奪目。這絲情緒裏既有對奏章所奏之事的理解,也有無可奈何的歎息,更有著身為一代帝王不得不去權衡利弊、做出艱難抉擇時的糾結與掙紮。
整個禦書房內靜得出奇,甚至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清晰聽見。除了偶爾從韓帝手中傳出的輕微紙張翻動之聲外,再無其他任何聲響。這裏仿佛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時間都仿佛凝固了起來。
環顧四周,可以看到書房的牆壁上掛滿了一幅幅精美的字畫。這些字畫或龍飛鳳舞、筆走龍蛇,或工筆細膩、栩栩如生,無一不展現出高超的藝術水準和獨特的審美情趣,處處彰顯著皇家的高雅品味和氣度不凡。
在房間的角落裏,一尊小巧玲瓏的香爐正靜靜地放置著,裏麵升騰起縷縷嫋嫋的青煙。這青煙如薄紗般輕盈飄逸,在空中緩緩舞動,散發出一股淡雅清幽的龍涎香氣。這股香氣彌漫在整個書房之中,讓人聞之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此時的韓帝身著一襲華麗無比的龍袍,那金色的絲線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芒,猶如萬千星辰匯聚於一身。龍袍上精心繡製的五爪金龍更是活靈活現、威風凜凜,它們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銳鋒利的獠牙,伸展著粗壯有力的四肢,仿佛隨時都有可能掙脫那細密的針線束縛,騰空而起,翱翔九天之上。
韓帝頭上戴著一頂象征著無上權力和尊貴地位的皇冠,上麵鑲嵌著無數顆晶瑩剔透的寶石,璀璨奪目。一串串珠簾從皇冠兩側垂下,隨著他頭部的輕輕晃動,發出一陣陣清脆悅耳的聲響,宛如仙樂飄飄,餘音繞梁。
思索片刻之後,隻見韓帝微微抬起頭來,原本深邃的眼眸此刻變得愈發堅定,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閃耀著光芒。他緩緩地張開嘴唇,用一種低沉卻又充滿力量的聲音開口說道:“朕已然明白了皇叔所擔心之事。想當年,皇叔縱橫沙場、金戈鐵馬,為我大韓帝國南征北戰,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方才立下這不世之功。若不是有皇叔這般英勇無畏、智謀超群之人衝鋒陷陣,我大韓豈能如此順利地擊退那些虎視眈眈的強敵,進而穩固邊疆局勢呢?”
說到此處,韓帝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掃視了一圈周圍,然後繼續說道:“如今,朕為了能夠更好地體察民情民意,同時也是為了彰顯皇叔的赫赫功績,特決定將廣陽郡和北陽郡這兩個物產豐饒、地域遼闊的郡縣,賜予靠山王府作為封地。並且,此封賞乃是世襲罔替,意味著靠山王府將會代代享受這份榮耀與富貴,永享榮華。這也算是朕對於皇叔您多年來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一點小小迴報吧。”
韓帝的話音剛落,整個空曠的禦書房內便響起了他那低沉而威嚴的聲音,餘音嫋嫋,不絕於耳,仿佛每一個字都如同千鈞巨石般沉重有力。他稍稍頓了一頓,緊接著又補充道:“相關旨意不日即將下達,朕深信皇叔定能領會朕的一番良苦用心,定會盡心盡力地去治理好這兩塊來之不易的封地。”言罷,韓帝輕輕地揮動了一下自己的右手,向身旁站立著的侍從們做出了一個準備擬旨的手勢。那一刹那,他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出一代帝王的無上霸氣以及那份處變不驚的從容淡定。
王府內,天空中烏雲滾滾,如同一幅巨大的黑色綢緞沉沉地覆蓋在府邸的上方。那烏雲厚重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憂慮和壓力,恰如其分地映襯出此刻眾人心中那份難以言喻的沉重。
庭院裏的樹木在微風的吹拂下顫抖不止,枝葉相互摩挲發出沙沙的聲響,宛如一群受驚的小動物在竊竊私語,低聲訴說著內心深處的惶恐與不安。
此時,整個王府彌漫著一種猶如濃稠墨汁般令人窒息的壓抑氛圍。每個人的心頭都好似被一塊千斤巨石死死壓住,沉重得無法動彈分毫。這種氣氛壓抑得恰似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的那種令人焦躁的沉悶,就連周遭的空氣也似乎被凍結住,變得凝滯而凝重起來。
就在這一片死寂之中,忽然間,一陣急促而有力的馬蹄聲自遠方傳來,由遠及近,越來越清晰。那馬蹄聲響徹雲霄,仿若戰鼓雷鳴,一下下地敲擊在眾人的心弦之上,引起陣陣震顫。
須臾之間,隻見一名傳旨太監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疾馳而來。他那尖銳細長的嗓音瞬間劃破了王府長久以來的寂靜:“聖旨到!”這聲音高亢嘹亮,猶如洪鍾大呂一般震耳欲聾;又如同一記沉重的鐵錘,狠狠地砸在了平靜的湖麵上,猛然打破了王府原有的沉寂,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禁渾身一震。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宣旨之聲,韓青和韓泰兩人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從寬敞明亮的大廳中快步奔出。他們二人四目相對,目光交匯的刹那,彼此都從對方的眼眸深處捕捉到了一絲緊張與滿心的期待。人迅速整頓好衣裝,率領著王府眾人在庭院中整齊地跪下。眾人的表情各異,有的眉頭緊鎖,有的嘴唇微微顫抖,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毫無例外地帶著緊張與期待交織的複雜神情。
傳旨太監身著華麗的宮服,衣袂飄飄,邁著小碎步,神色威嚴地走進王府。他的步伐不緊不慢,每一步都像是帶著皇家的威嚴。在他身後,跟著幾個捧著聖旨和賞賜之物的小太監。那聖旨被裝在一個精美的錦盒中,錦盒上的錦緞在從烏雲縫隙中透出的幾縷陽光下閃著耀眼的金光,那光芒璀璨奪目,仿佛是權力與皇恩的象征,讓在場的人都不禁心生敬畏。
就在那莊重肅穆的氛圍之中,聖旨被小心翼翼地從錦盒裏取出,而後在眾人矚目的目光下,緩緩地舒展開來。那明黃色的綢緞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猶如一輪熾熱的太陽,讓人幾乎無法直視。
站在一旁的太監,微微揚起下巴,清了清嗓子,然後尖著嗓子開始宣讀起來。他那獨特而又尖銳的嗓音,此刻聽起來竟有一種別樣的威嚴:“朕已明白皇叔所擔心之事,皇叔一生為我大韓帝國殫精竭慮、不辭辛勞,可謂是居功至偉啊!其功績就如同那璀璨星辰一般,照亮了我大韓帝國遼闊的天空。今特此將廣陽郡、北陽郡賜予靠山王府,且世代沿襲,永不更替。隻盼皇叔能夠一如既往地為我大韓守護好邊疆國土,造福天下黎民百姓。欽此!”
