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
慧妃從皇後娘娘的鳳儀宮迴到長春宮後,就一直氣不順。
想到清晨侍女將楚承簡派人送來的謎題時,慧妃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半個月前因與麗貴妃拌嘴,皇後娘娘一人罰寫了幾十個謎題。
當時慧妃將此事交給了楚承簡,且不說與麗貴妃拌嘴是因楚承簡而起,就是那麽大個兒子,不為母親做事,養來何用?
要不是楚承簡及時送來,慧妃都將此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慧妃見著這些謎題時還是很高興的,也慶幸兒子送的及時,等到鳳儀宮上交不了就麻煩了,又會被麗貴妃拿到喬頭狠狠說了。
但等慧妃打開看時,心情就不美妙了,這寫得什麽鬼,一整個鬼畫桃符,都分不清是個什麽字,拿出去上交也是丟人。
慧妃捏著這些紙,氣不打一處來,養個兒子有什麽用,拿來丟人現眼的。
不過還是有一個好處的,等永安帝駕崩後,她不用隨永安帝去了。
她經過思索還是不好意思拿過去,說自個記性不好忘記了,也好比麗貴妃那老女人說自個兒子字醜好啊。
反正她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也正常,隨她們怎麽說。
話雖這般說,但幾個時辰前,麗貴妃揪著說她記性不好時,慧妃心中還是升起濃濃的怒火。
“這個時辰也是下朝了,周忠義怎還未將那不孝子請來,”慧妃看向西洋鍾,這也到下早朝的時辰了,“九郎不會已經出宮了吧?”
“這個,周公公還未迴來,王爺應該是還未下朝,”慧妃的貼身宮女芳燕寬慰道,“娘娘您再等等。”
“這周忠義去的也夠久了,”慧妃點著手指算算時辰,“要是九郎出宮了,這些個字謎誰來抄?”
“他真是什麽都做不好,本宮不明白,章家怎麽出了這麽個子孫,更令人不相信的是,他居然是本宮生的。”
慧妃越說越不滿,“本宮家中,姐姐妹妹的孩子也沒個像九郎這般啊。”
芳燕聽著慧妃訴說心中的不滿,提醒道,“娘娘,這王爺是皇子。”
不算是章家的子孫了。
慧妃聽到芳燕的話,看了她一眼,還好不是章家的子孫,不然就衝楚承簡這做派,父親非得拿個棍子,一天打幾頓不可。
“這九郎定是與麗貴妃那兒子走太近了,將他身上的毛病學了個十成十。”
慧妃年輕時與麗貴妃住同一個宮殿,麗貴妃是主殿,她是住偏殿。
後來永安帝大封六宮,她就成了一宮之主,這才帶著楚承簡住到了長春宮。
“娘娘,您可別拿咱們王爺與宋親王比,這要這麽說來,咱們王爺可比那邊好太多。”
芳燕為楚承簡說了句公道話,她很想勸慧妃,別拿章府約束公子小姐的那套用在皇家,這不實用。
“哪裏好?”慧妃問,“平時書不讀,政事不做的,就喜歡出去與他四哥鬼混。”
芳燕腹議,這提的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吧,並且王爺也沒有成天與宋親王混在一塊,平時他都喜歡與太子一塊玩的。
“娘娘,王爺對王妃還是好的,對世子也好,沒有將後院搞的烏煙瘴氣,”芳燕盡量挑好的說,“還有,他也不愛去那等肮髒之地,也不好賭。”
慧妃聽見自個兒子有那麽多優良作風,心中湧起一股自豪感,臉上不顯,“這對媳婦孩子好,不是應該的?”
“不嫖不賭也算值得誇的地?你看,本宮的那些侄兒們哪個嫖哪個賭了?這做男子也太好了吧,一些正常的行為也值得拿出來表揚,他們也不害臊。”
芳燕也不勸了,這您說得都對,在她看來,她們王爺也是夠可以了,自家主子還是拿王爺與章家的公子們比。
“還有,你以為九郎不想過得像他四哥一樣嗎?還不是幼時有本宮看著,父親哥哥們震懾著,長大了有媳婦兒看著,他才不敢的,不然啊,準和他四哥一個樣。”
“娘娘,這也是王爺聽您的話,聽老太爺與老爺的話,還聽王妃的話,這就夠了,”芳燕勸著。
“哼,表麵聽話罷了,”慧妃想想都糟心,“你以為本宮在宮內,就不知他去逛個幾次窯子?”
