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張子布入城灊縣,黃公覆發信伯符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謙見狀,心中不忍,高聲對城中百姓喊道:“各位鄉親,不必害怕!我軍乃仁義之師,絕不會傷害無辜百姓!守軍已逃,灊縣從此由我軍接管,大家可安心生活,我軍會盡快發放糧草,助大家渡過難關!”
百姓們聽到陳謙的喊話,漸漸從屋中走出,臉上帶著半信半疑的神色。陳謙見狀,立即下令騎兵們將隨身攜帶的幹糧分發給百姓。百姓們接過幹糧,眼中終於露出了感激之色,紛紛跪地叩謝。
陳謙連忙扶起眾人,溫聲說道:“大家不必多禮,我軍此行隻為平定戰亂,還大家一個安寧的生活。待我軍徹底掌控灊縣後,會盡快恢複城中秩序,確保大家不再受戰亂之苦。”
百姓們聞言,紛紛點頭稱謝,城中的氣氛也逐漸緩和下來。陳謙見狀,心中鬆了一口氣,隨即派人快馬返迴大營,向張昭和張紘匯報灊縣的情況。
不多時,張昭與張紘得知消息,立即率領大軍進駐灊縣。入城後,張昭見城中百姓生活困苦,立即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張紘則安排士卒修繕城牆,整頓城防,確保灊縣不再受敵軍侵擾。
張昭站在城頭,望著漸漸恢複生機的灊縣,對身旁的張紘說道:“子綱兄,此番兵不血刃拿下灊縣,實乃大幸。接下來,我軍可據灊縣而守,與舒縣形成犄角之勢。”
張紘點頭笑道:“子布所言極是。灊縣既得,我軍便可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待李將軍傷勢痊愈,我軍便可一舉拿下龍舒,徹底擊潰紀靈殘部。”
張昭微微一笑,目光投向遠方的龍舒城:“紀靈雖敗,但其人不可小覷。接下來,我們還需謹慎行事,絕不可給他喘息之機。”
張紘點頭附和:“正是如此。不過,有子布與我共同籌謀,紀靈再狡詐,也難逃敗亡之局。”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對未來的戰事充滿了信心。灊縣的順利拿下,無疑為接下來的戰局奠定了基礎。
舒縣城內,黃蓋與陸績正在議事廳中商討軍務。忽然,一名親兵快步走入,手中捧著一封書信,恭敬地呈上:“黃將軍,陸先生,灊縣方向送來急信,請二位過目。”
黃蓋聞言,眉頭一挑,接過書信,迅速拆開閱讀。陸績見狀,也湊近前來,目光落在信紙上。信中字跡工整,內容簡明扼要:
“黃公覆將軍親鑒:”
“近日北麵戰事進展順利,紀靈所部於灊縣外圍遭遇我軍伏擊,大敗而退,殘兵已退迴龍舒。我軍趁勢進逼,兵不血刃拿下灊縣,現已有近四千軍馬駐紮於此。灊縣雖小,卻為戰略要地,我軍已據城而守,與舒縣形成犄角之勢,可互為唿應。”
“紀靈雖敗,但其人狡詐,不可輕敵。我軍已整頓城防,修繕城牆,確保灊縣穩固。待我軍休整完畢,將伺機進逼龍舒,徹底擊潰紀靈殘部。”
“請將軍於舒縣加強戒備,嚴防紀靈反撲。若有異動,請速遣人通報,我軍將隨時策應。”
“張昭、張紘 敬上。”
黃蓋讀完書信,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轉頭對陸績說道:“公績,看來張子布與張子綱已順利拿下灊縣,紀靈此番敗退,龍舒已成孤城,我軍勝算大增。”
陸績點頭讚同:“張昭、張紘二位先生果然足智多謀,兵不血刃拿下灊縣,實乃大功一件。如今灊縣與舒縣互為犄角,紀靈若想反撲,必難兼顧兩處。我軍隻需穩紮穩打,便可逐步蠶食其勢力。”
黃蓋撫掌笑道:“正是如此!不過,紀靈此人不可小覷,我們仍需謹慎行事。公績,你即刻傳令下去,加強舒縣城防,增派斥候探查龍舒動向。若有異動,立即通報灊縣,兩軍協同作戰,絕不給紀靈喘息之機。”
陸績點頭應道:“黃將軍放心,我這就去安排。”他說完,轉身走出議事廳,迅速下達命令。
黃蓋則再次拿起書信,仔細閱讀了一遍,眼中閃過一絲深思。他走到地圖前,手指輕輕劃過灊縣與龍舒之間的區域,低聲自語道:“紀靈啊紀靈,你雖敗退,但此戰尚未結束。我倒要看看,你還能撐多久……”
片刻後,黃蓋收起書信,對身旁的親兵說道:“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三日,三日後隨我出兵,與灊縣大軍會合,共擊龍舒!”