聽到這裏,韓青和韓泰兩人先是渾身一震,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剛剛所聽到的一切。他們呆立當場,足足愣了好幾秒鍾,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緊接著,兩人的眼眶瞬間濕潤了,淚水在裏麵不停地打著轉兒。那淚花晶瑩剔透,折射出驚喜與感動交織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芒。
終於,韓青和韓泰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他們齊齊跪倒在地,異口同聲地高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唿喊聲高亢激昂,直衝雲霄,其中飽含著對聖上深深的感激與敬意。與此同時,王府中的其他人也紛紛跟著跪下,一同高唿萬歲。一時間,各種各樣的聲音匯聚到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好似滾滾春雷一般,在王府的上空久久迴蕩,不絕於耳。
韓青和韓泰對視一眼,眼中的憂慮如同冰雪遇到暖陽般迅速化為驚喜。韓青那剛毅的臉龐上露出了孩子般純真的笑容,嘴角高高揚起,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看到了王府輝煌的未來。韓泰則用衣袖輕輕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花,臉上洋溢著欣慰和自豪,他的胸膛微微起伏,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王府的護衛們原本緊繃的身體也逐漸放鬆下來,他們緊握武器的手鬆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的護衛眼中閃爍著淚光,那是對王府忠心耿耿得到認可的感動;有的護衛則興奮地握緊拳頭,為王府的榮耀而歡唿。下人們在一旁交頭接耳,低聲歡唿著。有的丫鬟用手帕捂著嘴,眼中滿是歡喜;有的小廝則興奮得滿臉通紅,互相拍打著對方的肩膀。王府內原本壓抑的氛圍瞬間被喜悅和感恩填滿,仿佛一朵在陰霾中等待許久的花朵,終於在陽光的照耀下綻放。那花朵嬌豔欲滴,花香彌漫在王府的每一個角落,驅散了所有的陰霾。
昏暗的燭光在臥室中搖曳,昏黃的光灑在床榻四周,映照出韓風那張滿是病容卻依舊威嚴的臉。臥室裏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藥香,角落裏的炭火偶爾發出輕微的劈啪聲,仿佛在為這凝重的氣氛增添幾分不安。
韓風艱難地靠在床頭,他的眼神有些渾濁卻透著慈愛,把韓青和韓泰兩個兒子叫到床邊。韓青身姿挺拔,隻是空蕩蕩的衣袖在一側隨風微動,那是他為救太子失去一臂的證明。他眉頭緊鎖,雖麵容堅毅,但仍難掩失去手臂後的痛苦與落寞。韓泰則一臉凝重地站在一旁,身姿沉穩,眼神中透著睿智。
韓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地張開嘴巴,他那原本清亮的嗓音此刻變得有些沙啞,但其中蘊含的力量卻是絲毫不減:“青兒啊,你作為咱們王府的長子,更是被冊封為世子,一直以來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此次為了救太子殿下,你竟然不惜失去一條手臂,這份勇氣和忠誠,父王全都看在了眼裏。你所經曆過的那些艱難困苦、那些身心遭受的折磨和痛楚,就像是一根根尖銳無比的刺,狠狠地紮進了父王的心窩子裏呀!”說到此處,韓風不禁眼眶微紅,語氣也略微顫抖起來。
“眼下這世道混亂不堪,局勢動蕩不安,父王因為身負重任,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你的身旁守護著你。所以,孩子啊,無論遇到什麽事情,你都一定要加倍小心謹慎才行呐!還有,聖上已經下旨加封於你,讓你擔任威遠大將軍以及東宮統領一職,負責守衛太子殿下的安全。要知道,太子可是關係到我們整個韓國未來的希望所在,你務必要忠心耿耿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絕對不可以有哪怕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或者偷懶懈怠。記住了嗎?”韓風緊緊地盯著韓青,目光中充滿了殷切的期望。
韓青靜靜地聽完父親的這番話後,用力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那雙明亮如星的眼睛裏,此時正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仿佛在向父親傳達著一個無聲的誓言——定不負所托!
韓風見此情形,心中稍感寬慰。接著,他將視線轉向了一旁站著的次子韓泰,眼中瞬間流露出滿滿的欣慰之色:“泰兒啊,你從小就在父王的身邊長大,可以說是父王看著一點點懂事明理起來的。你不僅頭腦聰慧機敏,而且在處理各種政務時也是遊刃有餘。對於兵法戰略,你更是能夠熟記於心,運用自如;平日裏對待他人也是親切和藹,廣結善緣。看到你如此出色,父王真的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
此時,門被輕輕推開,韓風的三弟鎮遠侯韓文以及韓文的兩個兒子韓文川、韓耀陽,四弟定遠大將軍韓武以及韓武的兒子韓昭清,先後走了進來。韓文神色肅穆,一身華服難掩其內斂氣質,他身後的韓文川、韓耀陽身姿矯健,目光炯炯。韓武則虎目含威,透著武將的霸氣,韓昭清亦步亦趨跟在身後。
韓風見他們進來,微微抬起手,吃力地說道:“三弟,四弟,大哥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二弟韓林不在身邊,大哥有些後事要交代。你們定要小心處理。我走之後,王府不可無主,由泰兒繼承王爵。三弟,四弟,你們要好好輔助他。二弟不在,你們更要團結一心,守衛我們的靠山王府。我們雖是韓國宗室,但切不可憑借功勞而肆意囂張。如今雖已大一統,但韓國前路漫漫,王府眾人要全心輔佐帝王。泰兒,父王生前的護衛、府兵你仍可繼續使用,他們多年來對王府忠心耿耿。其他事宜,老管家肖天戰會告知你。”
說著,韓風用盡全身力氣,將韓文、韓武、韓文川、韓耀陽、韓昭清以及韓青、韓泰的手拉在一起,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王府眾人一定要團結。三弟、四弟,至於天宇的身份,我已寫好一封信,你們要酌情處理。每當此時,大哥好懷念我們兄弟曾經在父王身邊的那一刻……”話音未落,韓風的手緩緩滑落,溘然長逝,隻留下一室的哀傷與凝重。
上穀郡和固安鎮封地的上空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消息如狂風般席卷了每一個角落。大街小巷裏,原本熱鬧的集市如今一片死寂,家家門戶緊閉,隻聞隱隱的啜泣聲。百姓們身著粗布素服,那素服上的每一道褶皺都像是承載著他們深深的悲痛。老人們拄著拐杖,在兒孫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在街頭,渾濁的眼中滿是哀傷;婦女們用手帕捂著嘴,壓抑著哭聲,眼淚卻止不住地從臉頰滑落,打濕了衣衫;孩童們也似乎感受到了這凝重的氣氛,緊緊拽著大人的衣角,眼中滿是懵懂與不安。
韓帝在宮中得知韓風病故的噩耗,如遭雷擊,癱坐在龍椅之上。他那原本威嚴的麵容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嘴唇顫抖著,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流淌,打濕了他華麗的龍袍。他的眼神空洞而悲傷,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韓風相處的點點滴滴。
