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卻說七月十五這日,正是鬼門大開之時。先帝重病崩殂,本應傳位於太子,然因太子德行有違,先帝斥責,卻不思悔改,遂改傳位於今上……太子卻不服,在傅相教唆之下,使人刺殺今上,卻終究不是天命之所屬。今上憐及親情,將廢太子軟禁在府。而傅相一家上下兩百三十餘口,不分男女老幼,盡皆下獄……”
他在那頭講得熱鬧,聽者也自議論紛紛。
京師之變已過三月,前前後後有許多小道消息早就傳開。
有說,去歲十月壬午夜,先帝大病,據傳本是召太子宋殷議事,卻不知為何,太子未至,去的是平王宋鐮。是夜,先帝駕崩,平王便憑先帝口諭即位。太子不服,當即被軟禁起來。傅相為太子喊冤,傅家上下兩百三十餘口,不分男女老幼,盡被下獄。
有說先帝本就召的平王,當時左右伺候的沒有近前,隻遙見燭光下平王有起身遜避之狀,又聽見先帝以玉仗拄地,語重心長地道:“好好做罷。”
有說當夜平王與太子各帶兵馬,喊打喊殺一夜,京師一片血雨腥風。太子本有傅相支持,奈何平王鐵血手段,大敗太子,太子與傅相未能逃出京師,被平王下獄。
也有說太子與傅相並未起兵造反,是夜卻有無數官兵將太子府、傅府等重要官員的府邸圍起。當時,火光衝天,時有喊殺之聲,京師人人噤若寒蟬。待到天明,太子被軟禁在府,傅家下獄。
前幾日,傳言又稱太子曾使人刺殺今上未果,被軟禁在府。傅家下獄。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不論如何,結果總是太子遭遇軟禁,傅相全族入了大牢。
半年來,京師之變早被人說了千兒八百次,聽客也不覺得新鮮了,是以聽得並不認真,私下說著話,茶坊裏便有些亂哄哄的。
蘇縛卻聽得有些出神,幾次忘記給林夫人迴話。她自己也知道露了端倪,遂向林夫人解釋:“京師大變時,小女也正逢家變,如今想來,實在是悲不自勝,一時忘形,還望夫人恕罪。”
林夫人自不見怪,還哀歎她小小年紀就遭逢大變,家破人亡,實不容易,好好安慰了她一番:“你嫁進我林家,從此吃穿不愁,我與員外爺絕不會虧待你,你爹娘在天有靈,也可安息了。”
蘇縛道聲是,低頭喝茶,神情卻莫名滄桑。
再說這說書先生也早有準備,並未在京師之變上多做文章,而是話頭一轉,說起了一樁豔事:“卻說前幾日這傅相一族終於有了出路。宋官家尊師重教,因傅相曾為帝師,隻發落傅家男兒斬首,將一應女眷遣送迴鄉。
“這傅家女眷在京師向有才貌雙全之名,不知道被多少小郎官們惦記。如今傅家一遭落入塵埃,多少人家聞風而動,準備暗中納幾個為妾,其中最受追捧的便是京師的第一閨秀傅三娘子,傳言不僅幾個郡王、國公、驃騎大將軍對她有意,就連今上見了她也有動心,隻可惜啊……”
感慨了這麽一句之後,說書先生有意停下,抿了一口茶水,叫眾茶客望眼欲穿,等不及的趕緊賞了他幾個銅錢,這才慢悠悠的繼續道:“隻可惜她竟是個貞烈的,自己投了河,香消玉殞了!”
