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是穀雨。
五湖四海的江湖人士開始齊聚南洲的雲中郡,準備參加不久後玄雲寺操辦的絳靈大鬥,身為南洲三大繁華郡之一的雲中郡一時間更顯熱鬧非凡,花溫香一行人走走停停已經耗去一旬時日,期間不是逛逛這,就是瞅瞅那,悠哉愜意。
起先,死乞白賴非要跟著的襤褸老人整天跟在眾人屁股後麵,在一座小縣城裏第二次被花溫香拒絕拜師後,就不再刻意接近,反而是每天纏著羅北討酒喝,這一行人中,羅北臨走前隻帶了三百兩銀子,其餘都捐給了粥鋪那邊,花溫香將十幾塊價值連城的玉佩賣掉後,再經由這幾天的豪邁揮霍,如今口袋裏隻剩不到五百兩,至於其餘人,身無分文,所以一隊人現在差不多還有八百兩銀子的盤纏。
其實隻有花溫香與黑球兒在花錢一事上大手大腳,其他人都還算好,克勤克儉的塗月蓮曾多次勸阻過這種坐吃山空的行為,可對於皆是心大的一人一貓來說,簡直是對牛彈琴,後來心累的塗月蓮索性也就不管了。
八百倆看似很多,可在物價極高的象忽郡與雲中郡卻是經不起揮霍。
山間小路中,負靈劍的羅北在這幾日逐漸從喪父的傷心中走出,精神好了不少,向身旁的襤褸老人遞了手中酒壺過去,笑道:“老哥,沒多少了,你我一人再來一口。”
襤褸老人咕咚咕咚幾大口,直接喝幹了酒水,心滿意足,不過這才想起還要給羅老弟留一口,頓時內心有些難為情。
羅北看著有些愧疚的襤褸老人,笑道:“看來等到了下個賣酒的地方,咱得多買幾壺,這一路我也看出來了,老哥你也是海量,咱倆抽空非要好好切磋切磋。”
襤褸老人掏了掏耳屎,嘿嘿笑道:“隨時奉陪,隻要你請客就行。”
走在末尾的兩位酒友,莫名就成了一對忘年交,聊的不亦樂乎。
花溫香與馱著黑球兒的塗月蓮並肩行於前麵,與後麵走路緩慢的兩位酒鬼,拉開有一段距離,因為倆人平時還好,可一旦喝的爛醉,就開始胡說八道個不停,很是煩人,而且這兩人幾乎每天都在醉酒狀態。
塗月蓮與黑球兒一直打趣談笑,可憐被孤立的花溫香並不能融入進去,隻能偶爾插上兩句,緩解一下尷尬氣氛。
傍晚,一行人終於找到了一座路旁野客棧,在歇息了一晚之後,醒酒的羅北說了一句讓人不能接受的話,“咱們好像走錯路了,這裏應該是琵琶郡,而不是雲中郡。”
看到眾人陰沉的臉色,貼心的羅北趕緊補充道:“但不礙事,雖然咱來錯了郡,但玄雲寺離琵琶郡不算遠,而且距離絳靈大鬥還有七天,咱在這玩個一兩天,到時候可以坐船走。”
襤褸老人住店時隱約記得樓下木架上擺滿了酒壇,這時酒蟲又來,衝著羅北笑道:“喝兩盅?”
