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珵的四大侍衛都是從小精挑細選跟著他的,做事細緻斷不會出錯,想必是百姓不願進別院。
轉眼功夫,已經有不少農婦往陸綺凝手中遞東西,剛出爐的桂花糕上披著一層幹淨的白紗布,一盤摞一盤放置她的手中。
南珵在她身側,快速把剩餘的那些盤子攬在自己懷裏,百姓送東西,大都希望親送至對方手上,才算心意到了。
桂花糕數量不少,陸綺凝吩咐下去,午膳不用做了,先緊著吃完再說。
她和南珵一前一後進了春景堂旁邊的書房。
書房陸綺凝來過幾次,她從都城帶來的書冊也被放置在裏頭,礙著南珵睡這,她每次隻拿幾本書就走。
架幾案上那蓮花香爐正燃著雲尾香1,裊裊娜娜上飄著,這香無味,卻是防潮、防蟲的上等香料。
陸綺凝抬手撥了幾下,找了兩本《奇聞異事錄》出來,南珵身子倚著一旁的博古架拿眼靜靜瞧著她。
這姑娘今兒穿著朱紅色方領補服,杏白馬麵,那補服前後兩麵都繡著梅花鹿,和她私裏性子真像,負氣含靈的,他八歲後算上登昭平侯府門提親那次,隻見過這姑娘四次。
「陸書予,不枉我念你那麽久。」南珵這人,在他單相思陸綺凝時,他可以隱忍,但眼下水到渠成,讓他還把對這姑娘的喜歡埋在心底,他也是做不到的。
陸綺凝剛抱著書,走至門口,頓住腳,已經第二次了,她上次聽南珵說喜歡她,是在二人大婚之夜,那次她不記得拒沒拒絕,她側眸便跌進南珵那毫不掩飾柔情似水的笑眸裏,認真道:「南珵,你不能喜歡我。」
這話南珵也聽第二遍了,他不覺著難過,反正日子還有,他總有辦法的。
他目光越過少女那淡然的眸子,瞥向少女身後的貴妃榻上,「坐那裏看罷,我有事同你商議。」
陸綺凝不知喜歡一個人何滋味,自也不沒聽出離她有些遠站著的少年郎言語裏那事在人為之意,她轉身坐到貴妃榻上。
她嫁給南珵不久,免不得朝夕碰麵,大抵了解些,這人貴為太子爺,在她麵前是個道貌凜然的小人假不了,可到底是比她年長,也有她取所用的長處,「那便說說今日所聞奇事。」
把她留下之意不就在此話嗎?
南珵確有此意,這樁事著實怪異不堪,聞所未聞,可所見非虛,他提步坐在小姑娘對麵,二人中間就隔著一張黃梨木矮桌,那兩本《奇聞異事錄》被小姑娘放在一角,中間擺著青瓷蓮紋茶具。
「原小姐明日申時到酉時會來,往後我便去官衙盯著些。」南珵輕車熟路地給斟了杯桂花釀出來,言笑晏晏道:「嚐嚐,合不合口。」
小姑娘的喜好南珵費了些心思才摸準的,昭平侯府的下人嘴巴掩實的很,也防了小人,於是他派人日日跟著侯府出街採買的婢女,那婢女隔一段時日便會去都城裏一家名為「香溢鋪」的鋪子。
這家鋪子對各種入口的湯飲頗有研究,春有梨花酒;夏有綠豆薄荷茶;秋有桂花釀;冬有雪打尖。
陸綺凝鴉羽輕眨,那被輕輕放在她麵前的桂花釀,醇香幽幽,芬芳馥鬱。比起桂花茶,她確實更喜歡桂花釀。
凡別家給她遞帖子,她從不麻煩人給她單獨準備這些,隻讓她婢女偷藏著蜂蜜悄悄給她加些在茶水中,是以南珵是何知曉她的喜好的。
好生奇怪。
陸綺凝顧著重要事,把心中冒尖兒的怪異之感壓了下去,「但願原小姐在別院愉快些。」
她抿了口桂花釀,味道比都城好多了,到底是江南與都城往來不通暢所致,斜了斜身子隔著琉璃支摘窗看院中煙雨。
隻聽她接著淡聲道:「一樹橘黃一樹秋,棋落閑觀雨未收。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2」
