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上暗流湧動,而謝若玄沒有理會這其中微妙,隻是皺眉。
已經很久沒有人敢用這樣的語氣對他說話了,乍然聽到,他差點克製不住內心的殺欲。
但轉念一想,謝子羲是亡國之君,這些朝臣沒殺他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更遑論給好臉色。
算了,他脾氣好,不計較。
這樣想著,謝若玄揚起一抹陽光開朗的笑容,「朕何錯之有?」
何錯之有。
四個字擲地有聲。
眾臣聞言愕然,臉上怒其不爭、哀大淵不幸之色又出現了,他們顫抖著指著謝若玄,大有還我家國天下之意。
第2章
遊望之眉頭緊皺,眼中情緒似隱藏在烏雲中的滾雷,陰沉沉的,「上一世,若非你聽信讒言,調褚倞離京,枉送了十三萬將士的性命,京城又怎會因此失守?你又怎會『意外』猝死?謝子羲,你寵信奸佞,剛愎自用,不配做大淵的帝王。」
他一字一句指責道,語氣失望至極。態度之凜然,像極了麵對紂王時的比幹。
謝若玄一時間恍恍惚惚產生了錯覺,他好像真的殘害了忠良。
「……」
差點被帶溝裏。
隻是……褚倞?
謝若玄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哪裏聽過。仔細思索了一番,才想起來,裴夢全好像說過他是叛軍頭子,大淵亡國有他出的一份力……
事情變得有趣起來。
這邊說褚倞是鎮國英雄,那邊說褚倞是叛賊,嘖,都到了這個時候,這些人想的不是如何穩固朝綱、安撫百姓,而是想著如何黨同伐異,排除異己,當真是可笑至極。
先不說覬覦皇位的藩王,目前朝中大臣就分為三派,一派保持中立,明哲保身,不主動結交權貴,亦不攀附皇室,存在感不強。
一派以謝若玄留下的舊臣為主,看不慣涼州黨,處處與涼州黨爭鋒,自神武道兵變事件失敗後,被涼州黨排擠打壓得不成氣候,目前群龍無首。
剩下一派,便是當初和熹平帝一起謀反的涼州黨。以丞相遊望之為首,勢力遍布朝野,挾謝子羲以令諸侯。
褚倞便是涼州黨重要一份子,這一世,他在潼關戍邊,暫未還朝。
不過自遊望之殺了熹平帝後,涼州黨內部隱有分崩離析之勢。
但不管褚倞是叛軍還是英雄,在謝若玄看來,都是這群人狗咬狗罷了。瀆職弄權,結黨營私,表麵冠冕堂皇,好似站在大義的一方,可誰又知道他們心裏到底怎麽想的。
天下烏鴉一般黑,誰也不比誰清白。
殿內一片沉默,顯然眾臣默認了遊望之的說法。
謝若玄看著遊望之,忽然輕笑出聲,「我不配?試問謝氏宗室有幾個配當帝王的?遊望之,大淵國祚到頭了,是謝氏皇族之過,非我一人之過。」
此言一出,滿殿譁然。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刷新了眾臣的世界觀,他們見過荒唐無道的昏君,沒見過連自己祖宗都罵的昏君。
原以為謝子羲重生一世,會變得沉穩一點,對國事上心些……沒想到,他愈發荒唐了。更可氣的是,他說的是事實,他們無法反駁。
遊望之臉色難看,「……荒唐!大淵立國一百一十年,雖然換過十五位君主,但並非都是無功之輩。」
謝若玄從未見過這樣的臣子,助熹平帝謀反的是他,殺熹平帝、改立謝子羲的也是他,既藐視皇權,又說大淵史上不是沒有明君。這般矛盾,謝若玄甚是好奇,什麽樣的人,才能入這位的眼。
「哦?大淵史書上有這樣的人嗎?」
遊望之毫不猶豫道:「宣帝文韜武略,不輸史冊明君。」
宣,謝若玄的諡號。
提起這個諡號的時候,眾臣滿臉哀戚,情真之意切,仿佛死的是他們親爹。
眾所周知,謝若玄是大淵難得一見的治世明君。他多謀善斷,政績斐然,在位期間,大淵內政清明,外拓疆土。比起其他燒殺淫掠、視朝臣百姓為牲畜的謝氏皇族,可謂是天神下凡,好了不知多少倍。
作為大淵朝的臣子,眾臣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君主賢明。謝若玄對他們而言,簡直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
隻可惜造化弄人,謝若玄正值盛年,就猝然駕崩,沒留下一個子嗣,不然大淵也不會歷經兩任昏君而亡國了。
實在是天妒英才。
眾臣不由心生悲壯之感。
謝若玄:「……」
「………………」
謝邀,這個明君稱號不要也罷,他自己有幾斤幾兩他自己清楚,不需要給他戴高帽。
空氣安靜到了極致。
沉默許久後,太尉孟闊開口打破了沉寂,「遊丞相,皇上剛剛醒來,精力不濟,丞相莫要再用前世之事為難他。且前世之事已然發生,無法更改,與其沒有意義的糾結,不如好好想想眼下該如何穩定朝綱。」
謝若玄目光落在他身上。
孟闊這個名字有些熟悉,謝若玄想了想,好半晌才想起來,原主的母妃好像出自孟家。
原來是外戚。
遊望之冷笑,「沒有意義的糾結?皇上犯下如此大錯,難道還不能讓他明白何為是非對錯?」
孟闊掀起眼皮,麵無表情地說:「辯論對錯不急於這一時,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穩定朝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已經很久沒有人敢用這樣的語氣對他說話了,乍然聽到,他差點克製不住內心的殺欲。
但轉念一想,謝子羲是亡國之君,這些朝臣沒殺他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更遑論給好臉色。
算了,他脾氣好,不計較。
這樣想著,謝若玄揚起一抹陽光開朗的笑容,「朕何錯之有?」
何錯之有。
四個字擲地有聲。
眾臣聞言愕然,臉上怒其不爭、哀大淵不幸之色又出現了,他們顫抖著指著謝若玄,大有還我家國天下之意。
第2章
遊望之眉頭緊皺,眼中情緒似隱藏在烏雲中的滾雷,陰沉沉的,「上一世,若非你聽信讒言,調褚倞離京,枉送了十三萬將士的性命,京城又怎會因此失守?你又怎會『意外』猝死?謝子羲,你寵信奸佞,剛愎自用,不配做大淵的帝王。」
他一字一句指責道,語氣失望至極。態度之凜然,像極了麵對紂王時的比幹。
謝若玄一時間恍恍惚惚產生了錯覺,他好像真的殘害了忠良。
「……」
差點被帶溝裏。
隻是……褚倞?
