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卻挑了挑眉,說道:“行,這佛珠賜給你也無妨。”
其實太後還真是有點舍不得這佛珠,畢竟是她戴了這麽多年的,又在香爐旁邊浸染了佛氣。
陳嬤嬤接過太後褪下的佛珠,將它遞到了尚珂蘭麵前:“宸妃娘娘,請。”
其餘妃嬪沒想到太後這麽大方,一時間對尚珂蘭便又羨慕了起來,投放到她身上的嫉妒的目光也不在少數。
華妃惱恨的看了尚珂蘭一眼,等到了她後,華妃吟了一首自創的荷花詩詞,隻是她才疏學淺,這詩詞聽起來到底比尚珂蘭的差了幾分意境。
但趙可涵卻笑著對華妃道:“華妃娘娘有才識,請選一樣首飾吧。”
尚珂蘭挑了挑眉,毫不掩飾臉上的詫異看向華妃,那目光似乎在說:平仄不齊,韻腳全無,竟也算詩詞?
華妃臉色一紅,更為氣憤。
她毫不客氣的指著尚珂蘭道:“本宮要你手上這串佛珠!”
剛從太後那裏得來的佛珠,還沒捂熱乎,華妃便想從她手裏搶過去。
看著華妃眼裏的勢在必得,尚珂蘭不禁感到好笑。
她爽快的褪下手上的佛珠,梔子將佛珠手串呈到華妃麵前,華妃接過後,對她得意一笑。
期間,又有三十多首妃嬪自創的吟誦荷花的詩詞,隻是一群養在深閨中的女子能做出什麽讓人耳目一新的詩詞來呢?
答案是,沒有。
但趙可涵卻全都給了過,就像這隻是一場鬧劇一般。
索性,尚珂蘭也沒有當真。
倒是梔子在一旁看著這些娘娘們附庸風雅,忍不住低聲對尚珂蘭吐槽道:“娘娘,這些人作的詩若是叫陛下和大公子聽了,恐怕都忍不住想捂住耳朵吧?”
宮中不乏有才氣的女子,可這些女子不願意展露她們的才氣,別人便也發現不了她們的鋒芒。
尚珂蘭聽了這話,隻笑而不語。
最後,輪到趙可涵的時候,趙可涵吟誦了一首自創的詩詞,這首詩詞無論是從底蘊還是水平上看,遠遠不像是一個十幾歲少女能作出來的。
尚珂蘭聽罷,並未點破。
但太後卻十分高興,讓人記錄下了趙可涵的這首詩,還額外賞賜了趙可涵一套頭麵首飾。
趙可涵謝過後,忽而調轉話頭,對華妃笑道:“華妃娘娘,不巧,民女也看上了您手上那串佛珠,不知您可否割愛?”
這趙可涵莫非是故意氣她的不成?到了她華妃手裏的東西,哪有再還迴去的道理?
可想想,她剛才不就是這麽對待尚珂蘭的嗎?
華妃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忍著心裏的不快將佛珠手串給了趙可涵。
華妃以為尚珂蘭此時定然在嘲笑自己,於是下意識的向尚珂蘭的方向看去。
卻見尚珂蘭手持一青花瓷茶盞,淡淡的呷一口涼茶後,笑容恬靜的與周圍的人說著話。
華妃惱恨她還笑的出來,正想收迴目光時,卻意外發現趙可涵也在看著尚珂蘭,而且她眸光陰鬱,雖然隻有一瞬間,可還是被華妃發現了!
原來如此……這趙可涵也不是很喜歡尚珂蘭嘛!
華妃勾唇一笑,眸光微閃,隨後倒了一杯果酒來到趙可涵麵前,友好的對她笑道:“趙姑娘,你初進宮,本宮卻覺得與你頗有緣分,想與你聊聊。”
說著,月兒搬來一張椅子放在趙可涵身邊,趙可涵看了她一眼,並未說話,臉上神情淡淡,完全沒了剛才吟詩作對的雅興。
尚珂蘭就像是這荷塘裏的荷花,一舉一動無形之間總能讓人將目光放在她的身上,縱然她剛才作了一首不錯的詩詞,卻並沒有引起這些妃嬪對她多加關注。
如果不是太後給她撐腰,恐怕她連站在這裏與這些宮妃喝茶的資格都沒有!
想著,趙可涵的心情漸漸沉悶了不少。
華妃主動與她示好,不知又有什麽目的?