“傳朕旨意,令太子韓星燁、豫王韓星冉、鎮江王韓琦、豫王韓冰、晉王韓愷、永川王韓澤陽、輔國將軍韓傑、韓明以及韓博,宗正卿韓山等宗室子弟及文武百官,速去王府吊唁,慰問韓風家屬。”韓帝的聲音帶著哭腔,卻又有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太子韓星燁身著素色太子袍,頭戴玉冠,玉冠上的珠子隨著他的步伐微微晃動,他神色凝重,眼中滿是悲傷;豫王韓星冉眉頭緊鎖,雙手緊握成拳,步伐急促,似是在壓抑著內心的痛苦;鎮江王韓琦來到王府,未踏入府門,淚水便已在眼眶中打轉。他身著一身黑色錦袍,袍上的暗紋隨著他的動作若隱若現,平日裏那威嚴的氣勢此刻被悲痛所取代。他腳步有些虛浮地走向韓風的棺槨,每一步都似有千鈞重。在棺槨前,他緩緩跪下,雙手伏地,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哽咽著說:“皇兄,您對我恩重如山,當年若不是您在戰場上救我一命,哪有今日的韓琦,您這一走,讓我如何是好。”他的肩膀不停地顫抖,淚水打濕了麵前的地麵。
豫王韓冰麵色慘白,他平時那玩世不恭的模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身穿素白的喪服,腰間係著一根白色麻繩。他靜靜地站在棺槨一側,嘴唇微微顫抖,想說些什麽,卻又被悲傷哽住了喉嚨。許久,他才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皇兄,您不該走啊。”隨後,他從袖中拿出一塊玉佩,那是韓風曾經贈予他的,代表著對他的期許。他輕輕地將玉佩放在棺槨上,像是完成了一種特殊的告別儀式。
晉王韓愷雙眼通紅,布滿血絲。他一臉肅穆地走進王府,手中捧著一壇酒。那是韓風生前最愛的酒,他走到棺槨前,將酒灑在地上,酒水濺起,在陽光下折射出悲傷的光暈。他聲音沙啞地說道:“皇兄,這酒敬您,您一生光明磊落,為我大韓鞠躬盡瘁,您的功績將永載史冊,我等定不會忘記您的教誨。”說罷,他朝著棺槨深深鞠躬,久久未起。
永川王韓澤陽則帶著全家老小前來。他的夫人和孩子們都身著素服,眼中含淚。韓澤陽走到棺槨前,抱起自己尚在年幼的兒子,輕聲說道:“孩子,給皇叔磕頭,這是我們大韓的英雄。”孩子似懂非懂地跟著磕頭,韓澤陽看著棺槨,心中默默發誓,定要將韓風的精神傳承下去,守護好這片韓風曾為之付出的江山。鎮江王韓琦一臉肅穆,他望著遠方,眼中閃爍著淚花,仿佛在迴憶與韓風共同度過的歲月;其他宗室子弟也都神色哀傷,紛紛趕往王府。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官帽上的配飾在陽光下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們腳步沉重,有的低聲交談著韓風的功績,有的則默默無語,沉浸在悲痛之中。
韓帝身著素白的龍袍,袍上用銀線繡著的龍紋也似在為韓風之死而黯淡。他步伐沉重地走向韓風的棺槨,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重量,往日那沉穩威嚴的氣場如今隻剩下無盡的哀傷。
他的臉上毫無血色,眼眶紅腫,淚水在眼眶中不斷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其落下,隻是那微微顫抖的嘴唇,泄露了他內心如波濤般洶湧的悲痛。侍從們默默地跟在身後,低著頭,不敢發出絲毫聲響,整個氛圍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來到棺槨前,韓帝緩緩跪下,動作中沒有了往日的利落。他伸出顫抖的雙手,輕輕撫摸著棺槨,指尖劃過棺木的紋理,如同在觸碰那些與韓風共同度過的歲月。他的眼神空洞而又深情地望著棺槨,仿佛能透過它看到韓風那熟悉而慈祥的麵容。
“皇叔……”韓帝剛一開口,聲音便已哽咽,那兩個字中蘊含了太多的情感。淚水終於奪眶而出,順著他的臉頰滑落,一滴一滴地打在棺木上,發出輕微的聲響,卻似重錘般敲在每一個在場者的心上。“您一生為我大韓,出生入死,不辭辛勞。朕還記得幼時,您將朕抱在懷中,教朕治國之道,帶朕巡視軍營,讓朕懂得何為守護。”韓帝的身體微微前傾,額頭幾乎要觸碰到棺槨,“如今您卻離朕而去,朕如失臂膀,痛心疾首啊!”他的哭聲在王府中迴蕩,周圍的宗室子弟和文武百官無不一一跪下垂首落淚,整個場景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韓帝在眾人簇擁下,來到韓風的棺槨之前。他緩緩跪下,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麽吃力,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幹。他顫抖著雙手,扶著棺槨,淚水滴落在棺木上:“皇叔,朕要率太子韓星燁及豫王韓星冉兩個兒子為您守靈三日。您為我大韓帝國出生入死,數次統兵禦敵,那戰場上的廝殺,您從未退縮;平內亂時,您不顧危險,深入敵營;救危難之際,您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您是我大韓的脊梁啊!”韓帝泣不成聲,淚水模糊了雙眼。
隨後,韓帝起身,強忍著悲痛下令:“六日後,皇叔的棺槨由羽林衛全程護送至京都東郊的皇陵,務必保證萬無一失。”
王府門前,人山人海,百姓們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手捧自製的白花,白花在風中微微顫抖,像是在訴說著人們的哀思。人們排著長隊,默默地走進王府。有的百姓在獻上白花時,眼中的淚水如決堤般湧出,口中喃喃自語著對韓風的感激與懷念;有的則早已泣不成聲,隻能在旁人的攙扶下勉強站立;還有的百姓將額頭貼在棺槨上,久久不願離去,仿佛這樣就能多感受一下老王爺的氣息。
朝中的將領們身著布滿戰痕的軍服,那些戰痕是他們榮耀的勳章,也是與韓風共同戰鬥的見證。他們神情莊重而肅穆,步伐整齊而緩慢。每一位將領的臉上都刻滿了歲月的滄桑和戰爭的磨礪,此時,他們眼中都飽含著對韓風的敬重與不舍。他們在棺槨前駐足,敬上軍禮,那軍禮是如此標準,如此有力,仿佛在向韓風訴說著他們的誓言與忠誠。這些將領們想起曾經在沙場上與老王爺並肩作戰的日子,那金戈鐵馬、硝煙彌漫的場景曆曆在目,而如今,他們敬愛的老王爺卻永遠地離開了。
長史聽了韓風這番話語,臉上也浮現出一抹凝重之色。他深知韓風所說句句屬實,當下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快步走到桌前,迅速鋪開一張潔白如雪的紙張,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毛筆蘸滿墨汁,一邊點頭迴應道:“王爺您說得太對了!隻是聖上向來金口玉言,此次賜封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出的決定。所以要想成功婉拒這一恩賜,我們必須仔細斟酌措辭,務必做到既不冒犯聖顏又能讓聖上明白我們的苦衷才行啊。”說罷,他便提起筆來,準備與韓風一同商議如何迴稟聖上。
韓風麵色凝重,雙眉緊緊皺起,仿佛兩道墨色的山巒橫亙在他白皙的麵龐之上。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他緩緩張開那略顯蒼白的嘴唇,聲音低沉而緩慢地說道:“就這般迴稟聖上吧,本王承蒙聖上浩蕩隆恩,心中實乃感激涕零,難以言表。然而如今本王身遭奸人毒害,已是命不久矣,每日被病痛折磨得形銷骨立、氣若遊絲,著實沒有多餘的精力和體力去妥善打理這眾多的郡縣事務。再者,我這王府不過是大韓帝國眾多將軍府衙中的一座罷了,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保家衛國、馳騁沙場,從不敢對其他方麵存有過多非分之想。故而懇請聖上能夠大發慈悲,將這封地賞賜給真正德才兼備的賢能之士,如此一來,方可不辜負聖上的天高地厚之恩情以及天下萬民的殷切期望啊!”
