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崔少主的未婚妻劉小姐在佛門前流血受傷,本為十分不吉之事。按照一般而言此事應當是菩薩的警告,而與劉小姐關係密切之人在近些時日應當小心行事並且時刻反省自己平日所為,以免在日後招來更大的災禍上身。
劉小姐既然是崔家未過門的媳婦,那麽理應也小心反省才是。然而這次劉小姐出事崔家公子除了帶著人隔著簾子探望過一次之外,就再沒任何動靜。這種做法明擺著顯出崔家人對劉小姐的輕視。甚至還可能被理解為劉小姐破相,崔家有意悔婚的意思。
不過此時的崔家少主確實也沒有多少心思去在意劉小姐到底有沒有破相一說。因為這些在他看來都是無關緊要之事。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去扳倒孔家,使得崔家成為當朝第一大世家。至於這個世家的未來的主母是否毀容?現在暫時還不再崔少主和崔家主的考慮範圍之內。
扳倒一個同樣有著底蘊的世家,並不是搜羅好證據來一次人贓並獲就可以完事的。孔家也有其門生黨羽,就算崔家人證物證皆在,但萬一掌控不好火候使得風向逆轉,到時候不但沒能將孔家一舉扳倒,自己也可能損兵折將。要知道,一個世家收一個門生,這個門生至少要從地方的縣丞、縣令開始做起,然後地方的通判、長史、知府然後再一步步的做到京城的官員,這個過程往往要花十幾年乃至數十年才可能完成。
培植黨羽的不容易,也使得崔家在使用這些門生的時候也是慎之又慎。而按照朝廷的慣例,一場大風暴的開啟,往往往最先是從小人物開始的。
崔家想要扳倒孔家的開始,則是由禦史台的一個小小的在超會上隻有最末位置的堂官在皇帝朝會快要結束的時候當眾參奏。參奏的內容自然也不會是直言孔家陷害燕家,而是參奏孔家的家仆侵占了京郊城北及時畝良田,堂官在朝堂上直接懇求陛下命孔大人使其仆從歸還土地於民。
禦史台堂官言辭誠懇,並無半點針對孔家之意。區區小事原本就不該拿到朝堂上去說,但是禦史堂官位置雖低,但卻仍舊屬於禦史台的官員。本朝還沒有因言獲罪的禦史,再加上禦史堂官態度極好,皇帝自然也沒必要因這點小事就擔上一個容不得禦史的口實。於是對於此事皇帝並沒有直接降罪於孔家,隻是下令讓孔家詳查,若事情屬實則應馬上將侵占的天地歸還,將侵占田地的奴仆嚴懲。
孔家人立即領命,並且向皇帝保證這樣的事以後絕對不會再發生。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大人連個小小的家仆都管教不好,又有何顏麵在立於朝堂之上輔佐陛下治理天下黎民?”就當皇帝和諸位大臣以為這件事就該輕輕揭過的時候,副禦史當眾質問道。
“柳大人這是何意?莫非是在質疑陛下的聖明?”孔大人被如此當眾折辱自然是反駁。“方才之事陛下已經聖裁,柳大人難道敢抗旨?”
“陛下,臣萬死不敢。然孔家縱容家仆為害鄉裏,定時他孔家平日治家不言,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孔家有如此家仆,又有何顏麵身著這身官服立於朝堂之上!”
