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沉吟片刻,並未立刻拒絕。陸離注意到她纖細的手指交纏在一起,似乎發現陸離在看她的手,朱熙下意識地縮了縮手,不讓狗男人看到她手上的傷痕:「憑什麽呢?陸離,閻如君是我的外婆,我和外婆本就在同一戰線,我出於什麽目的才要去推翻她?為了你嗎?」
「為了你自己,甚至是為了祝巧。這個理由,足夠嗎?」陸離深吸一口氣,「我或許沒有資格這麽說,但你想過沒,如果有一天祝巧想和你團聚,她會遇到什麽樣的阻力?而你,朱熙,你真的毫無怨言嗎?」說到最後一句話,陸離直接伸手去抓朱熙的手,朱熙沒躲過,玉手被陸離抓住,袖子被一把掀起,露出手腕上的陳年舊疤,細細密密,有的是外婆留下的,有的是自己留下的。
朱熙猛地甩開陸離的手:「別隨便碰我!」
陸離任憑她情緒激烈地推開自己,自顧自地說:「你當初說過,閻家現在還需要閻太婆獨挑大樑,倘若我能給你提供一個保全閻家的辦法呢?」
「姓陸的,你有些得寸進尺了。你以為你是誰?基督嗎?所有人都得聽你的?你不過一介白丁,無官無爵,靠什麽來保全閻家?」朱熙一口氣提出若幹個反問。
陸離默默地從背包裏拿出自己列印出來的調研報告,遞給朱熙:「你看一看吧。」
朱熙看了他一眼,這一眼意味深長,有幽怨,有憤怒,還有一絲不明不白的牽連。她等了好一會,直到陸離手有些酸了,才接過這遝紙,粗略地翻了翻:「……這是什麽?觀察日記嗎?這有什麽用?」
「木蘭是神州國內中部地區的樞紐城市,它的政治生態應該能代表內陸地區世家的普遍觀點。」陸離說,「在我的統計中,三十歲以下的世家成員多是傾向於十四公主的,而三十歲以上的世家成員則多是保持中立。也就是說,你接手閻家的行為不會引起外部的劇烈反應,其他世家會默認這種行為。這是外部因素,而內部因素,你也說過,你能夠輕鬆從閻如君手裏接過大權,內外條件都充分,這次權利交接不會引起任何動盪。」
陸離說得有理有條,朱熙微微皺眉:「光靠一份報告你能武斷地判斷其他世家的立場?」
「當然這隻是一種預測,具體的調查還需要藉助你朱家或者閻家的情報係統。」陸離並未自大到認為自己趕出的調研報告能一言概之,他不是諸葛亮。
「然後呢?保全閻家的方法呢?你這沒寫。」
「在此之前,朱熙,你我必須先達成共識。」陸離說得很慢,每個字都在肚子裏滾了七八遍,「閻家已經失敗了,它在政治鬥爭中失敗了兩次,立憲一次,閻如君手裏一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無法逆轉客觀規律,去將一個一敗再敗的家族扶起,特別是在這種和平年代。」
朱熙不說話,若有所思。
「失敗後第一反應不應當是閻如君的抵死報復,瀕死反撲,而應該是及時止損,積蓄力量,等待東山再起。」陸離說,「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你外婆被仇恨沖昏了頭。到目前為止,你能認同我的觀點嗎?」
朱熙艱難地點頭:「你繼續。」
「那為什麽不選擇認輸呢?舉出白旗,丟下武器。」陸離語出驚人。
此話聽起來頗為悖逆,朱熙當即要嗬斥出聲,可仔細想想,陸離說的認輸肯定不是就地解散,按照神州的慣例,失敗的世家無非是被其他家族肢解瓜分。
「向世家認輸,作為附屬甚至被兼併到某個家族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力量,也能讓閻家多一道保護傘。」陸離說出了在自己心中醞釀了許久的想法,「向楚家認輸,成為楚家的附庸,換取楚家的保護。」
「你一定是瘋了。」朱熙怒極反笑,「百年基業拱手讓人,你以為隻是動動嘴皮子就好了?而且,楚家會信任我們?我們又會信任楚家嗎?」
「信任不是憑空生出的,而是需要有媒介。」陸離直視朱熙,「你應該知道我的意思。」
朱熙斷然搖頭:「不可能,姓陸的,你捫心自問,這個方案裏,你藏了多少私心?我知道你和楚曉東楚靜怡關係匪淺,你或許能說服楚曉東接受閻家的跪拜,但你說服不了我,你對閻家隻有仇恨沒有歸屬,一旦真的如你所言發展下去,我更相信是你聯合楚家將我們蠶食殆盡,甚至比被瓜分還可悲!」
陸離沒有再說話了,他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他的計劃第一個難點便是說服朱熙,再往後還有第二個第三個難點,現在看來,這第一個難點就無法克服。
勸降在神州一直是極為可恥的事情,陸離知道,也許在若幹年後的歷史文獻中,會提到當初的毒公主身邊有一個姓陸的男子提議投降,他的名字也許會被一直釘在恥辱柱上。
重活一世,陸離麵對的是高高在上不可撼動的世家,他明悟的最深刻的道理便是:順勢者生,逆勢者亡。除此之外,再無任何花哨。
而現在的大勢,便是閻家的消亡。
也許朱熙和閻太婆能短暫地掙紮,正如上一世她們將整個神州攪得水深火熱遍地狼藉,但那也隻會帶給她們最殘忍的反噬。在陸離重生前,神州國的的遷出人口總數就達到了4000萬,神州的外交關係一度非常緊張,多國聯軍的海軍在南海多次軍演。