南珵飽讀詩書,小姑娘這話輕描淡寫,他道不然,『棋落閑觀雨未收』聽上去與這江南十之有九不差分毫,都是麵上無所指,內裏大有文章。
江南官員隻手遮天,使遠在廟堂者信以為真,這裏窮者窮之,富者富之,官員橫之,可見廟堂兢兢業業,言語百姓可富者,倒成了大放厥詞。
棋,誰是棋,是雨還是一樹橘黃,南珵沉思片刻,「是我們晚來矣。」
這正是陸綺凝所言巧妙,百姓大都至純至善,耕田織布;富者絞盡腦汁富之,賦稅納稅理之自然;若官員從中作梗,剋扣田地,抬高賦稅,欺上瞞下,中飽私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日頭一長,大禍臨頭烏紗掉,家族即滅。
她縴手翻著一本《奇聞異事錄》,「來之已晚,死者往矣,齊心協力替民平冤,便不算晚矣。」
陸綺凝再不喜南珵,也不會在大是大非上拎不清楚,這江南絕不止她徐夫子一樁案子被埋,今兒冒雨送桂花糕的百姓中,那住在對門的王婆婆,她總瞧著欲言又止,似有冤要訴,卻又不知訴了是冤情沉冤得雪,還是麵臨被官衙滅門。
一人獨行不如雙人同行。
南珵挑眉輕笑一聲,他的阿予總歸與眾不同的,眼瞧著他再不努力,便跟不上步伐了,手肘斜搭上矮桌邊緣,身子前傾,語氣閑散,「這宮裏帶來的書冊,可有觀蹊蹺處?」
陸綺凝眉眼低垂,隻一根祥雲玉簪挽著個髮髻,神態悠閑閱著書冊有哉,細細看那緊挨著美人尖的額前,有一顆不大明顯的美人痣,給眉間添了些輕靈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轉眼功夫,已經有不少農婦往陸綺凝手中遞東西,剛出爐的桂花糕上披著一層幹淨的白紗布,一盤摞一盤放置她的手中。
南珵在她身側,快速把剩餘的那些盤子攬在自己懷裏,百姓送東西,大都希望親送至對方手上,才算心意到了。
桂花糕數量不少,陸綺凝吩咐下去,午膳不用做了,先緊著吃完再說。
她和南珵一前一後進了春景堂旁邊的書房。
書房陸綺凝來過幾次,她從都城帶來的書冊也被放置在裏頭,礙著南珵睡這,她每次隻拿幾本書就走。
架幾案上那蓮花香爐正燃著雲尾香1,裊裊娜娜上飄著,這香無味,卻是防潮、防蟲的上等香料。
陸綺凝抬手撥了幾下,找了兩本《奇聞異事錄》出來,南珵身子倚著一旁的博古架拿眼靜靜瞧著她。
這姑娘今兒穿著朱紅色方領補服,杏白馬麵,那補服前後兩麵都繡著梅花鹿,和她私裏性子真像,負氣含靈的,他八歲後算上登昭平侯府門提親那次,隻見過這姑娘四次。
「陸書予,不枉我念你那麽久。」南珵這人,在他單相思陸綺凝時,他可以隱忍,但眼下水到渠成,讓他還把對這姑娘的喜歡埋在心底,他也是做不到的。
陸綺凝剛抱著書,走至門口,頓住腳,已經第二次了,她上次聽南珵說喜歡她,是在二人大婚之夜,那次她不記得拒沒拒絕,她側眸便跌進南珵那毫不掩飾柔情似水的笑眸裏,認真道:「南珵,你不能喜歡我。」
這話南珵也聽第二遍了,他不覺著難過,反正日子還有,他總有辦法的。
他目光越過少女那淡然的眸子,瞥向少女身後的貴妃榻上,「坐那裏看罷,我有事同你商議。」
陸綺凝不知喜歡一個人何滋味,自也不沒聽出離她有些遠站著的少年郎言語裏那事在人為之意,她轉身坐到貴妃榻上。
她嫁給南珵不久,免不得朝夕碰麵,大抵了解些,這人貴為太子爺,在她麵前是個道貌凜然的小人假不了,可到底是比她年長,也有她取所用的長處,「那便說說今日所聞奇事。」
把她留下之意不就在此話嗎?
