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原神] 救世從和書記官分手之後開始 作者:霧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當時她已經死了,所以無法對這樣的真相產生任何感情波動。也有可能,她天生就是這樣一個麻木、遲鈍、無知無覺的人所以她才會在短暫的思考之後,就做出一個賭上世界的殘忍決定。
讓我來給你分析一下吧,不知名的朋友。那個十四歲的女孩死於溺水,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接下來我要告訴你的事情。
當世界的一角真相展現在她眼前時,她看見了無數張神情各異的臉、看見了這個她生活了十四年的大陸上無數的過去與未來、看見了密密麻麻的、高速流動的本不該認識的文字符號,聽見了無數不同音色、本不該聽懂的語言。
她在生與死的界限中,窺探到了真正的神的存在,從世界之外得到了一個這樣的印象。
她看見世界存在著一位旅行者,「神」操控著他處理這片大陸上的麻煩事、幫助人們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災難、記錄這片大陸的過去。她看見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以某種特殊的形式存在於一隅之內,靠著幾個按鍵不知疲倦,無數個他們在無數個世界做著一樣或不一樣的事情,但總體沒有差別。
世界的劇情恆定不變地在每個世界上演,木偶們牽著數字絲線,在一隻大手的安排下翩然起舞。
這就是她在一個字節跳躍時所看見的所有。
在知道了這樣的一個情況之後,我們對於她的行為就更好分析了。須知,這個女孩隻有十四歲,她非常的普通,沒有什麽大聰明,沒有十分突出的地方,她從小在一個平凡的、擁有所有普通家庭該有的優缺點的家庭中成長,唯一的樂趣不過是追尋曼妙的星空。
也許她偶爾會有「人為什麽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疑惑浮出心頭,但最終這種問題都會如泡沫消失在陽光下一般,消失在母親的詰問與溫柔、父親的空缺和寵溺、生活的平淡如水中。
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十四歲孩子。
所以當龐大的數據信息在千兆分之一的瞬息中湧進她的大腦時,她無法做出任何的迴應,僅僅是為了讓自己不在洪澇、海嘯中倖存就已經拚盡了全力。而當她好不容易破水而出,抱住海麵上的一根浮木,迴頭看那遼闊深沉的海麵,才忽然意識到剛才碾壓過全身的壓力是怎樣的存在。
她大概嚇壞了。信息流淹沒了她的情感,疲憊阻斷了她的情感,於是在沒有感情的參與下,她整理完了所有已知的情報,將自己送上了一搜救援船,用最平靜的語氣告訴救援人員:「我經歷了一場海嘯,九死一生。我知道這場海嘯發生的原因是什麽,但是非常抱歉,我沒有能力去阻止、也無法告訴你們。」
如此。她對世界說:「我死了一次。知道了這世界的真相,但我知道我說出來沒有人會信,我甚至不清楚我是否會作為某種bug而被修正,就像我的死亡被修正一樣。」
但思想是一種病毒。朋友,「她」知道了世界的真相,於是在這之後,「她們」全不知道了真相。如果僅僅是一個bug,偽裝起來不一定會被發現,像他這種始終遊離在劇情之外的,更不容易被造物主發現。但如果每個世界都有她呢?她是否能夠保證,自己在這種思想下的所作所為,完全不會幹擾到正常世界的運行?她是否能夠百分百的把握,確定造物主不知道他的世界中有人覺醒、脫離了劇本?或者在確定之後,仍舊能留下她?
誰知道呢。
她不知道。她也不敢信。而就算被留下來,過去的認知仍舊與新知碰撞著,告訴她,她應該是個人,而非一串數據。
是的。這就是她最終得出的答案。
並非為了存在而保護自己,她想要的是個人認知中存在的真實性。
世界本無意義。她給自己尋找了一個意義,那就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哪怕成為人的代價,是失去這串數據生命。
到此你可能疑惑,所以,這和她要做的事情有什麽關係嗎?她做這一切有意義嗎?倘若她失去了生命,那麽她所尋求的一切就是一場空,那有何意義?
