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幾燭香過後,鄭鬱也得中魁首,心裏不住流汗,得!風水輪流轉,轉到自己家了!


    此時大家都酒意上頭,鄭鬱也有些潮紅上臉。但還是勉強起身站定,來得堂口程行禮為他蒙上黑布。


    原地轉三圈後,鄭鬱酒意眩暈加著失衡已有些暈頭轉向,琵琶聲響,遊戲開始。


    鄭鬱被蒙住眼睛辨不清方位,其間夾著又有樂音和說話聲,他努力去聽琵琶聲在何處,可喝聲一直湧入耳中。


    「硯卿,往左走!」鄭鬱聽出這是袁亭宜頗為興奮的聲音,他猜想左邊肯定是柱子。


    於是便右前方慢移幾步,未覺涼意,很好他沒走出去。


    「鄭禦史,往右!右邊不是柱子!」劉從祁爽朗的笑聲傳來,像是看出鄭鬱的猶豫還貼心為他說出那邊不是柱子。


    「九郎,走右邊!」


    「鄭禦史,別聽他的,信我!走左邊三步。」


    人聲喧鬧,鄭鬱頭疼得很,分不清誰說的什麽。


    此時程行禮大聲道:「九郎,左邊走五步。」


    話語如甘霖,鄭鬱覺得程行禮真是他命中的大好人,且也覺得琵琶音確實從左邊傳來。


    於是向左邊移過去,可鄭鬱在走至第四步時就踢到一物,好奇使然,他伸手摸去。可迎接他的不是冰涼的柱麵,而是一堵結實有力的東西,絲滑的布料和厚重的毛領觸感及人體輪廓從手上傳來,唿吸熱氣噴灑在鼻尖,這是個人。


    想到此鄭鬱好奇輕捏了一下,像是胸肌。他立馬反應過來這是個比他高的男人,可諸人皆落座這裏為什麽會有個人?且這胸還不小。


    這時喧鬧的人聲瞬間寂靜下來,堂內風過無聲,就連孫雲的琵琶音都消弭下去。


    堂內異常安靜,安靜的透出詭異,鄭鬱察覺不對。抬手扯下黑布,看清人後,心裏抓狂我的那個娘啊!他發誓過去二十年他都沒有這麽尷尬的時刻。


    因為此刻站他麵前的,是目露兇意、俊臉黑如墨的林懷治。最要命的是他的手還抓著人的......胸,鄭鬱被嚇得連忙收迴手。


    --------------------


    1、出自《唐才子傳》,以及參考唐代小說《雲溪友議》裏的「譽之則車馬繼來,毀之則杯盤失錯。」這句話。


    2、論語玉燭是常見的一酒令籌器,高有三十厘米左右,整體形狀是一隻烏龜,龜背上馱著像蠟燭一樣的圓筒。內置籌片五十支,籌片內容都是與論語有關,具體感興趣的親親可以去自行搜索一下哦。


    本章節參考資料:王書奴.《中國娼妓史》、唐代孫棨.《北裏誌》、王昆吾.《唐代酒令藝術》


    本章節詩句除作者標註的,其餘全為自寫,原諒我的文化不高,隻能寫一些簡單的酒令詩句。


    第43章 台鶴


    席間諸人誰都不敢說話,舉人們看劉從祁、袁亭宜都默契的沒說話,就更害怕眼前這人了。能讓他倆都不敢說話的,身份肯定不一般,現在他們還無功名,不能輕易得罪人便也都閉嘴不言。


    而官員公子中有幾個遠見過林懷治的,知曉成王性子冷僻又得聖恩。更怕自己一個不小心說錯話,招來天怒,也都閉嘴。


    可又察覺成王那臉這麽那麽黑?這席間難道有他在意的人?難道是孫雲?想到這裏,他們更加害怕,但心裏又開始好奇林氏皇子和南曲都知這可是傳奇佳話,已有文人暗暗準備迴去寫話本。


    「有客來訪,娘子不妨先迴去休息,纏頭我等待會兒為娘子奉上。」程行禮率先反應過來,對孫雲揖禮說道。


    孫雲本就在看到林懷治一臉要吃人的表情後有些怵,達官顯貴、宰相公卿她不是沒見過。可這人出現後,席間右相和袁相之子都是噤若寒蟬,臉呈驚悚呆滯,就對此人身份有了大致猜測——皇家。


    此時石大娘也快步進來,對孫雲招手示意她離開,孫雲得意後起身對諸人盈了一禮離開。


    站在林懷治身前的鄭鬱覺得他籠罩在一層陰影下,而林懷治毫不避諱地看著他,臉上那表情就像來抓自己深夜賣春的死鬼郎君一樣,恨不得要把人拆皮剝骨。


    鄭鬱想走,可腳下就像生了根一樣,被林懷治看得莫名有些心虛。


    而諸人看林懷治雖不說話,但周身散發這危險感覺像是要殺人,忙鳥獸散開逃離宴席。劉從祁也扶起有些醉意的袁亭宜,拉著身形搖晃的程行禮趕忙離開。


    暮鼓聲從門樓處傳來,瞬息間人堂內隻剩鄭鬱及林懷治主僕。


    鄭鬱訕笑著說:「殿下安好,時辰不早,臣先告退。」


    林懷治瞥他一眼沒說話獨自往堂外走去,「鄭禦史,殿下請。」簫寬示意他跟上。


    鄭鬱不解,怎麽林懷治來逛這種地方還要我陪著?


    「不願意?」林懷治停步側過上身問他。


    鄭鬱苦笑著解釋不是這個意思,林懷治卻道:「不是就跟上。」


    說完走出堂內,而簫寬也催他,無奈鄭鬱隻能跟上去。


    走出大堂石大娘還在廊下候著,見林懷治出來,便笑盈盈為他引路。這次並未去其他堂內,而是沿著廊下走,偶然路過別堂鄭鬱還看到了朝廷裏幾個他熟悉的麵孔,內裏嬌娘笑語,亦有文人墨客正為其賦詩留句。


    出得大堂沒了暖意,寒意布身,鄭鬱的酒意也清醒不少。彎彎繞繞走了有片刻,石大娘帶他們到一側門前停下,鄭鬱聽見前方堂內,磬音及歌姬樂聲混著男子爽朗叫好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郢州富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觀並收藏郢州富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