裝腔作勢老半天,卻是這麽個結果。
聽客們很是將說書先生鄙夷了一番,又是好一陣唏噓感慨,歎紅顏薄命,徒奈之何。
林夫人趁勢安慰蘇縛:“雖說你遭逢大難,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比那傅三娘子要強上百倍。他生前金貴,臨末了卻受盡折辱。你如今到底還活著,要多多惜福才是。”
蘇縛勾起唇角,卻帶著些許苦澀,玉白的手指摩挲著茶碗,慢慢的說道:“是,得遇員外也與夫人,是蘇縛的運氣,我該好好惜福才是。”
林家盼著結親,李媒婆想早早了結這樁糊塗案子,田大也沒有反對的理由,當下三方飛速的將此事大體定下,又安排了田大與蘇縛在林家客房住下,等他二人迴白水村就要張羅婚事不提。
卻說那婦人自被蘇縛買下,也不見歡喜,也不見悲傷,也不打聽主人家姓甚名誰,問她話也都不答,隻渾渾噩噩地靠牆角坐著。林家下人都說小娘子眼光不好,買了一個廢人,還不如買一頭驢,好歹還能幫忙推個磨。
林二郎聽說,心頭大為痛快:不聽我林二言,吃虧在眼前,這小娘子終歸欠火候,待她日後碰壁,碰得遍體鱗傷,才曉得我林二的好處。
蘇縛卻不甚在意,待晚間安頓妥當了,才喚人將那婦人叫來,又打發了左右,隻單獨與那婦人說話。
那婦人初進門時沒精打采的,垂著頭神遊天外,仿佛萬事不再搭理。
蘇縛上下打量她,沉默半響,方才道:“我在家行三,見妹妹就覺得親善,如你不嫌棄,就喚我一聲三姐吧。”
那婦人聞言,渾身一震,不敢置信的抬起頭,見到蘇縛,眼眶頓時就熱了,淚珠兒不斷線的往下落,失聲喚道:“三姐……”腿一軟,撲倒在蘇縛腳邊,扯住了她的裙邊,卻隻是隱忍的無聲痛哭。
蘇縛也紅了眼眶。
她撫著她的發絲,低聲哽咽道:“顧兒,我知道你必然吃了許多苦頭,日後跟在三姐身邊,再不會叫你受那委屈。”
傅三顧,在傅家姐妹中行五,是傅相傅以民的侄女,與傅三蘇是一對堂姐妹。傅家已經支離破碎,她姐妹二人還能在此地相逢,也算是老天垂憐了。
傅三顧雙肩劇烈抽聳著,又喚了一聲三姐,似有無數的話語傾訴,卻是半個字也說不出來。
傅三蘇拍拍她的肩,安撫道:“顧兒想哭就哭吧,等你哭個痛快,再把事情與三姐細細道來,三姐始終在這兒陪著你。”
那傅三顧哭得嗓子都啞了,兩隻眼腫得像桃子似的,方才收住淚水,由得傅三蘇扶起,低聲道:“三姐,我娘她……”
傅三蘇黯然:“你被帶走之後,她就一病不起,後來我跳河逃生,也不知她究竟如何?。”
傅三顧雙頰抖動,眼中有萬千的恨意:“那狗官,此生我若不殺了他,誓不為人。”說罷,忍不住又是淚流滿麵。
傅三蘇將她緊緊抱住,待她好容易平息下來,才聽她細說經曆。
原來當初在大牢中,她因患了熱病,被人帶出來另行安置。其人自稱是傅相門生,為報師恩,重重地賄賂了獄官,替她報了個因病而亡,正好救她出來,還請了大夫,為她仔細診病,又著人細心照料,說是等她病好,就將她送出京師,尋個妥當的去處安置。傅三故感激不盡。
誰知這一送,就送到了當朝孫太尉的床上。
孫家與傅家是世交,孫太尉已過知命之年,往日裏對傅家小輩頗多愛護,誰知私底下竟藏了這等齷齪的意思。可憐傅三顧還未及笄,花苞還不曾盛放,就此殘破了。
遭逢家變,又受此打擊,傅三顧痛不欲生。
誰知磨難還在後頭,那孫太尉將她玩弄之後,失了興致,就找人把她遠遠的送出京師,賣進了勾欄院裏。
雖然已破了身子,但到底是出身高貴,氣質出眾,老鴇便想好好捧她做個花魁。
傅三顧幼承庭訓,性子真烈,哪裏會容忍自己落得如此境地,一不做二不休,拿了簪子直接劃破臉。老鴇恨得要死,將她打的半死,送去做了最低端的□□。
傅三顧以絕食相抗。
老鴇無法,又心疼銀子,索性將她賣給牙婆,其間又幾度轉手,最終到了清平縣,與三姐相遇。
傅三蘇撩開她的衣領,隻見青紅交錯,傷痕累累,不禁黯然神傷。
傅家落難,她們這些婦孺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雖然有宋鐮保命的旨意,但那些齷齪的心思和黑暗手段數不勝數、防不勝防。
她傅三蘇若不是聲名在外,被許多權高位重的人盯著,隻怕就是下一個傅三顧。
默然半響,傅三蘇長歎道:“顧兒,我知道你一生盡被那狗官所毀,三姐答應你,但有機會,三姐一定助你報仇雪恨。但如今,我傅家隻剩老少婦孺,迴鄉之後,又無人照應,隻怕是虎狼環伺,艱難之處難以想象。如今隻得我二人逃出生天,報仇之事隻能暫且不提,要速速設法保住我傅家婦孺才是。”
傅三顧也是知道輕重的,抹了淚,目露疑色:“三姐,我好似聽說,你要嫁進什麽商賈之家,可是真的?”
