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治又道:「皇後與劉仲山毒害兄長一事,若無十分證據,父皇不會信。皇後是太子之母,是大雍國母,若揭露此奸險之事,隻會引起朝野沸騰,進而被群起攻訐,父皇在乎朝堂平衡,所以此事必須要有完全的把握。」
真沒有十足十的證據,德元帝不會相信,且當年林懷清對外還是病逝。鄭鬱道:「那就先從劉仲山開始吧。」
「我問你一句。」林懷治臉色沉重地看著鄭鬱。
鄭鬱頷首:「殿下但問無妨。」
林懷治嚴肅道:「這事若有太子參與,你該如何對他?」
「太子賢則擁,庸則勸。他尚無錯。」鄭鬱說,「為臣者自是為君如此,我身為大雍臣子,食君之祿,亦追天子所選。」
林懷清死時,林懷湘尚未及冠。他後麵也查過,皇後和劉千甫早有廢林懷清而立林懷湘的心思,林懷湘對此並未出手。且太子更迭頻繁,於朝政社稷不穩。林懷湘目前尚無過錯,任能賢下,溫良恭儉,官員多拜服。
林懷治微哂:「自古誰登太子位,誰就是諸皇子死敵,你且看兄長便知。我的敵人是太子,你的呢?」
「殿下之敵是太子,與我無關。」鄭鬱微搖頭,說,「我之敵是劉相。」
林懷治又問:「北陽王呢?」
「邊將之敵,自是犯國與欲廢君者,自然也不會相幫奪嫡之人。」鄭鬱麵不改色答道。
許多事,不必挑破,心知肚明就好。不會幫你也不會戳破你,兩者互不侵犯。
林懷治說:「但這份名冊如何繞過劉仲山呈交到聖案上?」
畢竟德元帝之前曾說,岐州稅案問清楚後先於劉千甫商議。但此時要將劉千甫貪汙的冊子遞上去,完全是天方夜譚。
鄭鬱當即答道:「李遠諶。」林懷治頷首示意他繼續說。
「李遠諶背後是陽昭長公主,他曾求長公主保下工部尚書張書意,就代表長公主並不想讓聖上知道貪汙事。」鄭鬱說著這幾日他查到的事情,「而工部那日我們查時,帳十分幹淨。可據我從謝中庵府上帶迴的帳冊來看,其實並不。」
在林懷治聽到鄭鬱說「我們」二字,表情顯露了幾分悅色。
鄭鬱還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接著說:「工部帳冊是沒問題,但卻有長公主府周邊修葺,要工部出力,戶部出錢的結果。由此長公主手裏怕是過了許多錢,那她就不會想讓這份帶有她貪汙的名冊落到聖案上。」
林懷治輕輕道:「等她來找我們?」
朝中劉千甫勢大,上下斂財,要是這次不能好好清理,那貪汙之風隻會愈發嚴重。
鄭鬱笑道:「不盡然,我想她們會先出手。」
林懷治沉吟不語,而後大悟:「趙晉。」
茶滿了,鄭鬱朝林懷治點頭。
稅案查了這麽久,林嘉笙那邊一直沒有動靜,那就是在等。等一個契機,一個能反趙晉的契機。
接下來數日,德元帝如猛虎出山,將張忠石出任平盧節度使的敕旨布發全國。聽大理石與刑部匯報了謝中庵的死訊與仆固雷貪汙軍餉的事情,氣急之下,謝中庵剝奪一切名譽,親族貶官,剝去紫金朝服貶為庶人。
仆固雷因誅殺朝廷命官,貪汙軍餉,貶為岡州刺史。
德元帝用了袁紘和嚴明樓、徐子諒、刑部侍郎曲煒等人的建議,敕鄭厚禮接平盧節度使,其子鄭岸任平盧都知兵馬使,不日入朝覲見。
朝堂上下一切就如王台鶴說的那樣,剛剛好。
獄中的姚同也因林懷治的話,刑衛不敢上刑,對外稱姚同重傷不省人事。
鳥雀輕啼,桃李花粉。長公主府的曲亭之內,婢女捧著香爐立在亭內。
香氣雲繞間,林嘉笙正與李遠諶對弈。
兩人旁邊的張書意煮好茶遞給趙晉,說道:「雷州遠在千裏之外,地處貧瘠,車馬勞頓,不知令堂身體可能承受長途勞累?」
趙晉接過茶,答道:「家母身子不佳,應不會隨下官去往雷州。」
「嶺南路遠,趙老夫人不去,那你可有命走到?」林嘉笙落下一子笑著說。
話語輕聲,趙晉放了茶盞,朝林嘉笙俯跪,麵色緊張:「下官愚笨,請長公主明示。」
「你怎麽會笨呢,我今日找你來,你真不明白?」林嘉笙側頭淡笑著看他,並沒有讓他起來。
明白能活,不明白她與劉千甫都會殺此人,歷任官員意外死於途中的可太多。
比如押赴迴京的宋昂。
趙晉冒著汗,心裏想著林嘉笙的話。
虧得張書意接了話,說:「苗安已死,而殺人的雖是平盧節度副使,但聖上知道後,還是將兩人一同斬首,以安朝心。仆固雷的心思昭然若揭,再說這盧龍節度使已讓張忠石上任,命鄭厚禮接平盧節度使。這下子戶部是洗幹淨了,可岐州那筆錢還沒有,他讓你與苗安背下所有事情,可卻在此時對苗安的事不管不顧,嶺南路遠他想做什麽就是什麽,更何況,太晉,科舉之案你得罪的可是長安城裏的多數權貴,你一走了之之後,還能迴來嗎?你的老母在長安會不會受人所指。」
趙晉微抬頭,震驚地看著亭內的三人。林嘉笙輕笑:「你幫我,我就救你,劉仲山倒台總比你客死異鄉好。」
