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有人故意留在這裏,連同那本假的名冊一起,既然是故意遺漏給他們。又補仆固雷貪汙的證據,就是要與他談條件。
鄭鬱這幾天將朝中所有人都想了一遍,可總是缺點什麽,直到那日蘇賽生來,與他說李遠諶,而後朝袁紘打聽了仆固朔,他才明白。
下手布棋的人就是王台鶴,金珠是王光林儀刀上的,想到得到並不難。且王台鶴武力不俗,殺謝中庵實在輕鬆。
謝中庵常年剋扣軍餉,各地節度使以及王光林、鄭厚禮都曾上書彈劾,但因劉千甫和林嘉笙的緣故,保了下來。這次王台鶴來長安,他打聽過,沒少暗示其他朝臣彈劾謝中庵,可人地位絲毫不動。
「你也知謝中庵是什麽樣的人,軍士戌衛疆域,就那麽些錢他都還要貪,實在可惡。」王台鶴放下茶盞,並未迴鄭鬱的話,而是問:「仆固雷此人你也打聽過了吧?」
得不到答案,鄭鬱今日也有點耐心,挑了他想要知道地問:「岐州錢,陽昭長公主也有參與,是真還是假?」
「自然是真,朝中這位長公主,權勢和奢靡程度咱們遠不及。」王台鶴從懷中拿出一薄冊,推給他,表情玩味:「這份是真的,你看看。」
--------------------
儐相:在古代是指伴郎伴娘,多是姿容秀美的人擔任。
障車:是參加新郎新娘雙方迎親和送親隊伍裏一些前來觀禮討彩頭的人,他們會擋住新娘的彩車要酒食錢財。
障車風俗非常流行於貴族、高官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之間,這也是屬於正常的婚俗行為,所以這位公主出嫁,宰相當伴郎,將軍障車,非常有麵子,後麵的太子結婚都沒這待遇。
挽郎:是指皇帝、太子、親王或後妃死後,在出殯時於牽引靈柩,唱誦輓歌的少年人,一般是選六品以上官子弟擔任,這也是一個入仕選擇之一。
第75章 平陽
名冊是極其普通的白紙,可每頁落款處都有謝中庵的官印,這份名冊是真的不能在真了。
鄭鬱看完發現,前麵的人和數額與那份假的相差無幾。可最後那裏的林嘉笙是獲錢十五萬,劉千甫的名字卻變成了鄭厚禮分錢六萬。
「你想要做我什麽?」鄭鬱平淡地合上冊子。
王台鶴撐頤,笑道:「老爺子今年怕是挨不過冬至了,屆時我要你父平盧節度使、北陽郡王,奏請聖上讓我承襲王爵。」
「平盧節度使?不是仆固雷嗎?」鄭鬱笑了,不想王台鶴開口就是這麽大。
「仆固雷與戶部尚書謝中庵勾結,私吞軍餉。後因事跡敗露,朝廷追查,他便派人滅口。」王台鶴漫不經心道,「那他的節度使之位如何能坐穩?」
話語滴水不漏,將謝中庵的死歸於仆固雷。
鄭鬱冷冷迴道:「平盧節度使加北陽郡王,掌兵二十萬,你嫌我父死的不夠快嗎?」
怎料王台鶴卻說:「非也非也!據我所知,劉仲山與喬省恩、張忠石已向聖上進言,分幽州、薊州、檀、定、滄等四府十一州從永州和靈州而出,四府十一州為道加封盧龍節度使。屆時你父手裏是分兵九萬與新任盧龍節度使,到時候你父親若不接平盧節度使,那他手裏還能有多少兵?」
「什麽時候?」鄭鬱問。
王台鶴眉心一挑,道:「這事年前就在議了,隻不過知道的人並不多。馮平生來長安,誰有那個膽子敢告訴他這個?更何況這件事我也是上月底才知曉的,如今州縣已劃撥完畢,隻等門下和尚書省通告。你莫驚訝,這事是背著你師傅商量的。」
