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什麽送到別的居所還要搶走進兒黃氏用顫顫巍巍的雙手看著自己並不能全然認識每個字的書信。
就算是太傅小姐也用不著這麽霸道吧黃氏麵對這些書信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麽辦,失望、無助、不甘心巨大的負麵情緒將黃氏籠罩其中,此時的黃氏已經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深陷泥潭正在慢慢的下沉,可是此時的她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掙紮。
她何嚐不知道程方和程母願意留著自己是因為程進的緣故,如果連自己兒子都被人拉攏去,那麽自己還能有什麽黃氏不知道,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她現在能去求誰誰能夠幫她
不,自家相公絕對不會這麽薄情寡恩,他一定不會同意書信裏的要求,一定不會的。黃氏想著,連忙將書信重新裝迴去,將原本錦盒裏的東西全部都放迴原處。
她要裝作一切都不知道,她應該相信自己的丈夫不會如此。黃氏悶悶的想著,更加賣力的收拾著程方現在所居住的院子。她相信自己的丈夫絕對不會忘了自己的好,就算那個夏棠再怎麽引誘他也一定不會拋棄自己母子二人的。
可是黃氏在院子裏收拾東西的時候總會若有若無的想起張層匣子裏看到的那根被她看來就算是仙女佩戴也映襯的巧奪天工的發釵。反正現在在黃氏的心裏那個東西一定是夏棠的無疑,憑什麽她才是原配夫人,可是那個夏棠卻什麽都有,她隨手送出去的一根發簪卻是自己這輩子沒見過的東西。
憑什麽自己要帶著一家三口討飯到這裏,而夏棠什麽都不做卻能與夫君日日相對,她好恨啊,恨不得將夏棠整個生吞活剝。
這次考試總共有兩三日的光景,畢竟一篇錦繡文章都需要半日思索揣測、半日立意,作文半日,刪改又需要半日,細細算來也確實是需要兩三日的光景無疑了。
這兩三日對於參加殿試的舉子極其家眷們確實是難熬,但是這段日子對於太傅府邸以及張澄來說卻是十分悠閑愜意的。
張澄現在本來就是在京城養老的閑官,太傅之名也不過是個除去天子之外至高無上的榮譽稱號,原主已經將官位做到這個份上,那麽所能做的大抵也就隻有高揖而退一條了。
考試結束之後需要十五天的時間之後才會放榜單,張澄現在所等著的正是放榜之後的好戲。前段日子他已經將夏棠從這件事情之中撇開,隻要沒有夏棠在其中摻和著,也就沒有所謂的投鼠忌器。而他精心準備的那封書信也不過是一個引子。
他倒是要看看黃氏這一次會不會重新再告到京城的京兆府那裏說太傅府奪人夫婿是了,這一次他張澄收人錢財,本來就是替委托者複仇的。而黃氏雖然算不得造成夏家出這等事的始作俑者,然而若說使夏家所有的清譽毀於一旦的卻恰恰是這個黃氏所造成的。
盡管黃氏在這件事情中是個受害者。為官多年的張澄早就學不會憐憫,他早點的時候也做過一段時間掌管刑獄的官員。也曾經遇到過路邊饑寒交加災民去搶富人家的糧食,然後又不慎殺人的事。殺人者死,盜竊殺人更是無可辯駁,所以就算這個小偷隻是一次犯錯也無可寬恕,那次關於這個案件張澄最終還是判了那人秋後斬首。那人死後張澄也讓人給那戶人家送去了米糧,隻不過他們全都給扔出去罷了。