站在一旁的長史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韓風的話語,同時手中的毛筆猶如靈動的蛟龍一般在潔白的紙張上遊走,韓風所說的每一個字都被他迅速且工整地記錄在了奏折之上。待到全部書寫完畢之後,長史又逐字逐句、小心翼翼地誦讀了一遍給韓風聽。韓風強打起精神,聚精會神地傾聽著長史的朗讀,生怕遺漏掉任何一處細節。待聽完長史的誦讀,韓風稍稍放鬆下來,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緊接著,他長長地舒出一口濁氣,像是卸去了肩頭的千斤重擔一般,輕聲說道:“盡快將這份奏折呈送上去吧,但願聖上能夠體諒本王的一片良苦用心呐。”長史連忙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然後雙手捧著那份承載著韓風滿腔誠意的奏折,腳步匆匆地朝著皇宮所在的方向疾行而去。此刻,病房內隻剩下韓風一人依舊靜靜地躺在那張寬大的病床上,他的眉頭依然緊鎖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之色,似乎正在憂心忡忡地思忖著此事後續可能引發的種種連鎖反應。
韓風獨自躺在那雕花的床榻之上,床榻四周的帷幔低垂,將他與外界隔出了一方小小的、壓抑的空間。他的心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久久難安,冷汗從他的額頭滲出,浸濕了枕頭的一角。他深知自己拒絕封地這一行為,雖說是為了王府上下幾百口人的身家性命,為了自保,但也如在平靜湖麵投下巨石,極有可能引起聖上的不滿,而那不滿帶來的後果,他不敢深想。
他的目光有些空洞地望著床頂,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朝堂上那錯綜複雜的宗室關係,那些或親或疏的宗親,表麵上笑語盈盈,背後卻各懷心思,猶如一張張隱藏在暗處的巨網。各方勢力更是像一群饑餓的狼群,綠幽幽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他們潛伏在朝堂的每一個角落,隻要稍有不慎,就會如羔羊般被他們撕咬得粉碎。這宮廷之中,哪裏有什麽親情,不過是權力與利益交織的修羅場。
而在王府內,氣氛也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沉悶。車鵬,王府的侍衛統領,正站在庭院的迴廊下,平時英挺的身姿此刻也微微有些佝僂,他緊握著腰間的刀柄,那刀柄上的雕花硌得他的手心生疼,卻渾然不覺。他不時地看向王爺的寢室方向,眼中滿是擔憂。韓泰,王府的管家,在大廳裏來迴踱步,他那向來穩重的麵容此時也布滿了焦慮,手中的手帕被他揉成了一團。下人們更是噤若寒蟬,連走路都放輕了腳步,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驚擾了王爺。整個王府仿佛被一層厚厚的陰霾籠罩,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韓風緩緩閉上雙眼,腦海中像走馬燈一樣不斷浮現出可能出現的場景。若是聖上怪罪下來,聖旨一到,王府上下幾百口人將陷入絕境。那些忠心耿耿跟隨自己多年的家仆、侍衛,他們的家人又該何去何從?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牽連,遭受牢獄之災甚至性命之憂嗎?他的嘴唇微微顫抖,雙手合十,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那封承載著王府命運的奏折能被聖上理解,能平息這場如洶湧波濤般的風波。
長史雙手緊緊地捧著那份奏折,腳步匆匆,宛如一陣疾風般在皇宮悠長的廊道上疾馳而過。他那略顯單薄的身影,在朱紅色的宮牆與金黃色琉璃瓦交相輝映之下,愈發顯得微不足道、渺小異常。廊道兩側的宮燈,猶如一排忠誠的衛士,靜靜地佇立著。它們散發出來的昏黃色光芒,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地搖曳著身姿,投射在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斑駁陸離的影子。這些影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此刻緊張的氣氛,微微顫抖起來,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未知命運而惶恐不安。
長史的額頭上早已密布一層細密的汗珠,但他根本無暇顧及擦拭,甚至不敢有哪怕一絲一毫的鬆懈之意。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手中這份奏折的分量究竟有多重——那裏麵的每一個字,都緊密關係著王府未來的興衰榮辱;每一句話,都承載著王府裏上上下下數百人的前途命運。此時此刻,他感覺自己就像正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座沉重無比的大山一般,每邁出一步都是那麽艱難困苦,然而同時又是如此堅定不移。
經過一番急速奔跑之後,長史終於抵達了那座巍峨莊嚴的大殿之前。眼前這座高大宏偉的殿門,宛如一隻張開血盆大口的巨獸,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心驚的威嚴氣勢。長史在距離殿門還有幾步之遙時,突然停下了急促的步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好似要把全身所有的勇氣都統統吸進肺部之中。緊接著,他動作小心謹慎地整理起自己有些淩亂的衣冠,並抬起衣袖輕柔地拭去額頭的汗珠。做完這一切準備工作後,長史才邁著穩健有力的步伐,毅然決然地踏進了大殿之內。大殿內寂靜無聲,隻有聖上身邊的侍從靜靜地站在一旁。長史恭敬地走到侍從麵前,雙膝跪地,雙手高舉奏折,那奏折被他捧在掌心,如同捧著稀世珍寶。他不敢抬頭,隻是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那未知的裁決,仿佛這一刻,時間都凝固了。
韓風獨自躺在那張略顯陳舊的床榻上,床榻的木架發出輕微的嘎吱聲,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他的目光呆滯地望著床頂的帷幔,心中像是被千萬根絲線纏繞,久久難安。屋內靜謐得可怕,隻有他那有些紊亂的唿吸聲在空氣中迴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拒絕封地這一決定,雖說是為了自保,可這無疑是在聖上麵前逆了龍鱗,極有可能引發聖上的雷霆之怒。
他的思緒飄向了朝堂,那是一個比戰場還要殘酷的地方。朝堂之上的宗室關係錯綜複雜,如同無數條相互交織的毒蛇,稍不留意就會被狠狠咬上一口。各方勢力更是如暗處潛伏的狼群,綠瑩瑩的眼睛裏閃爍著貪婪和兇狠,他們在黑暗中窺視,等待著獵物露出一絲破綻,隻要有絲毫疏忽,就會瞬間撲上來,將其撕咬得粉碎,連殘渣都不剩。
