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頁
雲娘二嫁,糙漢世子別嘴硬 作者:晨曦雨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跟誰家的官眷關係都不能疏遠,也不能太過親近,該隨和的時候要隨和,該施威的時候也要施威。
凡事都要掌握個度,就好似做飯燒火要講個火候,別人對著她是小心翼翼,她每一步也要三思而行,說不累都是假的!
出了十五,江雲娘緊接著又準備起了婚禮,秋瑾要嫁顧雨,朝露要嫁顧時,顧欣與宜蘭......
婆母的意思便是,若是辦,不如就熱熱鬧鬧的一起辦了,府裏也好一次將東西準備齊全,這些便都是伺候過自己的身邊人,也沒有個厚此薄彼。
從入侯府開始,跟在自己身邊的幾人,就隻剩下了凝霜和桂芳。
凝霜的心思裏便沒有男女之事,而桂芳也有了喜歡的人,隻是那位季小將軍她還不曾得見,還不知這門親事能不能成。
一口氣辦了十來對新人的婚禮,江雲娘總算是能歇兩天。
第439章 年少時的夢
慶國的國都定在了慶州城,慶國建國的第三年的開春,慶王正式入主慶州城。
王宮新建,比靖國皇宮少了些富麗堂皇,多了些大氣磅礴,多了些莊嚴霸氣。
宮中從陳設,到布置,都是江雲娘在督辦,與顧家的幾位管家,管事,忙了小半年,總算是在入主的時候,沒出什麽岔子。
顧家對待子女向來公平,入主慶州城之前,便給其他子女也每人分封了府邸,顧瑞綏和顧瑞駿的宅子緊挨著,也就一起都交給了崔容嫣來置辦所需。
杜斯年因為和談之事,忙的焦頭爛額,還留在原州城。
顧清瑩又不耐煩這些瑣碎之事,尋了由頭,也一併扔給了崔容嫣。
那年三月和談進入了僵持階段,蜀國更是有了發兵的趨勢,顧瑞綏顧瑞駿兩兄弟再度點兵迴防。
蜀國國君不願咽下這口氣,不顧勸阻,與慶國再起衝突。
慶國便也下達了最後通牒,將蜀國使臣,及兩位公主和所有隨行人員一同遣返歸國。
戰事一觸即發。
吐蕃使臣見此情景,並沒有覺得此時能夠趁勢得利的感覺,反而十分謹慎。
畢竟慶國建國之初,便是與三國對陣,三戰三捷,如今又過三年,勢頭漸漸鼎盛,自然是跟不懼周邊列國。
若是魯莽行事,隻怕討不到便宜,反而再吃了大虧,豈不是更糟糕?
吐蕃使臣依舊傳信迴去,主張和談,又連續寫了好幾封諫言,要自家王上切不可與蜀王那般魯莽行事,哪怕是觀望一番再做決定也可以。
七月,蜀國戰敗,顧瑞綏小勝,並未乘勝追擊。
吐蕃國再度退步,願意將被奪走的土地當做公主的嫁妝,獻給慶國。
再度被杜斯年駁迴,是吐蕃先出兵挑起爭端,土地城池是我軍將士,浴血奮戰,拚殺奪來的。
又怎麽可能讓他們當做公主的嫁妝,往後那城池土地究竟是該歸吐蕃公主管,還是該歸慶國管?
若是歸吐蕃公主管轄,豈不是變相讓城池迴歸了吐蕃。
若是歸慶國管轄,往後世人提起又該說慶國,貪圖友邦公主的嫁妝,豈不是被世人詬病?
