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不是不管了,以公子我的實力,解決這些事情最多耗一些時間,一點難度都沒有。但是這樣的話還要掌櫃幹什麽,我為什麽不自己當這個老大呢?求道之人,不能被世俗界的紅塵迷了雙眼。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可以先入世而後出世的心境,那就幹脆不要入世,不要參與這些事情了,先專心修行才是正事。


    先讓掌櫃自己來糾正一段時間,如果他不行的話,我再自己出手。如果憑他自己就可以辦到,那我就沒必要出手了。”


    林奇對於如何修行這個問題,完全就是來自於赤鬆子和曉夢。


    兩人都是天宗之人,林奇修行的心法最開始也是來自於道家天宗,所以林奇對天宗的修行之法最為看重。


    而天宗之人大多都是避世不出,將自己遁於塵世之外,保證心境的純淨和一片赤子之心,這樣對於修行最為有益。


    而且其實天宗這樣的心境,其實對於所有的心法修行都是極其有益的,一般所有的赤子之心之人都是修行前途光明之人,比如說郭靖。


    他就是靠著忠厚老實和心中的一片光明,吸引了黃蓉,得到了九陰真經的修行之法和降龍十八掌的。


    至於來自陰陽家的心法,對於修行心境好像要求並不是很大。看看所有修行陰陽家心法的人的樣子就好了,幾乎沒有一個正常的,要麽是心境不正常了,要麽就是身體不好了。


    “那我們現在去哪?”


    “去修行啊!!”林奇敲了一下焰靈姬潔白無暇的額頭,“你的修為已經達到了頂峰,在現階段幾乎是不能提升了,再提升就會招來恐怖,所以你的修為現在是不能提升了,你的修行就是神魂的修行了。”


    “我明白公子你的意思了,金烏觀想法和建木觀想法嗎?”


    焰靈姬得到的兩大傳承中,對於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這兩大神魂修行之法。


    建木傳承和扶桑傳承之中,有內力運行之法,神魂觀想之法,身體錘煉之法。


    其中神魂觀想之法是這兩大傳承相比另外兩大傳承的優勢。


    蒼龍七宿傳承的是力量,得到蒼龍七宿之後,修為境界一往無前,幾乎可以在瞬間就成為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但是蒼龍七宿作為最強大的傳承,自然也是有身體錘煉之法和內力運行之法,隻是沒有神魂觀想之法。


    得到了蒼龍七宿之人,便是天人合一之人,可稱為仙人,感悟天地法則,遊走於天地星空之間,觀想億萬星辰成就自己的神魂。


    焰靈姬得到了四大最強傳承之二,知曉了最強傳承之名之後,感應天地,自然就知道了第四傳承之法之名。


    黃石天書,就是這第四大傳承。相比於其它三大傳承,這第四大傳承黃石天書在提升修為方麵最為積弱,幾乎都是輔助修行之法,皆為煉丹、製藥、陣法、算命、觀天。


    修行黃石天書,可算未來、知前後、明古今,算便整個天地,算到並知曉天地間的一切,各種機緣便都知道了。知道了這些,修行之路在某種程度上便暢通無阻了。


    黃石天書不是最為弱小的傳承,隻是在林奇看來它是最為弱小的一個傳承,沒有修行之法和神魂觀想之法,不會傳承力量,所以才會是最為弱小的傳承。


    但是其實,有的時候陣法也是攻擊防禦之法,煉丹有時候也可成就大道,隻不過在爭這一方麵有些羸弱。


    “那公子你呢?”


    “我?自然也是要修行了。我的境界落後你這麽多,總不能什麽都不幹,就靠靈兒你撐臉麵吧。”


    說起來林奇的修行境界其實不是很弱了。


    僅僅修行了十幾年,林奇便達到了赤鬆子修行半輩子之多才達到的修為境界,而焰靈姬則是修行十幾年,年紀輕輕便達到了北冥子這些人修行近百年才達到的境界。


    “什麽嗎?公子在靈兒心目中永遠是最強大的。”


    焰靈姬直接抱住林奇,撒嬌一樣說道。


    “那我們去道家嗎?曉夢小師傅好像快要出關了。”


    “不去道家,道家那裏隱藏著的老怪物太多了,雖然都是沉睡著的,但是現在快到了關鍵時刻,說不定哪天這些老怪物就集體醒過來了。”


