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難道我現在是將這江山社稷視若無物嗎?!」劉千甫眼含焦色,蹙眉恨道:「我與你所做之事也是為著天下人著想啊,維之。我也答應了你,放你的學生鄭硯卿去江南,你還不滿足什麽?」
「忘年之誼,我今尚記。」袁紘收手凝眼看向他,隨後又低眸嘆道:「十四郎,官場沉浮中,你已不似當年。」
劉千甫冷冷答道:「官場隻有利與弊,敵與友,我不殺人,人必殺我。我不做別人的踏腳石,七郎啊七郎,這麽多年過去你還是跟當年一樣蠢。」
說罷執扇轉身離開,袁紘看著那抹孤傲的身影隨侍從撐傘離開,良久他長嘆一氣。
兩日後,徐子諒呈報江南水災動亂的奏章也報到驪山德元帝的案頭。
大雨下了數日,一時間衝垮長安周邊的水河,田地一夜間被倒灌,無數莊稼毀在雨裏,索性並無百姓傷亡。大雨停了,可長安周邊的數百裏稻田都淹在水裏。
農物曬不足太陽,隻會有一個結果便是發黴。
中書侍郎謝從一被劉千甫等人聯合參上,同時還大力彈劾嚴明樓汙衊官員,視法度無物,執意調禁軍鎖拿官員,排除異己侍禦史及鴻臚寺少卿。
同時江南又亂,災民搶了糧倉,毆打徐子諒及數位江南的地方官員。一下子局麵被徹底打亂,世家和宗親被參了個底朝天。
刑獄之中,鄭鬱的囚衣穿了數日已有些酸味,長發還是被手抓的齊整。他靠著石壁手裏玩著稻草,聽著雨聲落下,心裏數著這是第幾日。
旁邊的林潛這兩日許是沒找到話頭,總是止不住的絮叨,這會子又在念:「我說鄭少卿,你跟你爹咋就不是那麽像呢?!反觀北陽世子,那才是跟你爹一個樣啊。」
禦史台已定好林潛的罪,過不了幾日將會發下,但外麵大亂得緊也沒人放他出去。
閑來無聊時,鄭鬱也會迴著林潛的話,比如此刻:「我長得像我娘。」
「喲!王妃啊!」林潛驚道,「你母親確實是個美人。」
鄭鬱愣了下,手指繞著草環,說:「你見過她?」
魏慧沒有來過長安,林潛居然見過。
「昔年我在外為官時,見過王妃一次。」林潛答道,「那時你爹還不是北陽王,哎呀,這一轉眼都多少年了,沒想到鄭厚禮的兒子都這麽大了。」
「世人處於光陰前,俱是蜉蝣。」鄭鬱把草編成鐲子,隨後又散開。
隔壁的林潛又開始絮叨,鄭鬱沒聽,隨口撿兩句迴著。不知林潛說了多久,牢房外由遠至近的傳來急促腳步聲,腳步聲踩著水,牢房裏瞬間湧來外界的味道。
鄭鬱專注著眼前的草環,那腳步聲停在鄭鬱的牢房前。
刑衛開了門,德元帝身邊一位親近的內侍對他道:「鄭少卿,聖上傳你至驪山麵聖。」
「能讓我洗個澡嗎?」鄭鬱執起草環轉頭從環中看向內侍,隨後取下,笑道:「下官被關了數日,麵容不佳,恐熏聖駕。」
內侍有些猶豫,思來想去後隻能說快些。畢竟真怕鄭鬱把德元帝和一眾相公們熏著,那味道酸得很。
大理寺現下沒有熱水,鄭鬱就著涼水洗了頭和澡,將四品緋色官袍往身上一套,金玉帶一扣,英俊瀟灑。隨後正步離了刑獄,出門後強烈的光影讓他有些不適。
他眯著眼轉頭看去刑獄的大門,雨水飄瀟的沉重木門仿佛在訴說著他的野心,旋即他淡然一笑迴頭上馬奔往驪山。
--------------------
第107章 議政