他可以想像,如果任憑歷史不加限製的發展,朱熙和閻太婆或許將成為整個民族的罪人。
「為了你自己,甚至是為了祝巧。這個理由,足夠嗎?」陸離深吸一口氣,「我或許沒有資格這麽說,但你想過沒,如果有一天祝巧想和你團聚,她會遇到什麽樣的阻力?而你,朱熙,你真的毫無怨言嗎?」說到最後一句話,陸離直接伸手去抓朱熙的手,朱熙沒躲過,玉手被陸離抓住,袖子被一把掀起,露出手腕上的陳年舊疤,細細密密,有的是外婆留下的,有的是自己留下的。
朱熙猛地甩開陸離的手:「別隨便碰我!」
陸離任憑她情緒激烈地推開自己,自顧自地說:「你當初說過,閻家現在還需要閻太婆獨挑大樑,倘若我能給你提供一個保全閻家的辦法呢?」
「姓陸的,你有些得寸進尺了。你以為你是誰?基督嗎?所有人都得聽你的?你不過一介白丁,無官無爵,靠什麽來保全閻家?」朱熙一口氣提出若幹個反問。
陸離默默地從背包裏拿出自己列印出來的調研報告,遞給朱熙:「你看一看吧。」
朱熙看了他一眼,這一眼意味深長,有幽怨,有憤怒,還有一絲不明不白的牽連。她等了好一會,直到陸離手有些酸了,才接過這遝紙,粗略地翻了翻:「……這是什麽?觀察日記嗎?這有什麽用?」
「木蘭是神州國內中部地區的樞紐城市,它的政治生態應該能代表內陸地區世家的普遍觀點。」陸離說,「在我的統計中,三十歲以下的世家成員多是傾向於十四公主的,而三十歲以上的世家成員則多是保持中立。也就是說,你接手閻家的行為不會引起外部的劇烈反應,其他世家會默認這種行為。這是外部因素,而內部因素,你也說過,你能夠輕鬆從閻如君手裏接過大權,內外條件都充分,這次權利交接不會引起任何動盪。」
陸離說得有理有條,朱熙微微皺眉:「光靠一份報告你能武斷地判斷其他世家的立場?」
「當然這隻是一種預測,具體的調查還需要藉助你朱家或者閻家的情報係統。」陸離並未自大到認為自己趕出的調研報告能一言概之,他不是諸葛亮。
「然後呢?保全閻家的方法呢?你這沒寫。」
「在此之前,朱熙,你我必須先達成共識。」陸離說得很慢,每個字都在肚子裏滾了七八遍,「閻家已經失敗了,它在政治鬥爭中失敗了兩次,立憲一次,閻如君手裏一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無法逆轉客觀規律,去將一個一敗再敗的家族扶起,特別是在這種和平年代。」
朱熙不說話,若有所思。
「失敗後第一反應不應當是閻如君的抵死報復,瀕死反撲,而應該是及時止損,積蓄力量,等待東山再起。」陸離說,「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你外婆被仇恨沖昏了頭。到目前為止,你能認同我的觀點嗎?」
朱熙艱難地點頭:「你繼續。」
「那為什麽不選擇認輸呢?舉出白旗,丟下武器。」陸離語出驚人。
此話聽起來頗為悖逆,朱熙當即要嗬斥出聲,可仔細想想,陸離說的認輸肯定不是就地解散,按照神州的慣例,失敗的世家無非是被其他家族肢解瓜分。
「向世家認輸,作為附屬甚至被兼併到某個家族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力量,也能讓閻家多一道保護傘。」陸離說出了在自己心中醞釀了許久的想法,「向楚家認輸,成為楚家的附庸,換取楚家的保護。」
「你一定是瘋了。」朱熙怒極反笑,「百年基業拱手讓人,你以為隻是動動嘴皮子就好了?而且,楚家會信任我們?我們又會信任楚家嗎?」
「信任不是憑空生出的,而是需要有媒介。」陸離直視朱熙,「你應該知道我的意思。」
朱熙斷然搖頭:「不可能,姓陸的,你捫心自問,這個方案裏,你藏了多少私心?我知道你和楚曉東楚靜怡關係匪淺,你或許能說服楚曉東接受閻家的跪拜,但你說服不了我,你對閻家隻有仇恨沒有歸屬,一旦真的如你所言發展下去,我更相信是你聯合楚家將我們蠶食殆盡,甚至比被瓜分還可悲!」
陸離沒有再說話了,他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他的計劃第一個難點便是說服朱熙,再往後還有第二個第三個難點,現在看來,這第一個難點就無法克服。
勸降在神州一直是極為可恥的事情,陸離知道,也許在若幹年後的歷史文獻中,會提到當初的毒公主身邊有一個姓陸的男子提議投降,他的名字也許會被一直釘在恥辱柱上。
重活一世,陸離麵對的是高高在上不可撼動的世家,他明悟的最深刻的道理便是:順勢者生,逆勢者亡。除此之外,再無任何花哨。
而現在的大勢,便是閻家的消亡。
也許朱熙和閻太婆能短暫地掙紮,正如上一世她們將整個神州攪得水深火熱遍地狼藉,但那也隻會帶給她們最殘忍的反噬。在陸離重生前,神州國的的遷出人口總數就達到了4000萬,神州的外交關係一度非常緊張,多國聯軍的海軍在南海多次軍演。
他可以想像,如果任憑歷史不加限製的發展,朱熙和閻太婆或許將成為整個民族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