    林奇知道道家的一些安排,自然也就知道了道家的諸多先賢都沉睡在道家的後山,那裏是整個太乙山靈氣最為充裕之地,對於沉睡的修行者保存自己的修為最為有益。


    而且道家之人修為境界高,眼界也不低,現在是道家人宗當政的時候,讓他們看到林奇和焰靈姬的修行之法,難免不會有麻煩,所以林奇就不去道家修行了。


    陰陽家也是同理,星魂和月神兩人看原著中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有的時候甚至連東皇太一的話都敢不聽,尤其是星魂,這個人最是不安分。


    林奇原本在陰陽家之中待了兩年,什麽事情都沒幹,陰陽家的諸多事情林奇也是基本上都沒有參與,所以陰陽家之中基本上沒有人知道還有林奇這個人。


    林奇在陰陽家的吃穿用度都是陰陽家提供的,而且林奇在陰陽家的住所也不是什麽隱秘之地,雖說是在山林之間,但是其實稀稀疏疏的樹林沒有任何的遮掩效果。


    站在陰陽家的普通弟子和奴仆居所,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林奇的住所,但是林奇這幾年卻沒有任何人來找林奇的麻煩,除了有陣法遮掩之外,應該就是東皇太一靠著自己的隱秘部下幫林奇遮掩的。


    林奇不過住了兩年就有被人發現的風險,而且在這期間,林奇還是沒有什麽大的突破,靈氣沒有什麽波動。


    這一次林奇打算閉關苦修,雖說不求突破,但是修為肯定要精進一些,在沒有靈藥的情況下,周遭靈氣絕對會被林奇吸收幹淨,這樣大的波動一定會有異象,所以陰陽家絕對不行。


    而林奇最後選中的一個地點就是儒家。


    “儒家?!”焰靈姬驚唿道,“公子要去那群老古板的地方?”


    “儒家可不是什麽老古板,他們那裏才是最牢靠的。”林奇搖了搖頭,焰靈姬對於儒家的認識明顯是錯的。


    光看原著中,除了儒家大當家伏念之外,沒一個人看起來是古板、偏執、腐朽之人。


    儒家弟子個個配長劍、修習劍術、禦術,讀孔孟經典,雖說不是個個精英,但是也沒一個廢物腐儒。


    儒家當代大當家,儒家大當家伏念,推崇王道治國,獨創自己的聖王劍法,外形高雅不凡。


    對於儒家學說和天下大事更是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並一直努力將儒家發揚光大。


    武藝更是非凡,手持名劍太阿,獨創自己的聖王劍法,道法自然,唯禮匡之。


    伏念獨創的聖王劍法講究內聖外王,正是“禮“的極致。


    而二當家顏路,身世隱秘,少年之時曾有高人傳授理念和劍法。雖然一直在伏念的光芒照耀之下,但是卻並沒有強烈的爭強鬥勝之心,安之若怡,為人處世十分淡泊、喜靜不喜動。


    執掌著劍譜排名第十六的含光之劍,是《列子·湯問》中記載的“孔周三劍“之一。


    含光之劍,乃是傳說中的無形之劍,具有雙頭,劍身在光下才會現形。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鋒芒含而不露,是含光的本色。


    君子無爭、含光無形、坐忘無心,這三者同時出現在了他的身上,完美契合,正合含光之名。


    而且這含光之劍來曆更是不凡,使得顏路顯得尤其神秘。


    儒家三當家張良,不似前兩位當家,張良作為三當家之在最為年輕者,同樣也是最為激進之人。


    而且出身韓國的他,家族“五代為相“,更是與少年韓非、衛莊一起立下大抱負,創立了名震天下的殺手組織流沙。


    當初與林奇也曾有過一麵之緣,甚至韓非曾經隱秘地提起過想要拉林奇入流沙,隻是林奇知曉流沙和韓非的前途一片黑暗,所以被林奇斷然拒絕了而已。


    韓非沒前途,韓國和流沙更是沒有任何的前途,但是張良可是不一樣。


    張良本身兼具諸子百家之長,融儒、道、法、兵等於一身的奇才,涉獵極廣、博學多聞,現在正是年少輕狂、意氣風發之時,雖說是睿智過人的少年天才,但是卻沒有成長起來,還會有激進、不成熟、走極端的表現。


    雖說是儒家之人,但是性格、見識上卻反而與墨家慷慨濟世的教義相投。早年身份和經曆使得他全力在反秦大事之上,促成反秦聯盟與“流沙“組織的利益合作,也逐漸在無形中引起了一場牽涉到儒家甚至整個反秦聯盟的軒然大波。