杜斯年再度憑藉一口鐵齒銅牙,將吐蕃的如意算盤咬碎。
最終不再提被奪走的土地和城池,單另又給公主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
崔明遠的手臂沒能完全恢復,能抬得起,握住筆,卻不如從前那般靈活。
不過他如今左手已經可以完全取代右手,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裏,已經練出了一筆的好字。
崔家三年孝期一滿,全家搬遷入了慶州城,崔明遠便再無顧及,閉門三日做了篇文章。
文章做的更是淩厲無比,痛斥靖國官員腐敗,朝廷混亂,皇帝昏聵的文章,讓靖國的小皇帝哭了許久,執政的秦王更是汗流浹背。
原因無他,此一篇文章,若是被人廣泛傳頌,會導致民心不穩,很可能他這三年拚盡全力的事情,會因為這篇文章,毀於一旦。
且靖國在列國的地位,恐怕也會一降再降。
隻是靖國的衰敗,是很早很早以前便種下的因,如今成了必行的趨勢,必得的果。
而且多年積攢下的弊病,若是沒有正確的非常手段,也得不到根治,失去人心,也隻是遲早,快慢的區別。
秦王懷揣這一顆仁慈之心,小皇帝又還在懵懂的年紀,二人都沒有改天換日的才能,又沒有雷霆非常的手段,是註定了無法將正在衰敗的靖國,重新拉迴鼎盛之時的。
崔明遠也就此 聲名大噪。
*
草長鶯飛,牛羊成群。
顧成忠與杜紅英,甩著長鞭,馳騁在慶州城北邊的草原上,追逐著馬群。
身後不遠處,還跟著一群小少年,帶著獵犬,搭弓遊獵被馬群驚起的鳥兒和走獸。
杜紅英一身火紅的騎馬裝,神采奕奕,絲毫不減當年。
依舊颯爽英姿,眉眼淩厲。
顧成忠險些沒能跟上她,遲了一步入馬場,笑嗬嗬的跳下馬背,朝著還騎在馬上的杜紅英伸出手臂。
「果真離開了朝堂,拋開了瑣事,就什麽毛病都沒有了。怎麽樣?累不累?」
杜紅英扶著他的手臂,借力穩穩落地,揉了揉腰,實話實說道:「是有些疲乏了,不過比在宮中好多了。」
顧成忠牽著杜紅英,一路迎著夕陽往坡上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凡事都要掌握個度,就好似做飯燒火要講個火候,別人對著她是小心翼翼,她每一步也要三思而行,說不累都是假的!
出了十五,江雲娘緊接著又準備起了婚禮,秋瑾要嫁顧雨,朝露要嫁顧時,顧欣與宜蘭......
婆母的意思便是,若是辦,不如就熱熱鬧鬧的一起辦了,府裏也好一次將東西準備齊全,這些便都是伺候過自己的身邊人,也沒有個厚此薄彼。
從入侯府開始,跟在自己身邊的幾人,就隻剩下了凝霜和桂芳。
凝霜的心思裏便沒有男女之事,而桂芳也有了喜歡的人,隻是那位季小將軍她還不曾得見,還不知這門親事能不能成。
一口氣辦了十來對新人的婚禮,江雲娘總算是能歇兩天。
第439章 年少時的夢
慶國的國都定在了慶州城,慶國建國的第三年的開春,慶王正式入主慶州城。
王宮新建,比靖國皇宮少了些富麗堂皇,多了些大氣磅礴,多了些莊嚴霸氣。
宮中從陳設,到布置,都是江雲娘在督辦,與顧家的幾位管家,管事,忙了小半年,總算是在入主的時候,沒出什麽岔子。
顧家對待子女向來公平,入主慶州城之前,便給其他子女也每人分封了府邸,顧瑞綏和顧瑞駿的宅子緊挨著,也就一起都交給了崔容嫣來置辦所需。
杜斯年因為和談之事,忙的焦頭爛額,還留在原州城。
顧清瑩又不耐煩這些瑣碎之事,尋了由頭,也一併扔給了崔容嫣。
那年三月和談進入了僵持階段,蜀國更是有了發兵的趨勢,顧瑞綏顧瑞駿兩兄弟再度點兵迴防。
蜀國國君不願咽下這口氣,不顧勸阻,與慶國再起衝突。
慶國便也下達了最後通牒,將蜀國使臣,及兩位公主和所有隨行人員一同遣返歸國。
戰事一觸即發。
吐蕃使臣見此情景,並沒有覺得此時能夠趁勢得利的感覺,反而十分謹慎。
畢竟慶國建國之初,便是與三國對陣,三戰三捷,如今又過三年,勢頭漸漸鼎盛,自然是跟不懼周邊列國。
若是魯莽行事,隻怕討不到便宜,反而再吃了大虧,豈不是更糟糕?
