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以戰代練
三國重生廖化助劉備興複漢室 作者:竹外桃花35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豫州下轄兩郡四國,分別是穎川郡、汝南郡、陳國、梁國、魯國、沛國。其中汝南郡作為豫州第一大郡,擁有三十七座縣城。在東漢末年時期,這裏居住著超過二百萬的人口,成為了東漢一百零五個郡中的第二大人口郡,僅次於荊州的南陽郡。不僅如此,汝南郡的地域麵積更是占據了豫州的一半之多。
然而,由於曹操與袁紹正在官渡激戰,無法分心處理剛平定不久的豫州事務。此時,河北的袁紹和荊州的劉表趁機對豫州展開了拉攏行動。於是,豫州各郡再次爆發叛亂,之前已經被曹操平定的黃巾軍餘孽重新崛起,引發新的動蕩局勢。
汝南郡守大堂內,廖化正有條不紊地介紹著當前豫州的形勢。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將目前的局勢剖析得十分透徹。
““主公,您身為朝廷任命的豫州牧,占著大義,收複豫州各郡,名正言順。您可以以豫州牧的名字下達命令,命令各郡限期歸順,不聽令者以大軍討之,不僅可以威懾不服者,關鍵還可以依戰代練。”廖化說道。
“是啊,大哥,您是朝廷任命的豫州牧,哪個不長眼的家夥,不聽命令,不願歸順,我老張用丈八蛇矛捅他幾個窟窿。”張飛大叫道。
劉備聽了兩人的話後,心裏也有了主意。他知道自己身為豫州牧,有著正統之名,可以利用這個身份來收服豫州各郡。於是,他決定采納廖化的建議,向豫州各郡發出通告,要求他們限期歸順。如果有人不願意服從,他將以大軍討伐。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豫州,引起了各方勢力的關注和反應。
有些郡縣表示願意順從劉備的統治,但也有些郡縣對劉備的實力表示懷疑,擔心他無法保護他們的安全。此外,還有一些郡縣則對劉備的正統性提出質疑,認為他隻是一個自封的豫州牧,沒有真正的權力。
麵對這些反應,劉備並沒有退縮。他深知要想統一豫州,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和威望。
在廖化的建議下,劉備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平定汝南郡那些反叛勢力,新整編的軍隊得到鍛煉,並快速成為老兵。接著劉備又以劉辟、龔都、周倉、裴元紹等這些黃巾軍舊將紛紛招降豫州境內黃巾軍殘部。短短半個月時間,豫州境內黃巾軍餘部紛紛歸順。劉備軍聲大震,許多郡縣的豪強主動來投,這也讓劉備趁機招攬了不少人才。
劉備軍實力大增後,對軍隊進行了再次改編擴充。首先是關羽和張飛的部隊得到了充實,他們各自帶領的第一師和第二師已經達到滿編狀態。此外,守備旅也由原來的一個旅擴編為兩個旅,每個旅均為滿員6000人。其中,劉辟和龔都分別負責這兩個守備旅。
要說這兩個哥們也算跟對了人,在曆史上,兩人都戰死沙場,也算一條好漢,作為第一批投靠老劉的黃巾軍餘部,劉備並沒有虧待二人。
而廖化的陷陣營,經過這些天的挑選,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已經達到1500人左右,這多人,個個都是精銳,在廖化選人時,沒少遭到關羽和張飛的白眼。
此時的汝南郡守府內,劉備的心情是無比的高興,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軍隊已擴充達到了5萬人,這讓劉備麵對曹操時心中有了一絲底氣。
“二弟,你即刻領第一師北上陳國,梁國,沛國,記住,以練兵為主,攻城為輔。
“遵命,大哥! ”關羽道。
“二弟,你即刻領第二師,沿汝南西北方向,占領葉縣,襄城,直逼穎川郡。記住,萬不可飲酒誤事!”
“大哥,您放心,我一定拿下穎川郡。”
“三將軍,我這有一錦囊,待將軍拿下穎川郡後,在行打開。”廖化一臉神秘對張飛說道。
“我說廖小子,你啥時候變得神神秘秘了?“
“三將軍,如能以錦囊裏麵之計而行,此次首功必是您的”,廖化在張飛耳邊悄悄說道。
“真的?”張飛疑惑的問道。
“千真萬確!”