--------------------
1、出自荀子《性惡》。
真沒有十足十的證據,德元帝不會相信,且當年林懷清對外還是病逝。鄭鬱道:「那就先從劉仲山開始吧。」
「我問你一句。」林懷治臉色沉重地看著鄭鬱。
鄭鬱頷首:「殿下但問無妨。」
林懷治嚴肅道:「這事若有太子參與,你該如何對他?」
「太子賢則擁,庸則勸。他尚無錯。」鄭鬱說,「為臣者自是為君如此,我身為大雍臣子,食君之祿,亦追天子所選。」
林懷清死時,林懷湘尚未及冠。他後麵也查過,皇後和劉千甫早有廢林懷清而立林懷湘的心思,林懷湘對此並未出手。且太子更迭頻繁,於朝政社稷不穩。林懷湘目前尚無過錯,任能賢下,溫良恭儉,官員多拜服。
林懷治微哂:「自古誰登太子位,誰就是諸皇子死敵,你且看兄長便知。我的敵人是太子,你的呢?」
「殿下之敵是太子,與我無關。」鄭鬱微搖頭,說,「我之敵是劉相。」
林懷治又問:「北陽王呢?」
「邊將之敵,自是犯國與欲廢君者,自然也不會相幫奪嫡之人。」鄭鬱麵不改色答道。
許多事,不必挑破,心知肚明就好。不會幫你也不會戳破你,兩者互不侵犯。
林懷治說:「但這份名冊如何繞過劉仲山呈交到聖案上?」
畢竟德元帝之前曾說,岐州稅案問清楚後先於劉千甫商議。但此時要將劉千甫貪汙的冊子遞上去,完全是天方夜譚。
鄭鬱當即答道:「李遠諶。」林懷治頷首示意他繼續說。
「李遠諶背後是陽昭長公主,他曾求長公主保下工部尚書張書意,就代表長公主並不想讓聖上知道貪汙事。」鄭鬱說著這幾日他查到的事情,「而工部那日我們查時,帳十分幹淨。可據我從謝中庵府上帶迴的帳冊來看,其實並不。」
在林懷治聽到鄭鬱說「我們」二字,表情顯露了幾分悅色。
鄭鬱還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接著說:「工部帳冊是沒問題,但卻有長公主府周邊修葺,要工部出力,戶部出錢的結果。由此長公主手裏怕是過了許多錢,那她就不會想讓這份帶有她貪汙的名冊落到聖案上。」
林懷治輕輕道:「等她來找我們?」
朝中劉千甫勢大,上下斂財,要是這次不能好好清理,那貪汙之風隻會愈發嚴重。
鄭鬱笑道:「不盡然,我想她們會先出手。」
林懷治沉吟不語,而後大悟:「趙晉。」
茶滿了,鄭鬱朝林懷治點頭。
稅案查了這麽久,林嘉笙那邊一直沒有動靜,那就是在等。等一個契機,一個能反趙晉的契機。
接下來數日,德元帝如猛虎出山,將張忠石出任平盧節度使的敕旨布發全國。聽大理石與刑部匯報了謝中庵的死訊與仆固雷貪汙軍餉的事情,氣急之下,謝中庵剝奪一切名譽,親族貶官,剝去紫金朝服貶為庶人。
仆固雷因誅殺朝廷命官,貪汙軍餉,貶為岡州刺史。
德元帝用了袁紘和嚴明樓、徐子諒、刑部侍郎曲煒等人的建議,敕鄭厚禮接平盧節度使,其子鄭岸任平盧都知兵馬使,不日入朝覲見。
朝堂上下一切就如王台鶴說的那樣,剛剛好。
獄中的姚同也因林懷治的話,刑衛不敢上刑,對外稱姚同重傷不省人事。
鳥雀輕啼,桃李花粉。長公主府的曲亭之內,婢女捧著香爐立在亭內。
香氣雲繞間,林嘉笙正與李遠諶對弈。
兩人旁邊的張書意煮好茶遞給趙晉,說道:「雷州遠在千裏之外,地處貧瘠,車馬勞頓,不知令堂身體可能承受長途勞累?」
趙晉接過茶,答道:「家母身子不佳,應不會隨下官去往雷州。」
「嶺南路遠,趙老夫人不去,那你可有命走到?」林嘉笙落下一子笑著說。
話語輕聲,趙晉放了茶盞,朝林嘉笙俯跪,麵色緊張:「下官愚笨,請長公主明示。」
「你怎麽會笨呢,我今日找你來,你真不明白?」林嘉笙側頭淡笑著看他,並沒有讓他起來。
明白能活,不明白她與劉千甫都會殺此人,歷任官員意外死於途中的可太多。
比如押赴迴京的宋昂。
趙晉冒著汗,心裏想著林嘉笙的話。
虧得張書意接了話,說:「苗安已死,而殺人的雖是平盧節度副使,但聖上知道後,還是將兩人一同斬首,以安朝心。仆固雷的心思昭然若揭,再說這盧龍節度使已讓張忠石上任,命鄭厚禮接平盧節度使。這下子戶部是洗幹淨了,可岐州那筆錢還沒有,他讓你與苗安背下所有事情,可卻在此時對苗安的事不管不顧,嶺南路遠他想做什麽就是什麽,更何況,太晉,科舉之案你得罪的可是長安城裏的多數權貴,你一走了之之後,還能迴來嗎?你的老母在長安會不會受人所指。」
趙晉微抬頭,震驚地看著亭內的三人。林嘉笙輕笑:「你幫我,我就救你,劉仲山倒台總比你客死異鄉好。」
--------------------
1、出自荀子《性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