而此時的王府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韓青和韓泰這兩個韓風的兒子,雖已戰功赫赫,分別被封為威遠大將軍和鎮英大將軍,但此刻也眉頭緊鎖。韓青失去一隻胳膊的傷處隱隱作痛,那是他為救太子韓星燁留下的印記,每當緊張時刻,傷痛就像惡魔般糾纏著他。王府的護衛們也都如臨大敵,衛隊長車鵬神色凝重,他那寬厚的手掌不自覺地握緊腰間的刀柄,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於民、方剛、蔣正、索虎、雷豹、項竣、欒延玉、李應、黃文炳、張順這些護衛們,平時的嬉笑打鬧早已不見,每個人都表情嚴肅,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左右護衛宇文覺、宇文明更是寸步不離地守在王府重要位置,他們身姿挺拔如鬆,眼神堅定,但緊握武器的手卻泄露了他們內心的緊張。
風雨雷電四位將軍麾下的鐵衛士、刀客、雷衛士、圓刀客們整齊地排列在王府各處,他們身著的鎧甲在黯淡的光線下仍閃爍著冷冽的光芒,那是無數次戰鬥洗禮後的痕跡。王府護衛金龍、銀蛇兩衛宛如兩條沉默的巨龍和靈蛇,靜靜地蟄伏,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王府府兵們也都握緊手中的武器,大氣都不敢出。下人們更是小心翼翼,走路都踮著腳尖,手中的活計也放輕了動作,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驚擾了王爺。整個王府像是被一張巨大的網籠罩著,每個人都在這網中掙紮,被緊張的氛圍緊緊束縛。
韓風緩緩閉上雙眼,腦海中像是有一場風暴在肆虐。一幅幅可怕的場景如洶湧的潮水般不斷湧現,如果聖上怪罪下來,王府上下幾百口人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那些忠心耿耿的護衛、府兵,還有那些勤勞善良的下人,他們的家人都將遭受牽連。他們會被逐出府邸,流落街頭,還是會被打入大牢,甚至性命不保?他不敢再想下去,嘴唇微微顫抖,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那封承載著王府命運的奏折能被聖上理解,能如同一縷春風,平息這場如驚濤駭浪般的風波。
大殿之內,一片死寂,空曠得令人心生敬畏,莊重肅穆之感撲麵而來。金燦燦的陽光穿過高高在上、幾近穹頂的窗戶,如同一道道金色的瀑布傾瀉而下,灑落在冰冷的地麵上,交織成一片片璀璨奪目的光幕。
聖上身旁的侍從們宛如雕塑一般靜靜地佇立在那裏,他們麵無表情,目光冷若冰霜,死死地盯著緩緩走來的長史。長史隻覺得那一道道冷漠的視線猶如利劍一般刺向自己,令他根本不敢與之對視。懷著滿心的忐忑和惶恐,他恭恭敬敬地走到那些侍從跟前,然後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伴隨著“撲通”一聲悶響,他的膝蓋重重地撞擊在堅硬的地麵上,這清脆的聲響在空蕩蕩的大殿之中不斷迴蕩,顯得格外刺耳。
隻見他雙手高高舉起那份奏折,小心翼翼地將其捧在掌心,仿佛手中所托舉著的並非僅僅是一份普通的奏折,而是關乎整個王府生死存亡的命運。由於過度緊張,他的額頭早已布滿細密的汗珠,此刻更是再度有汗水滲出來,一顆接著一顆,順著他的鼻尖滑落,輕輕地滴落在地麵上,瞬間便消失無蹤。
此時此刻,長史緊緊地屏住唿吸,一動也不敢動,隻是默默地低著頭,靜靜地等待著聖上對這份奏折做出最終的裁決。每過去一秒鍾,對於他來說都好似經曆了一個漫長無比的世紀,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完全凝固住了,整座大殿就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寂之中。
與此同時,在那金碧輝煌的禦書房內,韓帝正穩穩當當地端坐在書桌之後。溫暖柔和的陽光透過精雕細琢的窗欞,星星點點地灑落在那張寬大的書桌上,正好照亮了那封安安靜靜放置於其上的奏章。章的紙張泛著微黃的色澤,上麵的字跡仿佛都帶著皇叔韓風的憂慮與懇切。韓帝微微皺起眉頭,那兩道如墨般漆黑的劍眉緊緊地擰在了一起,宛如兩座小山丘橫亙在他那寬闊而又威嚴的額頭之上。他那雙深邃得如同無盡深淵一般的眼眸,此刻正緊緊地盯著眼前攤開的奏章,目光猶如一道犀利的閃電,似乎能夠穿透這薄薄的紙張,洞察其中隱藏的一切秘密和玄機。
就在這時,他的眼神之中突然閃過了一絲極其複雜的情緒,就像是夜空中劃過的流星,短暫卻又璀璨奪目。這絲情緒裏既有對奏章所奏之事的理解,也有無可奈何的歎息,更有著身為一代帝王不得不去權衡利弊、做出艱難抉擇時的糾結與掙紮。
整個禦書房內靜得出奇,甚至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清晰聽見。除了偶爾從韓帝手中傳出的輕微紙張翻動之聲外,再無其他任何聲響。這裏仿佛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時間都仿佛凝固了起來。
環顧四周,可以看到書房的牆壁上掛滿了一幅幅精美的字畫。這些字畫或龍飛鳳舞、筆走龍蛇,或工筆細膩、栩栩如生,無一不展現出高超的藝術水準和獨特的審美情趣,處處彰顯著皇家的高雅品味和氣度不凡。
在房間的角落裏,一尊小巧玲瓏的香爐正靜靜地放置著,裏麵升騰起縷縷嫋嫋的青煙。這青煙如薄紗般輕盈飄逸,在空中緩緩舞動,散發出一股淡雅清幽的龍涎香氣。這股香氣彌漫在整個書房之中,讓人聞之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此時的韓帝身著一襲華麗無比的龍袍,那金色的絲線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芒,猶如萬千星辰匯聚於一身。龍袍上精心繡製的五爪金龍更是活靈活現、威風凜凜,它們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銳鋒利的獠牙,伸展著粗壯有力的四肢,仿佛隨時都有可能掙脫那細密的針線束縛,騰空而起,翱翔九天之上。
韓帝頭上戴著一頂象征著無上權力和尊貴地位的皇冠,上麵鑲嵌著無數顆晶瑩剔透的寶石,璀璨奪目。一串串珠簾從皇冠兩側垂下,隨著他頭部的輕輕晃動,發出一陣陣清脆悅耳的聲響,宛如仙樂飄飄,餘音繞梁。
思索片刻之後,隻見韓帝微微抬起頭來,原本深邃的眼眸此刻變得愈發堅定,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閃耀著光芒。他緩緩地張開嘴唇,用一種低沉卻又充滿力量的聲音開口說道:“朕已然明白了皇叔所擔心之事。想當年,皇叔縱橫沙場、金戈鐵馬,為我大韓帝國南征北戰,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方才立下這不世之功。若不是有皇叔這般英勇無畏、智謀超群之人衝鋒陷陣,我大韓豈能如此順利地擊退那些虎視眈眈的強敵,進而穩固邊疆局勢呢?”