“那小子前幾日還去了,別以為本宮不知曉,這要是被他媳婦知曉,他又沒有安生日子過,麗貴妃那兒子,真不是個東西,就想著如何帶壞九郎。”
這您都知曉?芳燕也是對宋親王頗有微詞,自己不學好,還想帶壞兄弟。
慧妃自己生的兒子,兒子身旁的下人自然是她過目的了,楚承簡去幹了什麽,慧妃大部分都知曉,特別是這種令她不能容忍的肮髒事。
“別說,本宮這兒媳也學懂事了,不像她年輕時那會,與九郎硬碰上了,”慧妃感慨著,“這要是本宮那侄女,都不知怎麽委屈呢。”
芳燕心道,因前幾年的事,鬧到陛下跟前,王妃吃虧了,如今大了幾歲,自然是更懂得如何行事了。
慧妃在楚承簡小時,就特別想大哥的女兒來做自家兒媳,可惜被永安帝亂點鴛鴦譜,配給了八郎。
當時慧妃心中那叫一個氣啊,她看上的兒媳給了八郎,做瑾妃的兒媳了。
永安帝心中打的什麽算盤,她會不知曉?
他不就是想將章家的勢力分開,給先皇後所出的嫡子們掃清障礙。
章家上一輩的小姐入宮為嬪妃,小輩姑娘嫁不是章家女所出的皇子,就看章家是支持慧妃所出的九皇子,還是嫁八皇子的小姐。
可惜,章家向來就不站隊,永安帝還是不信任他的那些臣子們。
後來,永安帝看她心中不舒服,又有九郎鬧著,就將她娘家大嫂的親侄女賜給九郎了。
這慧妃就納悶了,永安帝就不怕章李兩家聯手去爭這儲君之位嘛。
說白了,永安帝還是在揣測人心,畢竟章李兩家皇子有兩個,儲君之位就隻一個,永安帝很清楚利益分配不均,家族關係容易破裂。
“還好湘姐兒未配給九郎,就她那柔弱的性子,沒有九郎如今這媳婦厲害,定是管不住他的。”
慧妃想起,當年湘姐兒與八郎賜婚聖旨下來時,九郎在與她鬧,就感覺搞笑。
當時,慧妃真的感謝永安帝八輩祖宗,瞎指點,她都不知暗示過多少遍了,日後想著讓九郎娶章家女,主要是慧妃沒有女兒,她很喜歡娘家這個侄女。
之後永安帝給來了這麽一出,打了她個措手不及。
要命的是,慧妃在楚承簡麵前說多了,楚承簡就當真了,侄女被賜婚給八郎後,楚承簡就一直鬧騰。
慧妃可是哄了許久,當時她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後悔的很。
那時慧妃還擔憂,楚承簡對他表姐用情太深,喜歡的人成為嫂子,會出什麽事呢,也怕未來兒媳會受委屈。
後麵,永安帝給九郎賜婚後,九郎又鬧騰了許久,說不娶,慧妃繼續哄了許久,終於磨得他同意了。
在九郎娶親後,發現兒子與兒媳處的還可以,慧妃也就放下心來,說白了,九郎對侄女兒哪來的情,不過是小孩子家家的不服氣罷了。
“娘娘,要是王爺出宮了,周公公未碰到王爺,那些字謎就由奴婢重新抄寫一份吧,”芳燕提議,畢竟也不能上交這份去啊。
“不用,他要是出宮了,就派個人去宮外將九郎喚迴宮,他不抄好,本宮拿他好看。”
慧妃經提醒,又想起那慘不忍睹的字,父親與哥哥的字都很好,很有筆鋒的,怎楚承簡的字,奇醜無比,就像是著急趕出來的。
要是楚承簡在此,定會說,母妃你猜對了,這就是他清晨起身時,突然想到此事,抓緊趕出來的。
實在是忘記了。
慧妃從皇後娘娘的鳳儀宮迴到長春宮後,就一直氣不順。
想到清晨侍女將楚承簡派人送來的謎題時,慧妃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半個月前因與麗貴妃拌嘴,皇後娘娘一人罰寫了幾十個謎題。
當時慧妃將此事交給了楚承簡,且不說與麗貴妃拌嘴是因楚承簡而起,就是那麽大個兒子,不為母親做事,養來何用?
