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世子寵妻無下限李寶兒 作者:女子無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10章
別看他媳婦平時大大咧咧的,對什麽都不甚在意的樣子,其實最是勤儉節約了。
殷文遠到現在還記得,當年在落霞山裏初見李寶兒時的那種震撼感覺。
小姑娘穿著滿是補丁的衣裳,灰撲撲的,明明隻有小小一隻,麵對滿山穀的韃靼人卻不見一絲害怕,刀刀要人性命,全身上下似乎連一根頭發絲都透著世外高人的孤高冷傲。
可當他以為她難以結交時,她偏又露出財迷的一麵。指揮人摸屍時連褲衩都不放過,著實接地氣的很。
殷文遠一想到他家小妻子每每殺人必要剝屍,除了褲衩,連根毛都不會給別人留下的行事作風就忍不住笑。
他媳婦勤儉持家,不喜浪費,在戰場和繳匪時收繳的破襖爛裳,最後都送給了窮苦百姓,真真是物盡其用到了極致。
“又開始了。”殷文康抬頭正好看到殷文遠那蕩漾的一笑,不由拍拍額頭,暗怪自己沒事抬頭幹嘛?
殷文淩不明所以,“什麽又開始了?”
殷文康指指笑的一臉漂乎的殷文遠。
殷文淩看得隻覺牙酸,摸著下巴嘟囔道,“他這樣,算不算是娶妻喪誌?”
“你在說笑呢?”殷文康一言難盡的看著他,道,“他要是喪誌,會想在邊境建十八座城?”
說他勵誌還差不多。
龍嶽怕這兩個自己吵起來,忙伸手阻止道,“別吵別吵,咱們現在該一致對外才是。”他們三人現在是一體,要一致對外,在殷文遠手裏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才是。
“你說的對。”殷文淩也驚覺自己歪樓了,拍桌提醒殷文遠,“先別管這些個破竹杯了,咱們剛剛說的耕牛十兩一頭運到福州,你就說成不成吧?”
“不成。”殷文遠想也不想的道,“從北到東路途遙遠,先不說途中有被人截胡的風險,就說這一路上風吹日曬,一百頭牛運到你那邊,能有十分之一成活就不錯了。
這個損失我不可能承擔,當然,你要能自己承擔,那我沒意見。”
“長途運輸確實容易出紕漏。”龍嶽中肯道。
殷文康問殷文遠,“就不能想個折中的法子嗎?”他們四個分屬四方,要互相通商,互通有無,首要解決的就是長途運輸問題。
殷文淩在做生意上頭,腦子就從來沒有卡過殼,殷文康能想到的問題,他自然也能想到,略一思忖他就道,“咱們四家合作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殷文遠聞言神色一正,看了殷文淩一眼,見他鄭重點頭,又肅容看向龍嶽和殷文康,“你們怎麽說?”
四大王府同氣連枝,為的就是防止皇帝逐個擊破。
殷文淩提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這八個字可不是能簡單說說的,它代表的是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四府有福同享,有難同擔。
大梁朝早在建朝前,四方就不甚安寧。
這也是先皇臨死前怕兒子內訌,讓大梁朝分崩離兮,不得不將疆域五分,讓皇帝統領中央,四子分守四方的真正原因。
別看他媳婦平時大大咧咧的,對什麽都不甚在意的樣子,其實最是勤儉節約了。
殷文遠到現在還記得,當年在落霞山裏初見李寶兒時的那種震撼感覺。
小姑娘穿著滿是補丁的衣裳,灰撲撲的,明明隻有小小一隻,麵對滿山穀的韃靼人卻不見一絲害怕,刀刀要人性命,全身上下似乎連一根頭發絲都透著世外高人的孤高冷傲。
可當他以為她難以結交時,她偏又露出財迷的一麵。指揮人摸屍時連褲衩都不放過,著實接地氣的很。
殷文遠一想到他家小妻子每每殺人必要剝屍,除了褲衩,連根毛都不會給別人留下的行事作風就忍不住笑。
他媳婦勤儉持家,不喜浪費,在戰場和繳匪時收繳的破襖爛裳,最後都送給了窮苦百姓,真真是物盡其用到了極致。
“又開始了。”殷文康抬頭正好看到殷文遠那蕩漾的一笑,不由拍拍額頭,暗怪自己沒事抬頭幹嘛?
殷文淩不明所以,“什麽又開始了?”
殷文康指指笑的一臉漂乎的殷文遠。
殷文淩看得隻覺牙酸,摸著下巴嘟囔道,“他這樣,算不算是娶妻喪誌?”
“你在說笑呢?”殷文康一言難盡的看著他,道,“他要是喪誌,會想在邊境建十八座城?”
說他勵誌還差不多。
龍嶽怕這兩個自己吵起來,忙伸手阻止道,“別吵別吵,咱們現在該一致對外才是。”他們三人現在是一體,要一致對外,在殷文遠手裏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才是。
“你說的對。”殷文淩也驚覺自己歪樓了,拍桌提醒殷文遠,“先別管這些個破竹杯了,咱們剛剛說的耕牛十兩一頭運到福州,你就說成不成吧?”
“不成。”殷文遠想也不想的道,“從北到東路途遙遠,先不說途中有被人截胡的風險,就說這一路上風吹日曬,一百頭牛運到你那邊,能有十分之一成活就不錯了。
這個損失我不可能承擔,當然,你要能自己承擔,那我沒意見。”
“長途運輸確實容易出紕漏。”龍嶽中肯道。
殷文康問殷文遠,“就不能想個折中的法子嗎?”他們四個分屬四方,要互相通商,互通有無,首要解決的就是長途運輸問題。
殷文淩在做生意上頭,腦子就從來沒有卡過殼,殷文康能想到的問題,他自然也能想到,略一思忖他就道,“咱們四家合作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殷文遠聞言神色一正,看了殷文淩一眼,見他鄭重點頭,又肅容看向龍嶽和殷文康,“你們怎麽說?”
四大王府同氣連枝,為的就是防止皇帝逐個擊破。
殷文淩提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這八個字可不是能簡單說說的,它代表的是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四府有福同享,有難同擔。
大梁朝早在建朝前,四方就不甚安寧。
這也是先皇臨死前怕兒子內訌,讓大梁朝分崩離兮,不得不將疆域五分,讓皇帝統領中央,四子分守四方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