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
重生空間之顧鸞的現代修真生活 作者:就愛吃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厚福對於隻要是顧鸞給的東西都相當護食,除了會給些便宜給小黑外,其他人如顧長春、沈蘭也不會給。有時江淑珍故意逗它,問它要。它經過艱難的掙紮、猶豫,最終也會把如一大塊骨頭要一小口下來,推給江淑珍。
顧鸞製符熟練之後,不僅能順利完成符?,還能把木牌子弄些花樣了,陰刻陽刻,含珠鏤空都是小意思。
對於顧長春等人來說,戴個桃木牌子,比弄個錦袋裝符?更適用些。雖然符?不易被水火侵蝕,但是仍然會有消耗,桃木符的消耗就更小一些。
給江淑珍的是蝠桃,給顧長春的是山水,給沈蘭的春蘭,給沈富等人的也參照顧長春、沈蘭的做,給沈亞敏等人的就比較簡單,打磨得很是柔滑。
顧鸞送出去時的說辭是師父教她雕刻,順便就按照護身符的樣式給家裏人做了幾個。
收到東西的人幾乎都是立即戴了起來,並說笑道絕不輕易取下。隻有周祖碧對這個木頭塊塊癟嘴,桃子樹的木頭值什麽錢?雖然當麵沒說什麽,但轉頭就扔進了抽屜裏。
顧鸞也不介意。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顧鸞並沒有給顧雙河等人送去,或許哪天送了玉符人家才會滿意。何必讓自己的勞動果實放在角落裏落灰。
臘月裏,顧家準備殺年豬了。請了沈富三兄弟、顧雙河等人來來吃殺豬菜。
今年的兩頭豬都長得不錯,沈貴估摸著說這一頭怕都接近四百斤了。
殺豬匠有限,每到年底,各家開始殺年豬,都需要早早地與殺豬匠約好時間,不然排不上,就趕不急做香腸臘肉了。
顧鸞一直很喜歡吃香腸臘排骨,再加上沈富直接定了兩百斤豬肉,顧長春便決定將兩頭豬都殺了。
年豬比較肥,正常的了,糧食土豬都是這樣,紅薯、包穀十分養膘。雖然這種飼養法豬兒長得沒有喂飼料的快,但肉質卻好很多。
農村有條件的會買些飼料間雜著喂養,反而是條件不好的,舍不得買飼料,就喂地裏產的紅苕藤、紅苕、包穀之類的,且山上到處有過江藤、竹葉草、馬斯汗等植物,都是豬食來源,隻要肯下力不需要本錢。
比起後世三個月就出欄的豬,現在家家基本都是在九個月以上才舍得殺了賣。
顧家的這兩頭,足足喂養了一年了。
豬殺了處理了血、豬毛、內髒,殺豬匠把豬肉分成大塊大塊的。
沈富要了幾塊腿子肉、三線肉、裏脊肉和兩對豬腿,拿框子裝了放在一旁。
何雙玉酸話還沒出口,就見沈富掏出大把票子塞給了顧長春,顧長春也沒細數,接過直接塞進口袋裏。於是隻好又抿抿嘴,按耐住了沒說話。
晚上的殺豬菜有圓白菜炒瘦肉、毛血旺、蒜苗迴鍋肉、泡椒炒豬肝、大骨蘿卜湯、油酥花生米,菜的數目不多,都是用盆裝,兩桌子幾大盆。
豬肉純糧食喂養出來的。圓白菜、蒜苗、蘿卜等物原本鐵山上降霜之後就非常受歡迎,白菜脆蘿卜甜,在集市上是最好賣的時期。再加上又是聚靈陣內自留地出產,那味道確實安逸。米飯也是今年的新米。
