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此言,鄭鬱拿起張許立在床邊的刀,仔細翻看,果然在刀鞘末端找到一暗格。輕撥開後,裏麵是張蓋有永王章印的殘紙。


    上麵詳細寫著永王林皖向突厥人買的兵器以及戰馬數量。


    張許撐起身子,輕喘了幾下,說:「下官能進宮麵見聖上,永王之事不能耽擱,二公子......並州自月前已有無數百姓被凍死,餓殍遍地。後......因永王勾結突厥,城中百姓是慘不忍睹啊!」


    「你先休息,隨後我帶你進宮麵聖。」鄭鬱攥緊殘信轉身出去。


    在外間時與林懷治對視一眼,兩人都默契的沒有說話。


    來到庭院廊下後,「殿下,覺得此話可信嗎?」說完鄭鬱把剛才在刀鞘中找到的殘頁交給林懷治。


    林懷治接過殘頁仔細翻看確認是親王章印無誤,忽然心裏升起,他想聽聽鄭鬱的想法,問道:「你信嗎?」


    「臣愚見,他說的應當不會有假,張許身上的刀傷招招致命,必是那夥黑衣人下死手所致。」鄭鬱裹了下身上的裘衣,說,「且按張許之言那並州流民之事便可解釋,永王得朝廷撥款後並未賑災而是用以軍資,所以流民及死去的百姓才會越來越多。」


    林懷治臉色沉重,眼神看向院中覆蓋在地上的白雪,思索片刻後,道:「蕭寬。」


    一身形高大,麵目俊秀的男子出現在二人身後,朝林懷治抱拳,道:「殿下。」


    鄭鬱認出此人是從小就跟在林懷治身邊的侍衛,身手了得,方才帶張許迴來的也是他。


    林懷治收好殘信,吩咐簫寬:「帶上張許,備馬進宮。」


    簫寬應聲退下,林懷治傳來侍女問及其他人。


    侍女迴道:「十一郎與袁郎君、左郎將,沐浴完後,就與程員外郎去後山遊玩,讓殿下及鄭禦史不必掛念。」


    鄭鬱:「......」


    你們還真是放心我跟林懷治待一起。


    「你隨我同見聖上。」林懷治看鄭鬱表情有些失望,想著這幾人不在,總得帶一人去麵聖。


    鄭鬱迴神,迴笑道:「是。」


    四人離開溫泉別院,張許身體頗為虛弱雖能下地行走,但鄭鬱念及路途和風霜,吩咐僕役準備輛馬車。


    鄭鬱和林懷治騎馬,簫寬駕著馬車,路上簫寬朝林懷治匯報山林間那些黑衣人的屍體並無異樣,而使用的弓箭卻是軍器監撥給並州的武器。這下更是坐實了,出手要張許性命的人就是永王。


    夕陽落下山頭時,鄭鬱與林懷治馳馬到得城門前。


    「殿下,要不臣先迴去換件衣服吧。如此麵聖,乃是逾越,明日定會被參一個有為禮製,衣冠不整有傷風化的。」鄭鬱在進城門前向林懷治說道。


    他現在身上裏襯是劉從祁尋來的青色單衣,外麵卻是林懷治的玄色裘衣,穿在身上雖不怪異可也是風度翩翩的貌美郎君。


    但要命的是這件裘衣袖口處,繡著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常服才能有的金鹿對池紋,這衣服在溫泉院子屋裏穿一會兒沒什麽。


    可要大搖大擺的出現在長安隻怕會被人參死,出別院時他就想換下,但林懷治冷著臉色沒給他機會開口。


    林懷治看他一眼,漠然道:「不必,有人問我答就是,誰敢參!」


    說完手抖韁繩,一夾馬腹離開。


    鄭鬱:「!!!」


    那他也沒辦法人都走遠了,且這裘衣確實暖和。想起林懷治說的那話,確實不假朝野上下誰敢參他,誰就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鄭鬱記得他以前還在東宮時,有禦史彈劾林懷治,結果彈劾第二天那禦史就提前致仕。


    後麵也有幾個參林懷治,但都遭到了罷官或降級的處罰。後麵禦史們發現林懷治除了脾氣冷淡之外,沒有其他的錯處就漸漸的不參了,而去參林懷治的五哥寧王。


    現下最要緊的就是永王一事,有林懷治這句話鄭鬱也就懶得去管了,有事林懷治解決就行。


    來到宮門口,親王入宮可帶侍衛,但張旭未經傳召不許入內,林懷治就讓簫寬留在這裏照看他,繼而與鄭鬱進宮。


    「他若問起,你隻撿重要地說。」林懷治走在鄭鬱前方,聲音似有安撫。


    鄭鬱愣了愣,答道說:「是,殿下。」


    他心裏知道,張旭醒來第一件事並不是見貴為親王的林懷治,而是見鄭鬱。德元帝勢必會有所懷疑,更甚會懷疑此次謀反北陽王是不是也會參與其中。


    夕陽最後一抹暖金色照耀在大雍這座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巍峨宮殿上,鄭鬱跟在林懷治身後,看著餘暉映在林懷治寬闊結實的背上。


    林懷治腳步沉穩有力,周身有著不怒自威的沉重氣韻。他想起林懷治叮囑他的話,心裏知道這已不是當年那個枕在兄長膝上睡覺的少年。


    在宮門查驗魚符時,就有內侍前去通報德元帝。兩人行至麟德門時有內侍匆忙來報,聖上在律弦台讓鄭鬱和林懷治前去。


    律弦台是前朝穆宗因喜好歌曲詩律,在宮內太液池邊建的宮殿,德元帝登基又將其修葺裝潢了不少,後也常召翰林學士及富有才情的臣子來此處吟詩宴舞。


    走過銀杏落地,青磚鋪陳的金色曲道,優美婉轉的琵琶聲從遠處傳來。


    律弦台建在太液池邊,不像三省六部的宮殿,多添了幾分平和喜樂景象。外門是一大型拱門,兩邊植有桃樹,鄭鬱以前陪林懷清在桃花盛開時來過一次,桃花滿院時樂師的音色遍至律弦台每一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郢州富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觀並收藏郢州富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