說到此處,韓帝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掃視了一圈周圍,然後繼續說道:“如今,朕為了能夠更好地體察民情民意,同時也是為了彰顯皇叔的赫赫功績,特決定將廣陽郡和北陽郡這兩個物產豐饒、地域遼闊的郡縣,賜予靠山王府作為封地。並且,此封賞乃是世襲罔替,意味著靠山王府將會代代享受這份榮耀與富貴,永享榮華。這也算是朕對於皇叔您多年來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一點小小迴報吧。”
韓帝的話音剛落,整個空曠的禦書房內便響起了他那低沉而威嚴的聲音,餘音嫋嫋,不絕於耳,仿佛每一個字都如同千鈞巨石般沉重有力。他稍稍頓了一頓,緊接著又補充道:“相關旨意不日即將下達,朕深信皇叔定能領會朕的一番良苦用心,定會盡心盡力地去治理好這兩塊來之不易的封地。”言罷,韓帝輕輕地揮動了一下自己的右手,向身旁站立著的侍從們做出了一個準備擬旨的手勢。那一刹那,他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出一代帝王的無上霸氣以及那份處變不驚的從容淡定。
王府內,天空中烏雲滾滾,如同一幅巨大的黑色綢緞沉沉地覆蓋在府邸的上方。那烏雲厚重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憂慮和壓力,恰如其分地映襯出此刻眾人心中那份難以言喻的沉重。
庭院裏的樹木在微風的吹拂下顫抖不止,枝葉相互摩挲發出沙沙的聲響,宛如一群受驚的小動物在竊竊私語,低聲訴說著內心深處的惶恐與不安。
此時,整個王府彌漫著一種猶如濃稠墨汁般令人窒息的壓抑氛圍。每個人的心頭都好似被一塊千斤巨石死死壓住,沉重得無法動彈分毫。這種氣氛壓抑得恰似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的那種令人焦躁的沉悶,就連周遭的空氣也似乎被凍結住,變得凝滯而凝重起來。
就在這一片死寂之中,忽然間,一陣急促而有力的馬蹄聲自遠方傳來,由遠及近,越來越清晰。那馬蹄聲響徹雲霄,仿若戰鼓雷鳴,一下下地敲擊在眾人的心弦之上,引起陣陣震顫。
須臾之間,隻見一名傳旨太監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疾馳而來。他那尖銳細長的嗓音瞬間劃破了王府長久以來的寂靜:“聖旨到!”這聲音高亢嘹亮,猶如洪鍾大呂一般震耳欲聾;又如同一記沉重的鐵錘,狠狠地砸在了平靜的湖麵上,猛然打破了王府原有的沉寂,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禁渾身一震。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宣旨之聲,韓青和韓泰兩人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從寬敞明亮的大廳中快步奔出。他們二人四目相對,目光交匯的刹那,彼此都從對方的眼眸深處捕捉到了一絲緊張與滿心的期待。人迅速整頓好衣裝,率領著王府眾人在庭院中整齊地跪下。眾人的表情各異,有的眉頭緊鎖,有的嘴唇微微顫抖,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毫無例外地帶著緊張與期待交織的複雜神情。
傳旨太監身著華麗的宮服,衣袂飄飄,邁著小碎步,神色威嚴地走進王府。他的步伐不緊不慢,每一步都像是帶著皇家的威嚴。在他身後,跟著幾個捧著聖旨和賞賜之物的小太監。那聖旨被裝在一個精美的錦盒中,錦盒上的錦緞在從烏雲縫隙中透出的幾縷陽光下閃著耀眼的金光,那光芒璀璨奪目,仿佛是權力與皇恩的象征,讓在場的人都不禁心生敬畏。
就在那莊重肅穆的氛圍之中,聖旨被小心翼翼地從錦盒裏取出,而後在眾人矚目的目光下,緩緩地舒展開來。那明黃色的綢緞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猶如一輪熾熱的太陽,讓人幾乎無法直視。
站在一旁的太監,微微揚起下巴,清了清嗓子,然後尖著嗓子開始宣讀起來。他那獨特而又尖銳的嗓音,此刻聽起來竟有一種別樣的威嚴:“朕已明白皇叔所擔心之事,皇叔一生為我大韓帝國殫精竭慮、不辭辛勞,可謂是居功至偉啊!其功績就如同那璀璨星辰一般,照亮了我大韓帝國遼闊的天空。今特此將廣陽郡、北陽郡賜予靠山王府,且世代沿襲,永不更替。隻盼皇叔能夠一如既往地為我大韓守護好邊疆國土,造福天下黎民百姓。欽此!”