但華妃卻並不在意她的態度,而是將果酒一飲而盡後,對趙可涵笑道:“那就這麽定了,今日戊時,本宮再去慈寧宮拜訪趙妹妹。”
對找可好的稱唿由“趙姑娘”變成了“趙妹妹”,想要與趙可涵站在同一陣營的心思昭然若揭。
趙可涵抬眸看了她一會兒,忽然拿著酒杯,將裏麵的酒水一飲而盡。
隻見她對華妃巧笑著,輕聲說道:“那民女便恭候華妃娘娘到來了。”
太後與皇後說著話,所以並未注意到兩人說著什麽。
陳嬤嬤低眉垂首,安靜的站在太後身側,也似乎沒有聽到兩人的話。
後麵,快到酉時宴會結束的時候,趙可涵提出要與眾妃嬪比試琴技。
她擅琴,能舞,在宴會之中大放異彩。
那一身白色繡杜鵑衣裙仿佛是為了跳舞而設計的一樣,在長廊之中,她一舞,宛若驚鴻。
著實讓宮妃們感受到了趙可涵的個人實力,相較之下,尚珂蘭隻彈了一首民間常有的曲子,顯得平凡許多。
隻有梔子知道,自家娘娘這是沒有將她們當成競爭對手來看。
到了酉時,這宴會便差不多散了。
出盡風頭的,唯有趙可涵一人。
後宮之中一片祥和的表麵尚且暗流湧動,更別提朝堂之上了。
此時,天色將暮,緋紅的霞光籠罩著眉州。
尚成源穿了一套褐色布衣,以布帶束發,渾身衣著皆如平民。
尚可霖也穿了一身藍色布衣,背後背著行囊,扶著尚成源趕路,他們混在難民之中,來到了一處露天茶寮裏。
扶著尚成源坐下後,尚可霖在桌上拍下一錢碎銀子道:“小二,來一籠包子,一壺茶!”
店小二笑眯眯地跑過來接過銀子後,客氣的對兩人道:“好嘞,兩位爺稍等!”
待店小二下去後,其餘難民也紛紛在茶寮附近坐下,每個人灰頭土臉,背上背著包裹。
尚成源摸著胡子,看著天邊的斜陽,雙眸微眯:“還有一天,就穿過眉州到達渝州了,這次蜀地受難,渝州知府卻不管不問,待我查明真相,便向聖上稟報。”
“父親,喝茶。”
尚可霖倒了一碗茶放在尚成源麵前,聞言不禁生氣的看著他道:“您說您都快五十的人了,還當自己是而立之年呢?為了聖上,這三年您一直肅貪官、平民怨、為朝中孕育人才,做了不少賢德之事,就不能歇歇?”
其實太後還真是有點舍不得這佛珠,畢竟是她戴了這麽多年的,又在香爐旁邊浸染了佛氣。
陳嬤嬤接過太後褪下的佛珠,將它遞到了尚珂蘭麵前:“宸妃娘娘,請。”
其餘妃嬪沒想到太後這麽大方,一時間對尚珂蘭便又羨慕了起來,投放到她身上的嫉妒的目光也不在少數。
華妃惱恨的看了尚珂蘭一眼,等到了她後,華妃吟了一首自創的荷花詩詞,隻是她才疏學淺,這詩詞聽起來到底比尚珂蘭的差了幾分意境。
但趙可涵卻笑著對華妃道:“華妃娘娘有才識,請選一樣首飾吧。”
尚珂蘭挑了挑眉,毫不掩飾臉上的詫異看向華妃,那目光似乎在說:平仄不齊,韻腳全無,竟也算詩詞?
華妃臉色一紅,更為氣憤。
她毫不客氣的指著尚珂蘭道:“本宮要你手上這串佛珠!”
剛從太後那裏得來的佛珠,還沒捂熱乎,華妃便想從她手裏搶過去。
看著華妃眼裏的勢在必得,尚珂蘭不禁感到好笑。
她爽快的褪下手上的佛珠,梔子將佛珠手串呈到華妃麵前,華妃接過後,對她得意一笑。
期間,又有三十多首妃嬪自創的吟誦荷花的詩詞,隻是一群養在深閨中的女子能做出什麽讓人耳目一新的詩詞來呢?
答案是,沒有。
但趙可涵卻全都給了過,就像這隻是一場鬧劇一般。
索性,尚珂蘭也沒有當真。
倒是梔子在一旁看著這些娘娘們附庸風雅,忍不住低聲對尚珂蘭吐槽道:“娘娘,這些人作的詩若是叫陛下和大公子聽了,恐怕都忍不住想捂住耳朵吧?”
宮中不乏有才氣的女子,可這些女子不願意展露她們的才氣,別人便也發現不了她們的鋒芒。
尚珂蘭聽了這話,隻笑而不語。
最後,輪到趙可涵的時候,趙可涵吟誦了一首自創的詩詞,這首詩詞無論是從底蘊還是水平上看,遠遠不像是一個十幾歲少女能作出來的。
尚珂蘭聽罷,並未點破。
但太後卻十分高興,讓人記錄下了趙可涵的這首詩,還額外賞賜了趙可涵一套頭麵首飾。
趙可涵謝過後,忽而調轉話頭,對華妃笑道:“華妃娘娘,不巧,民女也看上了您手上那串佛珠,不知您可否割愛?”