羅北腦袋還有些痛,不過仍是笑道:“那就整兩盅,少喝點兒,趕路重要,等到了以後的大酒樓咱再放開了喝,那裏邊的酒好,這的酒……”
略有挑剔的羅北嫌棄搖頭,又對花溫香他們說道:“咱們一塊吃點,然後就直接趕路,去琵琶郡的紅河找船家。”
貪吃的黑球兒與形影不離的塗月蓮已經下了樓。
還未做過大船的花溫香有些期待,打趣道:“你一會兒可得與老前輩少喝點,要不然又得帶錯路。”
羅北撓頭,“意外,意外。”
三人也一齊下樓。
吃過了早飯後,眾人便跟著平時少有清醒狀態的羅北向西北走去。
……
……
湘安內含三洲,豐洲,泊洲,羨洲。湘安王所居的藩王府建於豐洲的宜春郡,占地三十畝,內設無數亭台樓閣,大小花園,府中上下,一切事物都是盡顯財大氣粗。
如今盛昌的四位藩王,就屬湘安王趙罡義揮金如土,每年光是在吃喝穿戴上就要花銷千萬兩黃金,更別說私底下還供養著大批極其耗廢錢財的府中高手,前幾年就有一則駭人的傳聞廣遍天下,湘安王曾在一個大宗門裏費勁千辛萬苦買了一顆仙海石,至於價錢沒有明確給出,隻說除了數不盡的金銀珠寶外,四品以下的官職就給了五六個,此外還將十幾位修道胚子送往了那宗門,以來鞏固宗門底蘊。
無價也無市的仙海石,可遇不可求,縱使權勢如藩王,依舊要付出巨大代價。
而那顆仙海石最後被魑魅閣閣主淩視沫破鏡所用。
如繁華小城的藩王府中,有一處巨大樓閣偏居一隅,另類森然,閣樓巨大,高三丈三尺,閣前有“魑魅閣”三字匾額,內室極為簡單空曠,隻有十數根的朱紅大柱,和一座袒胸露乳,麵容猙獰的惡鬼石像。
陰暗樓閣內,安靜滲人,有一位看不清麵容的男人對著石像負手而立。
他的身後有一位身披黑色鬥篷,臉圍黑巾的魑魅閣殺手,單膝跪地,“啟稟閣主,曾大人的屍體已經在南洲的劍城找到,約莫已經死了一旬時日,這些畫像是此事的參與者。”
暗淡內室裏的黑袍殺手,從懷中掏出了花溫香與羅北,還有三位客卿的潦草畫像。
執掌整個湘安王府高手的淩視沫,絲毫不理。
滿頭冷汗的蒙麵殺手,嘴角微顫,“風大人也很久下落不明了。”
男人終於平淡道:“他與曾晨同日死的,你去通知莫幽,讓他把畫像的幾人都殺了。”
僅僅是一個單薄背影,就已是令人望而生畏,蒙麵殺手恭敬說道:“是……那曾大人的屍體……”
沉默片刻,淩視沫淡淡道:“拿去喂王爺的惡犬。”
再不敢多說一句的蒙麵殺手重重點頭,“是。”
……
……
“皇帝李化淵駕崩,太子李襄登基稱帝。”
這條消息已然傳到全國各地,許多打算逃到盛昌大原避難的百姓都放下手中包袱,準備再看一段時間,咱們大歧萬一把那昏君換了,就反敗為勝,拿下了大歧呢。
安土重遷的大歧百姓們沒人願意千裏迢迢遷往異鄉。
大歧楊氏,家族龐大,紮根於大歧京都逸安城近乎千年。
在一間靜雅客廳中,青衫楊子陽位於正座,左右各坐了兩位白發老人,楊嘉興與孿生兄弟楊嘉安破例入座,分別坐在了兩位老人旁邊。
左邊老人黑色錦袍掛藍邊,精神矍鑠,氣質不凡,是如今楊氏當家人,楊烈。
右邊老人雲紋緞裳楚楚利落,蟬眉肅立似戟身,不苟言笑的老人名叫楊刃,境界在族中僅次於兄長楊子陽。
儒衫的楊嘉安神色溫和,樣貌英俊,與將軍身份的弟弟背道而馳,是一名文質彬彬的讀書人,不過幾十年來卻無太大成就。
很少來家中的楊子陽打量了一下桌上幾人後,開口說道:“再過半個月,咱們楊家就遷往盛昌的南洲,路途比較遠,二弟,你提前準備下。”
沒有聽出商量意思的家主楊烈,直接答應道:“知道了,大哥,不過可能會有些倉促。”
一個傳承香火近千年的大家族,底蘊何等雄厚,光是接下來的店鋪,府邸轉買就是一個大難題,不過這對於持家有道的家主楊烈好像正中下懷。
三位老兄弟中最小的楊刃問道:“大歧真就無力迴天?”
