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清如玉的手停在半空,繼而身形一頓跌在地上,雙手撐地,垂首哽咽道:「我好想阿娘。」
自那以後,德元帝對林懷清更加嚴厲,而像現在這樣父子祥和的場景,隻在林懷清年幼時被曲皇後抱在懷裏有過。
鄭鬱心裏裝著事以致看的時間有點久,措不及林懷治漆黑幽深的雙眸與他對上。
林懷治發現鄭鬱有些失神地看他,不!不像是看在他,而是在透過他迴憶旁的。他的眉眼能讓鄭鬱迴憶起的就隻有他的兄長——惠文太子。
鄭鬱看林懷治與他視線交匯時,眼底驀地有過一絲亮意而後轉淡。
座上的德元帝又在與嚴靜雲說著冬獵的事情,並沒注意到鄭鬱與林懷治的異常。
一頓飯用完後,天色漸暗,宮婢來報:「啟稟陛下,太子殿下與諸位相公已到延英殿。」
德元帝起身與鄭鬱、林懷治二人前往延英殿商議並州一事,嚴靜雲也揖禮退下。
宮道上,宮殿遠遠落在身後,圓月爬上了也夜空。德元帝走在前方,鄭鬱與林懷治隨其後,夜色低垂籠罩著這座宮殿。
「硯卿,你說永王為什麽謀反,是不滿我這個皇帝嗎?」德元帝看著遠處的延英殿突然對鄭鬱問道。
鄭鬱思索了會兒,平靜道:「陛下,人性有善惡之分卻未分貪婪、廉潔。永王的性子陛下最為了解,不然也不會讓其領並州都督,掌七州兵馬之事。但時日長遠中,永王為身邊事物或人所影響,漸漸起了貪慾,所以犯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永王並非不滿陛下而是無法滿足自己的心。」
德元帝點頭「嗯」了一聲,沒再說話帶著二人前往延英殿。
德元帝進延英殿後居上位坐下,殿內已是站了幾排官員,德元帝臉色沉重,說道:「諸卿坐吧。」
眾人應聲坐下,鄭鬱在大員們身後落座,德元帝下首是皇四子更是如今的太子——林懷湘。
林懷清去世後,生母為陳皇後的趙王林懷湘就被立為太子。
林懷湘劍眉星目,英俊瀟灑,眉宇間頗有幾分德元帝的威嚴。林懷湘在看到鄭鬱後,微笑頷首示意,鄭鬱也笑著頷首迴禮。
昔年林懷清還在時,對弟弟們格外疼愛,鄭鬱為太子伴讀,曾經與林懷湘、寧王林懷湛、林懷治還有幾個年幼的皇子一起受袁紘教導。
因著年齡相仿,鄭鬱早年性子與林懷湘頗為相似,沒少被林懷湘在宴會時灌酒,後來幾人年歲漸長,漸漸的就隻是點頭之交。
德元帝將殘頁由內侍傳給劉千甫等人看過後,傳召了張許,張許將並州之事情詳述。
「陛下,永王狼子野心,意圖謀反罪不容誅,隻是他與突厥可汗阿史那莫勾結。七州三十二城若是全民皆兵也有數十萬人,更莫說強悍善戰的胡人,不如召永王入京拿下後將其罪論昭告天下。」禦史大夫徐子諒道。
年過六十已生白髮的袁紘,坐在殿中搖頭道:「徐大夫此行不可,永王既已於阿史那莫勾結,若此時召永王入京,必定引起阿史那莫的警覺,此人能在諸兄弟中奪得王位不可小覷。永王赴京,那麽在並州等地集結的兵馬會無人可領,等陛下將永王罪行昭告天下之後,阿史那莫隻怕會鋌而走險一舉拿下並州等地。」
兵部侍郎張忠石道:「陛下,如今去往並州的州縣皆是大雪封路,不宜行軍。且長安與並州來往要塞乃是丹烽峽,此處易守難攻,若是硬打至少要一月。」
袁紘道:「陛下,若是此時對並州用兵恐怕也會引起吐蕃及關外其他部族舉兵,不能輕舉妄動。」
