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酒館內眾人匯聚,學宮外鄭玄親邀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190年,昭寧元年,六月。
在弘農王劉辯登基之後的近兩個月時間裏,稷下學宮在臨淄城的南門附近,正式建成。
所謂稷下,是古臨淄城的其中一個城門,稱為稷。而學宮坐落在稷門附近,故稱稷下。
新稷下學宮的選址,之所以在南門附近,是因為天子劉辯登基的高台,正建在南門附近。於是天子下詔,改臨淄城南門為稷門,而學宮也坐落在此處。
而劉彥與諸葛亮,此刻正在學宮大門的對麵,一個普通的小酒館前。劉彥時不時飲一口酒,又時不時吃兩口小菜。雖然這個時代的餐食遠遠不如後世,但劉彥已經在此生活了多年,也慢慢習慣下來。
諸葛亮看著劉彥美滋滋的模樣還偶爾咂吧咂吧嘴,似乎在品味酒水的滋味,看得諸葛亮蠢蠢欲動。由於他如今隻有八歲,所以作為師父的劉彥是萬萬不會讓這個小家夥喝酒的。哪怕他正睜著水靈靈的大眼睛,可憐巴巴地看向劉彥,劉彥也視若無物。
“唉。”諸葛亮隻好輕輕歎了一口氣,然後伸出兩隻白淨的小手,撐住自己的下巴,靜靜看著學宮門前往來的人流。
諸葛亮的眼神突然間閃亮起來,隨即站起身子向著某個方向招手。
“奉孝先生!誌才先生!”諸葛亮高興的蹦噠起來,朝著不遠處的郭嘉、戲誌才二人招手。
郭嘉二人看到興高采烈的諸葛亮,於是也向劉彥這個方向走來。
“嘿!”郭嘉一把撈住諸葛亮的胳膊,然後一下子把諸葛亮抱了起來,“我的小孔明!”
“奉孝先生,師父不讓我喝酒。”諸葛亮趴在郭嘉耳邊,偷偷告劉彥的狀。
郭嘉麵色一愣,隨即仔細打量著諸葛亮,想起他不過是個八歲小屁孩,於是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孔明啊,你年紀還太小,不適合喝酒。你師父說的還是對的。”
諸葛亮臉色接著暗淡下來,隨後不開心地撅起嘴,腦海中不免想起劉彥偷偷告訴他有關郭嘉的那些“英雄事跡”。
比如什麽七歲飲酒,十歲就逛青樓啥的。
諸葛亮正暗自嘀咕,卻發現郭嘉並無反應。隻見郭嘉看見正樂嗬嗬飲酒的劉彥,隨即以一個劉彥反應不過來的速度,一個箭步衝了上去,將劉彥手中的酒壺搶過,然後猛地往嘴裏倒。
郭嘉放下酒壺,微微抬頭,眼皮快速眨動了幾下,下意識咂吧咂吧嘴,隨後露出驚喜的表情。
“嘿!這個酒竟然還不錯!”郭嘉一屁股坐在劉彥身邊,隨後招唿著老板,“再來幾壺!請這位爺付錢!”
劉彥對著郭嘉甩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怎麽,你身體好了?”劉彥看向正沉醉酒中的郭嘉,“元化先生放心你?”
“誰讓元化先生在洛陽待了五年。要是元化先生在青州這麽長時間,我的身體早就被調理好了。別看我現在身體沒好,但我可是對元化先生有大用處。”郭嘉十分得瑟地對劉彥說道。
“呦嗬!”劉彥大笑,“怎麽個事?你倒是說說。”
“我已經和元化先生說好了,到時候元化先生醫館開辦,就讓他那些門徒,挨個給我把脈……”
不等郭嘉說完,劉彥已經無奈地擺手製止他繼續說下去。
“合著你是變成人家華佗門徒的考試內容了是吧?”劉彥如此腹誹。
“說起來,你和孔明怎麽不進學宮看看?”郭嘉朝著對麵學宮的方向一努嘴。
“嗬。”劉彥笑笑,“我又沒什麽本事,去學宮裏麵豈不是自討苦吃?”