意義就在於,她在自己的生命裏確定了這樣的一個目標,從此擺脫了虛無主義的籠罩。她有了一個理想,為讓這個理想價值最大化,她帶上了整個遊戲世界,哪怕她死了,在千萬條世界線中,隻要有一條世界線按照她所想的突破了維度,那這場赴死就並非毫無價值、毫無意義。
生命對於她來說不值一提,而假如這條早該死去的、被主人輕視的、認為毫無價值的生命能夠達到某一高度、完成一個宏大的理想,那麽它才算是有價值、物盡其用。
這即是那個十四歲孩子在一個小時之內做出的決定。
而往後的三年,她都為此蟄伏著,規劃自己的每一條生命。
她從世界的邊緣、造物主的手中盜竊了一串數據,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幫手,取名為林一,或者說,叫他零一更容易理解一些。
她藉由自己已知的所有信息,在每個已開啟或未開啟的世界裏埋下自己的引線。
她決意用數據的崩潰與現實的數據談論作為連接與錨點,打開通往現實世界的大門,為此她創造盛大的舞台,利用極致的惡綁架所有的善,將生命置於天平之上,以生命換取微薄的可能。
這是一場豪賭。每一步都是豪賭。但對於她來說,輸與贏,是同樣的下場,區別隻在於世界的性質。
讓我來給你分析一下吧,不知名的朋友。那個十四歲的女孩死於溺水,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接下來我要告訴你的事情。
當世界的一角真相展現在她眼前時,她看見了無數張神情各異的臉、看見了這個她生活了十四年的大陸上無數的過去與未來、看見了密密麻麻的、高速流動的本不該認識的文字符號,聽見了無數不同音色、本不該聽懂的語言。
她在生與死的界限中,窺探到了真正的神的存在,從世界之外得到了一個這樣的印象。
她看見世界存在著一位旅行者,「神」操控著他處理這片大陸上的麻煩事、幫助人們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災難、記錄這片大陸的過去。她看見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以某種特殊的形式存在於一隅之內,靠著幾個按鍵不知疲倦,無數個他們在無數個世界做著一樣或不一樣的事情,但總體沒有差別。
世界的劇情恆定不變地在每個世界上演,木偶們牽著數字絲線,在一隻大手的安排下翩然起舞。
這就是她在一個字節跳躍時所看見的所有。
在知道了這樣的一個情況之後,我們對於她的行為就更好分析了。須知,這個女孩隻有十四歲,她非常的普通,沒有什麽大聰明,沒有十分突出的地方,她從小在一個平凡的、擁有所有普通家庭該有的優缺點的家庭中成長,唯一的樂趣不過是追尋曼妙的星空。
也許她偶爾會有「人為什麽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疑惑浮出心頭,但最終這種問題都會如泡沫消失在陽光下一般,消失在母親的詰問與溫柔、父親的空缺和寵溺、生活的平淡如水中。
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十四歲孩子。
所以當龐大的數據信息在千兆分之一的瞬息中湧進她的大腦時,她無法做出任何的迴應,僅僅是為了讓自己不在洪澇、海嘯中倖存就已經拚盡了全力。而當她好不容易破水而出,抱住海麵上的一根浮木,迴頭看那遼闊深沉的海麵,才忽然意識到剛才碾壓過全身的壓力是怎樣的存在。
她大概嚇壞了。信息流淹沒了她的情感,疲憊阻斷了她的情感,於是在沒有感情的參與下,她整理完了所有已知的情報,將自己送上了一搜救援船,用最平靜的語氣告訴救援人員:「我經歷了一場海嘯,九死一生。我知道這場海嘯發生的原因是什麽,但是非常抱歉,我沒有能力去阻止、也無法告訴你們。」
如此。她對世界說:「我死了一次。知道了這世界的真相,但我知道我說出來沒有人會信,我甚至不清楚我是否會作為某種bug而被修正,就像我的死亡被修正一樣。」
但思想是一種病毒。朋友,「她」知道了世界的真相,於是在這之後,「她們」全不知道了真相。如果僅僅是一個bug,偽裝起來不一定會被發現,像他這種始終遊離在劇情之外的,更不容易被造物主發現。但如果每個世界都有她呢?她是否能夠保證,自己在這種思想下的所作所為,完全不會幹擾到正常世界的運行?她是否能夠百分百的把握,確定造物主不知道他的世界中有人覺醒、脫離了劇本?或者在確定之後,仍舊能留下她?
誰知道呢。
她不知道。她也不敢信。而就算被留下來,過去的認知仍舊與新知碰撞著,告訴她,她應該是個人,而非一串數據。
是的。這就是她最終得出的答案。
並非為了存在而保護自己,她想要的是個人認知中存在的真實性。
世界本無意義。她給自己尋找了一個意義,那就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哪怕成為人的代價,是失去這串數據生命。
到此你可能疑惑,所以,這和她要做的事情有什麽關係嗎?她做這一切有意義嗎?倘若她失去了生命,那麽她所尋求的一切就是一場空,那有何意義?
意義就在於,她在自己的生命裏確定了這樣的一個目標,從此擺脫了虛無主義的籠罩。她有了一個理想,為讓這個理想價值最大化,她帶上了整個遊戲世界,哪怕她死了,在千萬條世界線中,隻要有一條世界線按照她所想的突破了維度,那這場赴死就並非毫無價值、毫無意義。
生命對於她來說不值一提,而假如這條早該死去的、被主人輕視的、認為毫無價值的生命能夠達到某一高度、完成一個宏大的理想,那麽它才算是有價值、物盡其用。
這即是那個十四歲孩子在一個小時之內做出的決定。
而往後的三年,她都為此蟄伏著,規劃自己的每一條生命。
她從世界的邊緣、造物主的手中盜竊了一串數據,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幫手,取名為林一,或者說,叫他零一更容易理解一些。
她藉由自己已知的所有信息,在每個已開啟或未開啟的世界裏埋下自己的引線。
她決意用數據的崩潰與現實的數據談論作為連接與錨點,打開通往現實世界的大門,為此她創造盛大的舞台,利用極致的惡綁架所有的善,將生命置於天平之上,以生命換取微薄的可能。
這是一場豪賭。每一步都是豪賭。但對於她來說,輸與贏,是同樣的下場,區別隻在於世界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