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
有很多地方我都不明白。
可是我知道,不明白不能為了麵子裝明白。
有什麽不懂的地方我就問徐凱和趙曼晨。
他們也都很耐心的給我解答。
徐凱兩口子也解僱了原來的大堂經理和吧檯的收銀員。
新來的吧員,剛開始還好。
十幾天以後,就會偶爾的暗示我。
意思就是想要跟我合作,一起搞點錢。
我都沒有迴應。
慢慢的,她也就不再提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
我發現飯店的生意並不是很好。
但是,也還是可以盈利的。
於是,我就根據原來在洗浴時的工作經驗。
複製加改良了一些原單位的經營經驗。
又自已想出了一些點子,跟徐凱兩口子一起商量。
沒想到,我說出的想法,他們全部都同意了。
首先,我們在停車場的一角,修了一個小型的洗車場。
不對外營業,隻針對來店裏就餐的顧客。
顧客來就餐,無論消費多少錢。
哪怕隻是點了一盤樹椒土豆絲外加一瓶啤酒。
也給您免費洗車。
洗車場的兩個工人,直接由店裏統一發放工資。
不讓他們另外收取顧客的洗車費。
其次,在收銀台旁邊的位置,撤去一張飯桌。
擺上一個小貨架,,貨架上擺滿了從建華大棚那邊批發過來的兒童玩具。
凡是有帶著孩子來就餐的顧客。
都可以在貨架上免費選一件小玩具送給小朋友。
那些玩具都是批發來的。
本來也不值幾個錢。
最貴的也就是幾塊錢。
便宜的就是幾毛錢。
可是來到飯店就餐的顧客,絕大多數每桌至少也要消費大幾十,甚至還有的上百塊的。
而且,每天也會有兩三桌消費能夠上千的。
這樣一來,隻要菜品和服務質量再跟上去。
顧客來了第一次,就會想著再來第二次。
第62章 請戲班子
徐凱兩口子聽取了我的建議以後。
飯店的生意,果然在半個多月以後,有了明顯的好轉。
營業額也比去年的同時期,增長了將近百分之二十。
這樣一來,一樓大廳幾乎天天爆滿。
相比之下,二樓和三樓的雅間就顯得冷清了一些。
有的時候,一樓大廳的位置還會不夠用。
這一天,趙姐兩口子把我叫到二樓的一個雅間。
徐凱說道:
「旭東啊,再過幾天,就是三月初一了,每年的三月初一,是咱們店慶的日子,你有什麽想法,搞一些活動嗎?」
這種事情,又不是馬上就能想到好點子的。
畢竟我又不是什麽商業鬼才。
以前給他們提的建議,大部分都是在原來的單位積攢的經驗。
我就說道:
「姐夫,您給我一兩天時間,我好好考慮考慮。」
趙姐也說道:
「旭東啊,你幫姐好好琢磨琢磨,我和你姐夫也想一想。」
一整天,我都在想著這件事。
可是,這一天也沒想出什麽好主意。
當天晚上,我開著那輛六七成新的伏爾加迴家的時候。
在路過一個叫址舫頭的地方時,經過一片平房區域。
一陣久違且熟悉的旋律,傳進了我的耳朵。
我馬上把車停在路邊,側耳細聽。
「梁賽金未曾說話雨淚紛紛啊,
口尊聲巡按大人貴耳聽真吶,
想當年我們家住什麽府?
然後搬家什麽莊?
什麽莊村修宅院?
修的是什麽門樓什麽牆?
哪樓修的高高遮日月?
哪樓修的矮晃太陽?
哪樓蓋在蛇盤地?
哪樓蓋在臥龍崗上?
