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新中國,貴金屬礦區的管理都是嚴苛到不近人情的,也沒辦法,財帛動人心啊。至於古代,那更是無論何處的金銀礦都是吞噬人命的地獄之眼,礦工們僅僅因為懷疑就被鞭打致死是家常便飯。
劉盈的心善,絕不是王老爺子那種眼裏見不得窮人的偽善,而是要想辦法在災難未發生前便防微杜漸。為此所能設計的一整套方案便是人際隔離,生產與冶煉分離。
佐渡島孤懸海外,大海就是天然的隔離牆。而石見銀山雖然在本州島之上,然而茂密的山林無法耕種,在布滿各類野獸的山林之中孤身跋涉數十乃至上百公裏也是對人體力和精神的極大考驗。在古代,主要也就是靠隔絕農業區和礦區的方式確保礦工難以叛逃,甚至於為此減少糧食配給,降低開采效率也在所不惜,為的就是體力匱乏的勞工無法在監視下攜帶著金銀逃入山林,或者逃出了也無法生存。
而劉盈另有新的方式,金礦石此時的主要提煉方法還停留在汞齊法,也就是使用水銀將黃金溶解,之後再加熱使水銀蒸發獲取大塊的黃金,由此而產生的大量汞蒸氣勢必會以急性或慢性的各種方式奪取人的性命。而要控製水銀的流向相比之下並不算困難,漢朝水銀的主要生產商依然是巴寡婦清的後人,劉盈大手筆地購置水銀本來也不是為了生產黃金,而是製造火帽與雷管所必須的雷汞,因此向沿海流動的水銀未免格外顯眼。
劉盈采取的是王水石硫合劑等作為反應物的濕法冶金技術,佐渡金山開采的礦砂在淘洗鑒定之後直接上船,冶煉交由日照完成,所需要控製的範圍便直接縮減到了化工廠一地。若是開采之中獲取了狗頭金,劉盈倒是可以直接以稍低的平價收購,給工人一點虛無縹緲的希望,大型貴金屬礦區的出產,大頭永遠是礦砂而不是實物金屬。同時提高工人待遇這些自不必多提,盡可能拉高銷贓的成本和損失。
石見銀山的開采中,劉盈的用心就要更險惡些,一方麵白銀的價值不如黃金,這導致遠程輸送礦砂的成本不可忽視,劉盈還是得借助當地的方鉛礦先冶煉出純鉛,再用灰吹法利用融化的鉛熔解銀礦石製造鉛銀合金,最後大火氧化鉛留下白銀。另一方麵,翻過山後便是倭人的聚居區同樣可以變成致命的陷阱。金銀天然是貨幣隻是說幾乎所有文明都會利用金銀作為一般等價物,但是各個文明之間的匯率是不同的。讓當地部落捕獲脫逃的工人所需要支付的對價其實並不算高,可能一塊斤把重的白銀足夠在漢朝讓一家子數年吃喝不愁,可是在本州島上未必值得幾十斤能用於部族衝突和獵捕野獸的好鐵。畢竟鋼鐵也是銀光燦燦並且還要比白銀堅硬得多嘛。這也方便了長久隔閡之下,當地部族把礦場工人視為外人,而銀礦,自然是不屬於自己所有的了。
日照的船廠頭一次開啟了高水平的流水線作業,從北方運來的船材總算是大規模下鍋了。劉盈初次定型的探索船更類似於廣船、福船與蓋倫船的結合體,飛剪船當然是好東西,可惜劉盈玩不轉三角軟帆,新式帆裝的設計難不倒劉盈張良等人,應用上則是誰也不會,在港口裏慢慢練著吧。
