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鬱答道:「去過。陰山之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硯卿去過好多地方,我去過最遠的地方隻有洛陽,硯卿你好像一陣風。」林懷治怔怔地望著漫天繁星,鄭鬱抬眼看向星辰,林懷治的聲音又在頭頂響起:「卷著塞外的人情與曠風來到西京,我少年時從未讓這陣風吹過我身邊。」


    「你現在不就抓住了嗎?衡君。」鄭鬱迴道。


    林懷治笑了一聲,說:「抓住了,我會永遠與你在一起。硯卿昔年你在長安的時候會想家嗎?」


    鄭鬱想了想說:「出門在外的遊子誰不想家?但我早已習慣,況且日後我不襲爵位,入朝為官也會離開永州去往各地。不知有多少世人與我一般,離家求學。」


    「王妃喜歡讀書人嗎?」林懷治說道。


    當年鄭鬱留長安做太子伴讀,授東宮洗馬一職,他在天子眼下事無巨細,陪太子讀書這件事乃是史書曾有。三品以上官員子皆事東宮,德元帝此舉並無任何不妥。


    鄭鬱答道:「喜歡。」星河漫流,他又問:「你可記得天和三十三年的狀元周錫?」


    「記得。」林懷治怕鄭鬱著涼,挑了一件幹淨的衣裳蓋在他身上,說:「與郡王是至交好友,殉國後追贈禮部尚書。」


    「我沒有見過他,就連大哥那時都不足兩歲。」鄭鬱說,「我娘說他就是個很溫和且富有詩書氣的人,我娘很喜歡讀書人。她見我大哥和爹對詩書不甚喜愛,雙親祖上也未出過進士,便日夜想我能考個功名迴去。」


    「進士出身,一朝美名傳至天下。」林懷治輕聲道,「那我算嗎?」


    「自然算!與我數年同窗,雖未有功名傍身可也算飽讀詩書。」鄭鬱笑著迴道。


    林懷治說:「那硯卿永遠不要忘記我。」


    「不會的。」鄭鬱起身在林懷治額間印下一吻。


    林懷治抽出枕在腦後的手,撫摸上鄭鬱的側臉,笑著親上,唇間輾轉往來。再美的情話在此刻都顯得多餘,來日的事留給來日便好。


    最後鄭鬱枕在林懷治臂間沉沉睡去,亭外是漫天星河,蓮葉間有魚兒戲水的跳聲,一切都預示著來日的艷陽天。


    長安周邊的水利工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朝堂上對於新法的議論已漸漸消了些。


    德元二十年七月初六,一道奏章通過禦史台飛上德元帝的龍案。


    戶部侍郎賑災鄭州,卻未能壓住災民與水災,一時間災民激情四期發生叛亂,大肆搶劫糧倉,還波及到洛陽周邊,就連洛陽的含嘉糧倉都險些被搶。


    更有不少百姓逃亡六流亂,洛陽城外聚集了不少災民,德元帝勃然大怒欲命洛陽府尹與昭義節度使帶兵圍剿叛亂。


    華清宮的宮殿中,宮婢們都竭力扇著扇子,唯恐怕一個不努力就被天子治罪。


    「陛下,出兵萬萬不可。」嚴明樓道,「軍士多來自百姓間,此時要他們提刀對準災民這怕是不妥。」


    劉千甫冷哼:「那嚴尚書以為該怎樣?災民生亂,欲搶糧倉歸根結底還不是擔心水災過後無地可耕,心懷不安。」


    禦史台的徐子諒走後,王安齊便是說話人,他不甘示弱:「災民生事,罪在戶部侍郎,他領旨賑災卻未能撫慰人心,理該問罪。」


    「問罪?難道把他從鄭州調迴來,叛亂就可平息了?」袁紘套著官服,人還沒熱暈。他隻覺裏麵有些不對勁看了眼劉千甫,人卻對他微微頷首。


    心中頓時一驚,他沒想到劉千甫膽子如此大,那戶部侍郎可是他的人。


    鄭州的暴亂是劉千甫挑起來的,準備把新法的火燒大。


    事情重大,就連喬省恩都被請了出來,他坐在德元帝下方,無奈道:「此次叛亂一事,不過是災民憤情被有意煽動造成,實在無關耕種。」


    喬省恩和嚴明樓是一個陣營,嚴明樓笑了聲,繼續道:「喬公的意思諸位還不明白嗎?為何認為災民生亂就是擔心無地可種的這種小事,歷朝歷代,賑災過程中誰不發生點暴亂。」隨後朝德元帝揖禮道:「但陛下,微臣愚以為,帶兵去平亂,確實不可行。這乃是戶部侍郎之責,不如召戶部侍郎迴京問罪。」


    鄭鬱站在王安齊身後,看這群人吵成一片,想著這或許是劉千甫劍走偏鋒的一招。他要逼世家接受新法,否則就不隻是鄭州發生暴亂。


    「陛下,陣前換將影響良大。微臣愚見,不如讓昭義節度使出五萬兵馬與戶部侍郎一起強壓暴亂。」鄭鬱出列道,「而後令司農寺少卿從含嘉倉運糧前往鄭州,並沿途巡視農作。如此一來,既可安民心,也可壓暴亂。」


    有人給出了兩全之法,劉千甫便就接道:「陛下,臣認為鄭少卿所言有理。司農寺少卿,熟練農物,秋收將近,他也可駐留洛陽驗收倉糧,再者有禁軍護送,一行人到達鄭州也可無虞。」


    嚴明樓駁斥:「昭義節度使性情不穩,若是傷了百姓暴亂愈演愈烈,如何收場?陛下我看還是拿戶部侍郎迴京治罪。」


    此後延英殿中的幾人又吵了起來,鄭鬱上朝快有一年,對於此種場麵早已見怪不怪。德元帝被這群人鬧得頭疼,最後喝道:「夠了!整天吵個沒完,就按中書令說的辦,當務之急是鄭州暴亂,你們為何還在攀咬?你們心裏真有這江山社稷嗎?!」


    一群人被德元帝吼的羞愧,隻得閉口不言,早朝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郢州富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觀並收藏郢州富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