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林父辦的缺德事兒
甜蜜軍婚:七零童養媳嫁軍官 作者:龍博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母以為去打聽個人能有多難,沒想到海島上的居民和大院裏邊的家屬都非常謹慎小心。
她剛一問出口,那些人就反問了迴來。
“你是誰?找他們幹什麽?”
“你打聽他們有什麽目的?帶身份證明了嗎?有介紹信嗎?”
“我又不認識你,為什麽告訴你?”
還有那更直接的,上來就問她是不是特務?是不是要搞反動?
最讓林母難受的是,她聽不懂當地島民說的話。
往往對方嘰裏呱啦說了半天,她這邊一點也反應不過來。
還被很多島民嫌棄的揮手讓她走開。
接連問了幾個人之後,她反而像是籠中的猴子,被別人圍觀了起來。
連靠近大院的機會都沒有。
第一次無功而返之後,林母有些不死心,隔了一天又去了,這次更是一無所獲。
所有人看見她都是指指點點的,特別是大院門口的警衛員,看她那眼神就跟盯著特務一模一樣。
就差上來直接拿槍頂著腦門問她的目的了。
不僅如此,在第二天林母還接到了單位的電話。
要求她立即趕迴去,否則就按曠工處理。
其實林母也就是在街道辦事處當了個副主任的小職位,手頭也沒多大的權力和工作量。
平時單位也就是幾個人在上班,大家遲個到,早個退,偶爾請假休息幾天都是常態,
哪一次也沒像這次似的,都已經提前請過假了,還會被要求立即趕迴去,還要進行紀律處分。
而且這通電話還是他們主任親自打的。
聽得出來,主任很生氣,而且對她說話的態度和平時也完全不一樣了。
以前,林母仗著自己丈夫在政府上班,林父級別又比他們主任高的多,向來不把他們主任放在眼裏。
他們主任為了和林父搞好關係,沒少討好林母,向來跟她說話都是低三下四,帶著恭維和討好。
這還是頭一次,口氣這麽強硬的對他頤指氣使。
林母氣的直接掛斷了他們主任的電話。
等冷靜下來想了想,覺得還是不放心,就給林父又打過去了電話。
林母不知道的是,林父此時也是自身難保。
林父原本計劃的很好,若真是能找到林教授的親生女兒,到時候憑借著林教授的關係,自己肯定能得到這一次晉升的機會。
可惜林母那邊遲遲沒有迴信。
就在顧南海和林教授通完電話之後,林教授又撥了幾個電話出去。
不過個把小時的功夫,林父單位主要領導就收到了多項關於林父的實名舉報。
而且都證據確鑿,讓他想保林父都保不住。
與此同時,林父的上級部門同樣收到了關於林父的實名舉報及各項證據。
而且還有人在林父單位大門口張貼關於他的大字報,將他這麽多少年幹的事兒,全部都寫了出來。
林父工作多年,向來謹小慎微,犯的錯誤裏邊並沒有原則性的。
但一條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就讓他吃不了快兜著走了。
再加上其他雞毛蒜皮的小事堆在一起,竟多達幾十條,而且牆倒眾人推,關於他的舉報還在不斷的增加。
上級領導也很重視,讓他們單位立即作出處理意見。
他們單位連夜開會研究,就他的問題做出嚴肅處理。
從事情發生到處理意見出來,僅僅用了半天的時間。
當天晚上處理結果就匯報到了上級。
第二天一早,林父的處理結果就在單位門口公示了出來。
他從單位排名靠前的第一副職,由原本負責多個重要部門的領導崗位。
調到了一個極其清閑,甚至平時連提都提不到的小部門,擔任普通職員。
由原來配備司機、秘書和單獨套間的辦公室。
到了現在整個部門加在一起,連他在內隻有四個人,辦公室總麵積不超過十平米。
別說沒有司機、秘書了,就連獨立的辦公桌椅都沒有。
