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城裏唯一的典當行是一個外地來的商人在這裏開的,在白地城的中心位置上,離萬香樓僅幾步路遠,遇到值錢的物件叫賣時,也會在萬香樓包個場請一些達官貴人來喊價。一個東郊的鋪子自然是沒有這樣的必要,給城裏幾個急切想要鋪子的小商戶發去帖子已算是大成本了。
隻是這鋪子到底帶了個‘馬’字,發帖子後,竟引起了不小的注意,市井街道便有人逮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嚼起舌根來。有人說,想不到這馬家竟被夏家拖成了這樣子,也有人說,這現任東家隻怕又要步前任的後路,大傷一次了,更有人說,這馬家怕是要真不行了吧。
也許是馬家這幾天早已忙得頭昏腦脹,也許是自以為的知情人不忍心去求證,這些事卻都恰巧不曾傳到真正當事人的耳裏,才會在叫價的前一天被人戲耍一般後才知道這事情,臨時央了人遞帖子去叫價,隻剛好趕上最後的叫價時間。
晨間,明朗的陽光已照耀大地,而典當行裏卻還是黢黑一片,在微弱燈光的照拂下,典當行裏的夥計們正在清點買鋪子的商家投來的帖子。一個夥計正拿著那些帖子念,末了還加一句自己的想法,“城南錢家出五百兩,真是個摳搜的,這鋪子加契約進來都不止五百兩。”另一個夥計卻不看他,隻低著頭在紙上寫著,‘城南錢家,五百兩’,一行字十分秀氣。
“城西孫家,七百兩,這是個下狠心的,鋪子到不值這個價,一個東郊的鋪子,撐死了值個四百兩,再加上這張契約,六百已是極限。”說完又去念下一章。這時,邊上另一個正閑坐著的夥計卻搭了一句腔,“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念貼的夥計突然起了興趣,急忙湊近問道,“那他圖什麽。”
那閑坐著的夥計一副神秘的樣子,悄聲對念貼的說,“昨日坊間傳來消息,馬家要把這鋪子買迴去,這是來打擂台的。”
念貼的夥計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貼,又與這位誌同道合的人互遞了眼神,“這倒是個有趣的事,也省的掌櫃去挑撥了。”
“東郊碧華閣王東家,六百三十兩,終於念完了,快給我一杯茶水,渴死我了。”那寫字的夥計卻白了一眼這嘰嘰喳喳的搭檔,終於張嘴說道,“你要不那麽多廢話,現在都能去吃完早點了。”那念貼的夥計卻不在意,喝了一口已冷掉的茶水後,咧嘴說道,“我這不給我倆找個樂子,像你一樣成天悶著,我早幹不下去了。”
哞···,典當行的大門隨著一聲像老牛悶哼一般的聲音開了,外麵的陽光突然照射進來,刺得裏麵夥計的眼睛痛,不管在櫃上呆了多少年,這開門的場景總能給夥計們以出了牢籠的感覺。
“吳掌櫃的,別來無恙啊。”大門剛開,一個矮胖男人正腆著肚子一搖一擺跨門進來,滿臉的肉硬是擠出一個笑來。櫃台後的吳掌櫃本還在低頭看剛才抄寫出來的帖子,聽到有人進來趕忙迎了上去,“孫東家,今日這鋪子看來您是勢在必得了。”吳掌櫃本來比那矮胖男人高些,卻俯著身湊在那矮胖男人的麵前。
“一個東郊的鋪子而已,小事一樁。”那矮胖男人一邊擺了擺手,一邊踱步到隔間裏找了個凳子坐下了。後麵的夥計跟著過來上了茶,又退到櫃台後麵去了,走時還強忍著笑,好像這人進來便帶著滑稽一般。
孫東家剛一坐定位置時,趕在最後一刻遞上帖子的王東家也乘著馬車徐徐而來了,比起孫東家的高調,這位王東家卻是低調得很,也沒有打過招唿,徑直去了隔間候著。沒過一會兒這遞上帖子的人的大多已到了,甚至還多了幾個看熱鬧的,到惹得一旁的夥計有些不開心,可又少不得殷勤的上茶水。
在櫃上的吳掌櫃見人已到齊,便叫了剛才念貼的夥計去招唿人。那念貼的夥計便拿著抄寫的帖子到了隔間,“各位東家老爺,小人是本店的夥計吳暉,今日便由我給東家老爺周旋這場買賣,今早各位老爺的叫價已全在這兒了。”說著便揮了揮手上的宣紙,繼續說道,“各位東家們今日來捧這個場子,想必是對這鋪子已有所了解了,我也就不再贅述,現在各位東家老爺還有什麽要問的,小人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夥計當真是嗓子好的,話一出口,便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一般,天生是個做吆喝買賣的料子。不過買賣便是買賣,最重要的是‘利’字,下麵有人立馬問了,“這鋪子裏是單賣鋪子,還是加上鋪子裏的茶葉?”