這趙可涵莫非是故意氣她的不成?到了她華妃手裏的東西,哪有再還迴去的道理?
可想想,她剛才不就是這麽對待尚珂蘭的嗎?
華妃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忍著心裏的不快將佛珠手串給了趙可涵。
華妃以為尚珂蘭此時定然在嘲笑自己,於是下意識的向尚珂蘭的方向看去。
卻見尚珂蘭手持一青花瓷茶盞,淡淡的呷一口涼茶後,笑容恬靜的與周圍的人說著話。
華妃惱恨她還笑的出來,正想收迴目光時,卻意外發現趙可涵也在看著尚珂蘭,而且她眸光陰鬱,雖然隻有一瞬間,可還是被華妃發現了!
原來如此……這趙可涵也不是很喜歡尚珂蘭嘛!
華妃勾唇一笑,眸光微閃,隨後倒了一杯果酒來到趙可涵麵前,友好的對她笑道:“趙姑娘,你初進宮,本宮卻覺得與你頗有緣分,想與你聊聊。”
說著,月兒搬來一張椅子放在趙可涵身邊,趙可涵看了她一眼,並未說話,臉上神情淡淡,完全沒了剛才吟詩作對的雅興。
尚珂蘭就像是這荷塘裏的荷花,一舉一動無形之間總能讓人將目光放在她的身上,縱然她剛才作了一首不錯的詩詞,卻並沒有引起這些妃嬪對她多加關注。
如果不是太後給她撐腰,恐怕她連站在這裏與這些宮妃喝茶的資格都沒有!
想著,趙可涵的心情漸漸沉悶了不少。
華妃主動與她示好,不知又有什麽目的?
但華妃卻並不在意她的態度,而是將果酒一飲而盡後,對趙可涵笑道:“那就這麽定了,今日戊時,本宮再去慈寧宮拜訪趙妹妹。”
對找可好的稱唿由“趙姑娘”變成了“趙妹妹”,想要與趙可涵站在同一陣營的心思昭然若揭。
趙可涵抬眸看了她一會兒,忽然拿著酒杯,將裏麵的酒水一飲而盡。
隻見她對華妃巧笑著,輕聲說道:“那民女便恭候華妃娘娘到來了。”
太後與皇後說著話,所以並未注意到兩人說著什麽。
陳嬤嬤低眉垂首,安靜的站在太後身側,也似乎沒有聽到兩人的話。
後麵,快到酉時宴會結束的時候,趙可涵提出要與眾妃嬪比試琴技。
她擅琴,能舞,在宴會之中大放異彩。
那一身白色繡杜鵑衣裙仿佛是為了跳舞而設計的一樣,在長廊之中,她一舞,宛若驚鴻。
著實讓宮妃們感受到了趙可涵的個人實力,相較之下,尚珂蘭隻彈了一首民間常有的曲子,顯得平凡許多。
隻有梔子知道,自家娘娘這是沒有將她們當成競爭對手來看。
到了酉時,這宴會便差不多散了。
出盡風頭的,唯有趙可涵一人。
後宮之中一片祥和的表麵尚且暗流湧動,更別提朝堂之上了。
此時,天色將暮,緋紅的霞光籠罩著眉州。
尚成源穿了一套褐色布衣,以布帶束發,渾身衣著皆如平民。
尚可霖也穿了一身藍色布衣,背後背著行囊,扶著尚成源趕路,他們混在難民之中,來到了一處露天茶寮裏。
扶著尚成源坐下後,尚可霖在桌上拍下一錢碎銀子道:“小二,來一籠包子,一壺茶!”
店小二笑眯眯地跑過來接過銀子後,客氣的對兩人道:“好嘞,兩位爺稍等!”
待店小二下去後,其餘難民也紛紛在茶寮附近坐下,每個人灰頭土臉,背上背著包裹。
尚成源摸著胡子,看著天邊的斜陽,雙眸微眯:“還有一天,就穿過眉州到達渝州了,這次蜀地受難,渝州知府卻不管不問,待我查明真相,便向聖上稟報。”
“父親,喝茶。”
尚可霖倒了一碗茶放在尚成源麵前,聞言不禁生氣的看著他道:“您說您都快五十的人了,還當自己是而立之年呢?為了聖上,這三年您一直肅貪官、平民怨、為朝中孕育人才,做了不少賢德之事,就不能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