    本身武力雖說不比前兩位當家,不入絕世強者之名,但是卻也不弱。


    手持劍譜“十大名劍“排名第十的淩虛之劍,雖為利器卻無半分血腥,隻見飄然仙風,是名器之選,劍雖為兇物,然更難得以劍載誌,以劍明心,鑄劍人必為洞穿塵世,通天曉地之逸士,雖為後周之古物,沉浮於亂世經年,然不遇遺世之奇才,則不得其真主。


    曰:空穀臨風,逸世淩虛。“


    伏念、顏路、張良,三人被合稱為齊魯三傑,為當代儒家三傑,三人更是隱有儒家創始人,與老子被稱為二聖的孔子之姿,被稱為儒俠。


    儒家此時也正是鼎盛時期,勢力最為強盛的地方就在繁華一時的齊魯之地,桑海之城。桑海城儒家聖地小聖賢莊。


    也就是林奇此行的目的地。


    儒家這樣強盛自然也居於千年協定之中,作為千年協定的一員,儒家現在就有知曉千年協定之人,那就是儒家輩分最長之人,名傳天下的儒道大家,帝國丞相李斯師長荀況,稱之為荀子。


    “子”這一稱唿可不普通,不能隨便稱子的。老子、孔子、孟子皆稱之為子,這是對這幾人的尊稱。


    即便是儒家當家伏念也不能被稱為子,隻有荀子一人可以。


    儒家這樣強盛,憑借曉組織的勢力想從儒家得到武功心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隻能靠林奇自己來了。


    林奇和千年協定之間有過交易,北冥子等人必須滿足林奇的要求,心法、名劍就是林奇提出的要求之中最為主要的。


    儒家三名士,手握三把名劍,日後都是屬於林奇的。


    儒家心法也是這樣,三位當家的心法都不相同,儒家諸位弟子也有修行心法,並且多為劍法和修心之心法。


    儒家和縱橫家不同,儒家弟子修煉劍術,不是為了逞兇鬥狠,關鍵在於,練劍如練身、修劍如修心。心若中正,方可修身齊家,進而治國平天下。


    而且日後儒家將有一層大劫,儒家心法,儒家儲存著的諸多秘籍都被摧毀了,除了腦海中的記憶,儒家之中再無這些心法。


    所以這一次,讓林奇得到心法之後,說不定還能幫儒家一把。


    正好,在儒家無人打擾,既可以得到儒家的修行之法,又可以在儒家找尋一片清淨無人之地作為林奇的修行之地,一箭雙雕。


    “公子,儒家的人會接納我們嗎?公子雖然厲害,但是在江湖上確實沒有什麽名氣?他們不會因此輕視公子吧?!”


    “你想什麽呢?我是不想有名氣,不然的話,整個江湖都將傳頌我的名字。你家公子我是天外之人,順應天道不顯於世間,不為世人所知才是正道。而且儒家又不是江湖上那些小門小派,怎麽會有這種舉動,豈不是不和儒家教義。”


    林奇倒是不擔心會被人輕視,他也不在乎這個,如果被人輕視就要發怒,那心境修為也有點太差了。


    江湖這麽大,沒人能保證自己被全天下江湖人所知曉。想要憑借著名氣闖天下,絕對是白癡的舉動。


    而且林奇也不準備和儒家之人有接觸,尤其是儒家三當家張良,他曾經見過林奇,讓他看到自己的話會有麻煩,所以林奇隻打算和儒家荀子接觸一下,讓他管教一下儒家弟子,不要讓他們靠近自己的閉關之所就可以了。


    荀子是當代大儒,但是同樣也是千年協定範圍之中的人,既然這樣,他就無法拒絕林奇的要求。


    林奇與千年協定高層的約定事先當然是沒有告知過各家的,但是隻要高層決定了,下方的人隻要通知一聲就可以了。


    儒家實力強大,近些年來更是有所長進,反觀墨家和農家,兩家雖然勢力龐大,但是專心於世俗界的爭鬥,農家號稱十萬弟子卻無一高手,想入千年協定是絕不可能。


    這兩家甚至都不用通知他們,林奇自己動手來就行,墨家就是這樣。至於農家,裏麵的東西林奇現在都看不上眼了。


    儒家不同,近些年來儒家勢力愈發龐大,門內更是人才濟濟,齊魯三傑天下聞名,所以即便是道家也不好強逼人。


    隻以大義為理由,和荀子說了一聲,然後儒家就同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之不敗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無終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無終無並收藏無限之不敗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