吐蕃使臣依舊傳信迴去,主張和談,又連續寫了好幾封諫言,要自家王上切不可與蜀王那般魯莽行事,哪怕是觀望一番再做決定也可以。
七月,蜀國戰敗,顧瑞綏小勝,並未乘勝追擊。
吐蕃國再度退步,願意將被奪走的土地當做公主的嫁妝,獻給慶國。
再度被杜斯年駁迴,是吐蕃先出兵挑起爭端,土地城池是我軍將士,浴血奮戰,拚殺奪來的。
又怎麽可能讓他們當做公主的嫁妝,往後那城池土地究竟是該歸吐蕃公主管,還是該歸慶國管?
若是歸吐蕃公主管轄,豈不是變相讓城池迴歸了吐蕃。
若是歸慶國管轄,往後世人提起又該說慶國,貪圖友邦公主的嫁妝,豈不是被世人詬病?
杜斯年再度憑藉一口鐵齒銅牙,將吐蕃的如意算盤咬碎。
最終不再提被奪走的土地和城池,單另又給公主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
崔明遠的手臂沒能完全恢復,能抬得起,握住筆,卻不如從前那般靈活。
不過他如今左手已經可以完全取代右手,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裏,已經練出了一筆的好字。
崔家三年孝期一滿,全家搬遷入了慶州城,崔明遠便再無顧及,閉門三日做了篇文章。
文章做的更是淩厲無比,痛斥靖國官員腐敗,朝廷混亂,皇帝昏聵的文章,讓靖國的小皇帝哭了許久,執政的秦王更是汗流浹背。
原因無他,此一篇文章,若是被人廣泛傳頌,會導致民心不穩,很可能他這三年拚盡全力的事情,會因為這篇文章,毀於一旦。
且靖國在列國的地位,恐怕也會一降再降。
隻是靖國的衰敗,是很早很早以前便種下的因,如今成了必行的趨勢,必得的果。
而且多年積攢下的弊病,若是沒有正確的非常手段,也得不到根治,失去人心,也隻是遲早,快慢的區別。
秦王懷揣這一顆仁慈之心,小皇帝又還在懵懂的年紀,二人都沒有改天換日的才能,又沒有雷霆非常的手段,是註定了無法將正在衰敗的靖國,重新拉迴鼎盛之時的。
崔明遠也就此 聲名大噪。
*
草長鶯飛,牛羊成群。
顧成忠與杜紅英,甩著長鞭,馳騁在慶州城北邊的草原上,追逐著馬群。
身後不遠處,還跟著一群小少年,帶著獵犬,搭弓遊獵被馬群驚起的鳥兒和走獸。
杜紅英一身火紅的騎馬裝,神采奕奕,絲毫不減當年。
依舊颯爽英姿,眉眼淩厲。
顧成忠險些沒能跟上她,遲了一步入馬場,笑嗬嗬的跳下馬背,朝著還騎在馬上的杜紅英伸出手臂。
「果真離開了朝堂,拋開了瑣事,就什麽毛病都沒有了。怎麽樣?累不累?」
杜紅英扶著他的手臂,借力穩穩落地,揉了揉腰,實話實說道:「是有些疲乏了,不過比在宮中好多了。」
顧成忠牽著杜紅英,一路迎著夕陽往坡上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