探索船-1型的長寬比接近4:1,木質結構下劉盈設計出的球鼻艏起不到什麽作用,直接放棄變成常規流線型,尾部則是采用了方形艉,船舭向外延伸出一段類似長方形的船板作為舭龍骨發揮減搖作用,船內則放棄了全通式下甲板,分割成多處水密隔艙,提高抗沉性的同時也提供了u形減搖水艙的使用空間,作為阻尼進一步減輕傳值搖晃,提高適航性能。帆裝自然是傳統硬帆,船型為五桅縱帆船,標準排水量約五百噸,沒有高聳的船樓,隻在上甲板設置了大小十四門炮位,能和漢朝海軍炮戰的船隊還沒出生呢。劉盈寧願多留出些位置安置超量加倍的救生艇,該型艦船設計主要麵向適航性和抗沉性,本就不是為戰船或是運輸船進行的設計。不過總比阿拉伯人的強,既然阿拉伯人靠著三角帆船實現了紅海到廣州的遠航,劉盈也沒必要要求更高了。
軍艦則已經出發,船上最高職位的並不是船長,而是劉盈派出的航海長,依靠著太陽高度角和指南針的標識,船隊一路以南偏東方向行駛。濟州島上居然還是有土著的,留下一隊人馬與糧食火器等暫做管理,打出炎漢紅旗的王吸之女王元姬倒是沒什麽開疆拓土的自覺。濟州島上一望茫茫的幹草甸子確實比較適合種糧食,氣候比起蛇蟲鼠蟻密布的南方也要好些,問題是西漢到目前還沒有走到麵臨人地矛盾的地步,看過劉盈繪製的全幅世界地圖的弟子們更是對這一個小像素點不感興趣。
至於五島,更是連半個像素點都沒有,元姬更是沒有興趣看用樹汁文身的野人聚在火堆旁亂舞,早早便休憩了。船隊中的閩越族人和這些人的語言頗有相似之處,劉盈當初描述的“故被發文身,為百越之屬”一點不差,當未知變成已知之後,人的興趣確實就已喪失了。
探險的意義在於與未知鬥爭的過程,可惜劉盈眼中的秘密確實不多,至少元姬在聽說當地人釀酒的方法之後就對邀請船上眾人飲酒歡宴的習俗深惡痛絕。更是因為在這兩個小島上,紅衣金線襯托下的女子承受了太多赤裸裸顯示出欲望的眼神,隻是被整齊的士兵與刺刀壓住了不曾付諸於實踐。
劉盈倒不是故意要派遣一個女子去承擔這等任務的,實在是得用的人太少,在航海技能和軍事技能上達到劉盈要求的男性還是有一些的。
劉盈的心善,絕不是王老爺子那種眼裏見不得窮人的偽善,而是要想辦法在災難未發生前便防微杜漸。為此所能設計的一整套方案便是人際隔離,生產與冶煉分離。
佐渡島孤懸海外,大海就是天然的隔離牆。而石見銀山雖然在本州島之上,然而茂密的山林無法耕種,在布滿各類野獸的山林之中孤身跋涉數十乃至上百公裏也是對人體力和精神的極大考驗。在古代,主要也就是靠隔絕農業區和礦區的方式確保礦工難以叛逃,甚至於為此減少糧食配給,降低開采效率也在所不惜,為的就是體力匱乏的勞工無法在監視下攜帶著金銀逃入山林,或者逃出了也無法生存。
而劉盈另有新的方式,金礦石此時的主要提煉方法還停留在汞齊法,也就是使用水銀將黃金溶解,之後再加熱使水銀蒸發獲取大塊的黃金,由此而產生的大量汞蒸氣勢必會以急性或慢性的各種方式奪取人的性命。而要控製水銀的流向相比之下並不算困難,漢朝水銀的主要生產商依然是巴寡婦清的後人,劉盈大手筆地購置水銀本來也不是為了生產黃金,而是製造火帽與雷管所必須的雷汞,因此向沿海流動的水銀未免格外顯眼。
劉盈采取的是王水石硫合劑等作為反應物的濕法冶金技術,佐渡金山開采的礦砂在淘洗鑒定之後直接上船,冶煉交由日照完成,所需要控製的範圍便直接縮減到了化工廠一地。若是開采之中獲取了狗頭金,劉盈倒是可以直接以稍低的平價收購,給工人一點虛無縹緲的希望,大型貴金屬礦區的出產,大頭永遠是礦砂而不是實物金屬。同時提高工人待遇這些自不必多提,盡可能拉高銷贓的成本和損失。
