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綜] 秦始皇在西遊當唐皇 作者:故國有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這帝王的資質卻又無疑是極好的,極端的聰穎、早慧且過目不忘。其所見過、看過之種種,並不會有任何錯失和遺漏。隻不過,隻不過什麽呢?從自原身身上醒來,見到那東華帝君開始,嬴政卻又忽然是意識到,那些記憶同樣是可以將自身欺瞞的。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仙神菩薩以及那超凡生物的手段同凡俗種種又不相同,更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想像。於眾生之認知、意識、記憶等方麵做出手段,同樣並不鮮見。
隻是同樣的,這一切卻又並非是沒有限製,無有製約,可以隨意被濫用。所謂天道平衡,眾生俱是螻蟻,便是如此。
這眾生之所指代的,並不僅僅是凡俗眾生,更有那自以為高高在上的仙神,有自以為可以將一切玩弄的諸佛菩薩。善泳者溺於水,玩弄眾生者,同樣將會被那眾生所玩弄。
但不管你承認與否,總歸是有那麽一部分生靈,在一切尚未曾清算之前擁有那麽一部分特權的。而這些特權的擁有著則是那一眾的仙神菩薩,是那高居在三尺神台之上,自認為可以將一切推動與掌握的天上人。
然而同樣且理所當然的,此世之間第一位將六合一統隻差一步便足以將層層禁錮打破,踏足到人皇之位的帝王,自然是同樣是有著叫這天地間的仙神菩薩們為之忌憚的理由的。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四目相對望向那黎山老母的第一時間,嬴政忽然意識到,或許從始至終,對自身記憶做出改變的便是......
我是我,我非我,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這樣的問題從來便是簡單而又複雜。並沒有那再是確切不過的答案。然而這帝王那被塵封的記憶之門由此而被打開,所顯露出來的,自是那泛黃的紙張記載裏,有什麽在一點點清晰。
那是後世人穿鑿附會之下的記載,是這帝王死後洪水滔天之下,再明顯與刻意不過的、卻又並沒有任何來由的抹黑。
道是黎山老母知道秦將要二世而亡,所以化美貌村姑下到凡間,對那帝王做出指引。又在那驪山行宮之內同這帝王相逢,希望其能夠得到點撥與驚醒。未成想這帝王窮兇極欲再是好色不過,竟然動手動腳出演調戲冒犯神明。
於是黎山老母憤而離去,不再理會此間事宜。更是在此之後,不再以年輕女子麵貌示人,而是以老嫗形象而存在。
但——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湡,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自秦昭襄王開始,嬴政的高祖母宣太後、曾祖父秦昭襄王、曾祖母唐太後和葉陽後、祖父秦孝文王、祖母夏姬和華陽夫人、父親秦莊襄王、母親趙姬,甚至是嬴政本人,俱是葬在驪山。
黎山老母、驪山女於秦人的典籍記載及傳說中,於殷商之際嫁給貴族戎胥軒,兩人中潏。後來戎胥軒及驪山女夫妻二人替殷商鎮守西部邊境,而在戎胥軒逝世之後,則由其子中潏繼位。
後歸順周朝,於西部逐漸形成秦國。而戎胥軒及中潏父子便是秦國王族的祖先,同樣是後來的秦皇嬴政先祖。而驪山女,眼前這黎山老母,則是秦人的祖先神。
隻不過隨著秦二世而亡,隨著有關昔日帝國之種種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裏,總歸是有什麽縱使留下了隻言片語的記載,卻仍是叫人所下意識的忽視了的。
於是最終流傳在世人口中的,不過是那帝王有眼不識泰山,將神明觸怒並且遭受到懲罰,在調戲黎山老母後不久便暴斃亡故一事。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縱使那帝王曾是天命所歸橫掃六合又如何?終將是天怒人怨惹得那眾生揭竿而起,將其推翻。
「你看,縱使是其祖先神,是黎山老母,同樣不再給之以庇護了呢!」
「多行不義必自斃!那大秦之所以會亡,自是怨不得旁人。」
就事實而言,那再是狂妄同樣再是自傲不過的君王其實並未曾對那八百年前,最終將帝國推翻之黔首與眾生有過多怨念的。甚至於八百年後在那大唐皇帝陛下身上再醒來,這帝王在那內心裏所想到的從來便不是那些無意義的爭辯,是為自身之身後名而正名等種種。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自認是將天命握在手中踩在腳底,使那眾生俯首和臣服而非是叫那天命將一切賜給自身的秦皇,自然是不願意更不會將目光著眼於這些小事之中。所看向和想要達成的,更非是替那昔日之種種正名,叫那早便已經隕落在舊時空裏的帝國將生人的空間擠占。
「天下一國,神州永安。」
那是李治察覺並且確認眼前的阿耶早已經不再是昔日阿耶的某一個夜晚,從睡夢中驚醒於午夜夢迴之際,不知怎麽便溜達至君王處理政事的大殿中的晉王殿下以目光望過,有光、有躍動的燭火從那窗欞透出。
較之以過往似乎更加勤政同樣是更加繁忙的帝王並未曾睡下,如淵似山,一舉一動間仿佛是以尺度量了的身形間,給人以無端的、莫名的壓力。整個大殿中仿佛是針落可聞,隻除了那帝王筆尖接觸到紙麵以外再無任何多餘的聲響。
於是李治的到來便顯得極是清晰,並沒有任何遮掩。即便這向來謹慎且心思深沉的大唐皇子其實早在踏足到此間的第一時間,便下意識的壓低了唿吸。但很顯然,縱使沒有宮人的提醒,李治的到來同樣是瞞不過嬴政的眼與耳的。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仙神菩薩以及那超凡生物的手段同凡俗種種又不相同,更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想像。於眾生之認知、意識、記憶等方麵做出手段,同樣並不鮮見。
隻是同樣的,這一切卻又並非是沒有限製,無有製約,可以隨意被濫用。所謂天道平衡,眾生俱是螻蟻,便是如此。
這眾生之所指代的,並不僅僅是凡俗眾生,更有那自以為高高在上的仙神,有自以為可以將一切玩弄的諸佛菩薩。善泳者溺於水,玩弄眾生者,同樣將會被那眾生所玩弄。
但不管你承認與否,總歸是有那麽一部分生靈,在一切尚未曾清算之前擁有那麽一部分特權的。而這些特權的擁有著則是那一眾的仙神菩薩,是那高居在三尺神台之上,自認為可以將一切推動與掌握的天上人。
然而同樣且理所當然的,此世之間第一位將六合一統隻差一步便足以將層層禁錮打破,踏足到人皇之位的帝王,自然是同樣是有著叫這天地間的仙神菩薩們為之忌憚的理由的。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四目相對望向那黎山老母的第一時間,嬴政忽然意識到,或許從始至終,對自身記憶做出改變的便是......
