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方才周大人怎麽對那幾項條款隻字不提,也不將欽天監的警示納入考量範圍之內?你是戶部尚書,掌握大魏財庫,如此沉不住氣,難道這就是周大人你的『算明白』了嗎?」
「好了!」眼瞧著兩個人要吵得不可開交,宋治臉色一沉,叫停了這場沒有意義的爭端,「此事還需再議,太子和戶書的意見朕都明白了,先退下吧。」
再議就浩浩蕩蕩地議到了次年開春,每次上朝,但凡涉及到這件事就必定要吵,以太子為首的主和派和以戶書為首的主戰派吵得不可開交,以至於宋治在那段時間一看到宋啟連和周忠的臉就頭疼。
最終風氣轉變的一個關鍵,是當時還是睿王的宋啟迎下場,以主戰的態度站在了周忠身邊。
宋啟迎鮮少在朝堂上公然站隊,在這件事上卻一反常態地積極:「太子所言不無道理,然臣以為,不應投鼠忌器、畏手畏腳,如今大魏國庫充盈,將士血氣方剛,百姓唿聲高漲,乃是上下一體同心之勢,如此,必定無往不利。」
他懇切道:「陛下,以臣之見,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國力、時勢、輿情都站在我們這頭,此時不出兵,怕會有所遺憾。」
他抬眼時,正與轉過頭來的太子殿下對上,兄弟倆不是第一次在朝堂間對視,可宋啟連分明感覺到,這個三皇弟眼裏的東西,有什麽不一樣了。
「所以……」霍塵看見顧長思蜷起了手指,輕輕地勾了勾,「最終打了?」
「打了。大捷而歸,渭陽城外的冰原從此設下崗哨,納入大魏版圖。」顧長思攥住他伸進來的手指,沒睜眼睛,「周忠恨啊,他覺得我父親性子軟弱不可指望,宋啟迎拋下了橄欖枝,他迫不及待地就上船了,也是借著這件事,宋啟迎對太子之位的覬覦愈發變得虎視眈眈。」
那一戰勝利的不僅僅是大魏,還有主戰的睿王宋啟迎,他以此事將一個果敢、勇猛、剛烈的皇子送到了先帝眼皮子下麵,讓他知道了他雖然有一個太子,可也不是沒有別的人選。
景寧四十二年三月初八,太子宋啟連觸怒先帝,貶謫為淮安王,另立三皇子宋啟迎為太子。
顧長思評價道:「其實當時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吏部尚書嶽玄林是宋啟迎的侍讀,戶部尚書周忠站在了宋啟迎身後,工部尚書苑平、刑部尚書郭越從不站隊,相當於他拿捏了六部之四,而剩下的禮部和兵部也並沒有堅定地站在我父親身後。」
「貶黜……意料之中了。」
霍塵靜了片刻:「可是後來不是說,先帝臨終前曾想復立淮安王殿下為東宮太子?」
「那是因為他自己到了晚年時大興土木,國庫虧空得厲害,他覺得接下來的帝王需要帶領這個國家休養生息,而宋啟迎野心勃勃,全然不符合他對於下一位應該是『仁帝』的設想。」顧長思笑笑,說不出的無奈,「可他既知宋啟迎野心勃勃,就該知道那朝堂早與當年我父親當太子時不同了,哪裏容得下旁人覬覦他的位子呢。」
「他年歲高了,還以為自己能夠一語定幹坤,殊不知,江山易改。」顧長思嘆道,「結果那一封誰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甚至是否存在的遺詔,賠了他設想的『仁帝』的性命。」
馬車輕輕一晃,在玄門前停下了,顧長思猝然迴神,把手鬆開了:「說多了,反正就是這樣,所以周忠、連帶和周祺對我有意見,都很正常,我也沒對他們抱有過什麽期待,你不必覺得我會難過,都無所謂的。下車吧。」
霍塵沒動。
顧長思轉頭,疑惑地看著他。
「我想問一個問題,可能有些冒昧。」霍塵舔了舔嘴唇,「如果是你……當年是你站在你父親的位置,你會怎麽做?主戰,主和?」
顧長思靜默了一瞬,笑了。
「打。」他眨眨眼,「往死裏打,打個片甲不留,把他狼族窩給炸了。誰敢傷我在意的人,我就是死,也要拖著他一起下地獄。」
第37章 除夕
顧長思在玄門待到下午,終於不能再拖,極不情願地入宮去了。
因著晚上要守歲,宋啟迎還在休息,顧長思聽見明德宮內侍這麽說,一時間鬆了一大口氣,找了個託詞謝絕了讓自己在東廂房候著的好意,腳底抹油溜了。
宮殿裏數十年如一日,灑掃侍奉的宮人幾乎都長了同一張不會說笑的麵龐,見到他略略屈膝行禮就繼續忙碌了,顧長思帶著祈安隨便逛逛,一來二去就繞到了長慶宮門口。
長慶宮。他看見匾額,還沒說什麽就被祈安輕輕地拽了拽袖口,對方略帶擔憂地沖他淺淺搖頭。
顧長思無奈地沖祈安笑了一下,他倒是沒有什麽感傷的情緒,隻是這種小時候的習慣著實惱人——長慶宮,大魏皇太子所居之處,也是他降生的地方。
出來送衣服的太子內侍看見了他,愣了愣,旋即上前請安道:「定北王殿下,可是來找太子殿下說話的?殿下剛好起身,奴婢前去通傳一聲?」
太子宋暉是宋啟迎的嫡長子,為人親和。說來奇怪,宋啟迎對顧長思百般防備,但他的兒子對自己倒是親厚有加,縱然顧長思已經改名換姓,可是小太子每每見到他,還是「堂哥」「皇兄」地叫著。