房外有鳥雀的叫聲,鄭鬱很是平靜,「就算如此,也是聖意。我相信父親沒有任何怨言與想法,一切皆聽聖旨。」
「隻嘆樹欲靜而風不止[1],盧龍節度使人選已定,乃是兵部侍郎張忠石。」王台鶴很有耐心,說,「他是誰提拔的,你不會不知道吧?他任盧龍節度使,出去轉一圈迴來,恐怕就要接嚴明樓的尚書位,進政事堂了。這大好時候不除仆固雷,那你父親在平盧、盧龍兩位狼子野心的人眼裏隻會是隻待宰的羔羊。」
鄭鬱看著王台鶴不語。
王台鶴拿起案上的名冊,對鄭鬱一揚,「且劉仲山已經對你父親、師傅出手,你還不反擊?」
此時有風吹動了屏風後的紗幔,鄭鬱眼神移到那飛舞的帳幄上,「父親大人不會聽我的。」
「無妨,硯卿。隻要你肯幫我,那這份真名冊是永遠不會見天日的。」王台鶴放下名冊說道。
鄭鬱視線還停在那藕粉色的帳幄上,似是隨意問道:「所以你為什麽殺宋昂?」
王台鶴倒是十分坦誠,鄭鬱問什麽他答什麽:「朝中不能沒有袁相,宋昂想調任迴京,可嘆無門,便去求陽昭長公主。長公主開口就是六萬,他押錢入京錢財頗多,挪了稅錢也不會有人知道,可就是這時候被謝中庵知道了。」
鄭鬱接了話:「謝中庵知道後,怕就是與他一起分了那筆帳吧。且謝中庵的尚書之位也快到頭了,有傳言說,劉仲山想舉薦他人為戶部尚書,他一時害怕就大肆賄賂,更何況,工部修葺宗廟的錢也是他與張書意共吞了二十萬,於是就要挪岐州錢補上,是嗎?」
王台鶴道:「我還以為這幾日你病著,沒想到你已經查清楚了。」
「不過是借著這些殘話,以及你的話拚出來罷了。」鄭鬱凝視王台鶴笑著說,「你是想讓這筆帳落在劉仲山頭上?」
鄭鬱這幾天將朝中所有人都想了一遍,可總是缺點什麽,直到那日蘇賽生來,與他說李遠諶,而後朝袁紘打聽了仆固朔,他才明白。
下手布棋的人就是王台鶴,金珠是王光林儀刀上的,想到得到並不難。且王台鶴武力不俗,殺謝中庵實在輕鬆。
謝中庵常年剋扣軍餉,各地節度使以及王光林、鄭厚禮都曾上書彈劾,但因劉千甫和林嘉笙的緣故,保了下來。這次王台鶴來長安,他打聽過,沒少暗示其他朝臣彈劾謝中庵,可人地位絲毫不動。
「你也知謝中庵是什麽樣的人,軍士戌衛疆域,就那麽些錢他都還要貪,實在可惡。」王台鶴放下茶盞,並未迴鄭鬱的話,而是問:「仆固雷此人你也打聽過了吧?」
得不到答案,鄭鬱今日也有點耐心,挑了他想要知道地問:「岐州錢,陽昭長公主也有參與,是真還是假?」
「自然是真,朝中這位長公主,權勢和奢靡程度咱們遠不及。」王台鶴從懷中拿出一薄冊,推給他,表情玩味:「這份是真的,你看看。」
--------------------
儐相:在古代是指伴郎伴娘,多是姿容秀美的人擔任。
障車:是參加新郎新娘雙方迎親和送親隊伍裏一些前來觀禮討彩頭的人,他們會擋住新娘的彩車要酒食錢財。
障車風俗非常流行於貴族、高官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之間,這也是屬於正常的婚俗行為,所以這位公主出嫁,宰相當伴郎,將軍障車,非常有麵子,後麵的太子結婚都沒這待遇。
挽郎:是指皇帝、太子、親王或後妃死後,在出殯時於牽引靈柩,唱誦輓歌的少年人,一般是選六品以上官子弟擔任,這也是一個入仕選擇之一。