南珵確有此意,這樁事著實怪異不堪,聞所未聞,可所見非虛,他提步坐在小姑娘對麵,二人中間就隔著一張黃梨木矮桌,那兩本《奇聞異事錄》被小姑娘放在一角,中間擺著青瓷蓮紋茶具。
「原小姐明日申時到酉時會來,往後我便去官衙盯著些。」南珵輕車熟路地給斟了杯桂花釀出來,言笑晏晏道:「嚐嚐,合不合口。」
小姑娘的喜好南珵費了些心思才摸準的,昭平侯府的下人嘴巴掩實的很,也防了小人,於是他派人日日跟著侯府出街採買的婢女,那婢女隔一段時日便會去都城裏一家名為「香溢鋪」的鋪子。
這家鋪子對各種入口的湯飲頗有研究,春有梨花酒;夏有綠豆薄荷茶;秋有桂花釀;冬有雪打尖。
陸綺凝鴉羽輕眨,那被輕輕放在她麵前的桂花釀,醇香幽幽,芬芳馥鬱。比起桂花茶,她確實更喜歡桂花釀。
凡別家給她遞帖子,她從不麻煩人給她單獨準備這些,隻讓她婢女偷藏著蜂蜜悄悄給她加些在茶水中,是以南珵是何知曉她的喜好的。
好生奇怪。
陸綺凝顧著重要事,把心中冒尖兒的怪異之感壓了下去,「但願原小姐在別院愉快些。」
她抿了口桂花釀,味道比都城好多了,到底是江南與都城往來不通暢所致,斜了斜身子隔著琉璃支摘窗看院中煙雨。
隻聽她接著淡聲道:「一樹橘黃一樹秋,棋落閑觀雨未收。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2」
南珵飽讀詩書,小姑娘這話輕描淡寫,他道不然,『棋落閑觀雨未收』聽上去與這江南十之有九不差分毫,都是麵上無所指,內裏大有文章。
江南官員隻手遮天,使遠在廟堂者信以為真,這裏窮者窮之,富者富之,官員橫之,可見廟堂兢兢業業,言語百姓可富者,倒成了大放厥詞。
棋,誰是棋,是雨還是一樹橘黃,南珵沉思片刻,「是我們晚來矣。」
這正是陸綺凝所言巧妙,百姓大都至純至善,耕田織布;富者絞盡腦汁富之,賦稅納稅理之自然;若官員從中作梗,剋扣田地,抬高賦稅,欺上瞞下,中飽私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日頭一長,大禍臨頭烏紗掉,家族即滅。
她縴手翻著一本《奇聞異事錄》,「來之已晚,死者往矣,齊心協力替民平冤,便不算晚矣。」
陸綺凝再不喜南珵,也不會在大是大非上拎不清楚,這江南絕不止她徐夫子一樁案子被埋,今兒冒雨送桂花糕的百姓中,那住在對門的王婆婆,她總瞧著欲言又止,似有冤要訴,卻又不知訴了是冤情沉冤得雪,還是麵臨被官衙滅門。
一人獨行不如雙人同行。
南珵挑眉輕笑一聲,他的阿予總歸與眾不同的,眼瞧著他再不努力,便跟不上步伐了,手肘斜搭上矮桌邊緣,身子前傾,語氣閑散,「這宮裏帶來的書冊,可有觀蹊蹺處?」
陸綺凝眉眼低垂,隻一根祥雲玉簪挽著個髮髻,神態悠閑閱著書冊有哉,細細看那緊挨著美人尖的額前,有一顆不大明顯的美人痣,給眉間添了些輕靈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