石見銀山的開采中,劉盈的用心就要更險惡些,一方麵白銀的價值不如黃金,這導致遠程輸送礦砂的成本不可忽視,劉盈還是得借助當地的方鉛礦先冶煉出純鉛,再用灰吹法利用融化的鉛熔解銀礦石製造鉛銀合金,最後大火氧化鉛留下白銀。另一方麵,翻過山後便是倭人的聚居區同樣可以變成致命的陷阱。金銀天然是貨幣隻是說幾乎所有文明都會利用金銀作為一般等價物,但是各個文明之間的匯率是不同的。讓當地部落捕獲脫逃的工人所需要支付的對價其實並不算高,可能一塊斤把重的白銀足夠在漢朝讓一家子數年吃喝不愁,可是在本州島上未必值得幾十斤能用於部族衝突和獵捕野獸的好鐵。畢竟鋼鐵也是銀光燦燦並且還要比白銀堅硬得多嘛。這也方便了長久隔閡之下,當地部族把礦場工人視為外人,而銀礦,自然是不屬於自己所有的了。
日照的船廠頭一次開啟了高水平的流水線作業,從北方運來的船材總算是大規模下鍋了。劉盈初次定型的探索船更類似於廣船、福船與蓋倫船的結合體,飛剪船當然是好東西,可惜劉盈玩不轉三角軟帆,新式帆裝的設計難不倒劉盈張良等人,應用上則是誰也不會,在港口裏慢慢練著吧。
探索船-1型的長寬比接近4:1,木質結構下劉盈設計出的球鼻艏起不到什麽作用,直接放棄變成常規流線型,尾部則是采用了方形艉,船舭向外延伸出一段類似長方形的船板作為舭龍骨發揮減搖作用,船內則放棄了全通式下甲板,分割成多處水密隔艙,提高抗沉性的同時也提供了u形減搖水艙的使用空間,作為阻尼進一步減輕傳值搖晃,提高適航性能。帆裝自然是傳統硬帆,船型為五桅縱帆船,標準排水量約五百噸,沒有高聳的船樓,隻在上甲板設置了大小十四門炮位,能和漢朝海軍炮戰的船隊還沒出生呢。劉盈寧願多留出些位置安置超量加倍的救生艇,該型艦船設計主要麵向適航性和抗沉性,本就不是為戰船或是運輸船進行的設計。不過總比阿拉伯人的強,既然阿拉伯人靠著三角帆船實現了紅海到廣州的遠航,劉盈也沒必要要求更高了。
軍艦則已經出發,船上最高職位的並不是船長,而是劉盈派出的航海長,依靠著太陽高度角和指南針的標識,船隊一路以南偏東方向行駛。濟州島上居然還是有土著的,留下一隊人馬與糧食火器等暫做管理,打出炎漢紅旗的王吸之女王元姬倒是沒什麽開疆拓土的自覺。濟州島上一望茫茫的幹草甸子確實比較適合種糧食,氣候比起蛇蟲鼠蟻密布的南方也要好些,問題是西漢到目前還沒有走到麵臨人地矛盾的地步,看過劉盈繪製的全幅世界地圖的弟子們更是對這一個小像素點不感興趣。
至於五島,更是連半個像素點都沒有,元姬更是沒有興趣看用樹汁文身的野人聚在火堆旁亂舞,早早便休憩了。船隊中的閩越族人和這些人的語言頗有相似之處,劉盈當初描述的“故被發文身,為百越之屬”一點不差,當未知變成已知之後,人的興趣確實就已喪失了。
探險的意義在於與未知鬥爭的過程,可惜劉盈眼中的秘密確實不多,至少元姬在聽說當地人釀酒的方法之後就對邀請船上眾人飲酒歡宴的習俗深惡痛絕。更是因為在這兩個小島上,紅衣金線襯托下的女子承受了太多赤裸裸顯示出欲望的眼神,隻是被整齊的士兵與刺刀壓住了不曾付諸於實踐。
劉盈倒不是故意要派遣一個女子去承擔這等任務的,實在是得用的人太少,在航海技能和軍事技能上達到劉盈要求的男性還是有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