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熙姐最好了~」祝巧破涕為笑,孩童心性顯露無疑。
朱熙穿過長長的木質長廊,隱隱嗅到一股檀香味,繼續往前走,果然見到阿婆在大堂內向一副空白畫像跪拜,堂外懸著一塊正源堂的牌匾。
阿婆也姓祝,她聽說祝阿婆本來是父皇的親妹妹,她的親姑姑,曾經的長公主。
「阿婆。」朱熙停在正源堂的牌匾下。這裏是她曾經無比熟悉的地方,曾幾何時,她為了脫離家族內那壓抑頹廢的氛圍,而選擇溜到這座宗祠內,和祝巧談天說地,贏來小妹妹的崇拜目光,「我找到了。」
阿婆沒有轉身:「你找到什麽了?」
朱熙將那塊從山竹村挖出的心型吊墜丟在地上。阿婆依然沒有轉身,隻是專心致誌地燒香祭祖,這件事她做了幾十年了,並且還會繼續做下去,哪怕外界天崩地裂也不幹她的事。
「朱熙,你知道這座宗祠存在的意義嗎?」
「您隻說是為了祭拜那位先祖。」
在朱家,會用「那位先祖」來指代的隻有一人。在明帝國滅亡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的朱正源皇帝。
——此乃謊言。
他根本不叫朱正源,甚至連他是不是朱家後人都不確定。
有關他的一切官方記載都沒有保留下來,流傳下來的隻有一些書信的隻言片語。他叫什麽?諡號為何?誕於何年?葬於何地?一概不知。他就像是被老天詛咒的人一樣,無法在這世間留下任何痕跡。
就連他的功績,都是後人根據老人的口述,一點點補齊的。
這樣一位先祖,顯然不適合放進正統宗祠供後輩祭拜。
朱熙目光上移,能見到空白畫像前端正地擺放著一壇木盒,精緻典雅,名貴不凡。她曾經打開過木盒,內裏便是和這心型吊墜一樣的水晶。作為朱家公主,她見過不少水晶鑽石,但隻有兩枚水晶讓她記憶猶新。一枚便是那木盒裏的水晶,據說是朱正源傳下,另一枚便是那楚家女婿手裏的吊墜……
隻有這兩枚水晶與眾不同。但要她細細道來,她也說不出區別。
「那位先祖隻留下一句話。」阿婆緩緩說,「大意是這個國家會迎來一次新的災難,而此物將再一次拯救黎民百姓。」
朱熙默然不語。她向來是不相信這種玄之又玄的預言之說的,更何況有關這位先祖的所有信息都來自於不可考的傳聞?她隻覺有些好笑,僅僅為了這麽一句傳聞,就讓一代又一代公主將自己的青春葬送在這座宗祠裏?
她向來是一個相信人定勝天的女子,這個國家的確已經千瘡百孔,但她認為要改變它絕不是靠什麽放在木壇裏整日沐香受拜的珠寶,而是要靠一點點切實的手段與計謀。
她之所以會去從楚家女婿手裏搶那吊墜,也不是為了什麽朱家的傳說,而隻是為了自己可憐的妹妹——祝巧。
「您答應過我,找全彩石後,就讓祝巧離開宗祠,以後隨我一起生活。」朱熙認真道。
阿婆顫顫巍巍地拾起地上的吊墜,目光轉動:「的確是記載中的彩石,和木壇中的別無二致……這就是命吧……我早該料到有這麽一天了……」
阿婆向來是個神神叨叨的老婆子,朱熙也習慣了她話語中的藏頭去尾。說實話,朱熙根本不在乎什麽彩石傳說,在她看來,這就跟古代皇帝們造勢用的謠言一樣荒謬,今日鳳降西宮,明日有鶴東來,所謂彩石之說,也不外乎如此了。
「祝巧。」阿婆喊了一聲。
祝巧一蹦一跳地走來:「阿婆,熙姐~」
「小巧,從今天起,你可以隨你熙姐出去住了。」阿婆握著吊墜,轉身向木壇走去。
祝巧愣了愣,旋即看向含笑的朱熙,小姑娘心花怒發:「阿婆,這是真的嗎?」
是朱熙在答:「傻妹妹,當然是真的了。以後你就跟我一起住吧,我明年要去木蘭大學念書,你也跟我一起去學校。」
祝巧被這突然的驚喜打得措手不及:「我、我還沒上過學……真的可以嗎?」