我是我,我非我,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這樣的問題從來便是簡單而又複雜。並沒有那再是確切不過的答案。然而這帝王那被塵封的記憶之門由此而被打開,所顯露出來的,自是那泛黃的紙張記載裏,有什麽在一點點清晰。
那是後世人穿鑿附會之下的記載,是這帝王死後洪水滔天之下,再明顯與刻意不過的、卻又並沒有任何來由的抹黑。
道是黎山老母知道秦將要二世而亡,所以化美貌村姑下到凡間,對那帝王做出指引。又在那驪山行宮之內同這帝王相逢,希望其能夠得到點撥與驚醒。未成想這帝王窮兇極欲再是好色不過,竟然動手動腳出演調戲冒犯神明。
於是黎山老母憤而離去,不再理會此間事宜。更是在此之後,不再以年輕女子麵貌示人,而是以老嫗形象而存在。
但——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湡,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自秦昭襄王開始,嬴政的高祖母宣太後、曾祖父秦昭襄王、曾祖母唐太後和葉陽後、祖父秦孝文王、祖母夏姬和華陽夫人、父親秦莊襄王、母親趙姬,甚至是嬴政本人,俱是葬在驪山。
黎山老母、驪山女於秦人的典籍記載及傳說中,於殷商之際嫁給貴族戎胥軒,兩人中潏。後來戎胥軒及驪山女夫妻二人替殷商鎮守西部邊境,而在戎胥軒逝世之後,則由其子中潏繼位。
後歸順周朝,於西部逐漸形成秦國。而戎胥軒及中潏父子便是秦國王族的祖先,同樣是後來的秦皇嬴政先祖。而驪山女,眼前這黎山老母,則是秦人的祖先神。
隻不過隨著秦二世而亡,隨著有關昔日帝國之種種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裏,總歸是有什麽縱使留下了隻言片語的記載,卻仍是叫人所下意識的忽視了的。
於是最終流傳在世人口中的,不過是那帝王有眼不識泰山,將神明觸怒並且遭受到懲罰,在調戲黎山老母後不久便暴斃亡故一事。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縱使那帝王曾是天命所歸橫掃六合又如何?終將是天怒人怨惹得那眾生揭竿而起,將其推翻。
「你看,縱使是其祖先神,是黎山老母,同樣不再給之以庇護了呢!」
「多行不義必自斃!那大秦之所以會亡,自是怨不得旁人。」
就事實而言,那再是狂妄同樣再是自傲不過的君王其實並未曾對那八百年前,最終將帝國推翻之黔首與眾生有過多怨念的。甚至於八百年後在那大唐皇帝陛下身上再醒來,這帝王在那內心裏所想到的從來便不是那些無意義的爭辯,是為自身之身後名而正名等種種。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自認是將天命握在手中踩在腳底,使那眾生俯首和臣服而非是叫那天命將一切賜給自身的秦皇,自然是不願意更不會將目光著眼於這些小事之中。所看向和想要達成的,更非是替那昔日之種種正名,叫那早便已經隕落在舊時空裏的帝國將生人的空間擠占。
「天下一國,神州永安。」
那是李治察覺並且確認眼前的阿耶早已經不再是昔日阿耶的某一個夜晚,從睡夢中驚醒於午夜夢迴之際,不知怎麽便溜達至君王處理政事的大殿中的晉王殿下以目光望過,有光、有躍動的燭火從那窗欞透出。
較之以過往似乎更加勤政同樣是更加繁忙的帝王並未曾睡下,如淵似山,一舉一動間仿佛是以尺度量了的身形間,給人以無端的、莫名的壓力。整個大殿中仿佛是針落可聞,隻除了那帝王筆尖接觸到紙麵以外再無任何多餘的聲響。
於是李治的到來便顯得極是清晰,並沒有任何遮掩。即便這向來謹慎且心思深沉的大唐皇子其實早在踏足到此間的第一時間,便下意識的壓低了唿吸。但很顯然,縱使沒有宮人的提醒,李治的到來同樣是瞞不過嬴政的眼與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