第75章 平陽
名冊是極其普通的白紙,可每頁落款處都有謝中庵的官印,這份名冊是真的不能在真了。
鄭鬱看完發現,前麵的人和數額與那份假的相差無幾。可最後那裏的林嘉笙是獲錢十五萬,劉千甫的名字卻變成了鄭厚禮分錢六萬。
「你想要做我什麽?」鄭鬱平淡地合上冊子。
王台鶴撐頤,笑道:「老爺子今年怕是挨不過冬至了,屆時我要你父平盧節度使、北陽郡王,奏請聖上讓我承襲王爵。」
「平盧節度使?不是仆固雷嗎?」鄭鬱笑了,不想王台鶴開口就是這麽大。
「仆固雷與戶部尚書謝中庵勾結,私吞軍餉。後因事跡敗露,朝廷追查,他便派人滅口。」王台鶴漫不經心道,「那他的節度使之位如何能坐穩?」
話語滴水不漏,將謝中庵的死歸於仆固雷。
鄭鬱冷冷迴道:「平盧節度使加北陽郡王,掌兵二十萬,你嫌我父死的不夠快嗎?」
怎料王台鶴卻說:「非也非也!據我所知,劉仲山與喬省恩、張忠石已向聖上進言,分幽州、薊州、檀、定、滄等四府十一州從永州和靈州而出,四府十一州為道加封盧龍節度使。屆時你父手裏是分兵九萬與新任盧龍節度使,到時候你父親若不接平盧節度使,那他手裏還能有多少兵?」
「什麽時候?」鄭鬱問。
王台鶴眉心一挑,道:「這事年前就在議了,隻不過知道的人並不多。馮平生來長安,誰有那個膽子敢告訴他這個?更何況這件事我也是上月底才知曉的,如今州縣已劃撥完畢,隻等門下和尚書省通告。你莫驚訝,這事是背著你師傅商量的。」
房外有鳥雀的叫聲,鄭鬱很是平靜,「就算如此,也是聖意。我相信父親沒有任何怨言與想法,一切皆聽聖旨。」
「隻嘆樹欲靜而風不止[1],盧龍節度使人選已定,乃是兵部侍郎張忠石。」王台鶴很有耐心,說,「他是誰提拔的,你不會不知道吧?他任盧龍節度使,出去轉一圈迴來,恐怕就要接嚴明樓的尚書位,進政事堂了。這大好時候不除仆固雷,那你父親在平盧、盧龍兩位狼子野心的人眼裏隻會是隻待宰的羔羊。」
鄭鬱看著王台鶴不語。
王台鶴拿起案上的名冊,對鄭鬱一揚,「且劉仲山已經對你父親、師傅出手,你還不反擊?」
此時有風吹動了屏風後的紗幔,鄭鬱眼神移到那飛舞的帳幄上,「父親大人不會聽我的。」
「無妨,硯卿。隻要你肯幫我,那這份真名冊是永遠不會見天日的。」王台鶴放下名冊說道。
鄭鬱視線還停在那藕粉色的帳幄上,似是隨意問道:「所以你為什麽殺宋昂?」
王台鶴倒是十分坦誠,鄭鬱問什麽他答什麽:「朝中不能沒有袁相,宋昂想調任迴京,可嘆無門,便去求陽昭長公主。長公主開口就是六萬,他押錢入京錢財頗多,挪了稅錢也不會有人知道,可就是這時候被謝中庵知道了。」
鄭鬱接了話:「謝中庵知道後,怕就是與他一起分了那筆帳吧。且謝中庵的尚書之位也快到頭了,有傳言說,劉仲山想舉薦他人為戶部尚書,他一時害怕就大肆賄賂,更何況,工部修葺宗廟的錢也是他與張書意共吞了二十萬,於是就要挪岐州錢補上,是嗎?」
王台鶴道:「我還以為這幾日你病著,沒想到你已經查清楚了。」
「不過是借著這些殘話,以及你的話拚出來罷了。」鄭鬱凝視王台鶴笑著說,「你是想讓這筆帳落在劉仲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