「當然可以哦。」朱熙一邊牽著小巧的手往外走,一邊向這個被軟禁了十七年的少女介紹外界的精彩,「外麵不但能讓你隨便上網,還有各種美食,對了,巧兒你知道遊樂場吧……」
兩個女孩的聲音漸行漸遠,等到她們徹底走遠後,阿婆才緩緩打開華貴的木盒。
「自古言,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故九乃極數,唯彩石至九之數,方可易數。」
木盒外,阿婆手裏有四顆破碎的水晶。木盒內,方盒四角也各有一顆碎掉的晶石。然而在木盒正中心,卻存有第九枚水晶。
完好無損、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的重生水晶。
第23章 祝巧的第一次
對於祝巧來說,這個世界很小很小,小到隻有一條長廊、一間名為正源的大堂,還有庭院裏隻會在冬春交際時獨自爛漫的梅花。用腳去丈量她的世界的話,世界的直徑隻有一百七十五步。在她還分不清自己是小男孩還是小女孩的時候,祝巧尚保留著對外界的好奇心,但每當她想溜出去時,阿婆就會揪住她的耳朵,嚴厲地向她講述她聽了幾百遍的祖宗禮法。再長大一點,她意識到自己是位淑女後,就再也沒有讓阿婆操心過了。
祝巧其實一直很欽佩朱熙姐姐,也在暗暗的羨慕她,甚至有一絲絲的嫉妒。朱熙姐總是全世界到處跑,好像有忙不完的事,見不完的人,她見過碧波蕩漾的大海,見過群巒疊翠的山脈,見過北方的落雪,南方的沙灘,而朱熙姐總會在一個和平溫暖的下午,向她仔細講述她的所見所聞。
朱熙穿過長長的木質長廊,隱隱嗅到一股檀香味,繼續往前走,果然見到阿婆在大堂內向一副空白畫像跪拜,堂外懸著一塊正源堂的牌匾。
阿婆也姓祝,她聽說祝阿婆本來是父皇的親妹妹,她的親姑姑,曾經的長公主。
「阿婆。」朱熙停在正源堂的牌匾下。這裏是她曾經無比熟悉的地方,曾幾何時,她為了脫離家族內那壓抑頹廢的氛圍,而選擇溜到這座宗祠內,和祝巧談天說地,贏來小妹妹的崇拜目光,「我找到了。」
阿婆沒有轉身:「你找到什麽了?」
朱熙將那塊從山竹村挖出的心型吊墜丟在地上。阿婆依然沒有轉身,隻是專心致誌地燒香祭祖,這件事她做了幾十年了,並且還會繼續做下去,哪怕外界天崩地裂也不幹她的事。
「朱熙,你知道這座宗祠存在的意義嗎?」
「您隻說是為了祭拜那位先祖。」
在朱家,會用「那位先祖」來指代的隻有一人。在明帝國滅亡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的朱正源皇帝。
——此乃謊言。
他根本不叫朱正源,甚至連他是不是朱家後人都不確定。
有關他的一切官方記載都沒有保留下來,流傳下來的隻有一些書信的隻言片語。他叫什麽?諡號為何?誕於何年?葬於何地?一概不知。他就像是被老天詛咒的人一樣,無法在這世間留下任何痕跡。
就連他的功績,都是後人根據老人的口述,一點點補齊的。
這樣一位先祖,顯然不適合放進正統宗祠供後輩祭拜。
朱熙目光上移,能見到空白畫像前端正地擺放著一壇木盒,精緻典雅,名貴不凡。她曾經打開過木盒,內裏便是和這心型吊墜一樣的水晶。作為朱家公主,她見過不少水晶鑽石,但隻有兩枚水晶讓她記憶猶新。一枚便是那木盒裏的水晶,據說是朱正源傳下,另一枚便是那楚家女婿手裏的吊墜……
隻有這兩枚水晶與眾不同。但要她細細道來,她也說不出區別。
「那位先祖隻留下一句話。」阿婆緩緩說,「大意是這個國家會迎來一次新的災難,而此物將再一次拯救黎民百姓。」
朱熙默然不語。她向來是不相信這種玄之又玄的預言之說的,更何況有關這位先祖的所有信息都來自於不可考的傳聞?她隻覺有些好笑,僅僅為了這麽一句傳聞,就讓一代又一代公主將自己的青春葬送在這座宗祠裏?
