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和宮婢魚貫而入捧來朝服,帝王身著絳紗外袍,朱裏紅羅裳,內襯白紗單衣,絳紗蔽膝,白襪黑舄,腰側佩有兩條帛致白色絛帶。這都是大朝會時的帝王禮服,一旁的太子林懷湘穿戴與德元帝未有太多不同。
唯一不同的則是帝王冕上是垂玉珠十二旒,以組為纓,玉簪定之。皇太子垂白珠九旒,以犀角定之。
宮婢有條不紊的服侍著德元帝穿衣,殿內隻有衣料簌簌之聲。
「太子,朝天觀修建的如何了?」德元帝看向林懷湘問道。
林懷湘揖禮迴道:「迴稟陛下,不日將會完工,還請陛下放心。」
「你平日裏多與中書令好好習著,史書百論你得讀明白。」德元帝自上次寧王事後,對林懷湘這個兒子是愈發趕上架,「心不要浮,任人也不要急。」
真玩人心和權術,劉千甫和德元帝是個頂個的高手。德元帝以劉千甫進言起草廢太子的詔書令群臣不滿,離間了太子和劉千甫的感情,他認為一旦有權力隔閡在人心裏,就會使對方遠離,可他萬沒算到自己這個兒子膽大妄為能到何處。
林懷湘道:「兒子明白。」
劉千甫則一直站在一旁沉吟不語,這時德元帝的衣裳、佩劍已上穿完畢,隻剩禮冠未戴。今日給德元帝戴冠的內侍踮著腳半天都未戴上,惹得德元帝心情煩悶,直接甩手擋開他,冷漠道:「怎麽辦事的?」
頓時殿內宮婢、內侍哆哆嗦嗦跪了一片。德元帝瞧著鏡中世界對鏡指著劉千甫,說:「中書令來。」
劉千甫眼底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反應過來頷首,拿過內侍捧著的玉簪走到德元帝麵前稍踮些許,為他把冕冠簪上,而後退之身旁。
宮婢把穿衣琉璃鏡推近些,德元帝看著鏡中禮服重重的黑紅人影,悵然道:「我與中書令相比,似是年長許多。魏宣帝文以纘治,武以棱威,我見劉卿不難比於宣帝。」
劉千甫瞬間跪下,冷靜答道:「陛下!臣無此心亦無此念。臣想朝天觀即是為陛下潛心為國祈福所修,理應上乘,臣前幾日便已與戶部商議,撥百萬錢再度修飾,隻因年歲事多恐擾陛下煩憂,故未上奏。臣今日借元日大喜上奏,以賀國祚綿長,天子千秋萬歲。而軍餉之事,臣與諸相公必助西北戰事,蕩平小勃律,不讓陛下憂心。此後臣也知身患病疾,願去官職休賦在家。」
尚年輕的太子林懷湘無法細解君臣話語,隻知道德元帝不滿朝天觀的修葺又拉不下麵子說不好,隻得話裏話外用司馬懿之事點劉千甫,讓人給繼續修漂亮。但劉千甫這番話說的動容,難不成德元帝真想讓劉千甫這麽年輕就乞骸骨?