“好,我老張信你這個廖小子!”張飛一巴掌拍在廖化的肩膀上,然後把那封錦囊塞進懷裏。
“你這個憨貨,就不能下手輕點”,廖化心裏道。
“眼下,汝南各縣皆平,隻有西南陽安,郎陵兩縣不肯歸附,我已經派了兩次信史,陽安都尉李通都迴絕了。”
“主公,我原領軍征討陽安,郎陵二縣,活捉李通,獻給主公。”一旁的趙雲坐不住了,主動請纓道。
“好,子龍此去,必能成功,元儉,你帶陷陣營跟隨子龍前去,記住,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多謝主公信任!”廖化和趙雲一起道。
“公佑(孫乾)你負責糧草調度,務使有缺!”
“劉辟,龔都,隨我巡視汝南各縣!”
“遵命”!
隨著劉備一聲令下,關羽帶領第一師人先行往汝南北麵陳國而去。張飛引第二師人往汝南西北葉縣,襄城而去!
趙雲領著騎兵旅會合廖化的陷陣營,經過半天的準備,向著汝南西南的陽安,郎陵方向前進。
陽安都尉李通,在三國演義中,是在曹操征討張繡大敗時出場的,因救援曹操有功,被封為郫將軍,建功侯,並做了陽安都尉,守衛汝南西南,防禦劉表。
在曹操和袁紹大戰官渡時,袁紹和劉表都派人招降李通,結果都被拒絕了,並且李通為表對曹操的忠心,還斬殺了袁紹派來的使者。
此時,陽安縣內,一名士兵神色慌張地跑進縣衙:“大人,不好了,有敵軍來襲!”
李通心中一驚,連忙問道:“敵軍?多少人馬?從何處而來?”
士兵喘著粗氣迴答道:“不知道具體人數,但看旗號像是劉備軍,他們正從東北方向逼近!”
李通皺起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立刻召集所有將士,準備迎敵!”
士兵領命離去,李通則披上戰甲,帶著親兵匆匆趕往城牆。站在城牆上,他遠遠望見一支騎兵正向陽安縣城逼近。旗幟飄揚,刀槍林立,氣勢洶洶。
李通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知道,這將是一場惡戰,但他決心堅守城池,為丞相守住這片土地。
然而,由於曹操與袁紹正在官渡激戰,無法分心處理剛平定不久的豫州事務。此時,河北的袁紹和荊州的劉表趁機對豫州展開了拉攏行動。於是,豫州各郡再次爆發叛亂,之前已經被曹操平定的黃巾軍餘孽重新崛起,引發新的動蕩局勢。
汝南郡守大堂內,廖化正有條不紊地介紹著當前豫州的形勢。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將目前的局勢剖析得十分透徹。
““主公,您身為朝廷任命的豫州牧,占著大義,收複豫州各郡,名正言順。您可以以豫州牧的名字下達命令,命令各郡限期歸順,不聽令者以大軍討之,不僅可以威懾不服者,關鍵還可以依戰代練。”廖化說道。
“是啊,大哥,您是朝廷任命的豫州牧,哪個不長眼的家夥,不聽命令,不願歸順,我老張用丈八蛇矛捅他幾個窟窿。”張飛大叫道。
劉備聽了兩人的話後,心裏也有了主意。他知道自己身為豫州牧,有著正統之名,可以利用這個身份來收服豫州各郡。於是,他決定采納廖化的建議,向豫州各郡發出通告,要求他們限期歸順。如果有人不願意服從,他將以大軍討伐。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豫州,引起了各方勢力的關注和反應。
有些郡縣表示願意順從劉備的統治,但也有些郡縣對劉備的實力表示懷疑,擔心他無法保護他們的安全。此外,還有一些郡縣則對劉備的正統性提出質疑,認為他隻是一個自封的豫州牧,沒有真正的權力。
麵對這些反應,劉備並沒有退縮。他深知要想統一豫州,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和威望。
