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最為嚴格、要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答策的殿試僅僅還有不到兩日,就是在這麽短的時日,依舊有考生和考生的家人在奔走行賄、行卷、打通關節,而他們要抓的竊題之人卻隱在暗處。正如趙明庭所說,科舉百態,不查不抓如何保證公平,一查一抓便是大案。
她迴到“典簿廳”內,樊克儉就在後麵跟著她,她坐下看向他,但見他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不由得有些佩服這個淡定的少年。
她喃喃道:“都這種時候了,還敢搞這種旁門左道,是有多大的膽子。也不知閆大人會怎樣。”
“徐哥哥,科考舞弊是常態,這不算什麽。”
徐謹看著樊克儉,等著他接下來的話。
“行卷雖有違律法,但隻要沒有被抓到送錢的證據,就不會有大的責罰,頂多就是在當年禁考而已。國子監殿試前夕二十幾人知法犯法,閆大人有失察之責和失教之責,他是想一人保全監。特別是徐哥哥,才來三日,若是受累,豈不冤枉。”
徐謹歎了一口氣。
樊克儉見此調轉話頭:“說起來,科考真的不易。就拿今年來說,徐哥哥知道嗎,今年年歲最大的考生,有七十七了。據說他已經考了五十四年了,年年不中,終於今年擠進殿試。會試三年一次,今年他再不中,恐怕下一次就真的看不到他了。”
“那麽大歲數?”
“嗯。還有人聽說剛成親,連洞房都沒來得及入,新娘子的蓋頭也沒揭。報喜官說會試上榜,進了殿試名單,那人立馬就被送上了來京城的船。新娘子在後麵追,哭天搶地的,被她婆家拖迴去抽了一頓藤條,怪她不識大體。”
“竟有這種事?”
“嗯。還有,書上說鑿壁偷光,我就認識一個學子,不是國子監的,也沒錢去書塾,家徒四壁,靠撿書看。等到晚上就去護城河那裏,有一次被更夫看見以為他要投河,結果徐哥哥猜是怎麽著?”
徐謹認真地聽他講著,搖了搖頭。
“不知道該說他腦子好使還是不好使,他說月光照在水麵上,比別的地方都亮,他每天晚上都去看書。”
徐謹啞然失笑,有些無奈。
“還有一次,他朝人家借書,結果恰逢大雨,雨水把字都弄花了。他因為這個被人好一頓打,末了鼻青臉腫的,還一個勁給人家賠不是。”
徐謹有些佩服這個人,她說道:“什麽人這樣老實,向嬰空閑時給我引薦一下。”
樊克儉點點頭,露出討喜的微笑:“好。”
徐謹轉頭看向窗外的日光,聲音含在嘴裏感歎道:“科考不易,但總有那麽多人報之以歌,就是他們的堅持,才給了後人希望,科舉也得以延續數千年。若有一日,無一人報名科舉,那才是最可怕的。”
“……”
樊克儉聽她這話,臉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無一人報名科舉,那不是天下將亡的預兆嗎。
“徐哥哥。其實今日之事,不算什麽。會試時有一樁大案,你可能不知道。”
徐謹看向他:“會試?”
“嗯。當時各個州府進入殿試名單的人數懸殊,比如中州苗子一直不錯,但進入殿試名單的卻隻有五人,反而是渝地、蜀地和浙商、兩廣子弟進的比較多。中州可是文化聖地,孔聖人的故鄉啊。中州學子不幹了,直接向陛下進書。聽說陛下本不欲理會文人鬧事,但有數百學子上京哭孔廟,孔廟就在國子監旁邊。這件事鬧得很大,陛下不得已派禦史台去查,你猜怎麽著,當晚就有一個禮部官員畏罪自盡了。而最終,名單中換上了三十幾名中州學子的名字。若不是有人來哭孔廟,這三十幾人豈不是又要白等三年。”
聽了樊克儉的話,徐謹有些出神。她想起趙明庭說的,他說禮部不可信。
“這就是科舉百態,徐哥哥,不僅是科舉,你如今入朝為官,慢慢就習慣了。事,不要管太多,官,不要做太大。就像閆大人一樣,他算是一個清心寡欲,醉心詩文的好學官,但因手下的人犯錯,他不得已要犧牲自己。於國子監而言,他再也不會迴來了。”
徐謹想起入國子監前一晚,素未謀麵的閆道雲派人給她送來了主簿官服,不僅是官服,還有三本書:《魏治大詔》、《監規》、《聖諭廣訓》。這讓當時十分忐忑的她頓感安心。身為堂堂的祭酒大人,他送來的不僅僅是官服和書,還有善意和接納。相處了不過三日,沒想到相遇即是離別,不隻是國子監,於他們而言,此生也不會再見麵了。
徐謹陷入愁思中,樊克儉叫了她三聲她才迴過神來。
看著他的欲言又止,徐謹認真地問道:“向嬰,我記得沒錯,昨日你就要同我講些什麽吧?”