吳暉清了清嗓子,俯身迴道,“這鋪子賣家典當給我們的時候,便說了是全部,此處有鋪子原本東家的手印。”說著便拿了一張印滿著手印的紙給在座的東家瞧著,底下的人一陣驚唿,畢竟是一兩五一斤的馬家茶葉,哪怕這一個東郊隻有五十斤的存量,也比別的鋪子多出七十五兩銀子來,隻有一旁的王三眉頭皺了又皺。
又有人問,“鋪子裏能繼續按九貫銅錢拿到馬家的茶葉嗎?”此話一出,座位周圍的人頓時鬧翻了天,紛紛說不可能,異想天開之類。吳暉見東家老爺們起了興趣,便拿起剛才的契約出來說道,“這個嘛,各位東家請再看看這張紙上麵,最後一條列款,鋪子裏一切東西。”說罷又環顧了一眼,在座的買家胃口被完全吊起來了,便意味深長的加了一句,“鋪子的一切自然也代表了這生意關係。各位東家老爺,其他的我便不再多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沒有其他問題,我這裏便要公布一個底價了。”
典當行做生意便從來都是如此,吊住胃口以後,便要公布底價,但這底價其實是遞來帖子裏的最高價,不管這開口的夥計嘴上能將這買賣說的多劃算,那東西值不值,在場的的買家一眼便知道了,因此這底價往往不會再高了,除非遇見幾個杠上的貴人,會再加一加,不過看得上這東郊鋪子的商人中倒是沒有這樣的貴人。
“七百兩白銀,孫東家出價。”吳暉卯足了勁吼了出來,在座的買家一陣驚唿,紛紛搖了搖了頭,頓時沒了先前的熱烈,這鋪子孫家隻怕是勢在必得了,見此便有人跨門而出了。
還不等吳暉按慣例吆喝添價,一旁一直沉默的王三便舉了手,“七百三十兩。”已起身的、還在座位上的聽到這價格皆是一震,本還是坐定的矮胖男人聽了此價,漲紅著臉舉起有些顫抖的手,“七百五十兩!”要走的人也不走,正要出去的人也停下了,看著這場戲到如何收場。
“八百兩!”