「確實不能用兵,吐蕃之前一直虎視眈眈,且北陽王日前才出兵高麗現下兵力不足,北東突厥雖不和多年,但此番難免被其蠱惑趁機造反。並州離長安快的話五日間就到了,而丹烽峽易守難攻若從長安周地調兵,五日內可籌不到的兵馬不足十萬。」張忠石點頭同意袁紘。
此時,尚書左丞相張書意道:「陛下,此番最要緊的是並州等地的災民,災民中是胡漢一起,阿史那莫與永王勾結乃是因關內外大雪,草木不生難以放牧,牛羊皆被餓死所造成。永王謀逆千刀萬剮尚不足惜,可百姓無辜。」
劉千甫嚴肅道:「張相公所言甚是,逆賊死不足惜,可百姓受天災之害已是死傷數萬,永王舉兵恐怕是逼他們反,若是此時陛下救他們於水火,兵士們定會感念陛下恩德。」
「還要朝廷撥款賑災嗎?此前撥下去的錢還不是被永王拿去,根本流不到災民手中。諸位覺得國庫錢很多嗎?今年賑災已經拿出去數百萬貫,年後費錢的事又是一大筆。」戶部尚書謝中庵一臉煩躁。
就這樣前幾日陛下還想從戶部扣錢去給嬪妃修宮殿,要命的是北陽、平陽那兩位世子還催著發軍餉。
劉千甫聽謝中庵說完,哂笑道:「謝尚書這是什麽話,國庫的錢我們都知道,但是眼下災民才是最重要的,我看陛下不如派人賑災並州。」
徐子諒音色提高了些許,震驚:「賑災?那永王謀逆一事怎麽辦,城內什麽樣子我們都不知道。並州等地最近呈上來的全是一些官話,顯然已被永王策反或要挾住了,此時去隻怕會打草驚蛇,逼永王提前造反。」
隨後這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起來,德元帝被這群人吵得頭暈眼花,揉著眉心說道:「硯卿,你說呢?」
自那以後,德元帝對林懷清更加嚴厲,而像現在這樣父子祥和的場景,隻在林懷清年幼時被曲皇後抱在懷裏有過。
鄭鬱心裏裝著事以致看的時間有點久,措不及林懷治漆黑幽深的雙眸與他對上。
林懷治發現鄭鬱有些失神地看他,不!不像是看在他,而是在透過他迴憶旁的。他的眉眼能讓鄭鬱迴憶起的就隻有他的兄長——惠文太子。
鄭鬱看林懷治與他視線交匯時,眼底驀地有過一絲亮意而後轉淡。
座上的德元帝又在與嚴靜雲說著冬獵的事情,並沒注意到鄭鬱與林懷治的異常。
一頓飯用完後,天色漸暗,宮婢來報:「啟稟陛下,太子殿下與諸位相公已到延英殿。」
德元帝起身與鄭鬱、林懷治二人前往延英殿商議並州一事,嚴靜雲也揖禮退下。
宮道上,宮殿遠遠落在身後,圓月爬上了也夜空。德元帝走在前方,鄭鬱與林懷治隨其後,夜色低垂籠罩著這座宮殿。
「硯卿,你說永王為什麽謀反,是不滿我這個皇帝嗎?」德元帝看著遠處的延英殿突然對鄭鬱問道。
鄭鬱思索了會兒,平靜道:「陛下,人性有善惡之分卻未分貪婪、廉潔。永王的性子陛下最為了解,不然也不會讓其領並州都督,掌七州兵馬之事。但時日長遠中,永王為身邊事物或人所影響,漸漸起了貪慾,所以犯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永王並非不滿陛下而是無法滿足自己的心。」
德元帝點頭「嗯」了一聲,沒再說話帶著二人前往延英殿。
德元帝進延英殿後居上位坐下,殿內已是站了幾排官員,德元帝臉色沉重,說道:「諸卿坐吧。」