菜上齊了,兩桌人吃了第一口就沒停筷子。
顧長春作為一家之主端起酒杯敬酒,得到的迴應也是“幹了幹了,吃菜吃菜。”
等到肚子差不多飽了,吃了幾口飯後,都覺得肚子還可以再塞點。
酒足飯飽,眾人一一離開,幾乎都有同一個動作——揉肚子。
顧長春給顧雙河撿了兩塊三線肉、一塊腿子肉、一塊夾子肉、一塊肋條肉並一對肥豬腳,又拿了一個豬的邊油,還拿盆子裝了不少豬血。
顧中正與聶永碧幫忙拿著,同顧雙河一同迴家了。何雙玉也滿意,沒有再多糾纏。
沈富一家稍微待得晚一些,在等豬下水鹵味出鍋。今天吃了米飯,便想再買些米迴去,“長春,你們這個米還有多少,我再買點米。”
“大哥,米買啥子,等哈蘭兒給你裝五十斤。實在是我家隻有三分地,也沒有多餘的。”顧長春答道。
“大哥,我和二哥家頭多,比不上長春屋頭的,但是味道也還是不錯,上迴不是給你們裝了兩百斤在車上的嘛。”沈民說。
“哎呀,上次半路就被鄧冰劫道了,我們一口沒吃上,那裏曉得今年的米這樣好吃喲。”沈富說,“有多的話,那正好,我這周先拉些迴去。你們再多打點米,我下周又來拉一些,給你大嫂幾個妹妹也帶一些。”
“那不如下下周來。我們計劃那時候挖藕,正好趕上香腸臘肉薰好,才薰出來的味道最香,來吃臘豬蹄燉藕。”顧長春邀請道,“鄧冰他們有空也來嘛,這迴殺豬菜沒吃成,下迴來吃藕。”
“那要得,我再問問看你大嫂幾個妹妹屋頭來不來。”反正都是要付錢的,沈富倒是很樂意給弟弟、妹夫拉客人。
既然要挖藕,就需要先清魚塘的魚。
沈民帶來了自家的漁網,和沈貴一起幫顧家起魚。
魚塘不大,水位也不深,今年隻養了鯉魚和鯽魚,魚苗下得不多,大半天時間就全部起完了。
鯉魚普遍有三四斤一條,大的有五斤多。鯽魚是當地的土品種,也漲到了七八兩一條。大概有三百多斤的魚獲。顧長春沒養過魚,沒有概念。沈貴甩手式養魚也不覺得。沈民倒是十分驚訝魚的出產有這麽高。
魚自家留了些,給沈家兄弟每家兩條鯉魚,又給顧雙河等人每家送了一條鯉魚三條鯽魚去,剩餘的全部賣給了陶二娃。
陶二娃在鐵山公路重修後,開了家農家樂,取名鐵山第一莊,來往的客人比較多,兩百來斤魚不用一周就可以完全消耗。等到其客人吃過這個魚之後,再來點魚吃時,卻發現怎麽都少點滋味了,這是後話了。
挖藕如期進行。沈富帶著同事鄧冰、小姨子趙啟純等人來湊熱鬧,開了四輛車。
藕這東西有的地方是挖夏藕,有的地方挖冬藕。鐵山這邊普遍是到了冬天,藕塘麵上都隻剩夏天殘留下荷杆了,才開始挖冬藕。正好也趕上過年過節吃,在白蘿卜都吃膩的時候出現,很受歡迎。
顧家的冬藕產量很不錯,挖出第一根,沈蘭就先拿迴廚房,和剛剛薰好兩天的兩隻肥厚的臘豬蹄一起,燉了一大鍋。
當天的菜品就是以藕為主,藕湯、糯米蒸藕、涼拌藕片、瘦肉炒藕絲,加上蒸香腸、紅燒鯉魚、顧家特色鹵味,還有特特用夏天收的蓮子熬的新米粥。
二十多號人也是吃得盡興,幾乎沒有菜、飯剩下。
沈富等人離開時,車子後備箱都擠得滿滿當當的。
“好想在這裏多住幾天喲,又擔心肚子上的遊泳圈再加一層。”沈亞敏是易胖體質,喜歡吃又怕胖。