那矮胖男人聽著這緊接而來的報價,嘴角的一邊抽動著,隻一瞬間,漲紅的臉變得十分忿怒,‘哼’的一聲,起身拂袖而去了。
“這是丟了麵了,加不起價了,看他剛才報價時那得意勁兒,被人拍臉上了。”一旁的瘦高個子看見孫東家拂袖而去以後,對同座的另一個人說道,說著還拍了一下自己臉,更像是真的被拍了臉一樣。
一旁的吳暉臉上卻有點失望,這出得起價的第一輪就走了,原還盼著加點價鬥一場,卻是個紙糊的老虎,被一百兩嚇跑了。不過誰家的銀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心疼的才是正常人,隻是這碧華閣的王東家倒是個意外,到有點符合剛才坊間傳聞裏過來給馬家做買手的。
又是幾嗓子吼下來,後麵果然沒有再加價的商家,這鋪子便歸了這突然殺出來的王東家。
隻是這鋪子到底帶了個‘馬’字,發帖子後,竟引起了不小的注意,市井街道便有人逮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嚼起舌根來。有人說,想不到這馬家竟被夏家拖成了這樣子,也有人說,這現任東家隻怕又要步前任的後路,大傷一次了,更有人說,這馬家怕是要真不行了吧。
也許是馬家這幾天早已忙得頭昏腦脹,也許是自以為的知情人不忍心去求證,這些事卻都恰巧不曾傳到真正當事人的耳裏,才會在叫價的前一天被人戲耍一般後才知道這事情,臨時央了人遞帖子去叫價,隻剛好趕上最後的叫價時間。
晨間,明朗的陽光已照耀大地,而典當行裏卻還是黢黑一片,在微弱燈光的照拂下,典當行裏的夥計們正在清點買鋪子的商家投來的帖子。一個夥計正拿著那些帖子念,末了還加一句自己的想法,“城南錢家出五百兩,真是個摳搜的,這鋪子加契約進來都不止五百兩。”另一個夥計卻不看他,隻低著頭在紙上寫著,‘城南錢家,五百兩’,一行字十分秀氣。
“城西孫家,七百兩,這是個下狠心的,鋪子到不值這個價,一個東郊的鋪子,撐死了值個四百兩,再加上這張契約,六百已是極限。”說完又去念下一章。這時,邊上另一個正閑坐著的夥計卻搭了一句腔,“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念貼的夥計突然起了興趣,急忙湊近問道,“那他圖什麽。”
那閑坐著的夥計一副神秘的樣子,悄聲對念貼的說,“昨日坊間傳來消息,馬家要把這鋪子買迴去,這是來打擂台的。”
念貼的夥計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貼,又與這位誌同道合的人互遞了眼神,“這倒是個有趣的事,也省的掌櫃去挑撥了。”
“東郊碧華閣王東家,六百三十兩,終於念完了,快給我一杯茶水,渴死我了。”那寫字的夥計卻白了一眼這嘰嘰喳喳的搭檔,終於張嘴說道,“你要不那麽多廢話,現在都能去吃完早點了。”那念貼的夥計卻不在意,喝了一口已冷掉的茶水後,咧嘴說道,“我這不給我倆找個樂子,像你一樣成天悶著,我早幹不下去了。”
哞···,典當行的大門隨著一聲像老牛悶哼一般的聲音開了,外麵的陽光突然照射進來,刺得裏麵夥計的眼睛痛,不管在櫃上呆了多少年,這開門的場景總能給夥計們以出了牢籠的感覺。
“吳掌櫃的,別來無恙啊。”大門剛開,一個矮胖男人正腆著肚子一搖一擺跨門進來,滿臉的肉硬是擠出一個笑來。櫃台後的吳掌櫃本還在低頭看剛才抄寫出來的帖子,聽到有人進來趕忙迎了上去,“孫東家,今日這鋪子看來您是勢在必得了。”吳掌櫃本來比那矮胖男人高些,卻俯著身湊在那矮胖男人的麵前。
“一個東郊的鋪子而已,小事一樁。”那矮胖男人一邊擺了擺手,一邊踱步到隔間裏找了個凳子坐下了。後麵的夥計跟著過來上了茶,又退到櫃台後麵去了,走時還強忍著笑,好像這人進來便帶著滑稽一般。
孫東家剛一坐定位置時,趕在最後一刻遞上帖子的王東家也乘著馬車徐徐而來了,比起孫東家的高調,這位王東家卻是低調得很,也沒有打過招唿,徑直去了隔間候著。沒過一會兒這遞上帖子的人的大多已到了,甚至還多了幾個看熱鬧的,到惹得一旁的夥計有些不開心,可又少不得殷勤的上茶水。
在櫃上的吳掌櫃見人已到齊,便叫了剛才念貼的夥計去招唿人。那念貼的夥計便拿著抄寫的帖子到了隔間,“各位東家老爺,小人是本店的夥計吳暉,今日便由我給東家老爺周旋這場買賣,今早各位老爺的叫價已全在這兒了。”說著便揮了揮手上的宣紙,繼續說道,“各位東家們今日來捧這個場子,想必是對這鋪子已有所了解了,我也就不再贅述,現在各位東家老爺還有什麽要問的,小人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夥計當真是嗓子好的,話一出口,便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一般,天生是個做吆喝買賣的料子。不過買賣便是買賣,最重要的是‘利’字,下麵有人立馬問了,“這鋪子裏是單賣鋪子,還是加上鋪子裏的茶葉?”