親兵領命而去,黃蓋則站在地圖前,目光堅定。他知道,接下來的戰事將更加激烈,但隻要灊縣與舒縣兩軍協同作戰,紀靈便再無翻盤之機。
與此同時,陸績已安排妥當,迴到議事廳中。他見黃蓋神情凝重,便笑著說道:“黃將軍,不必過於憂心。如今我軍已占據優勢,紀靈不過是困獸之鬥,翻不起大浪。”
黃蓋聞言,哈哈一笑:“公績所言極是!不過,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我們仍需謹慎行事。待三日後出兵,你我便一同前往灊縣,與張昭、張紘二位先生共商大計!”
陸績點頭笑道:“正該如此。此戰若能一舉拿下龍舒,紀靈便再無立足之地,江東大局可定矣!”
黃蓋再次說道:“公績,此次戰事雖順利,但我們仍需確保萬無一失。紀靈雖敗,但其殘部仍有反撲之力。為穩妥起見,我意發信給城外伯符所部,命他們率軍迴城休整,待三日之後一同出兵,共擊龍舒。”
陸績聞言,點頭讚同:“黃將軍思慮周全,我這就去安排信使,速速傳信。”
黃蓋微微頷首,隨即提筆寫下一封簡短軍令。黃蓋寫完,將信遞給陸績:“公績,此信務必速速送達,不可有誤。”
陸績接過書信,鄭重說道:“黃將軍放心,我這就安排快馬信使,務必在天黑前將信送到二位將軍手中。”
黃蓋點頭,目送陸績快步走出議事廳。他轉身再次看向地圖,手指輕輕點在龍舒城的位置,低聲自語道:“紀靈,此戰你已無路可退。待我軍合圍,便是你敗亡之時。”
不多時,陸績安排的信使已策馬出城,直奔孫策、周瑜所部駐紮之地。黃蓋則繼續與陸績商討接下來的作戰細節,確保三日後出兵萬無一失。
百姓們聽到陳謙的喊話,漸漸從屋中走出,臉上帶著半信半疑的神色。陳謙見狀,立即下令騎兵們將隨身攜帶的幹糧分發給百姓。百姓們接過幹糧,眼中終於露出了感激之色,紛紛跪地叩謝。
陳謙連忙扶起眾人,溫聲說道:“大家不必多禮,我軍此行隻為平定戰亂,還大家一個安寧的生活。待我軍徹底掌控灊縣後,會盡快恢複城中秩序,確保大家不再受戰亂之苦。”
百姓們聞言,紛紛點頭稱謝,城中的氣氛也逐漸緩和下來。陳謙見狀,心中鬆了一口氣,隨即派人快馬返迴大營,向張昭和張紘匯報灊縣的情況。
不多時,張昭與張紘得知消息,立即率領大軍進駐灊縣。入城後,張昭見城中百姓生活困苦,立即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張紘則安排士卒修繕城牆,整頓城防,確保灊縣不再受敵軍侵擾。
張昭站在城頭,望著漸漸恢複生機的灊縣,對身旁的張紘說道:“子綱兄,此番兵不血刃拿下灊縣,實乃大幸。接下來,我軍可據灊縣而守,與舒縣形成犄角之勢。”
張紘點頭笑道:“子布所言極是。灊縣既得,我軍便可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待李將軍傷勢痊愈,我軍便可一舉拿下龍舒,徹底擊潰紀靈殘部。”
張昭微微一笑,目光投向遠方的龍舒城:“紀靈雖敗,但其人不可小覷。接下來,我們還需謹慎行事,絕不可給他喘息之機。”
張紘點頭附和:“正是如此。不過,有子布與我共同籌謀,紀靈再狡詐,也難逃敗亡之局。”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對未來的戰事充滿了信心。灊縣的順利拿下,無疑為接下來的戰局奠定了基礎。
舒縣城內,黃蓋與陸績正在議事廳中商討軍務。忽然,一名親兵快步走入,手中捧著一封書信,恭敬地呈上:“黃將軍,陸先生,灊縣方向送來急信,請二位過目。”
黃蓋聞言,眉頭一挑,接過書信,迅速拆開閱讀。陸績見狀,也湊近前來,目光落在信紙上。信中字跡工整,內容簡明扼要:
“黃公覆將軍親鑒:”
“近日北麵戰事進展順利,紀靈所部於灊縣外圍遭遇我軍伏擊,大敗而退,殘兵已退迴龍舒。我軍趁勢進逼,兵不血刃拿下灊縣,現已有近四千軍馬駐紮於此。灊縣雖小,卻為戰略要地,我軍已據城而守,與舒縣形成犄角之勢,可互為唿應。”
“紀靈雖敗,但其人狡詐,不可輕敵。我軍已整頓城防,修繕城牆,確保灊縣穩固。待我軍休整完畢,將伺機進逼龍舒,徹底擊潰紀靈殘部。”
“請將軍於舒縣加強戒備,嚴防紀靈反撲。若有異動,請速遣人通報,我軍將隨時策應。”
“張昭、張紘 敬上。”
黃蓋讀完書信,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轉頭對陸績說道:“公績,看來張子布與張子綱已順利拿下灊縣,紀靈此番敗退,龍舒已成孤城,我軍勝算大增。”
陸績點頭讚同:“張昭、張紘二位先生果然足智多謀,兵不血刃拿下灊縣,實乃大功一件。如今灊縣與舒縣互為犄角,紀靈若想反撲,必難兼顧兩處。我軍隻需穩紮穩打,便可逐步蠶食其勢力。”
黃蓋撫掌笑道:“正是如此!不過,紀靈此人不可小覷,我們仍需謹慎行事。公績,你即刻傳令下去,加強舒縣城防,增派斥候探查龍舒動向。若有異動,立即通報灊縣,兩軍協同作戰,絕不給紀靈喘息之機。”
陸績點頭應道:“黃將軍放心,我這就去安排。”他說完,轉身走出議事廳,迅速下達命令。
黃蓋則再次拿起書信,仔細閱讀了一遍,眼中閃過一絲深思。他走到地圖前,手指輕輕劃過灊縣與龍舒之間的區域,低聲自語道:“紀靈啊紀靈,你雖敗退,但此戰尚未結束。我倒要看看,你還能撐多久……”
片刻後,黃蓋收起書信,對身旁的親兵說道:“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三日,三日後隨我出兵,與灊縣大軍會合,共擊龍舒!”
親兵領命而去,黃蓋則站在地圖前,目光堅定。他知道,接下來的戰事將更加激烈,但隻要灊縣與舒縣兩軍協同作戰,紀靈便再無翻盤之機。
與此同時,陸績已安排妥當,迴到議事廳中。他見黃蓋神情凝重,便笑著說道:“黃將軍,不必過於憂心。如今我軍已占據優勢,紀靈不過是困獸之鬥,翻不起大浪。”
黃蓋聞言,哈哈一笑:“公績所言極是!不過,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我們仍需謹慎行事。待三日後出兵,你我便一同前往灊縣,與張昭、張紘二位先生共商大計!”
陸績點頭笑道:“正該如此。此戰若能一舉拿下龍舒,紀靈便再無立足之地,江東大局可定矣!”
黃蓋再次說道:“公績,此次戰事雖順利,但我們仍需確保萬無一失。紀靈雖敗,但其殘部仍有反撲之力。為穩妥起見,我意發信給城外伯符所部,命他們率軍迴城休整,待三日之後一同出兵,共擊龍舒。”
陸績聞言,點頭讚同:“黃將軍思慮周全,我這就去安排信使,速速傳信。”
黃蓋微微頷首,隨即提筆寫下一封簡短軍令。黃蓋寫完,將信遞給陸績:“公績,此信務必速速送達,不可有誤。”
陸績接過書信,鄭重說道:“黃將軍放心,我這就安排快馬信使,務必在天黑前將信送到二位將軍手中。”
黃蓋點頭,目送陸績快步走出議事廳。他轉身再次看向地圖,手指輕輕點在龍舒城的位置,低聲自語道:“紀靈,此戰你已無路可退。待我軍合圍,便是你敗亡之時。”
不多時,陸績安排的信使已策馬出城,直奔孫策、周瑜所部駐紮之地。黃蓋則繼續與陸績商討接下來的作戰細節,確保三日後出兵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