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環聽了石寶的故事,唏噓不已,他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收伏石寶為自己所用。


    這時龐秋霞走了進來,手裏捧著盧環的衣襟。


    “盧公子,你的衣服已經補好了,快穿上吧。”


    說完,秋霞將衣衫披在盧環身上。


    盧環將衣衫穿好,看了看那枚扣子,已經恢複如初。


    他向龐秋霞施了一禮:“秋霞,多謝了,沒想到秋霞習武之人,還有一雙針線巧手。”


    龐秋霞微笑道:“盧公子,這本是女紅手藝,我們家鄉女孩家都要學的。”


    盧環道:”秋霞姑娘不要再忙了,你也坐下來,咱們同飲幾杯。“


    龐萬春道:”盧公子說的有理,秋霞你就坐下來,咱們與盧公子喝幾杯。“


    龐秋霞便坐下來,三人再次舉杯相慶,氣氛漸漸變得熱烈起來。


    龐萬春講起了自己如何隨方臘起義,如何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那激昂的語調仿佛能將人帶入那烽火連天的歲月。


    盧環靜靜地聽著,不時發出讚歎之聲。


    龐萬春出身於一個箭術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隱居的獵戶,擁有超凡的箭法技藝。


    自幼年起,龐萬春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明才智,並跟隨父親學習箭術。經過三年的刻苦訓練,他在步下與馬上均能做到箭無虛發,其箭法在周圍數百裏內堪稱一流。


    然而,隨著技藝的提升,龐萬春開始變得驕傲自滿,不再像從前那樣虛心學習。


    某日,龐萬春得知父親將前往校場觀看他的射箭表演,便精心準備了一番。


    在校場上,他展示了“百步穿針”的絕技,將一枚銅錢掛在百步之外,然後一箭射中銅錢眼,連續十箭皆如此精準。


    接著,他又表演了“快馬采花”,在疾馳的馬上射斷了十個纓骨朵的鋼絲,同樣十箭全中。


    然而,盡管他表現得如此出色,父親卻並未給予任何誇獎或讚賞,隻是告訴他現有的箭法已不再稀罕,要保國安民還需有更獨到的功夫。


    為了考驗龐萬春,父親從腰間摸出一個雞蛋大小的鋼球,讓他將其挑在杆頭上,在百步之外射中,並且箭要掉在杆下才算本事。


    龐萬春自信滿滿地接受了挑戰,但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他連續射了十箭,卻無一箭能射中鋼球的正中點,更別提讓箭掉在杆下了。


    這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驕傲自滿是多麽地可笑和無知。


    從那以後,龐萬春再也不敢驕傲自大,而是每天認真練習箭術。


    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苦練,他終於聽到了一支箭掉在杆下的聲音。


    又一個九九八十一天後,他有兩支箭掉在了杆下。


    就這樣,他一直練了十個九九八十一天,終於能夠精準地將箭射在鋼球的正當中了。


    這一招被他父親命名為“飛龍戲珠”,在當時尚無人能及。


    龐萬春不僅箭術超群,還擅長槍法和武藝。


    他的妹妹龐秋霞也跟隨他一同習武練箭,箭術同樣不凡。


    然而,好景不長,龐萬春的父親去世後,他們的家鄉又遭遇了水災,家財盡失。


    兄妹二人隻好背井離鄉,四處逃難。


    在浙西一帶,他們因多日未進食且染上瘟疫而奄奄一息。


    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正在給災民施舍義粥的方臘。


    方臘見龐萬春雖然病容滿麵,但氣度不凡,便詢問了他的家世經曆。當得知他精於箭術後,方臘便將兄妹二人接到家中請大夫治病。


    康複後,兄妹二人感激方臘的救命之恩,決定留在方臘身邊,成為他發展明教的骨幹力量。


    龐萬春擔任方臘軍中的箭術教習,而龐秋霞則認方臘為義父,方臘膝下無女,也樂得龐秋霞做他的女兒,並賜了龐秋霞一個名字叫方梅。


    隨著方臘勢力的不斷擴大,龐萬春成立了神箭營,由五百名箭術高超的士兵組成。


    在龐萬春的親自教授下,這些士兵個個箭無虛發,成為了方臘的近前禦衛。


    龐萬春也因此名揚天下,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小養由基”。


    盧環聽著龐家兄妹的講述,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意。


    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能有如此忠貞之士,實屬難得。


    他端起酒杯,向龐家兄妹敬道:”你們在亂世之中得遇方臘,也算是人生之幸,來,我敬你們一杯!”


    龐家兄妹一飲而盡。


    龐萬春捧起酒壇,給盧環斟滿,然後端起酒杯道:“盧兄弟,我與你一見如故,今日想與你結為異姓兄弟,不知意下如何?”


    盧環聞言,心中一動。


    他深知龐萬春是個性情中人,能與他結為兄弟,實乃榮幸之至。


    他端起酒杯道:“龐兄此言正合我意。來,我們今日就結為異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二人當即在桌案上擺上香爐,擺下三牲祭品,殺雞滴血,飲了血酒。


    龐萬春長盧環一歲為兄,盧環為弟。


    然後盧環與龐萬春重新入席,三人再次舉杯相慶,氣氛達到了高潮。


    盧環道:“咱們既結為了兄弟,便是一家人了,我就說個一家之言,還請兄長代為美言。”


    龐萬春道:“兄弟說來便是,隻要我龐萬春能夠做得到的。”


    盧環道:“如今朝廷兵分兩路南下,一路由張叔夜統率十萬大軍,一路由韓世忠統率十萬人馬,後邊還有宋江的十萬人馬,如此一來,就對新梁山和聖公形成了夾擊之勢,今日與聖公交談起來,聖公對朝廷人馬頗不以為然,這張叔夜和韓世忠卻不同於當初的高俅、童貫,此二人是大宋一流的人物,尤其那個韓世忠,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深通謀略。前日,我又收到情報,朝廷準備派出第三路人馬,由宗澤掛帥,統兵十萬於近期出征,目標直指杭州。這宗澤年近七旬,是沙場宿將,足智多謀,尤其擅於用人。如果這三路人馬齊出,加上宋江的梁山軍,便是四十萬大軍。不是我出言不恭,你們聖公絕不是對手,即使我們新梁山也要避其鋒芒。如今張叔夜的先鋒部隊已經到了淮北,先鋒大將就是名播天下的當世呂布小白龍韓存保。而張叔夜有四員大將,分別是開山力士小武聖周昂、兩麵天王雙刀將李成、八臂金剛金槍手丘嶽和大名都監聞大刀聞達,都有萬夫不擋之勇。隻有我們雙方聯合,才能應對危機,現在情勢緊急,聖公必須要做出決斷了。我知你是聖公倚重的大將,秋霞又是聖公義女,還請兄長能出力說服聖公與新梁山聯合抗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一笑乾坤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一笑乾坤客並收藏水滸風雲大宋頭條好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