樊克儉定定地看著她,開口,有些抱歉地低聲道:“徐哥哥,與你說了那麽多,下麵的話本不該說的。但是監內不太平,我沒有人可以信任了。”
徐謹驚訝地看著他:“向嬰什麽意思?”
“徐哥哥,科考舞弊是大罪,若是竊了殿試的策題,恐怕會被五馬/分/屍。”
“什麽?!”
徐謹以為自己聽錯了,她一直在想竊題的事,怎麽聽什麽都是竊題。
“徐哥哥……”
……
過了申時,太陽快要落山了。徐謹麵色冷冷的,負手一路由典簿廳行至監東金吾。金吾等三衛原是草場,後建起屋舍千餘間,開辟菜園,供監生們住宿和種植菜蔬。
監生每兩人住一間,此時紛紛敞開大門,眾人剛剛下學迴來,有人準備吃過飯後,繼續溫書。天邊是如火的雲霞,映得大地一片橙光。即使這般,但大群大群的白衣書生手持書卷,意氣風發,如滔滔白浪般傾湧襲來,不禁讓人心生希望,肅然起敬。
見到徐謹,監生們紛紛低頭問好:
“見過徐主簿……”
“見過主簿大人……”
……
徐謹一臉嚴肅,聲音不大不小,卻很是不善:“率性堂與試的那些人呢?讓他們給本官通通去繩愆廳!” 說完一揮袖子,憤然離去。
她迴到“典簿廳”內,樊克儉就在後麵跟著她,她坐下看向他,但見他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不由得有些佩服這個淡定的少年。
她喃喃道:“都這種時候了,還敢搞這種旁門左道,是有多大的膽子。也不知閆大人會怎樣。”
“徐哥哥,科考舞弊是常態,這不算什麽。”
徐謹看著樊克儉,等著他接下來的話。
“行卷雖有違律法,但隻要沒有被抓到送錢的證據,就不會有大的責罰,頂多就是在當年禁考而已。國子監殿試前夕二十幾人知法犯法,閆大人有失察之責和失教之責,他是想一人保全監。特別是徐哥哥,才來三日,若是受累,豈不冤枉。”
徐謹歎了一口氣。
樊克儉見此調轉話頭:“說起來,科考真的不易。就拿今年來說,徐哥哥知道嗎,今年年歲最大的考生,有七十七了。據說他已經考了五十四年了,年年不中,終於今年擠進殿試。會試三年一次,今年他再不中,恐怕下一次就真的看不到他了。”
“那麽大歲數?”
“嗯。還有人聽說剛成親,連洞房都沒來得及入,新娘子的蓋頭也沒揭。報喜官說會試上榜,進了殿試名單,那人立馬就被送上了來京城的船。新娘子在後麵追,哭天搶地的,被她婆家拖迴去抽了一頓藤條,怪她不識大體。”
“竟有這種事?”
“嗯。還有,書上說鑿壁偷光,我就認識一個學子,不是國子監的,也沒錢去書塾,家徒四壁,靠撿書看。等到晚上就去護城河那裏,有一次被更夫看見以為他要投河,結果徐哥哥猜是怎麽著?”