林父原本辦公室裏他個人的私有物品,被裝在幾個箱子裏,直接抬到了這個小辦公室,堆在門口的一個角落裏。
他翻了半天才翻出來喝水的杯子。
原本杯子上還有個蓋,現在也找不到了,後來又翻找了半晌,終於找了出來,杯蓋卻已經碎成了兩半。
他剛要氣憤地將杯蓋丟掉。
辦公室裏老張卻攔住了他,“林主任,這杯蓋粘粘還能用,丟了可就是浪費,又多了一條罪。”
老王接過話茬,“老張說的沒錯,那杯蓋千萬不能丟,鋪張浪費是大罪,是思想問題。
我說的沒錯吧,林主任,你當初可就是這麽說老張的。”
一旁的老李笑的前仰後合,“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堂堂的林大主任也來這等死部門了。”
說話的這三人,正是這辦公室裏的其他三位職員。
別看他們現在隻是普通職員,可原本卻是他們單位的主要領導班子成員。
也是林副的三位老領導。
當初的班子成員有六人,除了這三位以外,其他那三位都被扣以更大的罪名,趕去農場勞動改造了。
也正是這六個人下來了,才有了現在的領導班子,林父也從普通的部門主管提升為了單位第一副職。
當初這個小部門就是林父特意為這三位老領導成立的,美其名曰學習部。
還多次當著三位老領導的麵兒,嘲諷學習部就是個等死部門。
林父沒想到自己也落了個這種下場,麵對三位老領導的嘲諷,是敢怒不敢言。
隻能訕訕地陪著笑,“對對對……老領導們說的對,我迴去就找膠布把杯蓋粘粘,接著用。
絕對不搞鋪張,浪費那一套。”
老張看似很滿意的點著頭,“哎,這麽說還不錯。可監督著呢,你可別說一套做一套,又搞麵子工程。”
林父本來就是應付著說了那麽一句,沒想到老張會這麽說,轉頭一想,這話還挺熟悉,正是他當初說人家老張的。
原來老張在部隊的時候,頭部受過傷,冬天的時候不能招風,他老伴給他用毛線織了個毛線帽子。
有一天老張去基層單位考察的時候,毛線帽子掛到了機器上,脫了線。
廠裏的女工幫著縫補了一下。
林父就借題發揮,說他薅下屬企業羊毛,以權謀私。
她剛一問出口,那些人就反問了迴來。
“你是誰?找他們幹什麽?”
“你打聽他們有什麽目的?帶身份證明了嗎?有介紹信嗎?”
“我又不認識你,為什麽告訴你?”
還有那更直接的,上來就問她是不是特務?是不是要搞反動?
最讓林母難受的是,她聽不懂當地島民說的話。
往往對方嘰裏呱啦說了半天,她這邊一點也反應不過來。
還被很多島民嫌棄的揮手讓她走開。
接連問了幾個人之後,她反而像是籠中的猴子,被別人圍觀了起來。
連靠近大院的機會都沒有。
第一次無功而返之後,林母有些不死心,隔了一天又去了,這次更是一無所獲。
所有人看見她都是指指點點的,特別是大院門口的警衛員,看她那眼神就跟盯著特務一模一樣。
就差上來直接拿槍頂著腦門問她的目的了。
不僅如此,在第二天林母還接到了單位的電話。
要求她立即趕迴去,否則就按曠工處理。
其實林母也就是在街道辦事處當了個副主任的小職位,手頭也沒多大的權力和工作量。
平時單位也就是幾個人在上班,大家遲個到,早個退,偶爾請假休息幾天都是常態,
哪一次也沒像這次似的,都已經提前請過假了,還會被要求立即趕迴去,還要進行紀律處分。
而且這通電話還是他們主任親自打的。
聽得出來,主任很生氣,而且對她說話的態度和平時也完全不一樣了。
以前,林母仗著自己丈夫在政府上班,林父級別又比他們主任高的多,向來不把他們主任放在眼裏。
他們主任為了和林父搞好關係,沒少討好林母,向來跟她說話都是低三下四,帶著恭維和討好。
這還是頭一次,口氣這麽強硬的對他頤指氣使。
林母氣的直接掛斷了他們主任的電話。
等冷靜下來想了想,覺得還是不放心,就給林父又打過去了電話。
林母不知道的是,林父此時也是自身難保。