聽到這裏,韓青和韓泰兩人先是渾身一震,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剛剛所聽到的一切。他們呆立當場,足足愣了好幾秒鍾,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緊接著,兩人的眼眶瞬間濕潤了,淚水在裏麵不停地打著轉兒。那淚花晶瑩剔透,折射出驚喜與感動交織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芒。
終於,韓青和韓泰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他們齊齊跪倒在地,異口同聲地高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唿喊聲高亢激昂,直衝雲霄,其中飽含著對聖上深深的感激與敬意。與此同時,王府中的其他人也紛紛跟著跪下,一同高唿萬歲。一時間,各種各樣的聲音匯聚到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好似滾滾春雷一般,在王府的上空久久迴蕩,不絕於耳。
韓青和韓泰對視一眼,眼中的憂慮如同冰雪遇到暖陽般迅速化為驚喜。韓青那剛毅的臉龐上露出了孩子般純真的笑容,嘴角高高揚起,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看到了王府輝煌的未來。韓泰則用衣袖輕輕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花,臉上洋溢著欣慰和自豪,他的胸膛微微起伏,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王府的護衛們原本緊繃的身體也逐漸放鬆下來,他們緊握武器的手鬆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的護衛眼中閃爍著淚光,那是對王府忠心耿耿得到認可的感動;有的護衛則興奮地握緊拳頭,為王府的榮耀而歡唿。下人們在一旁交頭接耳,低聲歡唿著。有的丫鬟用手帕捂著嘴,眼中滿是歡喜;有的小廝則興奮得滿臉通紅,互相拍打著對方的肩膀。王府內原本壓抑的氛圍瞬間被喜悅和感恩填滿,仿佛一朵在陰霾中等待許久的花朵,終於在陽光的照耀下綻放。那花朵嬌豔欲滴,花香彌漫在王府的每一個角落,驅散了所有的陰霾。
昏暗的燭光在臥室中搖曳,昏黃的光灑在床榻四周,映照出韓風那張滿是病容卻依舊威嚴的臉。臥室裏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藥香,角落裏的炭火偶爾發出輕微的劈啪聲,仿佛在為這凝重的氣氛增添幾分不安。
韓風艱難地靠在床頭,他的眼神有些渾濁卻透著慈愛,把韓青和韓泰兩個兒子叫到床邊。韓青身姿挺拔,隻是空蕩蕩的衣袖在一側隨風微動,那是他為救太子失去一臂的證明。他眉頭緊鎖,雖麵容堅毅,但仍難掩失去手臂後的痛苦與落寞。韓泰則一臉凝重地站在一旁,身姿沉穩,眼神中透著睿智。
韓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地張開嘴巴,他那原本清亮的嗓音此刻變得有些沙啞,但其中蘊含的力量卻是絲毫不減:“青兒啊,你作為咱們王府的長子,更是被冊封為世子,一直以來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此次為了救太子殿下,你竟然不惜失去一條手臂,這份勇氣和忠誠,父王全都看在了眼裏。你所經曆過的那些艱難困苦、那些身心遭受的折磨和痛楚,就像是一根根尖銳無比的刺,狠狠地紮進了父王的心窩子裏呀!”說到此處,韓風不禁眼眶微紅,語氣也略微顫抖起來。
“眼下這世道混亂不堪,局勢動蕩不安,父王因為身負重任,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你的身旁守護著你。所以,孩子啊,無論遇到什麽事情,你都一定要加倍小心謹慎才行呐!還有,聖上已經下旨加封於你,讓你擔任威遠大將軍以及東宮統領一職,負責守衛太子殿下的安全。要知道,太子可是關係到我們整個韓國未來的希望所在,你務必要忠心耿耿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絕對不可以有哪怕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或者偷懶懈怠。記住了嗎?”韓風緊緊地盯著韓青,目光中充滿了殷切的期望。
韓青靜靜地聽完父親的這番話後,用力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那雙明亮如星的眼睛裏,此時正閃爍著堅定不移的光芒,仿佛在向父親傳達著一個無聲的誓言——定不負所托!
韓風見此情形,心中稍感寬慰。接著,他將視線轉向了一旁站著的次子韓泰,眼中瞬間流露出滿滿的欣慰之色:“泰兒啊,你從小就在父王的身邊長大,可以說是父王看著一點點懂事明理起來的。你不僅頭腦聰慧機敏,而且在處理各種政務時也是遊刃有餘。對於兵法戰略,你更是能夠熟記於心,運用自如;平日裏對待他人也是親切和藹,廣結善緣。看到你如此出色,父王真的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
此時,門被輕輕推開,韓風的三弟鎮遠侯韓文以及韓文的兩個兒子韓文川、韓耀陽,四弟定遠大將軍韓武以及韓武的兒子韓昭清,先後走了進來。韓文神色肅穆,一身華服難掩其內斂氣質,他身後的韓文川、韓耀陽身姿矯健,目光炯炯。韓武則虎目含威,透著武將的霸氣,韓昭清亦步亦趨跟在身後。
韓風見他們進來,微微抬起手,吃力地說道:“三弟,四弟,大哥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二弟韓林不在身邊,大哥有些後事要交代。你們定要小心處理。我走之後,王府不可無主,由泰兒繼承王爵。三弟,四弟,你們要好好輔助他。二弟不在,你們更要團結一心,守衛我們的靠山王府。我們雖是韓國宗室,但切不可憑借功勞而肆意囂張。如今雖已大一統,但韓國前路漫漫,王府眾人要全心輔佐帝王。泰兒,父王生前的護衛、府兵你仍可繼續使用,他們多年來對王府忠心耿耿。其他事宜,老管家肖天戰會告知你。”
說著,韓風用盡全身力氣,將韓文、韓武、韓文川、韓耀陽、韓昭清以及韓青、韓泰的手拉在一起,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王府眾人一定要團結。三弟、四弟,至於天宇的身份,我已寫好一封信,你們要酌情處理。每當此時,大哥好懷念我們兄弟曾經在父王身邊的那一刻……”話音未落,韓風的手緩緩滑落,溘然長逝,隻留下一室的哀傷與凝重。
上穀郡和固安鎮封地的上空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消息如狂風般席卷了每一個角落。大街小巷裏,原本熱鬧的集市如今一片死寂,家家門戶緊閉,隻聞隱隱的啜泣聲。百姓們身著粗布素服,那素服上的每一道褶皺都像是承載著他們深深的悲痛。老人們拄著拐杖,在兒孫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在街頭,渾濁的眼中滿是哀傷;婦女們用手帕捂著嘴,壓抑著哭聲,眼淚卻止不住地從臉頰滑落,打濕了衣衫;孩童們也似乎感受到了這凝重的氣氛,緊緊拽著大人的衣角,眼中滿是懵懂與不安。
