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紘臨終前留下的信多是為朝廷選擇人才,期間提到了什麽人可用,什麽人不可用,又以古朝典故勸林懷湘遠小人親君子。數千真言,嘔盡相國一生為國心。
他身後隨行的官員都拱手稱讚陛下聖明。
這時袁亭宜跪爬出列,抓住林懷湘的素白龍袍,泣道:「陛下,家父離家數十年,還望陛下恩準靈柩歸西蜀,子等扶棺而迴,再無他念。」
林懷湘長嘆一聲:「朕準了。」
袁家家眷皆叩謝天恩。
長貞元年十月十九日,袁紘病逝,時年六十八。帝臨其家,念往昔功德,追贈太子太保、揚州大都督,諡號「貞獻。」
此後又有官員弔唁,鄭鬱夥著袁家大郎送往官員,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他這個學生料理喪儀也屬正常。
腳不沾地地從清晨忙到餘暉落下,鄭鬱迴到北陽王府已快黃昏。才進家門內院,就被齊鳴請到書房,見屋裏有烏泱泱的人,鄭鬱震驚須臾。
劉從祁、嚴子善、額爾達、曲煒、王台鶴、林潛、鄭厚禮以及林懷治都在。鄭厚禮沉重道:「維之的喪事辦好了?」
鄭鬱點點頭,發覺氣氛和人不對後,問:「今夜舉事嗎?」
「老爺子今日已經向林懷湘進言,要借那日宣政殿的言論一舉除掉朝中的朋黨。」劉從祁嚴肅道,「再不出手,死無葬身之地的就是我們。」
鄭鬱想起懷裏的密詔,忙把它拿來展開,肅聲道:「師傅是唯一一個見過太上皇的人,這是師傅臨終前托給夫人的。」
黃昏的陽光雖暗淡,但眾人還是看見了詔書上的字跡。嚴子善率先肯定:「這就是太上皇的字,連印信都有。林懷湘不仁逼宮逼父,如此德行又聯合劉千甫逼宮謀反,誣陷忠臣於不義,如何能坐天下大位?!」
說是太上皇的印信,但誰都沒見過,布帛上隻有一林碧私印。可在這一刻,他就是上任天子林碧親自敕發的詔書,命林懷治入內勤王清君側的詔書!
「太上皇的詔書不會有假,言詞真切,我等定擁護成王殿下清君側。」劉從祁拔刀立誓。
王台鶴立即跟上:「擁立正統天子,臣等義不容辭。」
鄭厚禮也隨之認同:「詔書都在,臣必隨太上皇言,擁護成王殿下。匡扶社稷,誅殺佞臣。」
其餘人也紛紛響應,鄭鬱手心都在冒汗,還好他提前看過了這份詔書。
林懷治命人展開皇城內的地圖,朝眾人一拱手:「諸位,今夜子時三刻,禁軍換班。就是我們扶天下於危難之時。」
此間說話最有分量的是鄭厚禮,他道:「我們手裏目前有五千人,隻要把守住皇城,殺掉逆賊,擒住林懷湘迎太上皇出南內一切好說。」
眾人都嚴肅應和。
事出正名,皆是如此。林懷治一身甲冑手點在黃麻紙上,嚴肅道:「子時三刻,我率七百人從皇城內的右銀台門過內侍省入內朝宮門,直奔紫宸殿。」
旋即他朝劉從祁道:「今夜子時九安和瑤光率兵攻宣政門,禁軍發覺後必會前去增援,此時正是宮中守備最薄弱的時候。務必要給他們來一個出其不意,以兵力拖住他們。」
劉從祁點頭,隨後林懷治又說:「額爾達將軍和連慈待子時二刻立即率兵自玄武門入大內,與我和九安在清輝閣會合。」
這兩人都浸禁軍多年,調動人手起來,絲毫不是問題。最後林懷治朝林潛吩咐:「屆時就有勞林公開城門了,此舉能否勝全係林公手。」