顧長思擺擺手:「不必了,我不過是路過,讓殿下緩緩神吧,今夜有的熬。」
「好了!」眼瞧著兩個人要吵得不可開交,宋治臉色一沉,叫停了這場沒有意義的爭端,「此事還需再議,太子和戶書的意見朕都明白了,先退下吧。」
再議就浩浩蕩蕩地議到了次年開春,每次上朝,但凡涉及到這件事就必定要吵,以太子為首的主和派和以戶書為首的主戰派吵得不可開交,以至於宋治在那段時間一看到宋啟連和周忠的臉就頭疼。
最終風氣轉變的一個關鍵,是當時還是睿王的宋啟迎下場,以主戰的態度站在了周忠身邊。
宋啟迎鮮少在朝堂上公然站隊,在這件事上卻一反常態地積極:「太子所言不無道理,然臣以為,不應投鼠忌器、畏手畏腳,如今大魏國庫充盈,將士血氣方剛,百姓唿聲高漲,乃是上下一體同心之勢,如此,必定無往不利。」
他懇切道:「陛下,以臣之見,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國力、時勢、輿情都站在我們這頭,此時不出兵,怕會有所遺憾。」
他抬眼時,正與轉過頭來的太子殿下對上,兄弟倆不是第一次在朝堂間對視,可宋啟連分明感覺到,這個三皇弟眼裏的東西,有什麽不一樣了。
「所以……」霍塵看見顧長思蜷起了手指,輕輕地勾了勾,「最終打了?」
「打了。大捷而歸,渭陽城外的冰原從此設下崗哨,納入大魏版圖。」顧長思攥住他伸進來的手指,沒睜眼睛,「周忠恨啊,他覺得我父親性子軟弱不可指望,宋啟迎拋下了橄欖枝,他迫不及待地就上船了,也是借著這件事,宋啟迎對太子之位的覬覦愈發變得虎視眈眈。」
那一戰勝利的不僅僅是大魏,還有主戰的睿王宋啟迎,他以此事將一個果敢、勇猛、剛烈的皇子送到了先帝眼皮子下麵,讓他知道了他雖然有一個太子,可也不是沒有別的人選。
景寧四十二年三月初八,太子宋啟連觸怒先帝,貶謫為淮安王,另立三皇子宋啟迎為太子。
顧長思評價道:「其實當時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吏部尚書嶽玄林是宋啟迎的侍讀,戶部尚書周忠站在了宋啟迎身後,工部尚書苑平、刑部尚書郭越從不站隊,相當於他拿捏了六部之四,而剩下的禮部和兵部也並沒有堅定地站在我父親身後。」
「貶黜……意料之中了。」
霍塵靜了片刻:「可是後來不是說,先帝臨終前曾想復立淮安王殿下為東宮太子?」
「那是因為他自己到了晚年時大興土木,國庫虧空得厲害,他覺得接下來的帝王需要帶領這個國家休養生息,而宋啟迎野心勃勃,全然不符合他對於下一位應該是『仁帝』的設想。」顧長思笑笑,說不出的無奈,「可他既知宋啟迎野心勃勃,就該知道那朝堂早與當年我父親當太子時不同了,哪裏容得下旁人覬覦他的位子呢。」
「他年歲高了,還以為自己能夠一語定幹坤,殊不知,江山易改。」顧長思嘆道,「結果那一封誰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甚至是否存在的遺詔,賠了他設想的『仁帝』的性命。」
馬車輕輕一晃,在玄門前停下了,顧長思猝然迴神,把手鬆開了:「說多了,反正就是這樣,所以周忠、連帶和周祺對我有意見,都很正常,我也沒對他們抱有過什麽期待,你不必覺得我會難過,都無所謂的。下車吧。」
霍塵沒動。
顧長思轉頭,疑惑地看著他。
「我想問一個問題,可能有些冒昧。」霍塵舔了舔嘴唇,「如果是你……當年是你站在你父親的位置,你會怎麽做?主戰,主和?」
顧長思靜默了一瞬,笑了。
「打。」他眨眨眼,「往死裏打,打個片甲不留,把他狼族窩給炸了。誰敢傷我在意的人,我就是死,也要拖著他一起下地獄。」
第37章 除夕
顧長思在玄門待到下午,終於不能再拖,極不情願地入宮去了。
因著晚上要守歲,宋啟迎還在休息,顧長思聽見明德宮內侍這麽說,一時間鬆了一大口氣,找了個託詞謝絕了讓自己在東廂房候著的好意,腳底抹油溜了。
宮殿裏數十年如一日,灑掃侍奉的宮人幾乎都長了同一張不會說笑的麵龐,見到他略略屈膝行禮就繼續忙碌了,顧長思帶著祈安隨便逛逛,一來二去就繞到了長慶宮門口。
長慶宮。他看見匾額,還沒說什麽就被祈安輕輕地拽了拽袖口,對方略帶擔憂地沖他淺淺搖頭。
顧長思無奈地沖祈安笑了一下,他倒是沒有什麽感傷的情緒,隻是這種小時候的習慣著實惱人——長慶宮,大魏皇太子所居之處,也是他降生的地方。
出來送衣服的太子內侍看見了他,愣了愣,旋即上前請安道:「定北王殿下,可是來找太子殿下說話的?殿下剛好起身,奴婢前去通傳一聲?」
太子宋暉是宋啟迎的嫡長子,為人親和。說來奇怪,宋啟迎對顧長思百般防備,但他的兒子對自己倒是親厚有加,縱然顧長思已經改名換姓,可是小太子每每見到他,還是「堂哥」「皇兄」地叫著。
顧長思擺擺手:「不必了,我不過是路過,讓殿下緩緩神吧,今夜有的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