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重生後女將軍殺瘋全京城 作者:張魚小丸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前在侯府,任何事隻要我有一點不滿,府裏頭就會雞飛狗跳,然後所有人都指責我不該怎麽樣怎麽樣,隻要我妥協了,退讓了,那就一片和睦。」
宋若昭將匕首收起來,淡淡地開口。
「這次迴京之前差點死在了路上,經歷過一次鬼門關,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為什麽要活得這麽卑微,這麽辛苦?」
「其實……現在也有人傳聞將軍殘暴……」薛長河好似從方才的那一幕中迴過神來,看著宋若昭問道,「還說將軍迴京以後就枉顧禮法,根本不管旁人有罪無罪,隻要跟將軍有仇或者作對,那就是非死即殘的下場……」
「那你覺得呢?」宋若昭聽到薛長河這麽說,不禁反問道,「你也認為我是這樣的人嗎?」
「其實,將軍迴京第一件事便是去救了自己的妹妹,隨後將方家拖下水。」
薛長河看著宋若昭,目光灼灼地說道,「因為方家出事,好像京中就有人坐不住了,禦史彈劾不僅沒有讓將軍傷筋動骨,反而讓他們賠了夫人又折兵,連帶著溫國公府出事……而如果我沒有記錯,這些人似乎都曾經跟淮山賑災那件事有關。」
宋若昭讚許地看了薛長河一眼,果然,薛判官的腦子並不是後來才長出來的,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有這個本事。
「繼續說。」
「我特地查過,當時因多日大雨,致淮山山石滾落,泥漿席捲周遭村寨,百姓認定是山神發怒,懲治世人,所以不敢遠離。」薛長河見宋若昭沒有反駁自己,當下信心倍增,又有些猶豫地繼續說道,「當時負責賑災的正是前……太子。」
「還有……兄長。」
宋若昭心裏默默補了一句。
那年去賑災的,是現在被關在宗人府的前太子殿下。
還有,半道上與太子偶遇卻誌同道合的兄長。
當時他們恰好迴京,太子便邀請兄長與他一同前去,兄長欣然同意。
隻可惜,他們費盡心思安撫百姓,等來的賑災糧卻隻有一半,剩下的全都是觀音土!
可送到太子殿下和兄長麵前的糧食都是完好無損的,還沒等他們去查看,兄長便接到了他們一家在附近遇險的消息。
為了護著她,兄長一人引開了那些匪徒,可他本就幾日未進米糧,又不眠不休,根本不是那些人的對手,最終落入懸崖,屍骨無存。
等到她以兄長的身份再次折返的時候,淮山已經因為觀音土吃死了人而徹底亂了。
而那位太子殿下因為賑災不利,致百餘人腹脹而亡,最終被聖上奪去了太子的身份,關進了宗人府。
所以,其實宋若昭並未見過前太子,可她知道,那是位心繫天下百姓的聖君明主。
她重活一世,為的不僅僅是報仇,更是為了大齊的江山。
「薛長河。」宋若昭看著麵前的少年,麵上帶了幾分認真,沉聲道,「我宋若昭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那些被我廢了的人,亦或者殺了的人,沒有一個無辜的,而我也有足夠的把握全身而退。」
有了上一世的經歷,宋若昭深知她要對付的人都是皇上早已經知曉他們的罪行,隻是不能由聖上來動手而已。
對聖上來說,她是他現在手中最利的一把刀。
可對於宋若昭來說,她要做的便是徹底掃除太子恢復身份路上的絆腳石。
為了大齊,為了百姓,她可以做任何事。
神擋,就殺神,佛擋,那就殺佛……
就算最後罪孽深重要下地獄,那她也絕不給自己留半分退路!
「可是將軍,這樣值得嗎?」薛長河好似聽懂了宋若昭的言外之意,當下忍不住顫聲開口,「也許到最後沒有人會知曉你做的一切,你可能會被天下人厭棄,這樣也無妨嗎?」
第129章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其實,從方才開始,薛長河便覺得宋若昭對自己過於信任,所以才一時沒有從那種激動而又無法言表的心情中迴過神來。
結果在聽到她這番話之後,薛長河才意識到,原來宋若昭竟然從一開始就抱著玉石俱焚的想法。
察覺到這一點,薛長河的心裏不知為何湧出濃濃的悲傷,那種無力像極了他夢中死都無法救出那個人時的感覺,以至於他心中所想就這麽脫口而出。
「就算以後你功成名就,史書將你的付出都記錄下來,可並不能改變世人的眼光,到時候你可能依舊要背負著手段狠辣,無法無天……甚至是奸臣賊子的名聲,這樣也真的無妨嗎?」
「薛長河,你知道什麽叫做最合適的刀嗎?」
宋若昭聽到薛長河說的這些話,當下微微一笑,平靜地開口。
「錦衣衛指揮使靳離,人人提起他來,背地裏總要罵一句奸臣,可麵上都要對他恭恭敬敬,畢竟說不定上一刻還在談笑風生,下一刻他可能就已經要了對方的命,這些年,被他盯上的人基本上都變成了死人。」
「就算他現在悄無聲息地離開,也會鬧得人心惶惶,恨不得連自己穿開襠褲時做過什麽壞事都想一遍,唯恐自己落了什麽把柄在靳離手裏,結果你瞧,現在朝堂上下一片祥和,連吃喝宴請都比往日少了近乎半數。」
提起靳離,宋若昭的眉眼柔和了幾分,嘴角帶著一絲笑意。