這一宗這一件你要答得對,
我能認子玉大哥轉迴家鄉啊……」
原來是路旁一個小院兒裏的收音機傳出來的聲音。
這唱的是東北二人轉裏,很有名的一場傳統正戲。
叫做《梁賽金擀麵》。
我聽到的這一段,在這齣戲裏就叫做《盤家鄉》。
而且這齣戲,還不是兩個人唱的那種。
這齣戲是需要三個人唱的。
嚴格來說,二人轉有三種表演形式。
一個人唱的,叫做單出頭。
兩個人唱的才叫二人轉。
三個人或者更多人唱的,叫做拉場戲。
我今天聽到的這齣戲,還是二人轉名家董孝芳和孫曉麗兩位老師的傑作。
這董孝芳老師,那在東北二人轉界,可是泰鬥級別的人物。
就連趙老師見到他,也要喊一聲老師的。
同時,董孝芳老師也是我認為唱《請神調》唱的最好聽的。
孫曉麗老師,就是第一季鄉村愛情裏,飾演小蒙娘的那位。
也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
我們村有個老李頭。
他就特別喜歡唱二人轉。
他不煩我,我經常跑到他那裏去聽他唱二人轉。
就老李頭那破鑼嗓子,往地上一坐。
有很多地方我都不明白。
可是我知道,不明白不能為了麵子裝明白。
有什麽不懂的地方我就問徐凱和趙曼晨。
他們也都很耐心的給我解答。
徐凱兩口子也解僱了原來的大堂經理和吧檯的收銀員。
新來的吧員,剛開始還好。
十幾天以後,就會偶爾的暗示我。
意思就是想要跟我合作,一起搞點錢。
我都沒有迴應。
慢慢的,她也就不再提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
我發現飯店的生意並不是很好。
但是,也還是可以盈利的。
於是,我就根據原來在洗浴時的工作經驗。
複製加改良了一些原單位的經營經驗。
又自已想出了一些點子,跟徐凱兩口子一起商量。
沒想到,我說出的想法,他們全部都同意了。
首先,我們在停車場的一角,修了一個小型的洗車場。
不對外營業,隻針對來店裏就餐的顧客。
顧客來就餐,無論消費多少錢。
哪怕隻是點了一盤樹椒土豆絲外加一瓶啤酒。
也給您免費洗車。
洗車場的兩個工人,直接由店裏統一發放工資。
不讓他們另外收取顧客的洗車費。
其次,在收銀台旁邊的位置,撤去一張飯桌。
擺上一個小貨架,,貨架上擺滿了從建華大棚那邊批發過來的兒童玩具。
凡是有帶著孩子來就餐的顧客。
都可以在貨架上免費選一件小玩具送給小朋友。
那些玩具都是批發來的。
本來也不值幾個錢。
最貴的也就是幾塊錢。
便宜的就是幾毛錢。
可是來到飯店就餐的顧客,絕大多數每桌至少也要消費大幾十,甚至還有的上百塊的。
而且,每天也會有兩三桌消費能夠上千的。
這樣一來,隻要菜品和服務質量再跟上去。
顧客來了第一次,就會想著再來第二次。
第62章 請戲班子
徐凱兩口子聽取了我的建議以後。
飯店的生意,果然在半個多月以後,有了明顯的好轉。
營業額也比去年的同時期,增長了將近百分之二十。
這樣一來,一樓大廳幾乎天天爆滿。
相比之下,二樓和三樓的雅間就顯得冷清了一些。
有的時候,一樓大廳的位置還會不夠用。
這一天,趙姐兩口子把我叫到二樓的一個雅間。
徐凱說道:
「旭東啊,再過幾天,就是三月初一了,每年的三月初一,是咱們店慶的日子,你有什麽想法,搞一些活動嗎?」
這種事情,又不是馬上就能想到好點子的。
畢竟我又不是什麽商業鬼才。
以前給他們提的建議,大部分都是在原來的單位積攢的經驗。
我就說道:
「姐夫,您給我一兩天時間,我好好考慮考慮。」
趙姐也說道:
「旭東啊,你幫姐好好琢磨琢磨,我和你姐夫也想一想。」
一整天,我都在想著這件事。
可是,這一天也沒想出什麽好主意。
當天晚上,我開著那輛六七成新的伏爾加迴家的時候。
在路過一個叫址舫頭的地方時,經過一片平房區域。
一陣久違且熟悉的旋律,傳進了我的耳朵。
我馬上把車停在路邊,側耳細聽。
「梁賽金未曾說話雨淚紛紛啊,
口尊聲巡按大人貴耳聽真吶,
想當年我們家住什麽府?
然後搬家什麽莊?
什麽莊村修宅院?
修的是什麽門樓什麽牆?
哪樓修的高高遮日月?
哪樓修的矮晃太陽?
哪樓蓋在蛇盤地?
哪樓蓋在臥龍崗上?
這一宗這一件你要答得對,
我能認子玉大哥轉迴家鄉啊……」
原來是路旁一個小院兒裏的收音機傳出來的聲音。
這唱的是東北二人轉裏,很有名的一場傳統正戲。
叫做《梁賽金擀麵》。
我聽到的這一段,在這齣戲裏就叫做《盤家鄉》。
而且這齣戲,還不是兩個人唱的那種。
這齣戲是需要三個人唱的。
嚴格來說,二人轉有三種表演形式。
一個人唱的,叫做單出頭。
兩個人唱的才叫二人轉。
三個人或者更多人唱的,叫做拉場戲。
我今天聽到的這齣戲,還是二人轉名家董孝芳和孫曉麗兩位老師的傑作。
這董孝芳老師,那在東北二人轉界,可是泰鬥級別的人物。
就連趙老師見到他,也要喊一聲老師的。
同時,董孝芳老師也是我認為唱《請神調》唱的最好聽的。
孫曉麗老師,就是第一季鄉村愛情裏,飾演小蒙娘的那位。
也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
我們村有個老李頭。
他就特別喜歡唱二人轉。
他不煩我,我經常跑到他那裏去聽他唱二人轉。
就老李頭那破鑼嗓子,往地上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