其實自那件事之後張澄也一直在思索著那個問題,他當時那樣做到第是不是袒護了那個富戶,還是說自己判的重了但是時隔多年他依舊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因為在他看來無論現實如何困頓這些都不是去傷害別人的理由,殺人者死,無可厚非。富戶若錢財來曆不正自有法度可循,若人人以自己的認知來評判是非又加諸於行動則會動了人心根本。
而這一次也一樣,黃氏以自己弱者的身份言辭鑿鑿的說著夏家奪人夫婿而閉口不言程方貪戀富貴隱瞞已經成婚的事實,這種事說白了就是誣告。而且還是誣告成功了
仔細算起來她受那麽多的苦從沒有一件是夏家直接造成的,是,夏家是收留了程方給之以錦衣玉食,但那又如何,夏家從來都不曾說過不讓程方離去明明罪魁禍首就是程方,黃氏卻偏偏將所有的錯都推給夏家。既然如此,這次張澄將黃氏牽扯其中倒也無可厚非。
不過話說起來,張澄也不是一棒子就將人打死的人,他這一次一樣給黃氏選擇的機會,如果黃氏願意認命或者看清現實後不偏不倚的去狀告程方那麽他倒是不介意出手幫忙,但若是黃氏還如上次一樣將所有的錯處都推給夏家,非說夏家是奪人夫婿、認為程方是弱小又無助迫不得已之人,那麽張澄到最後也一樣不會手軟。
是了,這之中還有一個新上任伸張正義的京兆府尹鮑承,他自詡清廉覺得官場汙濁至極,認為太傅府罪大惡極欺壓良善,好啊,這一次他也想看看這個剛正不阿府尹的人是怎麽言辭鑿鑿的。
四月初十七,程方與所有參加考試的人一樣從考場上下來。殿試之後即便結果未曾出來,但是外麵卻依舊有不少宴席需要應酬。考中舉人之後就有為官的資格,而進士及第的出身則會在官場上更順利一些。畢竟本朝舉人眾多,而各地的官職空缺有限,官員更迭的慢但是科舉卻還在繼續。所以有很多考生即便中了舉人有了為官資格,卻依然有十幾年未曾等到為官空缺的。
而進士就不同了,尤其是一甲的進士。殿試排名較為靠前的三十餘人除去部分外放之外大多入翰林院做編纂,四年之後或轉入六部,或繼續留任翰林。而眾所周知翰林院是天下文人趨之若鶩的地方,因為在這個地方晉升的最快。尋常進士若是從縣令開始爬到京都為官大約需要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而翰林院之中花費十幾年就熬到六部之一的大有人在。
程方這次所求的就是能入翰林院,留在京都,那就意味著他與這京城的煙柳畫橋、金粉繁華更近一步。不過他也是有足夠的信心,而這份信心不僅僅是來源於他的學識,更加的是來源於夏棠在夏家的信任。他有十足的把握認為張澄舍不得夏棠到任上受苦。
十足的自信讓程方在自己現在所居住的小院裏不慌不忙的等待著,至於先前太傅府送來的那個匣子和那一封信上的內容程方雖然沒有十足的拋到腦後,但也沒打算這麽快的就示好。感情之事本來就是誰先往前走一步誰就輸了,既然夏棠已經有以身相許並且還願意接受程進,那麽現在程方就認為優勢在自己這一邊。
黃氏雖然不及夏棠貌美但畢竟是發妻,而且平日黃氏對自己也算體貼,在不影響自己的前途之內程方自然還是希望坐享齊人之福。而將黃氏送到別處與他而言隻不過是不得的妥協的辦法。是了,此時的他不僅僅想迎娶夏棠,而且更把這段感情當做一場博弈,他想要夏棠如黃氏一樣對自己俯首帖耳、溫軟可人。
程方自從殿試結束之後除了會友人之外並沒有再言別的事,這使得黃氏稍微慌張的心慢慢的放了下來,她就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是那麽薄情寡恩,那個夏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然而這一且卻全部被一個深夜造訪的人打破,這個人出現的時候正是殿試之後的第七日,一身玄色的連帽長鬥篷遮住了來人的身形和樣貌。