林父原本計劃的很好,若真是能找到林教授的親生女兒,到時候憑借著林教授的關係,自己肯定能得到這一次晉升的機會。
可惜林母那邊遲遲沒有迴信。
就在顧南海和林教授通完電話之後,林教授又撥了幾個電話出去。
不過個把小時的功夫,林父單位主要領導就收到了多項關於林父的實名舉報。
而且都證據確鑿,讓他想保林父都保不住。
與此同時,林父的上級部門同樣收到了關於林父的實名舉報及各項證據。
而且還有人在林父單位大門口張貼關於他的大字報,將他這麽多少年幹的事兒,全部都寫了出來。
林父工作多年,向來謹小慎微,犯的錯誤裏邊並沒有原則性的。
但一條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就讓他吃不了快兜著走了。
再加上其他雞毛蒜皮的小事堆在一起,竟多達幾十條,而且牆倒眾人推,關於他的舉報還在不斷的增加。
上級領導也很重視,讓他們單位立即作出處理意見。
他們單位連夜開會研究,就他的問題做出嚴肅處理。
從事情發生到處理意見出來,僅僅用了半天的時間。
當天晚上處理結果就匯報到了上級。
第二天一早,林父的處理結果就在單位門口公示了出來。
他從單位排名靠前的第一副職,由原本負責多個重要部門的領導崗位。
調到了一個極其清閑,甚至平時連提都提不到的小部門,擔任普通職員。
由原來配備司機、秘書和單獨套間的辦公室。
到了現在整個部門加在一起,連他在內隻有四個人,辦公室總麵積不超過十平米。
別說沒有司機、秘書了,就連獨立的辦公桌椅都沒有。
林父原本辦公室裏他個人的私有物品,被裝在幾個箱子裏,直接抬到了這個小辦公室,堆在門口的一個角落裏。
他翻了半天才翻出來喝水的杯子。
原本杯子上還有個蓋,現在也找不到了,後來又翻找了半晌,終於找了出來,杯蓋卻已經碎成了兩半。
他剛要氣憤地將杯蓋丟掉。
辦公室裏老張卻攔住了他,“林主任,這杯蓋粘粘還能用,丟了可就是浪費,又多了一條罪。”
老王接過話茬,“老張說的沒錯,那杯蓋千萬不能丟,鋪張浪費是大罪,是思想問題。
我說的沒錯吧,林主任,你當初可就是這麽說老張的。”
一旁的老李笑的前仰後合,“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堂堂的林大主任也來這等死部門了。”
說話的這三人,正是這辦公室裏的其他三位職員。
別看他們現在隻是普通職員,可原本卻是他們單位的主要領導班子成員。
也是林副的三位老領導。
當初的班子成員有六人,除了這三位以外,其他那三位都被扣以更大的罪名,趕去農場勞動改造了。
也正是這六個人下來了,才有了現在的領導班子,林父也從普通的部門主管提升為了單位第一副職。
當初這個小部門就是林父特意為這三位老領導成立的,美其名曰學習部。
還多次當著三位老領導的麵兒,嘲諷學習部就是個等死部門。
林父沒想到自己也落了個這種下場,麵對三位老領導的嘲諷,是敢怒不敢言。
隻能訕訕地陪著笑,“對對對……老領導們說的對,我迴去就找膠布把杯蓋粘粘,接著用。
絕對不搞鋪張,浪費那一套。”
老張看似很滿意的點著頭,“哎,這麽說還不錯。可監督著呢,你可別說一套做一套,又搞麵子工程。”
林父本來就是應付著說了那麽一句,沒想到老張會這麽說,轉頭一想,這話還挺熟悉,正是他當初說人家老張的。
原來老張在部隊的時候,頭部受過傷,冬天的時候不能招風,他老伴給他用毛線織了個毛線帽子。
有一天老張去基層單位考察的時候,毛線帽子掛到了機器上,脫了線。
廠裏的女工幫著縫補了一下。
林父就借題發揮,說他薅下屬企業羊毛,以權謀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