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氣晴好,一大早,陽光便傾瀉而出,天上的雲好似鍍了一層金似的。
榮媛堂。
李側妃坐在主位上,在她左下首位置坐著華淩,與華淩相對而坐的則是尚珂蘭。
側妃、貴妾和普通侍妾的椅子是不一樣的,隻是今日的榮媛堂卻十分安靜,所有人看向尚珂蘭的目光都帶了幾分忌諱之意。
偶爾有人竊竊私語,也是在討論花萼之死的事情。
華淩和昨日一樣,穿著一件白色水仙花絲質褶裙,看起來很是單薄,若不是外麵披著一件白色毛領大氅,隻怕在這冬天裏是根本沒辦法出來行走的。
尚珂蘭穿著一件水藍色短襖長裙,外麵披著一件同色鬥篷,手中抱著一個暖爐。
她峨眉淡掃,朱唇不點而紅,微垂著眼瞼,並不抬眸刻意去看誰,便給人一種淡雅溫柔之感。
再觀李側妃,她一如既往的穿著件寬大的紅色襦裙,外麵披著一件紫色貂皮大衣,頭上戴著華麗的珠寶首飾,這類打扮很是令人費解,穿在李側妃身上,卻又並不顯得那麽怪異。
不少人坐在後麵的人都忍不住將目光好奇的投向尚珂蘭這邊來,小聲交頭接耳:
“這莫問還真是有本事,一邊表現得那麽無辜柔弱,一邊卻將花萼淹死在荷花池裏!”
“我聽說今早花萼的屍體被撈起來的時候,可都是被泡漲了呢!真是可憐喲,瞧著都不成人形兒了!”
大致都是說花萼的事情,卻沒人敢真正跟尚珂蘭對視。
李側妃一雙吊三角眼微微眯起,意味不明的看向尚珂蘭:“莫問姑娘,昨日花萼是因你而死?”
尚珂蘭並未有什麽反應,隻保持著原來的姿勢,對李側妃柔聲道:“側妃娘娘,昨日之事隻是意外,花萼姑娘是自己掉進池水中淹死的。”
此話一出,李側妃毫不掩飾的笑了起來:“你當本妃是傻子麽?花萼那麽大一個人,不可能平白無故掉進荷花池裏淹死,你昨日跟她一塊兒,卻對她見死不救,如此心狠手辣之人,皇子府的後宅可是容不下的,來人,把莫問拖下去,杖責四十大板!”
四十大板下去,就算尚珂蘭不死,那也隻會是出氣多,進氣少的情況。
尚珂蘭緩緩抬眸,一雙漆黑清潤的眼睛毫不避諱的跟她對視著:“側妃娘娘,不如在行刑之前,先請和管事來評評理如何?殿下之前交代和管事好好照顧民女,民女突然被您安上這莫須有的罪名,實在是有些不知所措,隻怕這四十大板下去,民女定會死於非命。”
“你倒是冷靜,到這時候還知道為自己辯解,可你別以為拿和管事出來就能壓住本妃,告訴你,這後宅的事情,和管事一個前院的人,他根本無權過問,你不過是殿下身邊的一個妾侍,本妃教訓一下你也就罷了,殿下難不成還會與本妃翻臉不成?”
李側妃並不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的對尚珂蘭說著,隨後毫不猶豫的對身邊婢女揮了揮手。
頓時,兩個婢女便上前將尚珂蘭一左一右押住,隻要她們一用力氣,便可立馬將尚珂蘭帶走。
尚珂蘭雙眸微眯,自己方才那番話便是擺明了在告訴李側妃,她是尉瑾的客人,不是這後宅的女人,李側妃沒有權利處置自己,就算要對自己用刑,那也得先過問尉瑾才行。
有如此想法,並非是尚珂蘭有多麽信任尉瑾,而是這些女人隻有拿出尉瑾的名頭來才能將她們鎮住。
但這李側妃卻並不吃這一套,她似乎一點也不害怕尉瑾。
這時候掙紮已經沒什麽用了,倒不如趁著現在人多,製造混亂迷惑府中高手的視線,然後趁亂逃出去!
蔥白的纖細的指尖緩緩緊握,她一手默默向腰間伸去,那裏藏著一把匕首。
這匕首是她在太子府時,托阿生給她帶的,好做防身之用。
突然,一道清冷如銀鈴般的聲音在大堂中響了起來,暫時打斷了尚珂蘭的動作。
隻見華淩緩緩看向李側妃,起身對李側妃屈膝行禮,恭敬道:“側妃娘娘,昨日妾身與莫問姑娘一同站在荷花池邊,那花萼確實是自己不小心失足掉進荷花池裏淹死的。”
聞言,李側妃雙眸一眯,看了那兩個押著尚珂蘭的婢女一眼。
頓時,兩個婢女鬆開手,小心站到了後麵去。
李側妃目光一轉,落到華淩身上,語氣中帶著一抹慍怒之意:“怎麽,看華淩你的意思,你似乎是在維護這個新人?本妃難道連處置一個新人的權利都沒有了?”