“程方可居於此處”張澄見黃氏開門冷冷的出言問道。
黃氏或許是被張澄清冷的聲音所驚嚇到,又或者是見來者並不善,總之她確實是被立在門前的張澄給嚇了一個哆嗦。
沒一會兒程方從內堂出來,張澄也不再遮掩,直接揭開了自己頭上的兜帽露出一副威嚴的模樣。
“太傅大人,您怎麽這個時候來了”程方看見張澄前來先是一驚,然後胸中驚訝之意思漸漸平靜。
“老夫又不是頭一迴來,你慌什麽”張澄用輕蔑的眼神看了一眼黃氏,冷哼道,“小門小戶、不知規矩”
程方發現張澄見注意力放在黃氏身上心中暗暗覺得大事不好,因為他知道自己就算能將夏棠籠絡去,可是張澄畢竟是個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狸,隻怕他這一關並不那麽容易過去。
“太傅大人您你邊請。”程方小心的將張澄迎進院子裏,與此同時則又給黃氏使了個眼色,其目的便是要讓黃氏早些離去不要再這裏礙眼。
小心的挪了挪身子,卻並沒有直接離去而是去廚房裏準備茶點,她雖然怕死但是剛剛卻也留意了這個人是獨自一人過來的。既然是是獨自一人過來的,那就不會是簡單要自己的命那麽簡單。就算夏棠嫁過來又怎麽樣,自己可是原配,她不應該退縮,那個人不是說自己小門小戶嗎他一定以為自己不敢出現,那麽自己就偏偏要出現。
“老夫聽了你的文章也覺得極好,若無意外此次定然得中。”張澄在聽完程方所敘所答的內容之後說道,隻要在三甲一百多名都算高中哦。
“承蒙大人栽培,程方愧不敢當。”聽到必然得中程方不禁心中一喜,果然他猜對了,有夏棠在,太傅怎麽可能會對自己不聞不問
“怎麽會不敢當棠兒早就有言你滿腹經綸。”張澄接著道,言語之間故意說及夏棠。而這個時候黃氏剛好進門添加茶水。
“棠妹真的是謬讚了。”程方謙遜的笑笑卻隻字不提提親之事,即便程方心裏清楚剛剛張澄故意說起夏棠為的就是讓自己主動開口提親,但是他仍舊不願意先開口。
雖然說提親之事大多都得是男方先開口,但是這一迴他既然認為夏棠非自己不可,那麽他這一迴就等著對方來開口又有何妨本來他隱瞞身世確實容易落人口實,但是若太傅上趕著將女兒嫁給自己,那麽一切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你也知道,棠兒是老夫的老來女,她又自小沒了母親,老夫平日就對她嬌慣的多了些。”張澄接著說道,“雖言出嫁從夫,但是老夫好還是不忍心她日後受苦。”
“大人何出此言棠妹靈秀可愛,又被大人親自教導,日後定然也是溫良恭謹不負夏家門風。”程方恭維道,依舊沒有對於張澄的示好給出半點保證,而且也沒有半點想要求親的意思。
“溫良恭謹隻怕是要吃些苦頭吧棠兒的性子左,隻怕不能久居人下。”張澄接著說道。
“我朝女子皆溫婉賢淑,棠妹隻是活潑些,又怎會不識大體,大人實在多慮了。”程方接著推脫道。
此刻的程方應該說是膨脹到了最高點,明明剛剛張澄的那句久居人下已經算是默認黃氏的存在,甚至不介意夏棠嫁過來做平妻日後再慢慢的轉變身份。事情已經到了這個程度程方隻要欣然接受即可。
可是程剛已經膨脹到不可收場的程度哪裏聽得進去這些他現在隻感覺到了眼前這個老者因為想把女兒嫁給自己已經一再的降低自己底線,而且眼前這個人還是一國的太傅,這種感覺還真的是好極了。
“哼,所謂修身齊家你可要想清楚。”張澄假裝對於程方的態度十分生氣,直接拍桌子走人“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不知進退,還望你日後莫要後悔”