柳副禦史在朝堂之上擲地有聲,一件小事卻讓天子的額角冒出了幾滴汗珠,最後事情的結果也正如崔家所料,今日朝堂之上天子不得不對孔大人進行罰俸的處置。如此也算是邁出了扳倒孔家的第一步。
在這一日下朝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到孔大人的臉色不是非同一般的臭,在朝堂之上被禦史指著鼻子罵確實也夠顏麵掃地的。不過所有人也都知道,這次參奏家仆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開端。
果不其然,在下一次上早朝的時候就有禦史台的禦史言官一上朝就開始參奏孔家的一位在任上為官的子侄輩收受賄賂、貪贓枉法、胡亂判案。事情的起因倒也簡單,一個正在守孝的女子被族中定給一個家境富裕的公子做續弦,女子不肯,所以這戶人家就把女子送去官府,而孔家的這個子侄輩則判了女子秋後處斬。
“陛下,‘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孔家子這等作為豈不就是草菅人命?若我朝地方縣令皆如此行事定然會動搖國之根本。”禦史按照原先所定在朝上當眾要求陛下查察孔家,暫停孔氏在朝的所有職務,所有和孔家有關的官員都要重新被吏部詳查。
此言一出天子的臉色變的極差,而這一次天子雖然不曾有直接下令詳查孔家,但是那一大摞的奏折卻全都砸到了孔大人的頭上。天子負氣下朝,孔大人在顫顫巍巍的從地上起來的時候剛好對上崔大人和崔少主那張看笑的意味深長的表情。
這件事怎麽可能和崔家無關?是了,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崔家已經沒有什麽必要與孔家保持那一張窗戶紙了。關於孔家小輩在任上草菅人命的事天子雖然沒有立刻處置,但是卻對孔家的人厭惡和懷疑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而有此事作為鋪墊在前,隻要等到下次上早朝的時候他們帶著那個被修改過的賬本,以及當時的人證、物證,再由燕靈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告禦狀,那麽這件事也就有了將近九成的勝算。
在崔家人看來,所有的‘人證’已經被他們保護的極其好,而所有的物證也已經搜羅完畢,就算孔家人現在真的能探查出什麽來,也都已經無濟於事。
“崔大人這般急著過河拆橋,可別把自己掉進水裏。”孔大人狼狽的從地上起來一邊整理著衣衫,一邊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在場的所有人。
孔大人又何嚐不知道這些人都是崔家事先安排好的?既然已經是開始了,那就別先後悔?孔大人整理著衣袖上了馬車。現在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隻不過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那個丟失的真賬本,是不是真的被那個燕家餘孽拿走了。雖然和那個賬本有關的證據他都已經清理幹淨,但他的這心裏,還是有種隱隱的不踏實。
【崔家-燕靈玥居所】
準備著明天麵見天子為崔家鳴冤的燕靈玥正對著鏡子打量著自己這幅看上去並不憔悴的容顏,而就在這個時候,明明房中空無一人,燕靈玥卻被人從後背拍了一下。
“誰!”許久沒有再被嚇到的燕靈玥驚恐的轉身,看見的卻是張澄‘慈祥’的麵容。
</p>
崔少主的未婚妻劉小姐在佛門前流血受傷,本為十分不吉之事。按照一般而言此事應當是菩薩的警告,而與劉小姐關係密切之人在近些時日應當小心行事並且時刻反省自己平日所為,以免在日後招來更大的災禍上身。
劉小姐既然是崔家未過門的媳婦,那麽理應也小心反省才是。然而這次劉小姐出事崔家公子除了帶著人隔著簾子探望過一次之外,就再沒任何動靜。這種做法明擺著顯出崔家人對劉小姐的輕視。甚至還可能被理解為劉小姐破相,崔家有意悔婚的意思。
不過此時的崔家少主確實也沒有多少心思去在意劉小姐到底有沒有破相一說。因為這些在他看來都是無關緊要之事。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去扳倒孔家,使得崔家成為當朝第一大世家。至於這個世家的未來的主母是否毀容?現在暫時還不再崔少主和崔家主的考慮範圍之內。
扳倒一個同樣有著底蘊的世家,並不是搜羅好證據來一次人贓並獲就可以完事的。孔家也有其門生黨羽,就算崔家人證物證皆在,但萬一掌控不好火候使得風向逆轉,到時候不但沒能將孔家一舉扳倒,自己也可能損兵折將。要知道,一個世家收一個門生,這個門生至少要從地方的縣丞、縣令開始做起,然後地方的通判、長史、知府然後再一步步的做到京城的官員,這個過程往往要花十幾年乃至數十年才可能完成。
培植黨羽的不容易,也使得崔家在使用這些門生的時候也是慎之又慎。而按照朝廷的慣例,一場大風暴的開啟,往往往最先是從小人物開始的。
崔家想要扳倒孔家的開始,則是由禦史台的一個小小的在超會上隻有最末位置的堂官在皇帝朝會快要結束的時候當眾參奏。參奏的內容自然也不會是直言孔家陷害燕家,而是參奏孔家的家仆侵占了京郊城北及時畝良田,堂官在朝堂上直接懇求陛下命孔大人使其仆從歸還土地於民。
禦史台堂官言辭誠懇,並無半點針對孔家之意。區區小事原本就不該拿到朝堂上去說,但是禦史堂官位置雖低,但卻仍舊屬於禦史台的官員。本朝還沒有因言獲罪的禦史,再加上禦史堂官態度極好,皇帝自然也沒必要因這點小事就擔上一個容不得禦史的口實。於是對於此事皇帝並沒有直接降罪於孔家,隻是下令讓孔家詳查,若事情屬實則應馬上將侵占的天地歸還,將侵占田地的奴仆嚴懲。
孔家人立即領命,並且向皇帝保證這樣的事以後絕對不會再發生。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大人連個小小的家仆都管教不好,又有何顏麵在立於朝堂之上輔佐陛下治理天下黎民?”就當皇帝和諸位大臣以為這件事就該輕輕揭過的時候,副禦史當眾質問道。
“柳大人這是何意?莫非是在質疑陛下的聖明?”孔大人被如此當眾折辱自然是反駁。“方才之事陛下已經聖裁,柳大人難道敢抗旨?”