楊子陽搖頭道:“連最後的希望都破滅了,盛湞觀最後還是選擇了袖手旁觀。”
算是侄子楊嘉興半個師傅的楊刃問道:“嘉興,你也把朝中那些官職都辭了,跟我們一起去南洲,到時候我抽空好好練練你,這幾年你的境界一直停滯不前,難道不著急麽?”
正襟危坐的楊嘉興是朝中人人皆知的好戰將軍,早已習慣了馳騁沙場,帶軍打仗,現在叔叔楊刃讓他辭掉官職,跟隨家族去往南洲,心裏定是不願,可卻不敢直說。
楊烈看著這個自從當了大官,就很少來家中探望的不孝子,憋著好些日子的火直接撒了出來,“你三叔說話,沒聽到?”
楊嘉興在外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在這幾個長輩麵前卻唯唯諾諾,“知道了,三叔。”
大哥楊嘉安笑道:“嘉興,就聽三叔的一塊和我們迴南洲,也該收收你這戾氣了。”
楊嘉興苦苦嗯了一聲,隨後以心聲問道:“楊炎那小妮子可在家中?”
楊嘉安笑著點頭。
楊刃看著滿臉笑意的楊嘉安說道:“你小子根骨不比嘉安差,為什麽就整天癡迷於一堆破爛書本呢。”
聽慣了這些話的楊嘉安笑道:“三叔就別為難小侄了,我是真的不喜歡舞刀弄槍。”
楊子陽圓場道:“老三,你平時一向話少的。”
從來嚴肅表情的楊刃不再言語,因為時間太久,竟然忘了大哥也是位讀書人了。
楊子陽起身笑道:“嘉安,帶我去看看楊炎,這小妮子現在應該能拿起郎山與織英了。”
郎山與織英,地擎十二器中唯一一對鴛鴦刀,是楊氏家族的傳承仙兵,這一任傳承者便是楊嘉安的女兒,楊炎。
書生意氣的楊嘉安笑容滿麵,起身帶路,其他人也很是想念這個有些日子沒見的小丫頭,俱是跟在其後。
……
……
大歧皇宮。
一塵不染的禦書房裏,陳列著滿架厚厚的書籍,已是龍袍加身的李襄獨自坐在書桌旁,翻閱著一本金絲鑲邊的史書。
年輕皇帝用心看著書上緊密的文字,自嘲道:“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歧國祚鼎盛六百年,卻少有人知道早在千年之前,大歧就已立國於世,隻不過當時還是籍籍無名的一介小國罷了。”
這一刻的天子李襄不由得一身輕鬆,自打皇後死後,偌大一個皇宮,就真的隻剩他獨自一人了,勾心鬥角,綿裏藏針,逼的那時才剛剛懂事不久的李襄不得不絞盡腦努力活下去,在這醃臢皇宮裏,注定隻有心狠者才能活到最後。
神色突然變得淒涼的李襄走出禦書房,望著大歧的天空愣神良久後,喃喃自語道:“可憐泱泱大歧就要覆滅在朕的手上了。”
正在守門的太監宮女們聽到此話,嚇得臉色慘白。
天子李襄心思流轉,走到一位老太監身旁,平靜說道:“朕問你,榮華富貴與一貧如洗,你選哪個?”