張澄撂下話後就帶著怒意離去,院子裏麵的程方對於張澄的離去並沒有感到後悔,因為他知道張澄既然會來一次,那麽就一定會來第二次。剛剛張澄確實默認了黃氏,但是他現在想要的更多。
夏家是當朝百年望族,所以張澄手上能用到的資源一定不少,可是他參加科舉卻是和尋常人一樣一步一步的進行。這些原本程方或許沒感覺到有什麽,但是此時的他對於夏家不肯在自己身上花費資源的事十分在意。
所以程方不高興了,他現在要張澄親口許諾給自己前程、要夏家為他置辦家產在京城落戶現在不是他程方求娶太傅府千金,而是太傅非要把女兒嫁給自己
張澄走後程方自己在房中思索了許久,此刻他覺得所有的功名利祿都屬於自己了。
“雁娘,你放心,就算是棠妹嫁過來,我也不會辜負你。”此時剛好黃氏給程方添茶,程方一把拉住黃氏的手保證道。
“妾身多謝夫君”黃氏連忙跪在地上含淚道,剛剛房間內的對話她也聽到了一些,說真的她真的是很害怕。不過到了現在她已經是什麽都不怕了,她相信隻要自己的丈夫不打算拋棄自己,那麽別人全都不是問題。
程方也確實不打算送走黃氏,有黃氏在夏棠才能爭風吃醋,而他也能利用這種醋意在夏家得到更多。
如果這對各懷心思夫妻再多留神一點就會發現張澄從他們那裏離開之後就在門口消失了。是了這次張澄是趁著在皇宮裏小憩的機會跑出來的,今天他可是要與皇帝在皇宮裏連夜下棋的。
有皇帝作證,到時候黃氏要說自己上門,他完全可以不認。他一個太傅怎麽會晚上跑到一個舉人的住處呢沒有放榜當然是舉人。
自從張澄來過那一日之後程方的日子依舊過的平靜,而夏棠如今在府裏似乎也已經慢慢的將這件事放下而沉迷於習武。夏棠的身體底子並不好,所以習武對於她來說也不過是隨意為之,想要飛簷走壁還真需要不少的功夫。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夏棠似乎也對雲瓊的為人有了稍微的了解,原來這個外表看上去如瓊林玉樹的紈絝並不是真的紈絝,他隻是不願意為官罷了。而夏棠剛巧前些日子隨著張澄遊山玩水,所以這二人倒也有不少聊不完的話題。仔細算來,夏棠性子直率,確實不太適合官宦人家的迎來送往,但是夏棠又生來富貴,若是嫁個普通人肯定委屈,而這個雲瓊倒也算是個如意郎君。
再說說到了放榜之日,程家人滿心歡喜的等著喜訊。張澄那一日來的時候說的果然不錯,程方確實榜上有名,然而卻不是榜眼探花,甚至連前兩甲都不在,三甲七十四名進士,這個結果雖然也不錯,但卻並不是程方所期許的那樣。
不過不落榜也算高中,程家人尤其是程母十分激動的禱告這列祖列宗。程方父親當年隻是一個窮秀才,連舉人都沒中,而且年紀輕輕的就死了。程母含辛茹苦的將程方養大,現在自己的兒子金榜得中可不就是喜是一樁嗎
有這樣的好事當然得迴鄉祭拜,然而當她們要迴去的時候才發現程方的戶籍現在是在京城,是了程方新立了戶籍,不過因為程母的堅持,程方等一家四口還是風光的迴鄉祭祖了。也好在在考試前太傅府送來的銀兩還有些,這才使得他們一家四口能夠在風光迴香。
不過在迴鄉往返的這一兩個月程方的銀子也確實花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按照慣例朝廷也該有任職的檄文傳來了,可是從家鄉迴來的程方在京城又等了半個月卻依舊不曾接到任何檄文。程方也不是沒到衙門詢問,可是吏部卻總是敷衍。
直到這個時候程方才又想起來當初張澄臨走時說的那句別後悔是什麽意思。
