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柳芳將自己遭遇傾訴與蘇北山、趙文惠、濟公他們三人。二公子聽了之後,心中甚為同情,於是問道:“柳芳姑娘,你可能作詩?”
柳芳答道:“奴家粗通文理,略知一二。”
趙文惠聞言,便道:“既然能如此,可以做兩首詩給我看看。”
趙文惠方才見那詩句,疑惑是不是柳芳自己寫的,所以故意要當麵試一試柳芳自己的文采。
那柳芳不假思索,提起筆就寫:
教坊脂粉喜鉛華,一片閑心對落花。
舊曲聽來猶有恨,故國歸去卻無家。
雲環半綰臨妝鏡,兩淚空流濕繡紗。
安得江州白司馬,樽前重與訴琵琶。
寫畢便將其紙遞給蘇趙二人觀摩,連濟公和尚也稱讚有加道:“可惜如此高才,如此人品,卻淪落這煙花院中,真是可謂淒淒慘慘戚戚,可歎可歎。”
正在惋惜之間,卻又見柳芳又做了一首七律詩,上麵寫的是:
骨肉傷殘事業荒,一身何忍入作娼,
涕垂玉署辭官令,步就金蓮入教坊。
對鏡自憐傾城色,向人差學倚門妝。
春雨梨花深閉門,何得有情如意郎。
濟公和尚將此詩看完,連連稱好。
趙文惠說道:“來,來,我也作上一首七絕。”
老鴇聞言,於是取來了文房四寶,趙文惠不假思索,提毫一揮而就,上書:
誤入勾欄喜氣生,幸逢柳芳在院中。
芳容果然似西子,卿須恰我吾恰卿。
蘇北山見狀,也信筆寫了一首詩,上書的是:
芍藥牡丹冠時華,天下風流盡柳芳,
一月論賞三十日,花應笑我太輕狂。
濟公和尚說道:“我也有一首詩,今天到此開懷開懷。”
柳芳聽說,問道:“師父是修道出家人,叫我做的什麽?”
濟公和尚隨口說道:“快快解開香羅帶,送與貧僧捆破鞋。”
眾人聽了,忍俊不禁,連聲大笑。
濟公和尚說道:“二位公子,可做一件功德之事。”
蘇北山於是問柳芳姑娘,道:“柳芳姑娘,你是願意把婆家,還是如何?”
柳芳迴道:“但能遇到好善之人救我出此火坑,奴家情願出家作尼姑,日日夜夜為恩人念經祈福,我柳氏三代感激不盡。”
蘇北山聞言,細細說道:“出家為尼,生活清苦,女子一生隻能出家一次,並且有三百多條戒律。你要報恩,也不一定要出家,我家裏有個六歲的小女兒,你可願意到我府上當個女先生,教導與她?你且放心,我三十八歲年紀了,同你年紀差不多有父女一樣,我家裏也有妻子,妻子通情達理,是明辨是非之女子,定然是不會為難你的。我用錢贖你自由身,你留在我府中當我女兒的教師,教她琴棋書畫,我每月都會有工錢給你。”
柳芳聞言,向蘇北山道了個萬福,道:“柳芳永生難忘先生大恩。”
蘇員外於是對老鴇兒問道:“鴇兒姐,柳芳要多多少身價?”