謝若玄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哪裏聽過。仔細思索了一番,才想起來,裴夢全好像說過他是叛軍頭子,大淵亡國有他出的一份力……
事情變得有趣起來。
這邊說褚倞是鎮國英雄,那邊說褚倞是叛賊,嘖,都到了這個時候,這些人想的不是如何穩固朝綱、安撫百姓,而是想著如何黨同伐異,排除異己,當真是可笑至極。
先不說覬覦皇位的藩王,目前朝中大臣就分為三派,一派保持中立,明哲保身,不主動結交權貴,亦不攀附皇室,存在感不強。
一派以謝若玄留下的舊臣為主,看不慣涼州黨,處處與涼州黨爭鋒,自神武道兵變事件失敗後,被涼州黨排擠打壓得不成氣候,目前群龍無首。
剩下一派,便是當初和熹平帝一起謀反的涼州黨。以丞相遊望之為首,勢力遍布朝野,挾謝子羲以令諸侯。
褚倞便是涼州黨重要一份子,這一世,他在潼關戍邊,暫未還朝。
不過自遊望之殺了熹平帝後,涼州黨內部隱有分崩離析之勢。
但不管褚倞是叛軍還是英雄,在謝若玄看來,都是這群人狗咬狗罷了。瀆職弄權,結黨營私,表麵冠冕堂皇,好似站在大義的一方,可誰又知道他們心裏到底怎麽想的。
天下烏鴉一般黑,誰也不比誰清白。
殿內一片沉默,顯然眾臣默認了遊望之的說法。
謝若玄看著遊望之,忽然輕笑出聲,「我不配?試問謝氏宗室有幾個配當帝王的?遊望之,大淵國祚到頭了,是謝氏皇族之過,非我一人之過。」
此言一出,滿殿譁然。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刷新了眾臣的世界觀,他們見過荒唐無道的昏君,沒見過連自己祖宗都罵的昏君。
原以為謝子羲重生一世,會變得沉穩一點,對國事上心些……沒想到,他愈發荒唐了。更可氣的是,他說的是事實,他們無法反駁。
遊望之臉色難看,「……荒唐!大淵立國一百一十年,雖然換過十五位君主,但並非都是無功之輩。」
謝若玄從未見過這樣的臣子,助熹平帝謀反的是他,殺熹平帝、改立謝子羲的也是他,既藐視皇權,又說大淵史上不是沒有明君。這般矛盾,謝若玄甚是好奇,什麽樣的人,才能入這位的眼。
「哦?大淵史書上有這樣的人嗎?」
遊望之毫不猶豫道:「宣帝文韜武略,不輸史冊明君。」
宣,謝若玄的諡號。
提起這個諡號的時候,眾臣滿臉哀戚,情真之意切,仿佛死的是他們親爹。
眾所周知,謝若玄是大淵難得一見的治世明君。他多謀善斷,政績斐然,在位期間,大淵內政清明,外拓疆土。比起其他燒殺淫掠、視朝臣百姓為牲畜的謝氏皇族,可謂是天神下凡,好了不知多少倍。
作為大淵朝的臣子,眾臣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君主賢明。謝若玄對他們而言,簡直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
隻可惜造化弄人,謝若玄正值盛年,就猝然駕崩,沒留下一個子嗣,不然大淵也不會歷經兩任昏君而亡國了。
實在是天妒英才。
眾臣不由心生悲壯之感。
謝若玄:「……」
「………………」
謝邀,這個明君稱號不要也罷,他自己有幾斤幾兩他自己清楚,不需要給他戴高帽。
空氣安靜到了極致。
沉默許久後,太尉孟闊開口打破了沉寂,「遊丞相,皇上剛剛醒來,精力不濟,丞相莫要再用前世之事為難他。且前世之事已然發生,無法更改,與其沒有意義的糾結,不如好好想想眼下該如何穩定朝綱。」
謝若玄目光落在他身上。
孟闊這個名字有些熟悉,謝若玄想了想,好半晌才想起來,原主的母妃好像出自孟家。
原來是外戚。
遊望之冷笑,「沒有意義的糾結?皇上犯下如此大錯,難道還不能讓他明白何為是非對錯?」
孟闊掀起眼皮,麵無表情地說:「辯論對錯不急於這一時,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穩定朝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