另一個車子裏麵的鄧冰也暗自打算下次來再弄些米迴去。反正都是要買米的,這個好吃不夠分呀。
</p>
厚福對於隻要是顧鸞給的東西都相當護食,除了會給些便宜給小黑外,其他人如顧長春、沈蘭也不會給。有時江淑珍故意逗它,問它要。它經過艱難的掙紮、猶豫,最終也會把如一大塊骨頭要一小口下來,推給江淑珍。
顧鸞製符熟練之後,不僅能順利完成符?,還能把木牌子弄些花樣了,陰刻陽刻,含珠鏤空都是小意思。
對於顧長春等人來說,戴個桃木牌子,比弄個錦袋裝符?更適用些。雖然符?不易被水火侵蝕,但是仍然會有消耗,桃木符的消耗就更小一些。
給江淑珍的是蝠桃,給顧長春的是山水,給沈蘭的春蘭,給沈富等人的也參照顧長春、沈蘭的做,給沈亞敏等人的就比較簡單,打磨得很是柔滑。
顧鸞送出去時的說辭是師父教她雕刻,順便就按照護身符的樣式給家裏人做了幾個。
收到東西的人幾乎都是立即戴了起來,並說笑道絕不輕易取下。隻有周祖碧對這個木頭塊塊癟嘴,桃子樹的木頭值什麽錢?雖然當麵沒說什麽,但轉頭就扔進了抽屜裏。
顧鸞也不介意。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顧鸞並沒有給顧雙河等人送去,或許哪天送了玉符人家才會滿意。何必讓自己的勞動果實放在角落裏落灰。
臘月裏,顧家準備殺年豬了。請了沈富三兄弟、顧雙河等人來來吃殺豬菜。
今年的兩頭豬都長得不錯,沈貴估摸著說這一頭怕都接近四百斤了。
殺豬匠有限,每到年底,各家開始殺年豬,都需要早早地與殺豬匠約好時間,不然排不上,就趕不急做香腸臘肉了。
顧鸞一直很喜歡吃香腸臘排骨,再加上沈富直接定了兩百斤豬肉,顧長春便決定將兩頭豬都殺了。
年豬比較肥,正常的了,糧食土豬都是這樣,紅薯、包穀十分養膘。雖然這種飼養法豬兒長得沒有喂飼料的快,但肉質卻好很多。
農村有條件的會買些飼料間雜著喂養,反而是條件不好的,舍不得買飼料,就喂地裏產的紅苕藤、紅苕、包穀之類的,且山上到處有過江藤、竹葉草、馬斯汗等植物,都是豬食來源,隻要肯下力不需要本錢。
比起後世三個月就出欄的豬,現在家家基本都是在九個月以上才舍得殺了賣。
顧家的這兩頭,足足喂養了一年了。
豬殺了處理了血、豬毛、內髒,殺豬匠把豬肉分成大塊大塊的。
沈富要了幾塊腿子肉、三線肉、裏脊肉和兩對豬腿,拿框子裝了放在一旁。
何雙玉酸話還沒出口,就見沈富掏出大把票子塞給了顧長春,顧長春也沒細數,接過直接塞進口袋裏。於是隻好又抿抿嘴,按耐住了沒說話。
晚上的殺豬菜有圓白菜炒瘦肉、毛血旺、蒜苗迴鍋肉、泡椒炒豬肝、大骨蘿卜湯、油酥花生米,菜的數目不多,都是用盆裝,兩桌子幾大盆。
豬肉純糧食喂養出來的。圓白菜、蒜苗、蘿卜等物原本鐵山上降霜之後就非常受歡迎,白菜脆蘿卜甜,在集市上是最好賣的時期。再加上又是聚靈陣內自留地出產,那味道確實安逸。米飯也是今年的新米。
菜上齊了,兩桌人吃了第一口就沒停筷子。
顧長春作為一家之主端起酒杯敬酒,得到的迴應也是“幹了幹了,吃菜吃菜。”
等到肚子差不多飽了,吃了幾口飯後,都覺得肚子還可以再塞點。
