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頁
為娶絕美夫郎,她要造反當女帝 作者:洛雲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久之後,譚家三女跟自家嫡親哥哥「廝混」的事兒就被外人無意中「撞破」,不出半日,這消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似的傳遍整個金陵。
蘇勝聞言,火冒三丈,連下三道聖旨,轟動金陵。
第一道:譚國公教女無方,罰俸祿三年,禁足於府,自省三月。
第二道:冊封莞貴君為皇貴君,鳳君譚經交出後宮鳳印。
第三道:譚家三女廢黜官身,杖責一百,逐出金陵。
而譚家三女的嫡親哥哥在事發的第二日便懸樑自盡。
若非臣不煥提議,蘇憶桃絕對幹不出這喪心病狂的事兒!
一步棋,便把譚家幾十年的威望削去大半,就連鳳君譚經都因此失寵,還真是給蘇碎月送去了一條「毒魚」。
這並不是臣不煥第一次藏在幕後搞事情。
自他進京,金陵城內八成的動盪都跟他脫不了幹係。
唯一的瑕疵,便是花箋是死,和崚山軍的覆滅。嚴格來說,這並不算臣不煥失策。
崚山位處南上金陵的咽喉之地,雖不是兵家險地,但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他曾告誡過花箋,金陵不破,崚山不動!
可人家不聽啊!!!
這一千崚山精兵乃是前朝最後的底牌,也是搏命的後手,卻因花箋的魯莽葬送在血煞軍的鐵騎之下,犧牲的毫無意義。
雖然她們斬殺了三千玉侯叛軍,可最後完全是為蘇勝做了嫁衣。
崚山軍來援的時候,臣不煥就知道蘇勝藏有後手,因為她在行宮內殿的表現太鎮定,那種感覺,是大局在握的自信,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隻不過,來不及了。
從崚山軍的出現的那一刻,就註定是一顆廢棋。
擅自行動,乃軍中大忌。
若非血煞軍在最後關頭現身,恐怕就連徐鏡都會暴露身份,折在山上。
秋獵歸來,臣不煥一直在反覆復盤這件事,尋找蘇勝以身設局的蛛絲馬跡,並引以為戒。
第517章 外傳【雁南歸】14
他是謀士,不是神靈。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即便是麒麟才子,也不可能麵麵俱到。相較於芸芸眾生,他隻是盡可能降低了出錯的概率。
花箋的死,崚山軍的覆滅,讓臣不煥深深地意識到一個問題——他必須培養一些直接聽令於他的武將。
這麽多年來,徐鏡從軍,負責招攬武將,操練軍隊,控製地方政權;臣不煥從文,藏身幕後,負責出謀劃策,暗中聯合名門世家,安插官員進入朝堂,把控朝政。
武將,歸根結底就是拳腳厲害,目不識丁,魯莽獨斷,血氣方剛,沒什麽心機,還剛愎自用,時常搞什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世上並不是每個兵,都有為將之才,也並不是每個將軍,都是鎮國戰神,文能縱觀全局,用兵詭譎,武能大殺四方,戰無不勝。
尋常將領,特別是那些求功冒進,喜歡擅自行動的將領,太容易折在敵人的陰謀詭計裏……
花箋的死,對臣不煥而言無足輕重,甚至輕若鴻毛拂發梢,隻是讓他多了一絲警惕。
這大抵就是,古來謀士最薄情。
不過……若謀士動了情,大抵是,為利動,為欲動,為心動,為情動,為人動。
……
譚家的笑話還未平歇,金陵又出了一件轟動全城的事——禦前總管無懷姑姑暴斃宮闈。
大理寺和刑部齊齊出動,連夜徹查了三日,卻連致死原因都沒查清楚,隻知道是某種不確定原因導致的心髒驟停。
不知道兇手的作案手法,沒有傷口,沒有兇器,這案子很難繼續追查下去。
局勢所迫,血煞軍將領樂希走出黑暗,任宮中禁軍大統領一職,統領三千禁軍。
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鬼刀雙煞——蟬鳴、空桑一明一暗守在蘇勝身側,保護她的安全。
蘇憶桃這步棋走的極其刁鑽,一箭雙鵰,不僅剷除了無懷這個心頭大患,還炸出蘇勝的兩張底牌。
一夜之間,拿出三位三品當護衛,可見蘇勝底蘊之深。同時也說明,她手底下至少有五六個三品,甚至更多。
祝暮澤那邊,也有驚無險地過半個月。
一切都按照臣不煥預想的那樣發展,蘇憶桃果真沒有輕易信任他,不僅親自驗傷,還時常雞蛋裏麵挑骨頭,隻要稍不留神,就會被她逮住錯處一頓責罰。
不過對祝暮澤來說,這種程度的刁難,完全就是小兒科,隨隨便便就能應付過去,畢竟他當年差點被蘇碎月打死。
區區致命傷,他都能扛,何況小傷?
不過,別人是打人不打臉,而蘇憶桃這廝卻一反常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尤其鍾愛他這平平無奇的雙手,嗯,打人不打手?!