</p>
什麽送到別的居所還要搶走進兒黃氏用顫顫巍巍的雙手看著自己並不能全然認識每個字的書信。
就算是太傅小姐也用不著這麽霸道吧黃氏麵對這些書信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麽辦,失望、無助、不甘心巨大的負麵情緒將黃氏籠罩其中,此時的黃氏已經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深陷泥潭正在慢慢的下沉,可是此時的她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掙紮。
她何嚐不知道程方和程母願意留著自己是因為程進的緣故,如果連自己兒子都被人拉攏去,那麽自己還能有什麽黃氏不知道,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她現在能去求誰誰能夠幫她
不,自家相公絕對不會這麽薄情寡恩,他一定不會同意書信裏的要求,一定不會的。黃氏想著,連忙將書信重新裝迴去,將原本錦盒裏的東西全部都放迴原處。
她要裝作一切都不知道,她應該相信自己的丈夫不會如此。黃氏悶悶的想著,更加賣力的收拾著程方現在所居住的院子。她相信自己的丈夫絕對不會忘了自己的好,就算那個夏棠再怎麽引誘他也一定不會拋棄自己母子二人的。
可是黃氏在院子裏收拾東西的時候總會若有若無的想起張層匣子裏看到的那根被她看來就算是仙女佩戴也映襯的巧奪天工的發釵。反正現在在黃氏的心裏那個東西一定是夏棠的無疑,憑什麽她才是原配夫人,可是那個夏棠卻什麽都有,她隨手送出去的一根發簪卻是自己這輩子沒見過的東西。
憑什麽自己要帶著一家三口討飯到這裏,而夏棠什麽都不做卻能與夫君日日相對,她好恨啊,恨不得將夏棠整個生吞活剝。
這次考試總共有兩三日的光景,畢竟一篇錦繡文章都需要半日思索揣測、半日立意,作文半日,刪改又需要半日,細細算來也確實是需要兩三日的光景無疑了。
這兩三日對於參加殿試的舉子極其家眷們確實是難熬,但是這段日子對於太傅府邸以及張澄來說卻是十分悠閑愜意的。
張澄現在本來就是在京城養老的閑官,太傅之名也不過是個除去天子之外至高無上的榮譽稱號,原主已經將官位做到這個份上,那麽所能做的大抵也就隻有高揖而退一條了。
考試結束之後需要十五天的時間之後才會放榜單,張澄現在所等著的正是放榜之後的好戲。前段日子他已經將夏棠從這件事情之中撇開,隻要沒有夏棠在其中摻和著,也就沒有所謂的投鼠忌器。而他精心準備的那封書信也不過是一個引子。
他倒是要看看黃氏這一次會不會重新再告到京城的京兆府那裏說太傅府奪人夫婿是了,這一次他張澄收人錢財,本來就是替委托者複仇的。而黃氏雖然算不得造成夏家出這等事的始作俑者,然而若說使夏家所有的清譽毀於一旦的卻恰恰是這個黃氏所造成的。
盡管黃氏在這件事情中是個受害者。為官多年的張澄早就學不會憐憫,他早點的時候也做過一段時間掌管刑獄的官員。也曾經遇到過路邊饑寒交加災民去搶富人家的糧食,然後又不慎殺人的事。殺人者死,盜竊殺人更是無可辯駁,所以就算這個小偷隻是一次犯錯也無可寬恕,那次關於這個案件張澄最終還是判了那人秋後斬首。那人死後張澄也讓人給那戶人家送去了米糧,隻不過他們全都給扔出去罷了。
其實自那件事之後張澄也一直在思索著那個問題,他當時那樣做到第是不是袒護了那個富戶,還是說自己判的重了但是時隔多年他依舊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因為在他看來無論現實如何困頓這些都不是去傷害別人的理由,殺人者死,無可厚非。富戶若錢財來曆不正自有法度可循,若人人以自己的認知來評判是非又加諸於行動則會動了人心根本。