林潛調迴京雖任他職,但他乃是掌管宮禁鑰匙的城門郎。
「諸位放心,我既然來了這裏,就是與大家的心是一樣的。」林潛拜道。
鄭鬱看著林懷治有條不紊部署,愁亂的內心平靜些許。隨即鄭厚禮和這幾人商量起今晚的出兵陣法和人數安排,曲煒把林懷治拉到一邊低聲詢問:「那太上皇那邊怎麽辦?要迎出來嗎?」
林懷治默聲片刻,答道:「曲公想嗎?」
曲煒搖搖頭,說:「不管怎麽樣,林懷湘的事我的侄女從來沒有參與。」
林懷治堅定迴答:「三娘子人心如慧,我敬之。」
曲煒這才放下心,說:「朝臣那邊我去說,有徐恕卿和我在。明日天亮之後,你就是大雍天子。」
「多謝曲公。」林懷治一揖禮誠懇道。
曲煒無所謂地擺擺手朝屋內眾人一作禮離開。
林懷治走過來牽住鄭鬱的手離開書房,廊下他溫柔道:「手怎麽這麽涼?」
「這樣就不冷了。」鄭鬱把手覆在林懷治臉上。
修養幾日,林懷治臉色已比剛見鄭厚禮時好了不少。林懷治笑著說:「等明日太陽升起,就都塵埃落定。」
「你今夜行事不帶上我嗎?」鄭鬱抱住林懷治,他聽出話裏意思於是問道。
林懷治同樣抱緊他,說:「你風寒才愈,又經師傅之死大悲,身體吃不消。你在家等我的消息,睡一覺起來就什麽都好了。」
鄭鬱貼著林懷治的甲冑,閉眼喃喃:「我害怕,這幾年動盪別離,常發生一個轉身就數月不見,我真的擔心這次不跟著你,是否又如涼州分別一樣,生死未卜。」
「有諸位兄弟在,別擔心。」林懷治低頭親了鄭鬱的額頭,說,「何況還有郡王,他征戰數年,見過險惡軍情不知幾數,今夜有他布戰就勝了一半。」
他身後隨行的官員都拱手稱讚陛下聖明。
這時袁亭宜跪爬出列,抓住林懷湘的素白龍袍,泣道:「陛下,家父離家數十年,還望陛下恩準靈柩歸西蜀,子等扶棺而迴,再無他念。」
林懷湘長嘆一聲:「朕準了。」
袁家家眷皆叩謝天恩。
長貞元年十月十九日,袁紘病逝,時年六十八。帝臨其家,念往昔功德,追贈太子太保、揚州大都督,諡號「貞獻。」
此後又有官員弔唁,鄭鬱夥著袁家大郎送往官員,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他這個學生料理喪儀也屬正常。
腳不沾地地從清晨忙到餘暉落下,鄭鬱迴到北陽王府已快黃昏。才進家門內院,就被齊鳴請到書房,見屋裏有烏泱泱的人,鄭鬱震驚須臾。
劉從祁、嚴子善、額爾達、曲煒、王台鶴、林潛、鄭厚禮以及林懷治都在。鄭厚禮沉重道:「維之的喪事辦好了?」
鄭鬱點點頭,發覺氣氛和人不對後,問:「今夜舉事嗎?」
「老爺子今日已經向林懷湘進言,要借那日宣政殿的言論一舉除掉朝中的朋黨。」劉從祁嚴肅道,「再不出手,死無葬身之地的就是我們。」
鄭鬱想起懷裏的密詔,忙把它拿來展開,肅聲道:「師傅是唯一一個見過太上皇的人,這是師傅臨終前托給夫人的。」
黃昏的陽光雖暗淡,但眾人還是看見了詔書上的字跡。嚴子善率先肯定:「這就是太上皇的字,連印信都有。林懷湘不仁逼宮逼父,如此德行又聯合劉千甫逼宮謀反,誣陷忠臣於不義,如何能坐天下大位?!」
說是太上皇的印信,但誰都沒見過,布帛上隻有一林碧私印。可在這一刻,他就是上任天子林碧親自敕發的詔書,命林懷治入內勤王清君側的詔書!