“不錯。”
傅三顧大為訝異:“這是為何?莫非,你也是被牙婆賣來的……”
傅三蘇搖搖頭:“我是跳河逃生,遇好人相救,認了他們做舅家,自願嫁進這林家來的。”
傅三故霍然起立,神色凝重:“三姐,此舉實為不智。無論是想讓我傅家婦孺立足,還是想報仇雪恨,嫁給商賈之家都是下下之選。為今之計,便是做妾室、做外室,也該攀附權貴之家,方才有幾分希望。
“三姐,莫非事到如今,你隻求自保了嗎?”
傅三蘇望著熟悉的五妹,隻覺得她多出了幾分陌生,眼裏全是心痛。從前,她是那般天真無憂,最上心的不過是縫製自己的嫁衣,好早日嫁與唐密——那是樞密使家的兒子,也算是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的。
傅三顧察覺到她的眼神,眼中微苦,微微避開道:“三姐,你不用這樣看我,若不是那孫老狗太過無情,我也不是不能隱忍下去,臥薪嚐膽的。我隻是,隻是沒有那個機會了。”
傅三蘇肅然道:“顧兒,你誤會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憑我這副皮囊就能保得我傅家上下,我傅三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之所以選擇下嫁林家,乃是因為,這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上上之選。”
傅三顧擰緊眉頭,麵露不解:“這是為何?”
</p>
“卻說七月十五這日,正是鬼門大開之時。先帝重病崩殂,本應傳位於太子,然因太子德行有違,先帝斥責,卻不思悔改,遂改傳位於今上……太子卻不服,在傅相教唆之下,使人刺殺今上,卻終究不是天命之所屬。今上憐及親情,將廢太子軟禁在府。而傅相一家上下兩百三十餘口,不分男女老幼,盡皆下獄……”
他在那頭講得熱鬧,聽者也自議論紛紛。
京師之變已過三月,前前後後有許多小道消息早就傳開。
有說,去歲十月壬午夜,先帝大病,據傳本是召太子宋殷議事,卻不知為何,太子未至,去的是平王宋鐮。是夜,先帝駕崩,平王便憑先帝口諭即位。太子不服,當即被軟禁起來。傅相為太子喊冤,傅家上下兩百三十餘口,不分男女老幼,盡被下獄。
有說先帝本就召的平王,當時左右伺候的沒有近前,隻遙見燭光下平王有起身遜避之狀,又聽見先帝以玉仗拄地,語重心長地道:“好好做罷。”
有說當夜平王與太子各帶兵馬,喊打喊殺一夜,京師一片血雨腥風。太子本有傅相支持,奈何平王鐵血手段,大敗太子,太子與傅相未能逃出京師,被平王下獄。
也有說太子與傅相並未起兵造反,是夜卻有無數官兵將太子府、傅府等重要官員的府邸圍起。當時,火光衝天,時有喊殺之聲,京師人人噤若寒蟬。待到天明,太子被軟禁在府,傅家下獄。
前幾日,傳言又稱太子曾使人刺殺今上未果,被軟禁在府。傅家下獄。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不論如何,結果總是太子遭遇軟禁,傅相全族入了大牢。
半年來,京師之變早被人說了千兒八百次,聽客也不覺得新鮮了,是以聽得並不認真,私下說著話,茶坊裏便有些亂哄哄的。
蘇縛卻聽得有些出神,幾次忘記給林夫人迴話。她自己也知道露了端倪,遂向林夫人解釋:“京師大變時,小女也正逢家變,如今想來,實在是悲不自勝,一時忘形,還望夫人恕罪。”
林夫人自不見怪,還哀歎她小小年紀就遭逢大變,家破人亡,實不容易,好好安慰了她一番:“你嫁進我林家,從此吃穿不愁,我與員外爺絕不會虧待你,你爹娘在天有靈,也可安息了。”