而這一次也一樣,黃氏以自己弱者的身份言辭鑿鑿的說著夏家奪人夫婿而閉口不言程方貪戀富貴隱瞞已經成婚的事實,這種事說白了就是誣告。而且還是誣告成功了
仔細算起來她受那麽多的苦從沒有一件是夏家直接造成的,是,夏家是收留了程方給之以錦衣玉食,但那又如何,夏家從來都不曾說過不讓程方離去明明罪魁禍首就是程方,黃氏卻偏偏將所有的錯都推給夏家。既然如此,這次張澄將黃氏牽扯其中倒也無可厚非。
不過話說起來,張澄也不是一棒子就將人打死的人,他這一次一樣給黃氏選擇的機會,如果黃氏願意認命或者看清現實後不偏不倚的去狀告程方那麽他倒是不介意出手幫忙,但若是黃氏還如上次一樣將所有的錯處都推給夏家,非說夏家是奪人夫婿、認為程方是弱小又無助迫不得已之人,那麽張澄到最後也一樣不會手軟。
是了,這之中還有一個新上任伸張正義的京兆府尹鮑承,他自詡清廉覺得官場汙濁至極,認為太傅府罪大惡極欺壓良善,好啊,這一次他也想看看這個剛正不阿府尹的人是怎麽言辭鑿鑿的。
四月初十七,程方與所有參加考試的人一樣從考場上下來。殿試之後即便結果未曾出來,但是外麵卻依舊有不少宴席需要應酬。考中舉人之後就有為官的資格,而進士及第的出身則會在官場上更順利一些。畢竟本朝舉人眾多,而各地的官職空缺有限,官員更迭的慢但是科舉卻還在繼續。所以有很多考生即便中了舉人有了為官資格,卻依然有十幾年未曾等到為官空缺的。
而進士就不同了,尤其是一甲的進士。殿試排名較為靠前的三十餘人除去部分外放之外大多入翰林院做編纂,四年之後或轉入六部,或繼續留任翰林。而眾所周知翰林院是天下文人趨之若鶩的地方,因為在這個地方晉升的最快。尋常進士若是從縣令開始爬到京都為官大約需要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而翰林院之中花費十幾年就熬到六部之一的大有人在。
程方這次所求的就是能入翰林院,留在京都,那就意味著他與這京城的煙柳畫橋、金粉繁華更近一步。不過他也是有足夠的信心,而這份信心不僅僅是來源於他的學識,更加的是來源於夏棠在夏家的信任。他有十足的把握認為張澄舍不得夏棠到任上受苦。
十足的自信讓程方在自己現在所居住的小院裏不慌不忙的等待著,至於先前太傅府送來的那個匣子和那一封信上的內容程方雖然沒有十足的拋到腦後,但也沒打算這麽快的就示好。感情之事本來就是誰先往前走一步誰就輸了,既然夏棠已經有以身相許並且還願意接受程進,那麽現在程方就認為優勢在自己這一邊。
黃氏雖然不及夏棠貌美但畢竟是發妻,而且平日黃氏對自己也算體貼,在不影響自己的前途之內程方自然還是希望坐享齊人之福。而將黃氏送到別處與他而言隻不過是不得的妥協的辦法。是了,此時的他不僅僅想迎娶夏棠,而且更把這段感情當做一場博弈,他想要夏棠如黃氏一樣對自己俯首帖耳、溫軟可人。
程方自從殿試結束之後除了會友人之外並沒有再言別的事,這使得黃氏稍微慌張的心慢慢的放了下來,她就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是那麽薄情寡恩,那個夏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然而這一且卻全部被一個深夜造訪的人打破,這個人出現的時候正是殿試之後的第七日,一身玄色的連帽長鬥篷遮住了來人的身形和樣貌。