「每個人都罵他,可每個人都想成為他,所以,你說世人如何評說我的所作所為……重要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宋若昭將匕首收起來,淡淡地開口。
「這次迴京之前差點死在了路上,經歷過一次鬼門關,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為什麽要活得這麽卑微,這麽辛苦?」
「其實……現在也有人傳聞將軍殘暴……」薛長河好似從方才的那一幕中迴過神來,看著宋若昭問道,「還說將軍迴京以後就枉顧禮法,根本不管旁人有罪無罪,隻要跟將軍有仇或者作對,那就是非死即殘的下場……」
「那你覺得呢?」宋若昭聽到薛長河這麽說,不禁反問道,「你也認為我是這樣的人嗎?」
「其實,將軍迴京第一件事便是去救了自己的妹妹,隨後將方家拖下水。」
薛長河看著宋若昭,目光灼灼地說道,「因為方家出事,好像京中就有人坐不住了,禦史彈劾不僅沒有讓將軍傷筋動骨,反而讓他們賠了夫人又折兵,連帶著溫國公府出事……而如果我沒有記錯,這些人似乎都曾經跟淮山賑災那件事有關。」
宋若昭讚許地看了薛長河一眼,果然,薛判官的腦子並不是後來才長出來的,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有這個本事。
「繼續說。」
「我特地查過,當時因多日大雨,致淮山山石滾落,泥漿席捲周遭村寨,百姓認定是山神發怒,懲治世人,所以不敢遠離。」薛長河見宋若昭沒有反駁自己,當下信心倍增,又有些猶豫地繼續說道,「當時負責賑災的正是前……太子。」
「還有……兄長。」
宋若昭心裏默默補了一句。
那年去賑災的,是現在被關在宗人府的前太子殿下。
還有,半道上與太子偶遇卻誌同道合的兄長。
當時他們恰好迴京,太子便邀請兄長與他一同前去,兄長欣然同意。
隻可惜,他們費盡心思安撫百姓,等來的賑災糧卻隻有一半,剩下的全都是觀音土!
可送到太子殿下和兄長麵前的糧食都是完好無損的,還沒等他們去查看,兄長便接到了他們一家在附近遇險的消息。
為了護著她,兄長一人引開了那些匪徒,可他本就幾日未進米糧,又不眠不休,根本不是那些人的對手,最終落入懸崖,屍骨無存。
等到她以兄長的身份再次折返的時候,淮山已經因為觀音土吃死了人而徹底亂了。
而那位太子殿下因為賑災不利,致百餘人腹脹而亡,最終被聖上奪去了太子的身份,關進了宗人府。
所以,其實宋若昭並未見過前太子,可她知道,那是位心繫天下百姓的聖君明主。
她重活一世,為的不僅僅是報仇,更是為了大齊的江山。
「薛長河。」宋若昭看著麵前的少年,麵上帶了幾分認真,沉聲道,「我宋若昭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那些被我廢了的人,亦或者殺了的人,沒有一個無辜的,而我也有足夠的把握全身而退。」
有了上一世的經歷,宋若昭深知她要對付的人都是皇上早已經知曉他們的罪行,隻是不能由聖上來動手而已。
對聖上來說,她是他現在手中最利的一把刀。
可對於宋若昭來說,她要做的便是徹底掃除太子恢復身份路上的絆腳石。
為了大齊,為了百姓,她可以做任何事。
神擋,就殺神,佛擋,那就殺佛……
就算最後罪孽深重要下地獄,那她也絕不給自己留半分退路!
「可是將軍,這樣值得嗎?」薛長河好似聽懂了宋若昭的言外之意,當下忍不住顫聲開口,「也許到最後沒有人會知曉你做的一切,你可能會被天下人厭棄,這樣也無妨嗎?」
第129章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其實,從方才開始,薛長河便覺得宋若昭對自己過於信任,所以才一時沒有從那種激動而又無法言表的心情中迴過神來。
結果在聽到她這番話之後,薛長河才意識到,原來宋若昭竟然從一開始就抱著玉石俱焚的想法。
察覺到這一點,薛長河的心裏不知為何湧出濃濃的悲傷,那種無力像極了他夢中死都無法救出那個人時的感覺,以至於他心中所想就這麽脫口而出。
「就算以後你功成名就,史書將你的付出都記錄下來,可並不能改變世人的眼光,到時候你可能依舊要背負著手段狠辣,無法無天……甚至是奸臣賊子的名聲,這樣也真的無妨嗎?」
「薛長河,你知道什麽叫做最合適的刀嗎?」
宋若昭聽到薛長河說的這些話,當下微微一笑,平靜地開口。
「錦衣衛指揮使靳離,人人提起他來,背地裏總要罵一句奸臣,可麵上都要對他恭恭敬敬,畢竟說不定上一刻還在談笑風生,下一刻他可能就已經要了對方的命,這些年,被他盯上的人基本上都變成了死人。」
「就算他現在悄無聲息地離開,也會鬧得人心惶惶,恨不得連自己穿開襠褲時做過什麽壞事都想一遍,唯恐自己落了什麽把柄在靳離手裏,結果你瞧,現在朝堂上下一片祥和,連吃喝宴請都比往日少了近乎半數。」
提起靳離,宋若昭的眉眼柔和了幾分,嘴角帶著一絲笑意。
「每個人都罵他,可每個人都想成為他,所以,你說世人如何評說我的所作所為……重要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