她向來是一個相信人定勝天的女子,這個國家的確已經千瘡百孔,但她認為要改變它絕不是靠什麽放在木壇裏整日沐香受拜的珠寶,而是要靠一點點切實的手段與計謀。
她之所以會去從楚家女婿手裏搶那吊墜,也不是為了什麽朱家的傳說,而隻是為了自己可憐的妹妹——祝巧。
「您答應過我,找全彩石後,就讓祝巧離開宗祠,以後隨我一起生活。」朱熙認真道。
阿婆顫顫巍巍地拾起地上的吊墜,目光轉動:「的確是記載中的彩石,和木壇中的別無二致……這就是命吧……我早該料到有這麽一天了……」
阿婆向來是個神神叨叨的老婆子,朱熙也習慣了她話語中的藏頭去尾。說實話,朱熙根本不在乎什麽彩石傳說,在她看來,這就跟古代皇帝們造勢用的謠言一樣荒謬,今日鳳降西宮,明日有鶴東來,所謂彩石之說,也不外乎如此了。
「祝巧。」阿婆喊了一聲。
祝巧一蹦一跳地走來:「阿婆,熙姐~」
「小巧,從今天起,你可以隨你熙姐出去住了。」阿婆握著吊墜,轉身向木壇走去。
祝巧愣了愣,旋即看向含笑的朱熙,小姑娘心花怒發:「阿婆,這是真的嗎?」
是朱熙在答:「傻妹妹,當然是真的了。以後你就跟我一起住吧,我明年要去木蘭大學念書,你也跟我一起去學校。」
祝巧被這突然的驚喜打得措手不及:「我、我還沒上過學……真的可以嗎?」
「當然可以哦。」朱熙一邊牽著小巧的手往外走,一邊向這個被軟禁了十七年的少女介紹外界的精彩,「外麵不但能讓你隨便上網,還有各種美食,對了,巧兒你知道遊樂場吧……」
兩個女孩的聲音漸行漸遠,等到她們徹底走遠後,阿婆才緩緩打開華貴的木盒。
「自古言,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故九乃極數,唯彩石至九之數,方可易數。」
木盒外,阿婆手裏有四顆破碎的水晶。木盒內,方盒四角也各有一顆碎掉的晶石。然而在木盒正中心,卻存有第九枚水晶。
完好無損、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的重生水晶。
第23章 祝巧的第一次
對於祝巧來說,這個世界很小很小,小到隻有一條長廊、一間名為正源的大堂,還有庭院裏隻會在冬春交際時獨自爛漫的梅花。用腳去丈量她的世界的話,世界的直徑隻有一百七十五步。在她還分不清自己是小男孩還是小女孩的時候,祝巧尚保留著對外界的好奇心,但每當她想溜出去時,阿婆就會揪住她的耳朵,嚴厲地向她講述她聽了幾百遍的祖宗禮法。再長大一點,她意識到自己是位淑女後,就再也沒有讓阿婆操心過了。
祝巧其實一直很欽佩朱熙姐姐,也在暗暗的羨慕她,甚至有一絲絲的嫉妒。朱熙姐總是全世界到處跑,好像有忙不完的事,見不完的人,她見過碧波蕩漾的大海,見過群巒疊翠的山脈,見過北方的落雪,南方的沙灘,而朱熙姐總會在一個和平溫暖的下午,向她仔細講述她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