吳暉清了清嗓子,俯身迴道,“這鋪子賣家典當給我們的時候,便說了是全部,此處有鋪子原本東家的手印。”說著便拿了一張印滿著手印的紙給在座的東家瞧著,底下的人一陣驚唿,畢竟是一兩五一斤的馬家茶葉,哪怕這一個東郊隻有五十斤的存量,也比別的鋪子多出七十五兩銀子來,隻有一旁的王三眉頭皺了又皺。
又有人問,“鋪子裏能繼續按九貫銅錢拿到馬家的茶葉嗎?”此話一出,座位周圍的人頓時鬧翻了天,紛紛說不可能,異想天開之類。吳暉見東家老爺們起了興趣,便拿起剛才的契約出來說道,“這個嘛,各位東家請再看看這張紙上麵,最後一條列款,鋪子裏一切東西。”說罷又環顧了一眼,在座的買家胃口被完全吊起來了,便意味深長的加了一句,“鋪子的一切自然也代表了這生意關係。各位東家老爺,其他的我便不再多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沒有其他問題,我這裏便要公布一個底價了。”
典當行做生意便從來都是如此,吊住胃口以後,便要公布底價,但這底價其實是遞來帖子裏的最高價,不管這開口的夥計嘴上能將這買賣說的多劃算,那東西值不值,在場的的買家一眼便知道了,因此這底價往往不會再高了,除非遇見幾個杠上的貴人,會再加一加,不過看得上這東郊鋪子的商人中倒是沒有這樣的貴人。
“七百兩白銀,孫東家出價。”吳暉卯足了勁吼了出來,在座的買家一陣驚唿,紛紛搖了搖了頭,頓時沒了先前的熱烈,這鋪子孫家隻怕是勢在必得了,見此便有人跨門而出了。
還不等吳暉按慣例吆喝添價,一旁一直沉默的王三便舉了手,“七百三十兩。”已起身的、還在座位上的聽到這價格皆是一震,本還是坐定的矮胖男人聽了此價,漲紅著臉舉起有些顫抖的手,“七百五十兩!”要走的人也不走,正要出去的人也停下了,看著這場戲到如何收場。
“八百兩!”
那矮胖男人聽著這緊接而來的報價,嘴角的一邊抽動著,隻一瞬間,漲紅的臉變得十分忿怒,‘哼’的一聲,起身拂袖而去了。
“這是丟了麵了,加不起價了,看他剛才報價時那得意勁兒,被人拍臉上了。”一旁的瘦高個子看見孫東家拂袖而去以後,對同座的另一個人說道,說著還拍了一下自己臉,更像是真的被拍了臉一樣。
一旁的吳暉臉上卻有點失望,這出得起價的第一輪就走了,原還盼著加點價鬥一場,卻是個紙糊的老虎,被一百兩嚇跑了。不過誰家的銀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心疼的才是正常人,隻是這碧華閣的王東家倒是個意外,到有點符合剛才坊間傳聞裏過來給馬家做買手的。
又是幾嗓子吼下來,後麵果然沒有再加價的商家,這鋪子便歸了這突然殺出來的王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