畢竟大雍官員,都是七十致仕。
「你和戶部商議好了,怎麽不早些表明?」德元帝臉上這才有了笑意,隨後又說,「政事堂少不了你,我也少不了你,現在的太子也是。你若是退了,誰來接這個擔子?你的一片忠心我都看在眼裏,你好生盯著下麵那些官員就是,不要再生貪汙軍餉的事,事情多了朝廷就亂,我也會煩的。起來吧。」
「臣謝陛下。臣有今日全得陛下拔擢,聖恩滔天,臣定不負。」劉千甫細汗滿額,沉聲道。
這朝中有些人不怕君父,卻怕劉千甫這樣心思難拿的人。
鼓聲又響起,德元帝賞夠鏡中人的風姿,轉身看了兩眼身姿挺拔的林懷湘與一臉淡愁的劉千甫,哂笑:「怎麽半月未見劉卿,你看上去像是臥病數月?」
林懷湘也隨著德元帝的目光看向劉千甫,眼神帶著外人熟悉的顧念。
「臣也是血肉身軀,七情六慾,總有病意。」劉千甫直接忽略了林懷湘的眼神,緩緩道:「何況臣未習道法,心生病容也是常事,自不比陛下萬歲長青。」
德元帝念叨:「老而不死是為賊,真萬歲長青可是嚇死人了。「
旋即他越過兩人向著殿門走去,飄然道:「走吧。大朝會的時辰到了,這世間歲月又過一年了。」
殿內宮婢、內侍收拾著德元帝換下的衣衫,而劉千甫與林懷湘則跟在德元帝身後向外走去。
燭火遮住光蔭的帳幔影裏,林懷湘手欠地掐了把劉千甫的臉,劉千甫大怒拂開,可林懷湘卻是低聲問:「劉相您真是病了?」
這下又把劉相公氣嚇得半月不起。
德元二十三年正月初一,陽光朗煦,夜雪初霽。涼州城內,昨夜除夕袁紘與眾官員犒賞守城三軍,軍士們喝了個通宵。
外頭兵士的來迴走馬聲吵醒了酒醉的鄭鬱,被子與身下玄狐裘遭風灌進,一時讓渾身赤裸的他冷得很。驟然他發覺不對,平素裏的林懷治可不會任他冷著,他轉頭看枕邊,已是人空。
撩開床帳看外麵天色才不過拂曉,正月初一,依禮休息。此時的林懷治不在床上會去何處?
鄭鬱迴頭見枕邊留著一紙條。
「寅正斥候來報涼州三縣遭劫掠我與兵馬使前去查看勿追。」
鄭鬱想那豈不是兩人才胡鬧完睡下林懷治就抓衣走了?又細想大年夜,邊塞三縣遭劫,報到朝廷都能掀起一陣風雨。於是連忙拿起裘衣穿上,風似的出了門。
外麵的齊鳴和錢伍正打著哈欠鬧,看鄭鬱出門還沒來得及出聲,就看人一鞭子騎馬飛跑了。
祁連山下,天寶縣。齊鳴和錢伍點了五十名王府騎兵才在晌午追上鄭鬱,齊鳴不住勸說:「二公子,成王殿下臨行前說了,讓你在涼州城裏等他迴來就行,你要是出了什麽事,郎君不得抽死我跟錢伍啊?!」
唯一不同的則是帝王冕上是垂玉珠十二旒,以組為纓,玉簪定之。皇太子垂白珠九旒,以犀角定之。
宮婢有條不紊的服侍著德元帝穿衣,殿內隻有衣料簌簌之聲。
「太子,朝天觀修建的如何了?」德元帝看向林懷湘問道。
林懷湘揖禮迴道:「迴稟陛下,不日將會完工,還請陛下放心。」
「你平日裏多與中書令好好習著,史書百論你得讀明白。」德元帝自上次寧王事後,對林懷湘這個兒子是愈發趕上架,「心不要浮,任人也不要急。」
真玩人心和權術,劉千甫和德元帝是個頂個的高手。德元帝以劉千甫進言起草廢太子的詔書令群臣不滿,離間了太子和劉千甫的感情,他認為一旦有權力隔閡在人心裏,就會使對方遠離,可他萬沒算到自己這個兒子膽大妄為能到何處。
林懷湘道:「兒子明白。」
劉千甫則一直站在一旁沉吟不語,這時德元帝的衣裳、佩劍已上穿完畢,隻剩禮冠未戴。今日給德元帝戴冠的內侍踮著腳半天都未戴上,惹得德元帝心情煩悶,直接甩手擋開他,冷漠道:「怎麽辦事的?」
頓時殿內宮婢、內侍哆哆嗦嗦跪了一片。德元帝瞧著鏡中世界對鏡指著劉千甫,說:「中書令來。」
劉千甫眼底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反應過來頷首,拿過內侍捧著的玉簪走到德元帝麵前稍踮些許,為他把冕冠簪上,而後退之身旁。
宮婢把穿衣琉璃鏡推近些,德元帝看著鏡中禮服重重的黑紅人影,悵然道:「我與中書令相比,似是年長許多。魏宣帝文以纘治,武以棱威,我見劉卿不難比於宣帝。」
劉千甫瞬間跪下,冷靜答道:「陛下!臣無此心亦無此念。臣想朝天觀即是為陛下潛心為國祈福所修,理應上乘,臣前幾日便已與戶部商議,撥百萬錢再度修飾,隻因年歲事多恐擾陛下煩憂,故未上奏。臣今日借元日大喜上奏,以賀國祚綿長,天子千秋萬歲。而軍餉之事,臣與諸相公必助西北戰事,蕩平小勃律,不讓陛下憂心。此後臣也知身患病疾,願去官職休賦在家。」
尚年輕的太子林懷湘無法細解君臣話語,隻知道德元帝不滿朝天觀的修葺又拉不下麵子說不好,隻得話裏話外用司馬懿之事點劉千甫,讓人給繼續修漂亮。但劉千甫這番話說的動容,難不成德元帝真想讓劉千甫這麽年輕就乞骸骨?