「太上皇的詔書不會有假,言詞真切,我等定擁護成王殿下清君側。」劉從祁拔刀立誓。
王台鶴立即跟上:「擁立正統天子,臣等義不容辭。」
鄭厚禮也隨之認同:「詔書都在,臣必隨太上皇言,擁護成王殿下。匡扶社稷,誅殺佞臣。」
其餘人也紛紛響應,鄭鬱手心都在冒汗,還好他提前看過了這份詔書。
林懷治命人展開皇城內的地圖,朝眾人一拱手:「諸位,今夜子時三刻,禁軍換班。就是我們扶天下於危難之時。」
此間說話最有分量的是鄭厚禮,他道:「我們手裏目前有五千人,隻要把守住皇城,殺掉逆賊,擒住林懷湘迎太上皇出南內一切好說。」
眾人都嚴肅應和。
事出正名,皆是如此。林懷治一身甲冑手點在黃麻紙上,嚴肅道:「子時三刻,我率七百人從皇城內的右銀台門過內侍省入內朝宮門,直奔紫宸殿。」
旋即他朝劉從祁道:「今夜子時九安和瑤光率兵攻宣政門,禁軍發覺後必會前去增援,此時正是宮中守備最薄弱的時候。務必要給他們來一個出其不意,以兵力拖住他們。」
劉從祁點頭,隨後林懷治又說:「額爾達將軍和連慈待子時二刻立即率兵自玄武門入大內,與我和九安在清輝閣會合。」
這兩人都浸禁軍多年,調動人手起來,絲毫不是問題。最後林懷治朝林潛吩咐:「屆時就有勞林公開城門了,此舉能否勝全係林公手。」
林潛調迴京雖任他職,但他乃是掌管宮禁鑰匙的城門郎。
「諸位放心,我既然來了這裏,就是與大家的心是一樣的。」林潛拜道。
鄭鬱看著林懷治有條不紊部署,愁亂的內心平靜些許。隨即鄭厚禮和這幾人商量起今晚的出兵陣法和人數安排,曲煒把林懷治拉到一邊低聲詢問:「那太上皇那邊怎麽辦?要迎出來嗎?」
林懷治默聲片刻,答道:「曲公想嗎?」
曲煒搖搖頭,說:「不管怎麽樣,林懷湘的事我的侄女從來沒有參與。」
林懷治堅定迴答:「三娘子人心如慧,我敬之。」
曲煒這才放下心,說:「朝臣那邊我去說,有徐恕卿和我在。明日天亮之後,你就是大雍天子。」
「多謝曲公。」林懷治一揖禮誠懇道。
曲煒無所謂地擺擺手朝屋內眾人一作禮離開。
林懷治走過來牽住鄭鬱的手離開書房,廊下他溫柔道:「手怎麽這麽涼?」
「這樣就不冷了。」鄭鬱把手覆在林懷治臉上。
修養幾日,林懷治臉色已比剛見鄭厚禮時好了不少。林懷治笑著說:「等明日太陽升起,就都塵埃落定。」
「你今夜行事不帶上我嗎?」鄭鬱抱住林懷治,他聽出話裏意思於是問道。
林懷治同樣抱緊他,說:「你風寒才愈,又經師傅之死大悲,身體吃不消。你在家等我的消息,睡一覺起來就什麽都好了。」
鄭鬱貼著林懷治的甲冑,閉眼喃喃:「我害怕,這幾年動盪別離,常發生一個轉身就數月不見,我真的擔心這次不跟著你,是否又如涼州分別一樣,生死未卜。」
「有諸位兄弟在,別擔心。」林懷治低頭親了鄭鬱的額頭,說,「何況還有郡王,他征戰數年,見過險惡軍情不知幾數,今夜有他布戰就勝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