“程方可居於此處”張澄見黃氏開門冷冷的出言問道。
黃氏或許是被張澄清冷的聲音所驚嚇到,又或者是見來者並不善,總之她確實是被立在門前的張澄給嚇了一個哆嗦。
沒一會兒程方從內堂出來,張澄也不再遮掩,直接揭開了自己頭上的兜帽露出一副威嚴的模樣。
“太傅大人,您怎麽這個時候來了”程方看見張澄前來先是一驚,然後胸中驚訝之意思漸漸平靜。
“老夫又不是頭一迴來,你慌什麽”張澄用輕蔑的眼神看了一眼黃氏,冷哼道,“小門小戶、不知規矩”
程方發現張澄見注意力放在黃氏身上心中暗暗覺得大事不好,因為他知道自己就算能將夏棠籠絡去,可是張澄畢竟是個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狸,隻怕他這一關並不那麽容易過去。
“太傅大人您你邊請。”程方小心的將張澄迎進院子裏,與此同時則又給黃氏使了個眼色,其目的便是要讓黃氏早些離去不要再這裏礙眼。
小心的挪了挪身子,卻並沒有直接離去而是去廚房裏準備茶點,她雖然怕死但是剛剛卻也留意了這個人是獨自一人過來的。既然是是獨自一人過來的,那就不會是簡單要自己的命那麽簡單。就算夏棠嫁過來又怎麽樣,自己可是原配,她不應該退縮,那個人不是說自己小門小戶嗎他一定以為自己不敢出現,那麽自己就偏偏要出現。
“老夫聽了你的文章也覺得極好,若無意外此次定然得中。”張澄在聽完程方所敘所答的內容之後說道,隻要在三甲一百多名都算高中哦。
“承蒙大人栽培,程方愧不敢當。”聽到必然得中程方不禁心中一喜,果然他猜對了,有夏棠在,太傅怎麽可能會對自己不聞不問
“怎麽會不敢當棠兒早就有言你滿腹經綸。”張澄接著道,言語之間故意說及夏棠。而這個時候黃氏剛好進門添加茶水。
“棠妹真的是謬讚了。”程方謙遜的笑笑卻隻字不提提親之事,即便程方心裏清楚剛剛張澄故意說起夏棠為的就是讓自己主動開口提親,但是他仍舊不願意先開口。
雖然說提親之事大多都得是男方先開口,但是這一迴他既然認為夏棠非自己不可,那麽他這一迴就等著對方來開口又有何妨本來他隱瞞身世確實容易落人口實,但是若太傅上趕著將女兒嫁給自己,那麽一切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你也知道,棠兒是老夫的老來女,她又自小沒了母親,老夫平日就對她嬌慣的多了些。”張澄接著說道,“雖言出嫁從夫,但是老夫好還是不忍心她日後受苦。”
“大人何出此言棠妹靈秀可愛,又被大人親自教導,日後定然也是溫良恭謹不負夏家門風。”程方恭維道,依舊沒有對於張澄的示好給出半點保證,而且也沒有半點想要求親的意思。
“溫良恭謹隻怕是要吃些苦頭吧棠兒的性子左,隻怕不能久居人下。”張澄接著說道。
“我朝女子皆溫婉賢淑,棠妹隻是活潑些,又怎會不識大體,大人實在多慮了。”程方接著推脫道。
此刻的程方應該說是膨脹到了最高點,明明剛剛張澄的那句久居人下已經算是默認黃氏的存在,甚至不介意夏棠嫁過來做平妻日後再慢慢的轉變身份。事情已經到了這個程度程方隻要欣然接受即可。
可是程剛已經膨脹到不可收場的程度哪裏聽得進去這些他現在隻感覺到了眼前這個老者因為想把女兒嫁給自己已經一再的降低自己底線,而且眼前這個人還是一國的太傅,這種感覺還真的是好極了。
“哼,所謂修身齊家你可要想清楚。”張澄假裝對於程方的態度十分生氣,直接拍桌子走人“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不知進退,還望你日後莫要後悔”