老鴇迴道:“我花了三百五十兩多,還不算她在我家來這兩個月來的吃穿住用。”
蘇北山說:“這事好辦。”
趙文惠說道:“蘇兄,我家離此處比較近,這件事還是交給我來辦吧。柳芳到你家,你收留她當你女兒教書先生,以後的開銷也是不少。我花五百兩把她救出來,你再帶她迴你府上,你們一家照應著,也是辛苦。”
於是趙文惠吩咐了家裏人立刻取來了五百兩銀子交給了老鴇,正要叫了家人雇轎子。柳芳說了自己跟著蘇北山迴他府去。
於是四人互相告別。柳芳於是跟著蘇北山迴了蘇北山的家裏,蘇北山和妻子說明了來由,蘇北山的妻子劉氏答應柳芳住了下來當女兒的教導師父。
柳芳獲得新生,又想起自己的名字叫柳芳,諧音與流放相似,似乎不大吉利,於是改名春湘,叫作柳春湘。
柳芳答道:“奴家粗通文理,略知一二。”
趙文惠聞言,便道:“既然能如此,可以做兩首詩給我看看。”
趙文惠方才見那詩句,疑惑是不是柳芳自己寫的,所以故意要當麵試一試柳芳自己的文采。
那柳芳不假思索,提起筆就寫:
教坊脂粉喜鉛華,一片閑心對落花。
舊曲聽來猶有恨,故國歸去卻無家。
雲環半綰臨妝鏡,兩淚空流濕繡紗。
安得江州白司馬,樽前重與訴琵琶。
寫畢便將其紙遞給蘇趙二人觀摩,連濟公和尚也稱讚有加道:“可惜如此高才,如此人品,卻淪落這煙花院中,真是可謂淒淒慘慘戚戚,可歎可歎。”
正在惋惜之間,卻又見柳芳又做了一首七律詩,上麵寫的是:
骨肉傷殘事業荒,一身何忍入作娼,
涕垂玉署辭官令,步就金蓮入教坊。
對鏡自憐傾城色,向人差學倚門妝。
春雨梨花深閉門,何得有情如意郎。
濟公和尚將此詩看完,連連稱好。
趙文惠說道:“來,來,我也作上一首七絕。”
老鴇聞言,於是取來了文房四寶,趙文惠不假思索,提毫一揮而就,上書:
誤入勾欄喜氣生,幸逢柳芳在院中。
芳容果然似西子,卿須恰我吾恰卿。
蘇北山見狀,也信筆寫了一首詩,上書的是:
芍藥牡丹冠時華,天下風流盡柳芳,
一月論賞三十日,花應笑我太輕狂。
濟公和尚說道:“我也有一首詩,今天到此開懷開懷。”
柳芳聽說,問道:“師父是修道出家人,叫我做的什麽?”
濟公和尚隨口說道:“快快解開香羅帶,送與貧僧捆破鞋。”
眾人聽了,忍俊不禁,連聲大笑。
濟公和尚說道:“二位公子,可做一件功德之事。”
蘇北山於是問柳芳姑娘,道:“柳芳姑娘,你是願意把婆家,還是如何?”
柳芳迴道:“但能遇到好善之人救我出此火坑,奴家情願出家作尼姑,日日夜夜為恩人念經祈福,我柳氏三代感激不盡。”
蘇北山聞言,細細說道:“出家為尼,生活清苦,女子一生隻能出家一次,並且有三百多條戒律。你要報恩,也不一定要出家,我家裏有個六歲的小女兒,你可願意到我府上當個女先生,教導與她?你且放心,我三十八歲年紀了,同你年紀差不多有父女一樣,我家裏也有妻子,妻子通情達理,是明辨是非之女子,定然是不會為難你的。我用錢贖你自由身,你留在我府中當我女兒的教師,教她琴棋書畫,我每月都會有工錢給你。”
柳芳聞言,向蘇北山道了個萬福,道:“柳芳永生難忘先生大恩。”
蘇員外於是對老鴇兒問道:“鴇兒姐,柳芳要多多少身價?”
老鴇迴道:“我花了三百五十兩多,還不算她在我家來這兩個月來的吃穿住用。”
蘇北山說:“這事好辦。”
趙文惠說道:“蘇兄,我家離此處比較近,這件事還是交給我來辦吧。柳芳到你家,你收留她當你女兒教書先生,以後的開銷也是不少。我花五百兩把她救出來,你再帶她迴你府上,你們一家照應著,也是辛苦。”
於是趙文惠吩咐了家裏人立刻取來了五百兩銀子交給了老鴇,正要叫了家人雇轎子。柳芳說了自己跟著蘇北山迴他府去。
於是四人互相告別。柳芳於是跟著蘇北山迴了蘇北山的家裏,蘇北山和妻子說明了來由,蘇北山的妻子劉氏答應柳芳住了下來當女兒的教導師父。
柳芳獲得新生,又想起自己的名字叫柳芳,諧音與流放相似,似乎不大吉利,於是改名春湘,叫作柳春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