華清宮內,德元帝鐵青著臉不語,底下官員都沉著氣不敢說話。林懷治和鄭鬱前後跪在殿內,兩人身邊的謝從一直腰跪在地上,垂著頭不說話。
「中書侍郎辦事不利,淹了農田,如今這民怨已是沸騰,且還不說江南之地的動亂。」劉千甫拿著奏章對德元帝說,「如今長安周邊共有近萬畝良田被淹,毀於雨中的農糧怕有上萬石。陛下,今年江南、鄭州等地已是稅糧與錢財欠收,如今又出這事,國庫怕是耗不起了。」
謝從一叩首:「陛下,臣精修水利,無不勤勉,大雨來至,實乃天災,淹田數萬實在是非臣之過。」
袁紘追道:「那謝公認為是誰的錯?難不成是成王殿下?」
「袁相,此事也是成王和鄭少卿有所督察,真有事難不成是謝從一一個人幹的?」嚴明樓厲聲道,「滿朝文武雙眸在看,此次江南、鄭州動亂到底是誰幹的?!你們這群人心裏都清楚!」
劉千甫毫不猶豫迴道:「誰幹得?!難不成是官逼民反?鄭硯卿被你關進刑獄數日,接手的人分明是謝從一!而江南則是百姓於田上走投無路,欲求生存之道,才有眼下江南大亂的局麵。陛下,新法必須推行,否則賦稅壓於百姓,下次亂的就不是江南了。」
德元帝沒有迴這句話,現下的重要點不是都水監的事,而是新法又一次被推了出來,德元帝揮手道:「你們三個先起來吧。」
三人起身站起退至殿內兩側,林懷治退至林懷湘身邊站好,兩位皇子雖有參政之權,可無德元帝的開口,都不敢在這裏多說半個字。否則就會扣一個結交朋黨。
政事堂裏加了議政之權的人都在此,官員不下數十人。
這群朝臣還在爭辯,嚴明樓冷笑道:「我抓他是因他汙衊朝廷!劉仲山、袁維之,你倆到底在做什麽,真當我們不知道嗎?!最可恨的是你,袁維之你枉為貞獻太師的學生。」
「忘年之誼,我今尚記。」袁紘收手凝眼看向他,隨後又低眸嘆道:「十四郎,官場沉浮中,你已不似當年。」
劉千甫冷冷答道:「官場隻有利與弊,敵與友,我不殺人,人必殺我。我不做別人的踏腳石,七郎啊七郎,這麽多年過去你還是跟當年一樣蠢。」
說罷執扇轉身離開,袁紘看著那抹孤傲的身影隨侍從撐傘離開,良久他長嘆一氣。
兩日後,徐子諒呈報江南水災動亂的奏章也報到驪山德元帝的案頭。
大雨下了數日,一時間衝垮長安周邊的水河,田地一夜間被倒灌,無數莊稼毀在雨裏,索性並無百姓傷亡。大雨停了,可長安周邊的數百裏稻田都淹在水裏。
農物曬不足太陽,隻會有一個結果便是發黴。
中書侍郎謝從一被劉千甫等人聯合參上,同時還大力彈劾嚴明樓汙衊官員,視法度無物,執意調禁軍鎖拿官員,排除異己侍禦史及鴻臚寺少卿。
同時江南又亂,災民搶了糧倉,毆打徐子諒及數位江南的地方官員。一下子局麵被徹底打亂,世家和宗親被參了個底朝天。
刑獄之中,鄭鬱的囚衣穿了數日已有些酸味,長發還是被手抓的齊整。他靠著石壁手裏玩著稻草,聽著雨聲落下,心裏數著這是第幾日。
旁邊的林潛這兩日許是沒找到話頭,總是止不住的絮叨,這會子又在念:「我說鄭少卿,你跟你爹咋就不是那麽像呢?!反觀北陽世子,那才是跟你爹一個樣啊。」
禦史台已定好林潛的罪,過不了幾日將會發下,但外麵大亂得緊也沒人放他出去。
閑來無聊時,鄭鬱也會迴著林潛的話,比如此刻:「我長得像我娘。」