戲誌才和郭嘉同時無奈地搖搖頭。
“盧公誇讚德然你當年的學業,已經不是第一天了,豈能如此過謙?”戲誌才如此勸說,“何況孔明能心甘情願拜你為師,主公也一直倚重你。要是說你沒本事,主公和孔明可第一個不願意。”
諸葛亮坐在一旁,聽到戲誌才說到自己,十分乖巧且重重地點了點頭。
“況且,創辦這個學宮是你全權總攬,連我等都少有幹預。你若是不去看看,我恐鄭公很快就要來請你了。”
就在幾人交談之際,周圍路過的儒生學子、平民百姓,已經注意到了幾人所坐的這個小酒館,並且逐漸靠攏過來。
“你看看。”郭嘉一邊對劉彥說,另一邊則看向周圍的人群,“你和孔明,如今在臨淄城中,還有誰不認識?你們兩個,就是行走的鬧市。走到哪,哪裏就喧鬧。”
劉彥抬頭看去,看向四周慢慢圍上來的人群,發現確實有不少人蠢蠢欲動,想要上前與眾人交談。
喧鬧間,隻見劉彥麵前的人群忽然安靜,隨後讓出了一條道路。如今已經六十三歲高齡的鄭玄,正拄著拐杖佝僂著腰朝劉彥走來,身後跟著未及四十的孔融。
“鄭公。”劉彥幾人趕忙起身,隨後扶住鄭玄搖搖晃晃的老邁身體。
“好你個劉德然呐!”鄭玄毫不客氣地坐下,言語中似有責怪之意,“當初請老夫來,便是你的主意。如今學宮建成,你這個學宮的第一號大功臣,卻不來觀禮,隻在小酒館中肆意飲酒!是不是不把老夫放在眼裏呐?還要老夫親自來請你?”
鄭玄雖然言語十分嚴厲,然而臉上盡是衷心的笑容。劉彥見狀,緊忙不斷賠笑。
“鄭公說笑了。小子並沒有多少本事,豈能在您老麵前班門弄斧呢?”劉彥訕訕一笑,扶住鄭玄的身體,沿著鄭玄來時的原路,眾人一起進到了學宮之中。
“這位……”初來臨淄不久的一個儒生,對著一旁的同伴說道,“這一位,就是車騎將軍、樓鄉侯劉德然嗎?”
“正是。”一旁儒生如此迴答, “也就是你不識得。臨淄城中多少百姓,哪有不認識樓鄉侯的?”
“早聽說樓鄉侯並非常人,今日一見,果真不凡。”
“這位仁兄,不必在此感歎了。”又有不少儒生從一旁經過,對著站在原地的二人說道,“今日可是學宮開門首日,要招收學生的。若是去的晚了,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在弘農王劉辯登基之後的近兩個月時間裏,稷下學宮在臨淄城的南門附近,正式建成。
所謂稷下,是古臨淄城的其中一個城門,稱為稷。而學宮坐落在稷門附近,故稱稷下。
新稷下學宮的選址,之所以在南門附近,是因為天子劉辯登基的高台,正建在南門附近。於是天子下詔,改臨淄城南門為稷門,而學宮也坐落在此處。
而劉彥與諸葛亮,此刻正在學宮大門的對麵,一個普通的小酒館前。劉彥時不時飲一口酒,又時不時吃兩口小菜。雖然這個時代的餐食遠遠不如後世,但劉彥已經在此生活了多年,也慢慢習慣下來。
諸葛亮看著劉彥美滋滋的模樣還偶爾咂吧咂吧嘴,似乎在品味酒水的滋味,看得諸葛亮蠢蠢欲動。由於他如今隻有八歲,所以作為師父的劉彥是萬萬不會讓這個小家夥喝酒的。哪怕他正睜著水靈靈的大眼睛,可憐巴巴地看向劉彥,劉彥也視若無物。
“唉。”諸葛亮隻好輕輕歎了一口氣,然後伸出兩隻白淨的小手,撐住自己的下巴,靜靜看著學宮門前往來的人流。
諸葛亮的眼神突然間閃亮起來,隨即站起身子向著某個方向招手。
“奉孝先生!誌才先生!”諸葛亮高興的蹦噠起來,朝著不遠處的郭嘉、戲誌才二人招手。
郭嘉二人看到興高采烈的諸葛亮,於是也向劉彥這個方向走來。
“嘿!”郭嘉一把撈住諸葛亮的胳膊,然後一下子把諸葛亮抱了起來,“我的小孔明!”