畢竟大雍官員,都是七十致仕。
「你和戶部商議好了,怎麽不早些表明?」德元帝臉上這才有了笑意,隨後又說,「政事堂少不了你,我也少不了你,現在的太子也是。你若是退了,誰來接這個擔子?你的一片忠心我都看在眼裏,你好生盯著下麵那些官員就是,不要再生貪汙軍餉的事,事情多了朝廷就亂,我也會煩的。起來吧。」
「臣謝陛下。臣有今日全得陛下拔擢,聖恩滔天,臣定不負。」劉千甫細汗滿額,沉聲道。
這朝中有些人不怕君父,卻怕劉千甫這樣心思難拿的人。
鼓聲又響起,德元帝賞夠鏡中人的風姿,轉身看了兩眼身姿挺拔的林懷湘與一臉淡愁的劉千甫,哂笑:「怎麽半月未見劉卿,你看上去像是臥病數月?」
林懷湘也隨著德元帝的目光看向劉千甫,眼神帶著外人熟悉的顧念。
「臣也是血肉身軀,七情六慾,總有病意。」劉千甫直接忽略了林懷湘的眼神,緩緩道:「何況臣未習道法,心生病容也是常事,自不比陛下萬歲長青。」
德元帝念叨:「老而不死是為賊,真萬歲長青可是嚇死人了。「
旋即他越過兩人向著殿門走去,飄然道:「走吧。大朝會的時辰到了,這世間歲月又過一年了。」
殿內宮婢、內侍收拾著德元帝換下的衣衫,而劉千甫與林懷湘則跟在德元帝身後向外走去。
燭火遮住光蔭的帳幔影裏,林懷湘手欠地掐了把劉千甫的臉,劉千甫大怒拂開,可林懷湘卻是低聲問:「劉相您真是病了?」
這下又把劉相公氣嚇得半月不起。
德元二十三年正月初一,陽光朗煦,夜雪初霽。涼州城內,昨夜除夕袁紘與眾官員犒賞守城三軍,軍士們喝了個通宵。
外頭兵士的來迴走馬聲吵醒了酒醉的鄭鬱,被子與身下玄狐裘遭風灌進,一時讓渾身赤裸的他冷得很。驟然他發覺不對,平素裏的林懷治可不會任他冷著,他轉頭看枕邊,已是人空。
撩開床帳看外麵天色才不過拂曉,正月初一,依禮休息。此時的林懷治不在床上會去何處?
鄭鬱迴頭見枕邊留著一紙條。
「寅正斥候來報涼州三縣遭劫掠我與兵馬使前去查看勿追。」
鄭鬱想那豈不是兩人才胡鬧完睡下林懷治就抓衣走了?又細想大年夜,邊塞三縣遭劫,報到朝廷都能掀起一陣風雨。於是連忙拿起裘衣穿上,風似的出了門。
外麵的齊鳴和錢伍正打著哈欠鬧,看鄭鬱出門還沒來得及出聲,就看人一鞭子騎馬飛跑了。
祁連山下,天寶縣。齊鳴和錢伍點了五十名王府騎兵才在晌午追上鄭鬱,齊鳴不住勸說:「二公子,成王殿下臨行前說了,讓你在涼州城裏等他迴來就行,你要是出了什麽事,郎君不得抽死我跟錢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