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將軍京中一切可好?」鄭鬱隨著崔山慶在榻上坐下,麵容可親。


    崔山慶知曉新舊官員銜接,都要通過來人的口去猜測京中局勢,他也就如實告知。


    鄭鬱聽後,神色如常:「前些日子,朝廷來公文讓趙貞國等人修繕堤岸,隻是我來此地才聽聞將士們的軍餉已拖了快一年有餘。」


    「這麽久?」崔山慶有些驚訝,但數地的官員大貪小貪已是正常,除了那些節度使有良心的給軍餉,其餘的都是一而在在而三地拖著。


    他想今夜鄭鬱來怕是想跟他說這軍餉的事,可一想到來前劉千甫對他說的話,他還是有些想推出去。


    隻得囫圇道:「那我不日就上奏疏,請戶部撥款補發軍餉。」


    看人有意躲過去,鄭鬱就又暗示:「但軍餉這事,往昔都是何才文與馬遠、趙貞國等人在下舒,拖了這麽久怕是有疑。崔將軍不如查一查,也好給將士們一個交代。」


    崔山慶眼中滑過一絲精光,嘆道:「硯卿,你尚年輕,不懂這為官的睜眼閉眼,既然朝廷都不追究,那你我也沒必要咬著不放。」他的語氣帶著勸誡,怕鄭鬱聽不懂:「你來江南官兼杭州刺史,校檢多方官員,這都是劉仲山提拔才有今日。雖然我不該說及此,但硯卿官場中能過去咱們就過去,否則傷到的就會是自身。」


    這是在勸他不要逮著趙貞國等人不放,鄭鬱微笑道:「崔將軍的話我明白了,隻是這新法丈量,還剩廣陵趙家未有動法。土地之法是國策,也是我二人必須要試在此處的結果,這廣陵趙家不配合,劉相論罪你我難辭其咎。」


    話頭扯迴國策上,崔山慶也不是追著不放的人,畢竟誰也不知道彼此會在這江南官場待多久。


    心平氣和的做一場同僚比什麽都重要,崔山慶沉思片刻後,說:「林現明比我早到江南,他在廣陵上任,如今這事辦得怎麽樣了?」


    「他說還需等等,明日我去趟廣陵看看,這江南事務就拜託崔將軍了。」鄭鬱說起話來麵色溫和。


    崔山慶想著國策必須執行,便沒疑心,讓他放心前去。


    月色照亮了鄭鬱迴官舍的路,這些日子他都在淮南節度使的官舍後睡。


    他迴頭看去,廊下的庭院裏樹木靜謐,月光鋪在樹葉上,竟有些淒涼,略微寒涼的風吹過他的臉頰。驟然掀起心中無邊的思緒,他想著遠在京中的人。


    待風聲過後,鄭鬱才攏緊身上的衣裳快步迴房。


    迴房後見徐子諒、白濟安、楊立、張柏澤等人在等他,江南與長安不同,未有宵禁,不夜天城,燈火璀璨。


    「夜深了,有何要事還勞諸位前來?」鄭鬱請人坐下,喚來侍從上茶。


    卻被徐子諒揮手停下,直接問:「崔十八郎是什麽意思?」


    幾人坐於堂中的胡床上,燈火明明。


    白濟安淡笑道:「這次新法所行,錢塘並無世家,百姓都翹首以盼,這廣陵趙家是不是塊難啃的骨頭?」


    「我明日前去廣陵督促新行,務必做到以百姓為先。」鄭鬱嘆道,「崔將軍是聖上欽定的淮南節度使,他的心思與聖意如出一轍。」


    楊立惆悵道:「我就料到這麽個結果,崔山慶可是人精,他不想得罪我們也不想得罪劉相與聖上。可這軍餉的事,總得有個結果吧?」


    張柏澤冷哼一聲:「那就從趙貞國身上撕口子,反正他和馬遠沒少幹這事,別以為死了個何才文就可安然無恙。」


    徐子諒:「但我看朝廷不想查這件事了,崔十八早就看出這一切。」


    「想不想查是他們的事,做不做是我們的事。」白濟安憤憤道。


    他任錢塘縣令三年,早見慣了這幾人的上下斂財。隻可嘆求告無門,多大的摺子也遞不上聖案。


    鄭鬱冷靜道:「崔山慶已同意我去廣陵督察新法,萬事總得有個開頭,屆時江南就拜託諸位相看了。」


    任何事都是談起容易,執行難。政事堂裏吵鬧許久的新法推行到民間,官官有數,真做起來各人都有自己的法子去逃避朝廷,以求自己的利益最大。


    眾人都頷首,趙貞國要是掀起來,那就需要強力的穩。


    徐子諒和鄭鬱都是朝廷委派的官員,但鄭鬱已是杭州刺史本有自行府衙可因兼著觀察使的名頭,也就在江南各地的府衙流轉觀察。徐子諒也索性與他住在一出,兩人常談政事。


    屋內眾人離開後,徐子諒捋胡長嘆:「硯卿,這年初時朝中才查了一批貪汙的官員,卻還是殺不盡這貪賂之風,你看是何解?」


    「官場之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鄭鬱道,「錢財要想到上層,就得過他人的手,大家的利益都綁在一塊,才有人心甘情願為其辦事。也算不上貪賂,隻是人心浮動,朝政被一人遮天。想求高位,就得順杆爬,否則就會被爬得快的人擠下去。」


    徐子諒噤聲許久,才悠悠道:「君明臣直,君心被蠱,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有時也由不得自己。隻盼儲君賢明,承史太宗遺風。國策當前,救萬民於水火,你我要齊心協力才是。」


    鄭鬱答道:「徐大夫是為賢臣。」


    徐子諒笑著擺手道:「我不是,我也做不到,我隻能推著你走了。劉黨不除,朝堂無賢。」


    風聲慢慢轉過庭院,那些藏於盛世下的官場陰暗都會在史書上被寥寥幾筆帶過,而那些都是百姓的現狀與王朝的興衰更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郢州富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觀並收藏郢州富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