畏畏縮縮的老太監哪敢撒謊,實打實說道:“奴才當然選前者。”
已是一國之君的李襄笑容燦爛,“倘若前者每天都是活在疲憊心乏的困擾當中,一輩子逃不了憂愁二字,而後者卻可無憂無慮,幸福一生,那這二者你又會選哪個。”
老太監表情焦灼,不知如何選擇。
李襄扶了扶腰間藍天碧玉帶,緩緩走下台階,仰天大笑,“隻願來世不生帝王家。”
身後的太監宮女們猛然下跪,身軀不由自主的直打冷顫。
已是走遠的年輕皇帝手中握有一封密信。
“大歧守護神李登樓與盛昌袁慶賀大戰三天三夜,死於朦朧坡,出戰的四十萬兵馬如今僅剩半數,大歧十七洲,已被占據九洲,軍餉嚴重不足,刀劍鎧甲,戰馬草料亦是供不應求……”
一切消息,俱是噩耗。
……
……
這一年,這個春季,大歧不甘投降,盛昌國土再擴萬裏。
五湖四海的江湖人士開始齊聚南洲的雲中郡,準備參加不久後玄雲寺操辦的絳靈大鬥,身為南洲三大繁華郡之一的雲中郡一時間更顯熱鬧非凡,花溫香一行人走走停停已經耗去一旬時日,期間不是逛逛這,就是瞅瞅那,悠哉愜意。
起先,死乞白賴非要跟著的襤褸老人整天跟在眾人屁股後麵,在一座小縣城裏第二次被花溫香拒絕拜師後,就不再刻意接近,反而是每天纏著羅北討酒喝,這一行人中,羅北臨走前隻帶了三百兩銀子,其餘都捐給了粥鋪那邊,花溫香將十幾塊價值連城的玉佩賣掉後,再經由這幾天的豪邁揮霍,如今口袋裏隻剩不到五百兩,至於其餘人,身無分文,所以一隊人現在差不多還有八百兩銀子的盤纏。
其實隻有花溫香與黑球兒在花錢一事上大手大腳,其他人都還算好,克勤克儉的塗月蓮曾多次勸阻過這種坐吃山空的行為,可對於皆是心大的一人一貓來說,簡直是對牛彈琴,後來心累的塗月蓮索性也就不管了。
八百倆看似很多,可在物價極高的象忽郡與雲中郡卻是經不起揮霍。
山間小路中,負靈劍的羅北在這幾日逐漸從喪父的傷心中走出,精神好了不少,向身旁的襤褸老人遞了手中酒壺過去,笑道:“老哥,沒多少了,你我一人再來一口。”
襤褸老人咕咚咕咚幾大口,直接喝幹了酒水,心滿意足,不過這才想起還要給羅老弟留一口,頓時內心有些難為情。
羅北看著有些愧疚的襤褸老人,笑道:“看來等到了下個賣酒的地方,咱得多買幾壺,這一路我也看出來了,老哥你也是海量,咱倆抽空非要好好切磋切磋。”
襤褸老人掏了掏耳屎,嘿嘿笑道:“隨時奉陪,隻要你請客就行。”
走在末尾的兩位酒友,莫名就成了一對忘年交,聊的不亦樂乎。
花溫香與馱著黑球兒的塗月蓮並肩行於前麵,與後麵走路緩慢的兩位酒鬼,拉開有一段距離,因為倆人平時還好,可一旦喝的爛醉,就開始胡說八道個不停,很是煩人,而且這兩人幾乎每天都在醉酒狀態。
塗月蓮與黑球兒一直打趣談笑,可憐被孤立的花溫香並不能融入進去,隻能偶爾插上兩句,緩解一下尷尬氣氛。
傍晚,一行人終於找到了一座路旁野客棧,在歇息了一晚之後,醒酒的羅北說了一句讓人不能接受的話,“咱們好像走錯路了,這裏應該是琵琶郡,而不是雲中郡。”
看到眾人陰沉的臉色,貼心的羅北趕緊補充道:“但不礙事,雖然咱來錯了郡,但玄雲寺離琵琶郡不算遠,而且距離絳靈大鬥還有七天,咱在這玩個一兩天,到時候可以坐船走。”
襤褸老人住店時隱約記得樓下木架上擺滿了酒壇,這時酒蟲又來,衝著羅北笑道:“喝兩盅?”