蘇縛道聲是,低頭喝茶,神情卻莫名滄桑。
再說這說書先生也早有準備,並未在京師之變上多做文章,而是話頭一轉,說起了一樁豔事:“卻說前幾日這傅相一族終於有了出路。宋官家尊師重教,因傅相曾為帝師,隻發落傅家男兒斬首,將一應女眷遣送迴鄉。
“這傅家女眷在京師向有才貌雙全之名,不知道被多少小郎官們惦記。如今傅家一遭落入塵埃,多少人家聞風而動,準備暗中納幾個為妾,其中最受追捧的便是京師的第一閨秀傅三娘子,傳言不僅幾個郡王、國公、驃騎大將軍對她有意,就連今上見了她也有動心,隻可惜啊……”
感慨了這麽一句之後,說書先生有意停下,抿了一口茶水,叫眾茶客望眼欲穿,等不及的趕緊賞了他幾個銅錢,這才慢悠悠的繼續道:“隻可惜她竟是個貞烈的,自己投了河,香消玉殞了!”
裝腔作勢老半天,卻是這麽個結果。
聽客們很是將說書先生鄙夷了一番,又是好一陣唏噓感慨,歎紅顏薄命,徒奈之何。
林夫人趁勢安慰蘇縛:“雖說你遭逢大難,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比那傅三娘子要強上百倍。他生前金貴,臨末了卻受盡折辱。你如今到底還活著,要多多惜福才是。”
蘇縛勾起唇角,卻帶著些許苦澀,玉白的手指摩挲著茶碗,慢慢的說道:“是,得遇員外也與夫人,是蘇縛的運氣,我該好好惜福才是。”
林家盼著結親,李媒婆想早早了結這樁糊塗案子,田大也沒有反對的理由,當下三方飛速的將此事大體定下,又安排了田大與蘇縛在林家客房住下,等他二人迴白水村就要張羅婚事不提。
卻說那婦人自被蘇縛買下,也不見歡喜,也不見悲傷,也不打聽主人家姓甚名誰,問她話也都不答,隻渾渾噩噩地靠牆角坐著。林家下人都說小娘子眼光不好,買了一個廢人,還不如買一頭驢,好歹還能幫忙推個磨。
林二郎聽說,心頭大為痛快:不聽我林二言,吃虧在眼前,這小娘子終歸欠火候,待她日後碰壁,碰得遍體鱗傷,才曉得我林二的好處。
蘇縛卻不甚在意,待晚間安頓妥當了,才喚人將那婦人叫來,又打發了左右,隻單獨與那婦人說話。
那婦人初進門時沒精打采的,垂著頭神遊天外,仿佛萬事不再搭理。
蘇縛上下打量她,沉默半響,方才道:“我在家行三,見妹妹就覺得親善,如你不嫌棄,就喚我一聲三姐吧。”
那婦人聞言,渾身一震,不敢置信的抬起頭,見到蘇縛,眼眶頓時就熱了,淚珠兒不斷線的往下落,失聲喚道:“三姐……”腿一軟,撲倒在蘇縛腳邊,扯住了她的裙邊,卻隻是隱忍的無聲痛哭。
蘇縛也紅了眼眶。
她撫著她的發絲,低聲哽咽道:“顧兒,我知道你必然吃了許多苦頭,日後跟在三姐身邊,再不會叫你受那委屈。”
傅三顧,在傅家姐妹中行五,是傅相傅以民的侄女,與傅三蘇是一對堂姐妹。傅家已經支離破碎,她姐妹二人還能在此地相逢,也算是老天垂憐了。
傅三顧雙肩劇烈抽聳著,又喚了一聲三姐,似有無數的話語傾訴,卻是半個字也說不出來。
傅三蘇拍拍她的肩,安撫道:“顧兒想哭就哭吧,等你哭個痛快,再把事情與三姐細細道來,三姐始終在這兒陪著你。”
那傅三顧哭得嗓子都啞了,兩隻眼腫得像桃子似的,方才收住淚水,由得傅三蘇扶起,低聲道:“三姐,我娘她……”
傅三蘇黯然:“你被帶走之後,她就一病不起,後來我跳河逃生,也不知她究竟如何?。”
傅三顧雙頰抖動,眼中有萬千的恨意:“那狗官,此生我若不殺了他,誓不為人。”說罷,忍不住又是淚流滿麵。
傅三蘇將她緊緊抱住,待她好容易平息下來,才聽她細說經曆。