“陛下,臣萬死不敢。然孔家縱容家仆為害鄉裏,定時他孔家平日治家不言,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孔家有如此家仆,又有何顏麵身著這身官服立於朝堂之上!”
柳副禦史在朝堂之上擲地有聲,一件小事卻讓天子的額角冒出了幾滴汗珠,最後事情的結果也正如崔家所料,今日朝堂之上天子不得不對孔大人進行罰俸的處置。如此也算是邁出了扳倒孔家的第一步。
在這一日下朝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到孔大人的臉色不是非同一般的臭,在朝堂之上被禦史指著鼻子罵確實也夠顏麵掃地的。不過所有人也都知道,這次參奏家仆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開端。
果不其然,在下一次上早朝的時候就有禦史台的禦史言官一上朝就開始參奏孔家的一位在任上為官的子侄輩收受賄賂、貪贓枉法、胡亂判案。事情的起因倒也簡單,一個正在守孝的女子被族中定給一個家境富裕的公子做續弦,女子不肯,所以這戶人家就把女子送去官府,而孔家的這個子侄輩則判了女子秋後處斬。
“陛下,‘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孔家子這等作為豈不就是草菅人命?若我朝地方縣令皆如此行事定然會動搖國之根本。”禦史按照原先所定在朝上當眾要求陛下查察孔家,暫停孔氏在朝的所有職務,所有和孔家有關的官員都要重新被吏部詳查。
此言一出天子的臉色變的極差,而這一次天子雖然不曾有直接下令詳查孔家,但是那一大摞的奏折卻全都砸到了孔大人的頭上。天子負氣下朝,孔大人在顫顫巍巍的從地上起來的時候剛好對上崔大人和崔少主那張看笑的意味深長的表情。
這件事怎麽可能和崔家無關?是了,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崔家已經沒有什麽必要與孔家保持那一張窗戶紙了。關於孔家小輩在任上草菅人命的事天子雖然沒有立刻處置,但是卻對孔家的人厭惡和懷疑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而有此事作為鋪墊在前,隻要等到下次上早朝的時候他們帶著那個被修改過的賬本,以及當時的人證、物證,再由燕靈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告禦狀,那麽這件事也就有了將近九成的勝算。
在崔家人看來,所有的‘人證’已經被他們保護的極其好,而所有的物證也已經搜羅完畢,就算孔家人現在真的能探查出什麽來,也都已經無濟於事。
“崔大人這般急著過河拆橋,可別把自己掉進水裏。”孔大人狼狽的從地上起來一邊整理著衣衫,一邊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在場的所有人。
孔大人又何嚐不知道這些人都是崔家事先安排好的?既然已經是開始了,那就別先後悔?孔大人整理著衣袖上了馬車。現在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隻不過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那個丟失的真賬本,是不是真的被那個燕家餘孽拿走了。雖然和那個賬本有關的證據他都已經清理幹淨,但他的這心裏,還是有種隱隱的不踏實。
【崔家-燕靈玥居所】
準備著明天麵見天子為崔家鳴冤的燕靈玥正對著鏡子打量著自己這幅看上去並不憔悴的容顏,而就在這個時候,明明房中空無一人,燕靈玥卻被人從後背拍了一下。
“誰!”許久沒有再被嚇到的燕靈玥驚恐的轉身,看見的卻是張澄‘慈祥’的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