要不是楚承簡及時送來,慧妃都將此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慧妃見著這些謎題時還是很高興的,也慶幸兒子送的及時,等到鳳儀宮上交不了就麻煩了,又會被麗貴妃拿到喬頭狠狠說了。
但等慧妃打開看時,心情就不美妙了,這寫得什麽鬼,一整個鬼畫桃符,都分不清是個什麽字,拿出去上交也是丟人。
慧妃捏著這些紙,氣不打一處來,養個兒子有什麽用,拿來丟人現眼的。
不過還是有一個好處的,等永安帝駕崩後,她不用隨永安帝去了。
她經過思索還是不好意思拿過去,說自個記性不好忘記了,也好比麗貴妃那老女人說自個兒子字醜好啊。
反正她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也正常,隨她們怎麽說。
話雖這般說,但幾個時辰前,麗貴妃揪著說她記性不好時,慧妃心中還是升起濃濃的怒火。
“這個時辰也是下朝了,周忠義怎還未將那不孝子請來,”慧妃看向西洋鍾,這也到下早朝的時辰了,“九郎不會已經出宮了吧?”
“這個,周公公還未迴來,王爺應該是還未下朝,”慧妃的貼身宮女芳燕寬慰道,“娘娘您再等等。”
“這周忠義去的也夠久了,”慧妃點著手指算算時辰,“要是九郎出宮了,這些個字謎誰來抄?”
“他真是什麽都做不好,本宮不明白,章家怎麽出了這麽個子孫,更令人不相信的是,他居然是本宮生的。”
慧妃越說越不滿,“本宮家中,姐姐妹妹的孩子也沒個像九郎這般啊。”
芳燕聽著慧妃訴說心中的不滿,提醒道,“娘娘,這王爺是皇子。”
不算是章家的子孫了。
慧妃聽到芳燕的話,看了她一眼,還好不是章家的子孫,不然就衝楚承簡這做派,父親非得拿個棍子,一天打幾頓不可。
“這九郎定是與麗貴妃那兒子走太近了,將他身上的毛病學了個十成十。”
慧妃年輕時與麗貴妃住同一個宮殿,麗貴妃是主殿,她是住偏殿。
後來永安帝大封六宮,她就成了一宮之主,這才帶著楚承簡住到了長春宮。
“娘娘,您可別拿咱們王爺與宋親王比,這要這麽說來,咱們王爺可比那邊好太多。”
芳燕為楚承簡說了句公道話,她很想勸慧妃,別拿章府約束公子小姐的那套用在皇家,這不實用。
“哪裏好?”慧妃問,“平時書不讀,政事不做的,就喜歡出去與他四哥鬼混。”
芳燕腹議,這提的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吧,並且王爺也沒有成天與宋親王混在一塊,平時他都喜歡與太子一塊玩的。
“娘娘,王爺對王妃還是好的,對世子也好,沒有將後院搞的烏煙瘴氣,”芳燕盡量挑好的說,“還有,他也不愛去那等肮髒之地,也不好賭。”
慧妃聽見自個兒子有那麽多優良作風,心中湧起一股自豪感,臉上不顯,“這對媳婦孩子好,不是應該的?”
“不嫖不賭也算值得誇的地?你看,本宮的那些侄兒們哪個嫖哪個賭了?這做男子也太好了吧,一些正常的行為也值得拿出來表揚,他們也不害臊。”
芳燕也不勸了,這您說得都對,在她看來,她們王爺也是夠可以了,自家主子還是拿王爺與章家的公子們比。
“還有,你以為九郎不想過得像他四哥一樣嗎?還不是幼時有本宮看著,父親哥哥們震懾著,長大了有媳婦兒看著,他才不敢的,不然啊,準和他四哥一個樣。”
“娘娘,這也是王爺聽您的話,聽老太爺與老爺的話,還聽王妃的話,這就夠了,”芳燕勸著。
“哼,表麵聽話罷了,”慧妃想想都糟心,“你以為本宮在宮內,就不知他去逛個幾次窯子?”