羅北腦袋還有些痛,不過仍是笑道:“那就整兩盅,少喝點兒,趕路重要,等到了以後的大酒樓咱再放開了喝,那裏邊的酒好,這的酒……”
略有挑剔的羅北嫌棄搖頭,又對花溫香他們說道:“咱們一塊吃點,然後就直接趕路,去琵琶郡的紅河找船家。”
貪吃的黑球兒與形影不離的塗月蓮已經下了樓。
還未做過大船的花溫香有些期待,打趣道:“你一會兒可得與老前輩少喝點,要不然又得帶錯路。”
羅北撓頭,“意外,意外。”
三人也一齊下樓。
吃過了早飯後,眾人便跟著平時少有清醒狀態的羅北向西北走去。
……
……
湘安內含三洲,豐洲,泊洲,羨洲。湘安王所居的藩王府建於豐洲的宜春郡,占地三十畝,內設無數亭台樓閣,大小花園,府中上下,一切事物都是盡顯財大氣粗。
如今盛昌的四位藩王,就屬湘安王趙罡義揮金如土,每年光是在吃喝穿戴上就要花銷千萬兩黃金,更別說私底下還供養著大批極其耗廢錢財的府中高手,前幾年就有一則駭人的傳聞廣遍天下,湘安王曾在一個大宗門裏費勁千辛萬苦買了一顆仙海石,至於價錢沒有明確給出,隻說除了數不盡的金銀珠寶外,四品以下的官職就給了五六個,此外還將十幾位修道胚子送往了那宗門,以來鞏固宗門底蘊。
無價也無市的仙海石,可遇不可求,縱使權勢如藩王,依舊要付出巨大代價。
而那顆仙海石最後被魑魅閣閣主淩視沫破鏡所用。
如繁華小城的藩王府中,有一處巨大樓閣偏居一隅,另類森然,閣樓巨大,高三丈三尺,閣前有“魑魅閣”三字匾額,內室極為簡單空曠,隻有十數根的朱紅大柱,和一座袒胸露乳,麵容猙獰的惡鬼石像。
陰暗樓閣內,安靜滲人,有一位看不清麵容的男人對著石像負手而立。
他的身後有一位身披黑色鬥篷,臉圍黑巾的魑魅閣殺手,單膝跪地,“啟稟閣主,曾大人的屍體已經在南洲的劍城找到,約莫已經死了一旬時日,這些畫像是此事的參與者。”
暗淡內室裏的黑袍殺手,從懷中掏出了花溫香與羅北,還有三位客卿的潦草畫像。
執掌整個湘安王府高手的淩視沫,絲毫不理。
滿頭冷汗的蒙麵殺手,嘴角微顫,“風大人也很久下落不明了。”
男人終於平淡道:“他與曾晨同日死的,你去通知莫幽,讓他把畫像的幾人都殺了。”
僅僅是一個單薄背影,就已是令人望而生畏,蒙麵殺手恭敬說道:“是……那曾大人的屍體……”
沉默片刻,淩視沫淡淡道:“拿去喂王爺的惡犬。”
再不敢多說一句的蒙麵殺手重重點頭,“是。”
……
……
“皇帝李化淵駕崩,太子李襄登基稱帝。”
這條消息已然傳到全國各地,許多打算逃到盛昌大原避難的百姓都放下手中包袱,準備再看一段時間,咱們大歧萬一把那昏君換了,就反敗為勝,拿下了大歧呢。
安土重遷的大歧百姓們沒人願意千裏迢迢遷往異鄉。
大歧楊氏,家族龐大,紮根於大歧京都逸安城近乎千年。
在一間靜雅客廳中,青衫楊子陽位於正座,左右各坐了兩位白發老人,楊嘉興與孿生兄弟楊嘉安破例入座,分別坐在了兩位老人旁邊。
左邊老人黑色錦袍掛藍邊,精神矍鑠,氣質不凡,是如今楊氏當家人,楊烈。
右邊老人雲紋緞裳楚楚利落,蟬眉肅立似戟身,不苟言笑的老人名叫楊刃,境界在族中僅次於兄長楊子陽。
儒衫的楊嘉安神色溫和,樣貌英俊,與將軍身份的弟弟背道而馳,是一名文質彬彬的讀書人,不過幾十年來卻無太大成就。
很少來家中的楊子陽打量了一下桌上幾人後,開口說道:“再過半個月,咱們楊家就遷往盛昌的南洲,路途比較遠,二弟,你提前準備下。”
沒有聽出商量意思的家主楊烈,直接答應道:“知道了,大哥,不過可能會有些倉促。”
一個傳承香火近千年的大家族,底蘊何等雄厚,光是接下來的店鋪,府邸轉買就是一個大難題,不過這對於持家有道的家主楊烈好像正中下懷。
三位老兄弟中最小的楊刃問道:“大歧真就無力迴天?”