眾人應聲坐下,鄭鬱在大員們身後落座,德元帝下首是皇四子更是如今的太子——林懷湘。
林懷清去世後,生母為陳皇後的趙王林懷湘就被立為太子。
林懷湘劍眉星目,英俊瀟灑,眉宇間頗有幾分德元帝的威嚴。林懷湘在看到鄭鬱後,微笑頷首示意,鄭鬱也笑著頷首迴禮。
昔年林懷清還在時,對弟弟們格外疼愛,鄭鬱為太子伴讀,曾經與林懷湘、寧王林懷湛、林懷治還有幾個年幼的皇子一起受袁紘教導。
因著年齡相仿,鄭鬱早年性子與林懷湘頗為相似,沒少被林懷湘在宴會時灌酒,後來幾人年歲漸長,漸漸的就隻是點頭之交。
德元帝將殘頁由內侍傳給劉千甫等人看過後,傳召了張許,張許將並州之事情詳述。
「陛下,永王狼子野心,意圖謀反罪不容誅,隻是他與突厥可汗阿史那莫勾結。七州三十二城若是全民皆兵也有數十萬人,更莫說強悍善戰的胡人,不如召永王入京拿下後將其罪論昭告天下。」禦史大夫徐子諒道。
年過六十已生白髮的袁紘,坐在殿中搖頭道:「徐大夫此行不可,永王既已於阿史那莫勾結,若此時召永王入京,必定引起阿史那莫的警覺,此人能在諸兄弟中奪得王位不可小覷。永王赴京,那麽在並州等地集結的兵馬會無人可領,等陛下將永王罪行昭告天下之後,阿史那莫隻怕會鋌而走險一舉拿下並州等地。」
兵部侍郎張忠石道:「陛下,如今去往並州的州縣皆是大雪封路,不宜行軍。且長安與並州來往要塞乃是丹烽峽,此處易守難攻,若是硬打至少要一月。」
袁紘道:「陛下,若是此時對並州用兵恐怕也會引起吐蕃及關外其他部族舉兵,不能輕舉妄動。」
「確實不能用兵,吐蕃之前一直虎視眈眈,且北陽王日前才出兵高麗現下兵力不足,北東突厥雖不和多年,但此番難免被其蠱惑趁機造反。並州離長安快的話五日間就到了,而丹烽峽易守難攻若從長安周地調兵,五日內可籌不到的兵馬不足十萬。」張忠石點頭同意袁紘。
此時,尚書左丞相張書意道:「陛下,此番最要緊的是並州等地的災民,災民中是胡漢一起,阿史那莫與永王勾結乃是因關內外大雪,草木不生難以放牧,牛羊皆被餓死所造成。永王謀逆千刀萬剮尚不足惜,可百姓無辜。」
劉千甫嚴肅道:「張相公所言甚是,逆賊死不足惜,可百姓受天災之害已是死傷數萬,永王舉兵恐怕是逼他們反,若是此時陛下救他們於水火,兵士們定會感念陛下恩德。」
「還要朝廷撥款賑災嗎?此前撥下去的錢還不是被永王拿去,根本流不到災民手中。諸位覺得國庫錢很多嗎?今年賑災已經拿出去數百萬貫,年後費錢的事又是一大筆。」戶部尚書謝中庵一臉煩躁。
就這樣前幾日陛下還想從戶部扣錢去給嬪妃修宮殿,要命的是北陽、平陽那兩位世子還催著發軍餉。
劉千甫聽謝中庵說完,哂笑道:「謝尚書這是什麽話,國庫的錢我們都知道,但是眼下災民才是最重要的,我看陛下不如派人賑災並州。」
徐子諒音色提高了些許,震驚:「賑災?那永王謀逆一事怎麽辦,城內什麽樣子我們都不知道。並州等地最近呈上來的全是一些官話,顯然已被永王策反或要挾住了,此時去隻怕會打草驚蛇,逼永王提前造反。」
隨後這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起來,德元帝被這群人吵得頭暈眼花,揉著眉心說道:「硯卿,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