華淩白皙如瓷的臉上露出一抹淺笑,微微抬眸看向李側妃,細長的睫毛之下,她眸中閃爍著一點暗芒:“妾身不敢,隻是莫問姑娘才進府沒幾天,便從您這挨了四十大板,若叫二殿下知道,隻怕二殿下生氣,到時候與您鬧僵了關係,貴妃娘娘那裏也不好交代。”
此話一出,李側妃臉上露出一抹顧忌之色,但很快的,她便恢複平靜,重新用一種審視的目光看著尚珂蘭。
她眼神倨傲,輕蔑的打量了尚珂蘭片刻,隨後,李側妃才從她身上移開目光,冷哼一聲:“算你命大,有華淩替你求情,本妃便饒了你這一次,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這位份本妃降不得,便罰你做粗使丫頭三日,如何,你可服氣?”
李側妃一味地要將花萼之死牽扯到自己身上,企圖以此為借口將自己除掉,尚珂蘭自然不會輕易妥協。
隻是這華淩不會無緣無故屢次對自己出手相助,若自己這時候再拒絕李側妃,恐怕就算有華淩幫自己求情,李側妃也不可能放過自己了吧?
尚珂蘭眼裏微微閃爍了一下,停頓了片刻,便恭順的微微彎腰,對李側妃行禮道:“多謝側妃娘娘不殺之恩。”
除了李側妃,華淩和尚珂蘭說話時永遠都是一副鎮定從容的模樣,絲毫看不出來慌張之色,倒讓人有些懷疑她們隻是把生死當兒戲般在談論著。
李側妃移過眼去,不耐煩的對她擺了擺手:“既然你現在是粗使丫頭,那你便去榮媛堂外守著吧,該做什麽做什麽,別站在這兒礙本妃的眼睛!”
此話一出,眾人看向尚珂蘭的目光不禁又發生了變化。
這才短短一刻鍾的功夫不到,這莫問便從貴妾便成了粗使丫頭,那豈不是代表著在場眾人,誰都可以欺辱她麽?
榮媛堂。
李側妃坐在主位上,在她左下首位置坐著華淩,與華淩相對而坐的則是尚珂蘭。
側妃、貴妾和普通侍妾的椅子是不一樣的,隻是今日的榮媛堂卻十分安靜,所有人看向尚珂蘭的目光都帶了幾分忌諱之意。
偶爾有人竊竊私語,也是在討論花萼之死的事情。
華淩和昨日一樣,穿著一件白色水仙花絲質褶裙,看起來很是單薄,若不是外麵披著一件白色毛領大氅,隻怕在這冬天裏是根本沒辦法出來行走的。
尚珂蘭穿著一件水藍色短襖長裙,外麵披著一件同色鬥篷,手中抱著一個暖爐。
她峨眉淡掃,朱唇不點而紅,微垂著眼瞼,並不抬眸刻意去看誰,便給人一種淡雅溫柔之感。
再觀李側妃,她一如既往的穿著件寬大的紅色襦裙,外麵披著一件紫色貂皮大衣,頭上戴著華麗的珠寶首飾,這類打扮很是令人費解,穿在李側妃身上,卻又並不顯得那麽怪異。
不少人坐在後麵的人都忍不住將目光好奇的投向尚珂蘭這邊來,小聲交頭接耳:
“這莫問還真是有本事,一邊表現得那麽無辜柔弱,一邊卻將花萼淹死在荷花池裏!”
“我聽說今早花萼的屍體被撈起來的時候,可都是被泡漲了呢!真是可憐喲,瞧著都不成人形兒了!”
大致都是說花萼的事情,卻沒人敢真正跟尚珂蘭對視。
李側妃一雙吊三角眼微微眯起,意味不明的看向尚珂蘭:“莫問姑娘,昨日花萼是因你而死?”
尚珂蘭並未有什麽反應,隻保持著原來的姿勢,對李側妃柔聲道:“側妃娘娘,昨日之事隻是意外,花萼姑娘是自己掉進池水中淹死的。”
此話一出,李側妃毫不掩飾的笑了起來:“你當本妃是傻子麽?花萼那麽大一個人,不可能平白無故掉進荷花池裏淹死,你昨日跟她一塊兒,卻對她見死不救,如此心狠手辣之人,皇子府的後宅可是容不下的,來人,把莫問拖下去,杖責四十大板!”