“奉孝先生,師父不讓我喝酒。”諸葛亮趴在郭嘉耳邊,偷偷告劉彥的狀。
郭嘉麵色一愣,隨即仔細打量著諸葛亮,想起他不過是個八歲小屁孩,於是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孔明啊,你年紀還太小,不適合喝酒。你師父說的還是對的。”
諸葛亮臉色接著暗淡下來,隨後不開心地撅起嘴,腦海中不免想起劉彥偷偷告訴他有關郭嘉的那些“英雄事跡”。
比如什麽七歲飲酒,十歲就逛青樓啥的。
諸葛亮正暗自嘀咕,卻發現郭嘉並無反應。隻見郭嘉看見正樂嗬嗬飲酒的劉彥,隨即以一個劉彥反應不過來的速度,一個箭步衝了上去,將劉彥手中的酒壺搶過,然後猛地往嘴裏倒。
郭嘉放下酒壺,微微抬頭,眼皮快速眨動了幾下,下意識咂吧咂吧嘴,隨後露出驚喜的表情。
“嘿!這個酒竟然還不錯!”郭嘉一屁股坐在劉彥身邊,隨後招唿著老板,“再來幾壺!請這位爺付錢!”
劉彥對著郭嘉甩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怎麽,你身體好了?”劉彥看向正沉醉酒中的郭嘉,“元化先生放心你?”
“誰讓元化先生在洛陽待了五年。要是元化先生在青州這麽長時間,我的身體早就被調理好了。別看我現在身體沒好,但我可是對元化先生有大用處。”郭嘉十分得瑟地對劉彥說道。
“呦嗬!”劉彥大笑,“怎麽個事?你倒是說說。”
“我已經和元化先生說好了,到時候元化先生醫館開辦,就讓他那些門徒,挨個給我把脈……”
不等郭嘉說完,劉彥已經無奈地擺手製止他繼續說下去。
“合著你是變成人家華佗門徒的考試內容了是吧?”劉彥如此腹誹。
“說起來,你和孔明怎麽不進學宮看看?”郭嘉朝著對麵學宮的方向一努嘴。
“嗬。”劉彥笑笑,“我又沒什麽本事,去學宮裏麵豈不是自討苦吃?”
戲誌才和郭嘉同時無奈地搖搖頭。
“盧公誇讚德然你當年的學業,已經不是第一天了,豈能如此過謙?”戲誌才如此勸說,“何況孔明能心甘情願拜你為師,主公也一直倚重你。要是說你沒本事,主公和孔明可第一個不願意。”
諸葛亮坐在一旁,聽到戲誌才說到自己,十分乖巧且重重地點了點頭。
“況且,創辦這個學宮是你全權總攬,連我等都少有幹預。你若是不去看看,我恐鄭公很快就要來請你了。”
就在幾人交談之際,周圍路過的儒生學子、平民百姓,已經注意到了幾人所坐的這個小酒館,並且逐漸靠攏過來。
“你看看。”郭嘉一邊對劉彥說,另一邊則看向周圍的人群,“你和孔明,如今在臨淄城中,還有誰不認識?你們兩個,就是行走的鬧市。走到哪,哪裏就喧鬧。”
劉彥抬頭看去,看向四周慢慢圍上來的人群,發現確實有不少人蠢蠢欲動,想要上前與眾人交談。
喧鬧間,隻見劉彥麵前的人群忽然安靜,隨後讓出了一條道路。如今已經六十三歲高齡的鄭玄,正拄著拐杖佝僂著腰朝劉彥走來,身後跟著未及四十的孔融。
“鄭公。”劉彥幾人趕忙起身,隨後扶住鄭玄搖搖晃晃的老邁身體。
“好你個劉德然呐!”鄭玄毫不客氣地坐下,言語中似有責怪之意,“當初請老夫來,便是你的主意。如今學宮建成,你這個學宮的第一號大功臣,卻不來觀禮,隻在小酒館中肆意飲酒!是不是不把老夫放在眼裏呐?還要老夫親自來請你?”
鄭玄雖然言語十分嚴厲,然而臉上盡是衷心的笑容。劉彥見狀,緊忙不斷賠笑。
“鄭公說笑了。小子並沒有多少本事,豈能在您老麵前班門弄斧呢?”劉彥訕訕一笑,扶住鄭玄的身體,沿著鄭玄來時的原路,眾人一起進到了學宮之中。
“這位……”初來臨淄不久的一個儒生,對著一旁的同伴說道,“這一位,就是車騎將軍、樓鄉侯劉德然嗎?”
“正是。”一旁儒生如此迴答, “也就是你不識得。臨淄城中多少百姓,哪有不認識樓鄉侯的?”
“早聽說樓鄉侯並非常人,今日一見,果真不凡。”
“這位仁兄,不必在此感歎了。”又有不少儒生從一旁經過,對著站在原地的二人說道,“今日可是學宮開門首日,要招收學生的。若是去的晚了,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