原來當初在大牢中,她因患了熱病,被人帶出來另行安置。其人自稱是傅相門生,為報師恩,重重地賄賂了獄官,替她報了個因病而亡,正好救她出來,還請了大夫,為她仔細診病,又著人細心照料,說是等她病好,就將她送出京師,尋個妥當的去處安置。傅三故感激不盡。
誰知這一送,就送到了當朝孫太尉的床上。
孫家與傅家是世交,孫太尉已過知命之年,往日裏對傅家小輩頗多愛護,誰知私底下竟藏了這等齷齪的意思。可憐傅三顧還未及笄,花苞還不曾盛放,就此殘破了。
遭逢家變,又受此打擊,傅三顧痛不欲生。
誰知磨難還在後頭,那孫太尉將她玩弄之後,失了興致,就找人把她遠遠的送出京師,賣進了勾欄院裏。
雖然已破了身子,但到底是出身高貴,氣質出眾,老鴇便想好好捧她做個花魁。
傅三顧幼承庭訓,性子真烈,哪裏會容忍自己落得如此境地,一不做二不休,拿了簪子直接劃破臉。老鴇恨得要死,將她打的半死,送去做了最低端的□□。
傅三顧以絕食相抗。
老鴇無法,又心疼銀子,索性將她賣給牙婆,其間又幾度轉手,最終到了清平縣,與三姐相遇。
傅三蘇撩開她的衣領,隻見青紅交錯,傷痕累累,不禁黯然神傷。
傅家落難,她們這些婦孺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雖然有宋鐮保命的旨意,但那些齷齪的心思和黑暗手段數不勝數、防不勝防。
她傅三蘇若不是聲名在外,被許多權高位重的人盯著,隻怕就是下一個傅三顧。
默然半響,傅三蘇長歎道:“顧兒,我知道你一生盡被那狗官所毀,三姐答應你,但有機會,三姐一定助你報仇雪恨。但如今,我傅家隻剩老少婦孺,迴鄉之後,又無人照應,隻怕是虎狼環伺,艱難之處難以想象。如今隻得我二人逃出生天,報仇之事隻能暫且不提,要速速設法保住我傅家婦孺才是。”
傅三顧也是知道輕重的,抹了淚,目露疑色:“三姐,我好似聽說,你要嫁進什麽商賈之家,可是真的?”
“不錯。”
傅三顧大為訝異:“這是為何?莫非,你也是被牙婆賣來的……”
傅三蘇搖搖頭:“我是跳河逃生,遇好人相救,認了他們做舅家,自願嫁進這林家來的。”
傅三故霍然起立,神色凝重:“三姐,此舉實為不智。無論是想讓我傅家婦孺立足,還是想報仇雪恨,嫁給商賈之家都是下下之選。為今之計,便是做妾室、做外室,也該攀附權貴之家,方才有幾分希望。
“三姐,莫非事到如今,你隻求自保了嗎?”
傅三蘇望著熟悉的五妹,隻覺得她多出了幾分陌生,眼裏全是心痛。從前,她是那般天真無憂,最上心的不過是縫製自己的嫁衣,好早日嫁與唐密——那是樞密使家的兒子,也算是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的。
傅三顧察覺到她的眼神,眼中微苦,微微避開道:“三姐,你不用這樣看我,若不是那孫老狗太過無情,我也不是不能隱忍下去,臥薪嚐膽的。我隻是,隻是沒有那個機會了。”
傅三蘇肅然道:“顧兒,你誤會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憑我這副皮囊就能保得我傅家上下,我傅三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之所以選擇下嫁林家,乃是因為,這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上上之選。”
傅三顧擰緊眉頭,麵露不解:“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