韓帝在宮中得知韓風病故的噩耗,如遭雷擊,癱坐在龍椅之上。他那原本威嚴的麵容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嘴唇顫抖著,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流淌,打濕了他華麗的龍袍。他的眼神空洞而悲傷,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韓風相處的點點滴滴。
“傳朕旨意,令太子韓星燁、豫王韓星冉、鎮江王韓琦、豫王韓冰、晉王韓愷、永川王韓澤陽、輔國將軍韓傑、韓明以及韓博,宗正卿韓山等宗室子弟及文武百官,速去王府吊唁,慰問韓風家屬。”韓帝的聲音帶著哭腔,卻又有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太子韓星燁身著素色太子袍,頭戴玉冠,玉冠上的珠子隨著他的步伐微微晃動,他神色凝重,眼中滿是悲傷;豫王韓星冉眉頭緊鎖,雙手緊握成拳,步伐急促,似是在壓抑著內心的痛苦;鎮江王韓琦來到王府,未踏入府門,淚水便已在眼眶中打轉。他身著一身黑色錦袍,袍上的暗紋隨著他的動作若隱若現,平日裏那威嚴的氣勢此刻被悲痛所取代。他腳步有些虛浮地走向韓風的棺槨,每一步都似有千鈞重。在棺槨前,他緩緩跪下,雙手伏地,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哽咽著說:“皇兄,您對我恩重如山,當年若不是您在戰場上救我一命,哪有今日的韓琦,您這一走,讓我如何是好。”他的肩膀不停地顫抖,淚水打濕了麵前的地麵。
豫王韓冰麵色慘白,他平時那玩世不恭的模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身穿素白的喪服,腰間係著一根白色麻繩。他靜靜地站在棺槨一側,嘴唇微微顫抖,想說些什麽,卻又被悲傷哽住了喉嚨。許久,他才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皇兄,您不該走啊。”隨後,他從袖中拿出一塊玉佩,那是韓風曾經贈予他的,代表著對他的期許。他輕輕地將玉佩放在棺槨上,像是完成了一種特殊的告別儀式。
晉王韓愷雙眼通紅,布滿血絲。他一臉肅穆地走進王府,手中捧著一壇酒。那是韓風生前最愛的酒,他走到棺槨前,將酒灑在地上,酒水濺起,在陽光下折射出悲傷的光暈。他聲音沙啞地說道:“皇兄,這酒敬您,您一生光明磊落,為我大韓鞠躬盡瘁,您的功績將永載史冊,我等定不會忘記您的教誨。”說罷,他朝著棺槨深深鞠躬,久久未起。
永川王韓澤陽則帶著全家老小前來。他的夫人和孩子們都身著素服,眼中含淚。韓澤陽走到棺槨前,抱起自己尚在年幼的兒子,輕聲說道:“孩子,給皇叔磕頭,這是我們大韓的英雄。”孩子似懂非懂地跟著磕頭,韓澤陽看著棺槨,心中默默發誓,定要將韓風的精神傳承下去,守護好這片韓風曾為之付出的江山。鎮江王韓琦一臉肅穆,他望著遠方,眼中閃爍著淚花,仿佛在迴憶與韓風共同度過的歲月;其他宗室子弟也都神色哀傷,紛紛趕往王府。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官帽上的配飾在陽光下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們腳步沉重,有的低聲交談著韓風的功績,有的則默默無語,沉浸在悲痛之中。
韓帝身著素白的龍袍,袍上用銀線繡著的龍紋也似在為韓風之死而黯淡。他步伐沉重地走向韓風的棺槨,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重量,往日那沉穩威嚴的氣場如今隻剩下無盡的哀傷。
他的臉上毫無血色,眼眶紅腫,淚水在眼眶中不斷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其落下,隻是那微微顫抖的嘴唇,泄露了他內心如波濤般洶湧的悲痛。侍從們默默地跟在身後,低著頭,不敢發出絲毫聲響,整個氛圍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來到棺槨前,韓帝緩緩跪下,動作中沒有了往日的利落。他伸出顫抖的雙手,輕輕撫摸著棺槨,指尖劃過棺木的紋理,如同在觸碰那些與韓風共同度過的歲月。他的眼神空洞而又深情地望著棺槨,仿佛能透過它看到韓風那熟悉而慈祥的麵容。
“皇叔……”韓帝剛一開口,聲音便已哽咽,那兩個字中蘊含了太多的情感。淚水終於奪眶而出,順著他的臉頰滑落,一滴一滴地打在棺木上,發出輕微的聲響,卻似重錘般敲在每一個在場者的心上。“您一生為我大韓,出生入死,不辭辛勞。朕還記得幼時,您將朕抱在懷中,教朕治國之道,帶朕巡視軍營,讓朕懂得何為守護。”韓帝的身體微微前傾,額頭幾乎要觸碰到棺槨,“如今您卻離朕而去,朕如失臂膀,痛心疾首啊!”他的哭聲在王府中迴蕩,周圍的宗室子弟和文武百官無不一一跪下垂首落淚,整個場景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韓帝在眾人簇擁下,來到韓風的棺槨之前。他緩緩跪下,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麽吃力,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幹。他顫抖著雙手,扶著棺槨,淚水滴落在棺木上:“皇叔,朕要率太子韓星燁及豫王韓星冉兩個兒子為您守靈三日。您為我大韓帝國出生入死,數次統兵禦敵,那戰場上的廝殺,您從未退縮;平內亂時,您不顧危險,深入敵營;救危難之際,您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您是我大韓的脊梁啊!”韓帝泣不成聲,淚水模糊了雙眼。
隨後,韓帝起身,強忍著悲痛下令:“六日後,皇叔的棺槨由羽林衛全程護送至京都東郊的皇陵,務必保證萬無一失。”
王府門前,人山人海,百姓們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手捧自製的白花,白花在風中微微顫抖,像是在訴說著人們的哀思。人們排著長隊,默默地走進王府。有的百姓在獻上白花時,眼中的淚水如決堤般湧出,口中喃喃自語著對韓風的感激與懷念;有的則早已泣不成聲,隻能在旁人的攙扶下勉強站立;還有的百姓將額頭貼在棺槨上,久久不願離去,仿佛這樣就能多感受一下老王爺的氣息。
朝中的將領們身著布滿戰痕的軍服,那些戰痕是他們榮耀的勳章,也是與韓風共同戰鬥的見證。他們神情莊重而肅穆,步伐整齊而緩慢。每一位將領的臉上都刻滿了歲月的滄桑和戰爭的磨礪,此時,他們眼中都飽含著對韓風的敬重與不舍。他們在棺槨前駐足,敬上軍禮,那軍禮是如此標準,如此有力,仿佛在向韓風訴說著他們的誓言與忠誠。這些將領們想起曾經在沙場上與老王爺並肩作戰的日子,那金戈鐵馬、硝煙彌漫的場景曆曆在目,而如今,他們敬愛的老王爺卻永遠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