“那小子前幾日還去了,別以為本宮不知曉,這要是被他媳婦知曉,他又沒有安生日子過,麗貴妃那兒子,真不是個東西,就想著如何帶壞九郎。”
這您都知曉?芳燕也是對宋親王頗有微詞,自己不學好,還想帶壞兄弟。
慧妃自己生的兒子,兒子身旁的下人自然是她過目的了,楚承簡去幹了什麽,慧妃大部分都知曉,特別是這種令她不能容忍的肮髒事。
“別說,本宮這兒媳也學懂事了,不像她年輕時那會,與九郎硬碰上了,”慧妃感慨著,“這要是本宮那侄女,都不知怎麽委屈呢。”
芳燕心道,因前幾年的事,鬧到陛下跟前,王妃吃虧了,如今大了幾歲,自然是更懂得如何行事了。
慧妃在楚承簡小時,就特別想大哥的女兒來做自家兒媳,可惜被永安帝亂點鴛鴦譜,配給了八郎。
當時慧妃心中那叫一個氣啊,她看上的兒媳給了八郎,做瑾妃的兒媳了。
永安帝心中打的什麽算盤,她會不知曉?
他不就是想將章家的勢力分開,給先皇後所出的嫡子們掃清障礙。
章家上一輩的小姐入宮為嬪妃,小輩姑娘嫁不是章家女所出的皇子,就看章家是支持慧妃所出的九皇子,還是嫁八皇子的小姐。
可惜,章家向來就不站隊,永安帝還是不信任他的那些臣子們。
後來,永安帝看她心中不舒服,又有九郎鬧著,就將她娘家大嫂的親侄女賜給九郎了。
這慧妃就納悶了,永安帝就不怕章李兩家聯手去爭這儲君之位嘛。
說白了,永安帝還是在揣測人心,畢竟章李兩家皇子有兩個,儲君之位就隻一個,永安帝很清楚利益分配不均,家族關係容易破裂。
“還好湘姐兒未配給九郎,就她那柔弱的性子,沒有九郎如今這媳婦厲害,定是管不住他的。”
慧妃想起,當年湘姐兒與八郎賜婚聖旨下來時,九郎在與她鬧,就感覺搞笑。
當時,慧妃真的感謝永安帝八輩祖宗,瞎指點,她都不知暗示過多少遍了,日後想著讓九郎娶章家女,主要是慧妃沒有女兒,她很喜歡娘家這個侄女。
之後永安帝給來了這麽一出,打了她個措手不及。
要命的是,慧妃在楚承簡麵前說多了,楚承簡就當真了,侄女被賜婚給八郎後,楚承簡就一直鬧騰。
慧妃可是哄了許久,當時她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後悔的很。
那時慧妃還擔憂,楚承簡對他表姐用情太深,喜歡的人成為嫂子,會出什麽事呢,也怕未來兒媳會受委屈。
後麵,永安帝給九郎賜婚後,九郎又鬧騰了許久,說不娶,慧妃繼續哄了許久,終於磨得他同意了。
在九郎娶親後,發現兒子與兒媳處的還可以,慧妃也就放下心來,說白了,九郎對侄女兒哪來的情,不過是小孩子家家的不服氣罷了。
“娘娘,要是王爺出宮了,周公公未碰到王爺,那些字謎就由奴婢重新抄寫一份吧,”芳燕提議,畢竟也不能上交這份去啊。
“不用,他要是出宮了,就派個人去宮外將九郎喚迴宮,他不抄好,本宮拿他好看。”
慧妃經提醒,又想起那慘不忍睹的字,父親與哥哥的字都很好,很有筆鋒的,怎楚承簡的字,奇醜無比,就像是著急趕出來的。
要是楚承簡在此,定會說,母妃你猜對了,這就是他清晨起身時,突然想到此事,抓緊趕出來的。
實在是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