……
「主人。」
祝暮澤雙手端著茶湯,走到小案前跪下,向下躬身,將茶盞奉給她。
蘇憶桃將手裏的字寫完,才慢條斯理地端過茶盞,而祝暮澤則麵無表情地將酸痛的手臂收迴來,規規矩矩跪坐在桌前,靜靜等候她的下文。
「把那幾卷書收拾了,桃花也該換換了,還有,把窗支著,竹簾捲起來。」
「是。」他頷首一拜,起身去支窗捲簾,又把天青瓷瓶裏的桃枝扔掉,從後院剪了一支剛盛開的春桃插在花瓶裏,最後才跪在地上去收拾扔了滿地的廢稿、書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蘇勝聞言,火冒三丈,連下三道聖旨,轟動金陵。
第一道:譚國公教女無方,罰俸祿三年,禁足於府,自省三月。
第二道:冊封莞貴君為皇貴君,鳳君譚經交出後宮鳳印。
第三道:譚家三女廢黜官身,杖責一百,逐出金陵。
而譚家三女的嫡親哥哥在事發的第二日便懸樑自盡。
若非臣不煥提議,蘇憶桃絕對幹不出這喪心病狂的事兒!
一步棋,便把譚家幾十年的威望削去大半,就連鳳君譚經都因此失寵,還真是給蘇碎月送去了一條「毒魚」。
這並不是臣不煥第一次藏在幕後搞事情。
自他進京,金陵城內八成的動盪都跟他脫不了幹係。
唯一的瑕疵,便是花箋是死,和崚山軍的覆滅。嚴格來說,這並不算臣不煥失策。
崚山位處南上金陵的咽喉之地,雖不是兵家險地,但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他曾告誡過花箋,金陵不破,崚山不動!
可人家不聽啊!!!
這一千崚山精兵乃是前朝最後的底牌,也是搏命的後手,卻因花箋的魯莽葬送在血煞軍的鐵騎之下,犧牲的毫無意義。
雖然她們斬殺了三千玉侯叛軍,可最後完全是為蘇勝做了嫁衣。
崚山軍來援的時候,臣不煥就知道蘇勝藏有後手,因為她在行宮內殿的表現太鎮定,那種感覺,是大局在握的自信,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隻不過,來不及了。
從崚山軍的出現的那一刻,就註定是一顆廢棋。
擅自行動,乃軍中大忌。
若非血煞軍在最後關頭現身,恐怕就連徐鏡都會暴露身份,折在山上。
秋獵歸來,臣不煥一直在反覆復盤這件事,尋找蘇勝以身設局的蛛絲馬跡,並引以為戒。
第517章 外傳【雁南歸】14
他是謀士,不是神靈。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即便是麒麟才子,也不可能麵麵俱到。相較於芸芸眾生,他隻是盡可能降低了出錯的概率。
花箋的死,崚山軍的覆滅,讓臣不煥深深地意識到一個問題——他必須培養一些直接聽令於他的武將。
這麽多年來,徐鏡從軍,負責招攬武將,操練軍隊,控製地方政權;臣不煥從文,藏身幕後,負責出謀劃策,暗中聯合名門世家,安插官員進入朝堂,把控朝政。
武將,歸根結底就是拳腳厲害,目不識丁,魯莽獨斷,血氣方剛,沒什麽心機,還剛愎自用,時常搞什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世上並不是每個兵,都有為將之才,也並不是每個將軍,都是鎮國戰神,文能縱觀全局,用兵詭譎,武能大殺四方,戰無不勝。
尋常將領,特別是那些求功冒進,喜歡擅自行動的將領,太容易折在敵人的陰謀詭計裏……
花箋的死,對臣不煥而言無足輕重,甚至輕若鴻毛拂發梢,隻是讓他多了一絲警惕。
這大抵就是,古來謀士最薄情。
不過……若謀士動了情,大抵是,為利動,為欲動,為心動,為情動,為人動。
……
譚家的笑話還未平歇,金陵又出了一件轟動全城的事——禦前總管無懷姑姑暴斃宮闈。
大理寺和刑部齊齊出動,連夜徹查了三日,卻連致死原因都沒查清楚,隻知道是某種不確定原因導致的心髒驟停。
不知道兇手的作案手法,沒有傷口,沒有兇器,這案子很難繼續追查下去。
局勢所迫,血煞軍將領樂希走出黑暗,任宮中禁軍大統領一職,統領三千禁軍。
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鬼刀雙煞——蟬鳴、空桑一明一暗守在蘇勝身側,保護她的安全。
蘇憶桃這步棋走的極其刁鑽,一箭雙鵰,不僅剷除了無懷這個心頭大患,還炸出蘇勝的兩張底牌。
一夜之間,拿出三位三品當護衛,可見蘇勝底蘊之深。同時也說明,她手底下至少有五六個三品,甚至更多。
祝暮澤那邊,也有驚無險地過半個月。
一切都按照臣不煥預想的那樣發展,蘇憶桃果真沒有輕易信任他,不僅親自驗傷,還時常雞蛋裏麵挑骨頭,隻要稍不留神,就會被她逮住錯處一頓責罰。
不過對祝暮澤來說,這種程度的刁難,完全就是小兒科,隨隨便便就能應付過去,畢竟他當年差點被蘇碎月打死。
區區致命傷,他都能扛,何況小傷?
不過,別人是打人不打臉,而蘇憶桃這廝卻一反常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尤其鍾愛他這平平無奇的雙手,嗯,打人不打手?!
……
「主人。」
祝暮澤雙手端著茶湯,走到小案前跪下,向下躬身,將茶盞奉給她。
蘇憶桃將手裏的字寫完,才慢條斯理地端過茶盞,而祝暮澤則麵無表情地將酸痛的手臂收迴來,規規矩矩跪坐在桌前,靜靜等候她的下文。
「把那幾卷書收拾了,桃花也該換換了,還有,把窗支著,竹簾捲起來。」
「是。」他頷首一拜,起身去支窗捲簾,又把天青瓷瓶裏的桃枝扔掉,從後院剪了一支剛盛開的春桃插在花瓶裏,最後才跪在地上去收拾扔了滿地的廢稿、書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