四十大板下去,就算尚珂蘭不死,那也隻會是出氣多,進氣少的情況。
尚珂蘭緩緩抬眸,一雙漆黑清潤的眼睛毫不避諱的跟她對視著:“側妃娘娘,不如在行刑之前,先請和管事來評評理如何?殿下之前交代和管事好好照顧民女,民女突然被您安上這莫須有的罪名,實在是有些不知所措,隻怕這四十大板下去,民女定會死於非命。”
“你倒是冷靜,到這時候還知道為自己辯解,可你別以為拿和管事出來就能壓住本妃,告訴你,這後宅的事情,和管事一個前院的人,他根本無權過問,你不過是殿下身邊的一個妾侍,本妃教訓一下你也就罷了,殿下難不成還會與本妃翻臉不成?”
李側妃並不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的對尚珂蘭說著,隨後毫不猶豫的對身邊婢女揮了揮手。
頓時,兩個婢女便上前將尚珂蘭一左一右押住,隻要她們一用力氣,便可立馬將尚珂蘭帶走。
尚珂蘭雙眸微眯,自己方才那番話便是擺明了在告訴李側妃,她是尉瑾的客人,不是這後宅的女人,李側妃沒有權利處置自己,就算要對自己用刑,那也得先過問尉瑾才行。
有如此想法,並非是尚珂蘭有多麽信任尉瑾,而是這些女人隻有拿出尉瑾的名頭來才能將她們鎮住。
但這李側妃卻並不吃這一套,她似乎一點也不害怕尉瑾。
這時候掙紮已經沒什麽用了,倒不如趁著現在人多,製造混亂迷惑府中高手的視線,然後趁亂逃出去!
蔥白的纖細的指尖緩緩緊握,她一手默默向腰間伸去,那裏藏著一把匕首。
這匕首是她在太子府時,托阿生給她帶的,好做防身之用。
突然,一道清冷如銀鈴般的聲音在大堂中響了起來,暫時打斷了尚珂蘭的動作。
隻見華淩緩緩看向李側妃,起身對李側妃屈膝行禮,恭敬道:“側妃娘娘,昨日妾身與莫問姑娘一同站在荷花池邊,那花萼確實是自己不小心失足掉進荷花池裏淹死的。”
聞言,李側妃雙眸一眯,看了那兩個押著尚珂蘭的婢女一眼。
頓時,兩個婢女鬆開手,小心站到了後麵去。
李側妃目光一轉,落到華淩身上,語氣中帶著一抹慍怒之意:“怎麽,看華淩你的意思,你似乎是在維護這個新人?本妃難道連處置一個新人的權利都沒有了?”
華淩白皙如瓷的臉上露出一抹淺笑,微微抬眸看向李側妃,細長的睫毛之下,她眸中閃爍著一點暗芒:“妾身不敢,隻是莫問姑娘才進府沒幾天,便從您這挨了四十大板,若叫二殿下知道,隻怕二殿下生氣,到時候與您鬧僵了關係,貴妃娘娘那裏也不好交代。”
此話一出,李側妃臉上露出一抹顧忌之色,但很快的,她便恢複平靜,重新用一種審視的目光看著尚珂蘭。
她眼神倨傲,輕蔑的打量了尚珂蘭片刻,隨後,李側妃才從她身上移開目光,冷哼一聲:“算你命大,有華淩替你求情,本妃便饒了你這一次,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這位份本妃降不得,便罰你做粗使丫頭三日,如何,你可服氣?”
李側妃一味地要將花萼之死牽扯到自己身上,企圖以此為借口將自己除掉,尚珂蘭自然不會輕易妥協。
隻是這華淩不會無緣無故屢次對自己出手相助,若自己這時候再拒絕李側妃,恐怕就算有華淩幫自己求情,李側妃也不可能放過自己了吧?
尚珂蘭眼裏微微閃爍了一下,停頓了片刻,便恭順的微微彎腰,對李側妃行禮道:“多謝側妃娘娘不殺之恩。”
除了李側妃,華淩和尚珂蘭說話時永遠都是一副鎮定從容的模樣,絲毫看不出來慌張之色,倒讓人有些懷疑她們隻是把生死當兒戲般在談論著。
李側妃移過眼去,不耐煩的對她擺了擺手:“既然你現在是粗使丫頭,那你便去榮媛堂外守著吧,該做什麽做什麽,別站在這兒礙本妃的眼睛!”
此話一出,眾人看向尚珂蘭的目光不禁又發生了變化。
這才短短一刻鍾的功夫不到,這莫問便從貴妾便成了粗使丫頭,那豈不是代表著在場眾人,誰都可以欺辱她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