徐謹認真地聽他講著,搖了搖頭。
“不知道該說他腦子好使還是不好使,他說月光照在水麵上,比別的地方都亮,他每天晚上都去看書。”
徐謹啞然失笑,有些無奈。
“還有一次,他朝人家借書,結果恰逢大雨,雨水把字都弄花了。他因為這個被人好一頓打,末了鼻青臉腫的,還一個勁給人家賠不是。”
徐謹有些佩服這個人,她說道:“什麽人這樣老實,向嬰空閑時給我引薦一下。”
樊克儉點點頭,露出討喜的微笑:“好。”
徐謹轉頭看向窗外的日光,聲音含在嘴裏感歎道:“科考不易,但總有那麽多人報之以歌,就是他們的堅持,才給了後人希望,科舉也得以延續數千年。若有一日,無一人報名科舉,那才是最可怕的。”
“……”
樊克儉聽她這話,臉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無一人報名科舉,那不是天下將亡的預兆嗎。
“徐哥哥。其實今日之事,不算什麽。會試時有一樁大案,你可能不知道。”
徐謹看向他:“會試?”
“嗯。當時各個州府進入殿試名單的人數懸殊,比如中州苗子一直不錯,但進入殿試名單的卻隻有五人,反而是渝地、蜀地和浙商、兩廣子弟進的比較多。中州可是文化聖地,孔聖人的故鄉啊。中州學子不幹了,直接向陛下進書。聽說陛下本不欲理會文人鬧事,但有數百學子上京哭孔廟,孔廟就在國子監旁邊。這件事鬧得很大,陛下不得已派禦史台去查,你猜怎麽著,當晚就有一個禮部官員畏罪自盡了。而最終,名單中換上了三十幾名中州學子的名字。若不是有人來哭孔廟,這三十幾人豈不是又要白等三年。”
聽了樊克儉的話,徐謹有些出神。她想起趙明庭說的,他說禮部不可信。
“這就是科舉百態,徐哥哥,不僅是科舉,你如今入朝為官,慢慢就習慣了。事,不要管太多,官,不要做太大。就像閆大人一樣,他算是一個清心寡欲,醉心詩文的好學官,但因手下的人犯錯,他不得已要犧牲自己。於國子監而言,他再也不會迴來了。”
徐謹想起入國子監前一晚,素未謀麵的閆道雲派人給她送來了主簿官服,不僅是官服,還有三本書:《魏治大詔》、《監規》、《聖諭廣訓》。這讓當時十分忐忑的她頓感安心。身為堂堂的祭酒大人,他送來的不僅僅是官服和書,還有善意和接納。相處了不過三日,沒想到相遇即是離別,不隻是國子監,於他們而言,此生也不會再見麵了。
徐謹陷入愁思中,樊克儉叫了她三聲她才迴過神來。
看著他的欲言又止,徐謹認真地問道:“向嬰,我記得沒錯,昨日你就要同我講些什麽吧?”
樊克儉定定地看著她,開口,有些抱歉地低聲道:“徐哥哥,與你說了那麽多,下麵的話本不該說的。但是監內不太平,我沒有人可以信任了。”
徐謹驚訝地看著他:“向嬰什麽意思?”
“徐哥哥,科考舞弊是大罪,若是竊了殿試的策題,恐怕會被五馬/分/屍。”
“什麽?!”
徐謹以為自己聽錯了,她一直在想竊題的事,怎麽聽什麽都是竊題。
“徐哥哥……”
……
過了申時,太陽快要落山了。徐謹麵色冷冷的,負手一路由典簿廳行至監東金吾。金吾等三衛原是草場,後建起屋舍千餘間,開辟菜園,供監生們住宿和種植菜蔬。
監生每兩人住一間,此時紛紛敞開大門,眾人剛剛下學迴來,有人準備吃過飯後,繼續溫書。天邊是如火的雲霞,映得大地一片橙光。即使這般,但大群大群的白衣書生手持書卷,意氣風發,如滔滔白浪般傾湧襲來,不禁讓人心生希望,肅然起敬。
見到徐謹,監生們紛紛低頭問好:
“見過徐主簿……”
“見過主簿大人……”
……
徐謹一臉嚴肅,聲音不大不小,卻很是不善:“率性堂與試的那些人呢?讓他們給本官通通去繩愆廳!” 說完一揮袖子,憤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