酒足飯飽,眾人一一離開,幾乎都有同一個動作——揉肚子。
顧長春給顧雙河撿了兩塊三線肉、一塊腿子肉、一塊夾子肉、一塊肋條肉並一對肥豬腳,又拿了一個豬的邊油,還拿盆子裝了不少豬血。
顧中正與聶永碧幫忙拿著,同顧雙河一同迴家了。何雙玉也滿意,沒有再多糾纏。
沈富一家稍微待得晚一些,在等豬下水鹵味出鍋。今天吃了米飯,便想再買些米迴去,“長春,你們這個米還有多少,我再買點米。”
“大哥,米買啥子,等哈蘭兒給你裝五十斤。實在是我家隻有三分地,也沒有多餘的。”顧長春答道。
“大哥,我和二哥家頭多,比不上長春屋頭的,但是味道也還是不錯,上迴不是給你們裝了兩百斤在車上的嘛。”沈民說。
“哎呀,上次半路就被鄧冰劫道了,我們一口沒吃上,那裏曉得今年的米這樣好吃喲。”沈富說,“有多的話,那正好,我這周先拉些迴去。你們再多打點米,我下周又來拉一些,給你大嫂幾個妹妹也帶一些。”
“那不如下下周來。我們計劃那時候挖藕,正好趕上香腸臘肉薰好,才薰出來的味道最香,來吃臘豬蹄燉藕。”顧長春邀請道,“鄧冰他們有空也來嘛,這迴殺豬菜沒吃成,下迴來吃藕。”
“那要得,我再問問看你大嫂幾個妹妹屋頭來不來。”反正都是要付錢的,沈富倒是很樂意給弟弟、妹夫拉客人。
既然要挖藕,就需要先清魚塘的魚。
沈民帶來了自家的漁網,和沈貴一起幫顧家起魚。
魚塘不大,水位也不深,今年隻養了鯉魚和鯽魚,魚苗下得不多,大半天時間就全部起完了。
鯉魚普遍有三四斤一條,大的有五斤多。鯽魚是當地的土品種,也漲到了七八兩一條。大概有三百多斤的魚獲。顧長春沒養過魚,沒有概念。沈貴甩手式養魚也不覺得。沈民倒是十分驚訝魚的出產有這麽高。
魚自家留了些,給沈家兄弟每家兩條鯉魚,又給顧雙河等人每家送了一條鯉魚三條鯽魚去,剩餘的全部賣給了陶二娃。
陶二娃在鐵山公路重修後,開了家農家樂,取名鐵山第一莊,來往的客人比較多,兩百來斤魚不用一周就可以完全消耗。等到其客人吃過這個魚之後,再來點魚吃時,卻發現怎麽都少點滋味了,這是後話了。
挖藕如期進行。沈富帶著同事鄧冰、小姨子趙啟純等人來湊熱鬧,開了四輛車。
藕這東西有的地方是挖夏藕,有的地方挖冬藕。鐵山這邊普遍是到了冬天,藕塘麵上都隻剩夏天殘留下荷杆了,才開始挖冬藕。正好也趕上過年過節吃,在白蘿卜都吃膩的時候出現,很受歡迎。
顧家的冬藕產量很不錯,挖出第一根,沈蘭就先拿迴廚房,和剛剛薰好兩天的兩隻肥厚的臘豬蹄一起,燉了一大鍋。
當天的菜品就是以藕為主,藕湯、糯米蒸藕、涼拌藕片、瘦肉炒藕絲,加上蒸香腸、紅燒鯉魚、顧家特色鹵味,還有特特用夏天收的蓮子熬的新米粥。
二十多號人也是吃得盡興,幾乎沒有菜、飯剩下。
沈富等人離開時,車子後備箱都擠得滿滿當當的。
“好想在這裏多住幾天喲,又擔心肚子上的遊泳圈再加一層。”沈亞敏是易胖體質,喜歡吃又怕胖。
另一個車子裏麵的鄧冰也暗自打算下次來再弄些米迴去。反正都是要買米的,這個好吃不夠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