「喲!王妃啊!」林潛驚道,「你母親確實是個美人。」
鄭鬱愣了下,手指繞著草環,說:「你見過她?」
魏慧沒有來過長安,林潛居然見過。
「昔年我在外為官時,見過王妃一次。」林潛答道,「那時你爹還不是北陽王,哎呀,這一轉眼都多少年了,沒想到鄭厚禮的兒子都這麽大了。」
「世人處於光陰前,俱是蜉蝣。」鄭鬱把草編成鐲子,隨後又散開。
隔壁的林潛又開始絮叨,鄭鬱沒聽,隨口撿兩句迴著。不知林潛說了多久,牢房外由遠至近的傳來急促腳步聲,腳步聲踩著水,牢房裏瞬間湧來外界的味道。
鄭鬱專注著眼前的草環,那腳步聲停在鄭鬱的牢房前。
刑衛開了門,德元帝身邊一位親近的內侍對他道:「鄭少卿,聖上傳你至驪山麵聖。」
「能讓我洗個澡嗎?」鄭鬱執起草環轉頭從環中看向內侍,隨後取下,笑道:「下官被關了數日,麵容不佳,恐熏聖駕。」
內侍有些猶豫,思來想去後隻能說快些。畢竟真怕鄭鬱把德元帝和一眾相公們熏著,那味道酸得很。
大理寺現下沒有熱水,鄭鬱就著涼水洗了頭和澡,將四品緋色官袍往身上一套,金玉帶一扣,英俊瀟灑。隨後正步離了刑獄,出門後強烈的光影讓他有些不適。
他眯著眼轉頭看去刑獄的大門,雨水飄瀟的沉重木門仿佛在訴說著他的野心,旋即他淡然一笑迴頭上馬奔往驪山。
--------------------
第107章 議政
華清宮內,德元帝鐵青著臉不語,底下官員都沉著氣不敢說話。林懷治和鄭鬱前後跪在殿內,兩人身邊的謝從一直腰跪在地上,垂著頭不說話。
「中書侍郎辦事不利,淹了農田,如今這民怨已是沸騰,且還不說江南之地的動亂。」劉千甫拿著奏章對德元帝說,「如今長安周邊共有近萬畝良田被淹,毀於雨中的農糧怕有上萬石。陛下,今年江南、鄭州等地已是稅糧與錢財欠收,如今又出這事,國庫怕是耗不起了。」
謝從一叩首:「陛下,臣精修水利,無不勤勉,大雨來至,實乃天災,淹田數萬實在是非臣之過。」
袁紘追道:「那謝公認為是誰的錯?難不成是成王殿下?」
「袁相,此事也是成王和鄭少卿有所督察,真有事難不成是謝從一一個人幹的?」嚴明樓厲聲道,「滿朝文武雙眸在看,此次江南、鄭州動亂到底是誰幹的?!你們這群人心裏都清楚!」
劉千甫毫不猶豫迴道:「誰幹得?!難不成是官逼民反?鄭硯卿被你關進刑獄數日,接手的人分明是謝從一!而江南則是百姓於田上走投無路,欲求生存之道,才有眼下江南大亂的局麵。陛下,新法必須推行,否則賦稅壓於百姓,下次亂的就不是江南了。」
德元帝沒有迴這句話,現下的重要點不是都水監的事,而是新法又一次被推了出來,德元帝揮手道:「你們三個先起來吧。」
三人起身站起退至殿內兩側,林懷治退至林懷湘身邊站好,兩位皇子雖有參政之權,可無德元帝的開口,都不敢在這裏多說半個字。否則就會扣一個結交朋黨。
政事堂裏加了議政之權的人都在此,官員不下數十人。
這群朝臣還在爭辯,嚴明樓冷笑道:「我抓他是因他汙衊朝廷!劉仲山、袁維之,你倆到底在做什麽,真當我們不知道嗎?!最可恨的是你,袁維之你枉為貞獻太師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