在廖化的建議下,劉備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平定汝南郡那些反叛勢力,新整編的軍隊得到鍛煉,並快速成為老兵。接著劉備又以劉辟、龔都、周倉、裴元紹等這些黃巾軍舊將紛紛招降豫州境內黃巾軍殘部。短短半個月時間,豫州境內黃巾軍餘部紛紛歸順。劉備軍聲大震,許多郡縣的豪強主動來投,這也讓劉備趁機招攬了不少人才。
劉備軍實力大增後,對軍隊進行了再次改編擴充。首先是關羽和張飛的部隊得到了充實,他們各自帶領的第一師和第二師已經達到滿編狀態。此外,守備旅也由原來的一個旅擴編為兩個旅,每個旅均為滿員6000人。其中,劉辟和龔都分別負責這兩個守備旅。
要說這兩個哥們也算跟對了人,在曆史上,兩人都戰死沙場,也算一條好漢,作為第一批投靠老劉的黃巾軍餘部,劉備並沒有虧待二人。
而廖化的陷陣營,經過這些天的挑選,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已經達到1500人左右,這多人,個個都是精銳,在廖化選人時,沒少遭到關羽和張飛的白眼。
此時的汝南郡守府內,劉備的心情是無比的高興,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軍隊已擴充達到了5萬人,這讓劉備麵對曹操時心中有了一絲底氣。
“二弟,你即刻領第一師北上陳國,梁國,沛國,記住,以練兵為主,攻城為輔。
“遵命,大哥! ”關羽道。
“二弟,你即刻領第二師,沿汝南西北方向,占領葉縣,襄城,直逼穎川郡。記住,萬不可飲酒誤事!”
“大哥,您放心,我一定拿下穎川郡。”
“三將軍,我這有一錦囊,待將軍拿下穎川郡後,在行打開。”廖化一臉神秘對張飛說道。
“我說廖小子,你啥時候變得神神秘秘了?“
“三將軍,如能以錦囊裏麵之計而行,此次首功必是您的”,廖化在張飛耳邊悄悄說道。
“真的?”張飛疑惑的問道。
“千真萬確!”
“好,我老張信你這個廖小子!”張飛一巴掌拍在廖化的肩膀上,然後把那封錦囊塞進懷裏。
“你這個憨貨,就不能下手輕點”,廖化心裏道。
“眼下,汝南各縣皆平,隻有西南陽安,郎陵兩縣不肯歸附,我已經派了兩次信史,陽安都尉李通都迴絕了。”
“主公,我原領軍征討陽安,郎陵二縣,活捉李通,獻給主公。”一旁的趙雲坐不住了,主動請纓道。
“好,子龍此去,必能成功,元儉,你帶陷陣營跟隨子龍前去,記住,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多謝主公信任!”廖化和趙雲一起道。
“公佑(孫乾)你負責糧草調度,務使有缺!”
“劉辟,龔都,隨我巡視汝南各縣!”
“遵命”!
隨著劉備一聲令下,關羽帶領第一師人先行往汝南北麵陳國而去。張飛引第二師人往汝南西北葉縣,襄城而去!
趙雲領著騎兵旅會合廖化的陷陣營,經過半天的準備,向著汝南西南的陽安,郎陵方向前進。
陽安都尉李通,在三國演義中,是在曹操征討張繡大敗時出場的,因救援曹操有功,被封為郫將軍,建功侯,並做了陽安都尉,守衛汝南西南,防禦劉表。
在曹操和袁紹大戰官渡時,袁紹和劉表都派人招降李通,結果都被拒絕了,並且李通為表對曹操的忠心,還斬殺了袁紹派來的使者。
此時,陽安縣內,一名士兵神色慌張地跑進縣衙:“大人,不好了,有敵軍來襲!”
李通心中一驚,連忙問道:“敵軍?多少人馬?從何處而來?”
士兵喘著粗氣迴答道:“不知道具體人數,但看旗號像是劉備軍,他們正從東北方向逼近!”
李通皺起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立刻召集所有將士,準備迎敵!”
士兵領命離去,李通則披上戰甲,帶著親兵匆匆趕往城牆。站在城牆上,他遠遠望見一支騎兵正向陽安縣城逼近。旗幟飄揚,刀槍林立,氣勢洶洶。
李通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知道,這將是一場惡戰,但他決心堅守城池,為丞相守住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