張澄撂下話後就帶著怒意離去,院子裏麵的程方對於張澄的離去並沒有感到後悔,因為他知道張澄既然會來一次,那麽就一定會來第二次。剛剛張澄確實默認了黃氏,但是他現在想要的更多。
夏家是當朝百年望族,所以張澄手上能用到的資源一定不少,可是他參加科舉卻是和尋常人一樣一步一步的進行。這些原本程方或許沒感覺到有什麽,但是此時的他對於夏家不肯在自己身上花費資源的事十分在意。
所以程方不高興了,他現在要張澄親口許諾給自己前程、要夏家為他置辦家產在京城落戶現在不是他程方求娶太傅府千金,而是太傅非要把女兒嫁給自己
張澄走後程方自己在房中思索了許久,此刻他覺得所有的功名利祿都屬於自己了。
“雁娘,你放心,就算是棠妹嫁過來,我也不會辜負你。”此時剛好黃氏給程方添茶,程方一把拉住黃氏的手保證道。
“妾身多謝夫君”黃氏連忙跪在地上含淚道,剛剛房間內的對話她也聽到了一些,說真的她真的是很害怕。不過到了現在她已經是什麽都不怕了,她相信隻要自己的丈夫不打算拋棄自己,那麽別人全都不是問題。
程方也確實不打算送走黃氏,有黃氏在夏棠才能爭風吃醋,而他也能利用這種醋意在夏家得到更多。
如果這對各懷心思夫妻再多留神一點就會發現張澄從他們那裏離開之後就在門口消失了。是了這次張澄是趁著在皇宮裏小憩的機會跑出來的,今天他可是要與皇帝在皇宮裏連夜下棋的。
有皇帝作證,到時候黃氏要說自己上門,他完全可以不認。他一個太傅怎麽會晚上跑到一個舉人的住處呢沒有放榜當然是舉人。
自從張澄來過那一日之後程方的日子依舊過的平靜,而夏棠如今在府裏似乎也已經慢慢的將這件事放下而沉迷於習武。夏棠的身體底子並不好,所以習武對於她來說也不過是隨意為之,想要飛簷走壁還真需要不少的功夫。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夏棠似乎也對雲瓊的為人有了稍微的了解,原來這個外表看上去如瓊林玉樹的紈絝並不是真的紈絝,他隻是不願意為官罷了。而夏棠剛巧前些日子隨著張澄遊山玩水,所以這二人倒也有不少聊不完的話題。仔細算來,夏棠性子直率,確實不太適合官宦人家的迎來送往,但是夏棠又生來富貴,若是嫁個普通人肯定委屈,而這個雲瓊倒也算是個如意郎君。
再說說到了放榜之日,程家人滿心歡喜的等著喜訊。張澄那一日來的時候說的果然不錯,程方確實榜上有名,然而卻不是榜眼探花,甚至連前兩甲都不在,三甲七十四名進士,這個結果雖然也不錯,但卻並不是程方所期許的那樣。
不過不落榜也算高中,程家人尤其是程母十分激動的禱告這列祖列宗。程方父親當年隻是一個窮秀才,連舉人都沒中,而且年紀輕輕的就死了。程母含辛茹苦的將程方養大,現在自己的兒子金榜得中可不就是喜是一樁嗎
有這樣的好事當然得迴鄉祭拜,然而當她們要迴去的時候才發現程方的戶籍現在是在京城,是了程方新立了戶籍,不過因為程母的堅持,程方等一家四口還是風光的迴鄉祭祖了。也好在在考試前太傅府送來的銀兩還有些,這才使得他們一家四口能夠在風光迴香。
不過在迴鄉往返的這一兩個月程方的銀子也確實花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按照慣例朝廷也該有任職的檄文傳來了,可是從家鄉迴來的程方在京城又等了半個月卻依舊不曾接到任何檄文。程方也不是沒到衙門詢問,可是吏部卻總是敷衍。
直到這個時候程方才又想起來當初張澄臨走時說的那句別後悔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