楊子陽搖頭道:“連最後的希望都破滅了,盛湞觀最後還是選擇了袖手旁觀。”
算是侄子楊嘉興半個師傅的楊刃問道:“嘉興,你也把朝中那些官職都辭了,跟我們一起去南洲,到時候我抽空好好練練你,這幾年你的境界一直停滯不前,難道不著急麽?”
正襟危坐的楊嘉興是朝中人人皆知的好戰將軍,早已習慣了馳騁沙場,帶軍打仗,現在叔叔楊刃讓他辭掉官職,跟隨家族去往南洲,心裏定是不願,可卻不敢直說。
楊烈看著這個自從當了大官,就很少來家中探望的不孝子,憋著好些日子的火直接撒了出來,“你三叔說話,沒聽到?”
楊嘉興在外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在這幾個長輩麵前卻唯唯諾諾,“知道了,三叔。”
大哥楊嘉安笑道:“嘉興,就聽三叔的一塊和我們迴南洲,也該收收你這戾氣了。”
楊嘉興苦苦嗯了一聲,隨後以心聲問道:“楊炎那小妮子可在家中?”
楊嘉安笑著點頭。
楊刃看著滿臉笑意的楊嘉安說道:“你小子根骨不比嘉安差,為什麽就整天癡迷於一堆破爛書本呢。”
聽慣了這些話的楊嘉安笑道:“三叔就別為難小侄了,我是真的不喜歡舞刀弄槍。”
楊子陽圓場道:“老三,你平時一向話少的。”
從來嚴肅表情的楊刃不再言語,因為時間太久,竟然忘了大哥也是位讀書人了。
楊子陽起身笑道:“嘉安,帶我去看看楊炎,這小妮子現在應該能拿起郎山與織英了。”
郎山與織英,地擎十二器中唯一一對鴛鴦刀,是楊氏家族的傳承仙兵,這一任傳承者便是楊嘉安的女兒,楊炎。
書生意氣的楊嘉安笑容滿麵,起身帶路,其他人也很是想念這個有些日子沒見的小丫頭,俱是跟在其後。
……
……
大歧皇宮。
一塵不染的禦書房裏,陳列著滿架厚厚的書籍,已是龍袍加身的李襄獨自坐在書桌旁,翻閱著一本金絲鑲邊的史書。
年輕皇帝用心看著書上緊密的文字,自嘲道:“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歧國祚鼎盛六百年,卻少有人知道早在千年之前,大歧就已立國於世,隻不過當時還是籍籍無名的一介小國罷了。”
這一刻的天子李襄不由得一身輕鬆,自打皇後死後,偌大一個皇宮,就真的隻剩他獨自一人了,勾心鬥角,綿裏藏針,逼的那時才剛剛懂事不久的李襄不得不絞盡腦努力活下去,在這醃臢皇宮裏,注定隻有心狠者才能活到最後。
神色突然變得淒涼的李襄走出禦書房,望著大歧的天空愣神良久後,喃喃自語道:“可憐泱泱大歧就要覆滅在朕的手上了。”
正在守門的太監宮女們聽到此話,嚇得臉色慘白。
天子李襄心思流轉,走到一位老太監身旁,平靜說道:“朕問你,榮華富貴與一貧如洗,你選哪個?”
畏畏縮縮的老太監哪敢撒謊,實打實說道:“奴才當然選前者。”
已是一國之君的李襄笑容燦爛,“倘若前者每天都是活在疲憊心乏的困擾當中,一輩子逃不了憂愁二字,而後者卻可無憂無慮,幸福一生,那這二者你又會選哪個。”
老太監表情焦灼,不知如何選擇。
李襄扶了扶腰間藍天碧玉帶,緩緩走下台階,仰天大笑,“隻願來世不生帝王家。”
身後的太監宮女們猛然下跪,身軀不由自主的直打冷顫。
已是走遠的年輕皇帝手中握有一封密信。
“大歧守護神李登樓與盛昌袁慶賀大戰三天三夜,死於朦朧坡,出戰的四十萬兵馬如今僅剩半數,大歧十七洲,已被占據九洲,軍餉嚴重不足,刀劍鎧甲,戰馬草料亦是供不應求……”
一切消息,俱是噩耗。
……
……
這一年,這個春季,大歧不甘投降,盛昌國土再擴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