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下子有些懵,婆婆果然還是瞞著我在安排替日旭納妾。日旭顯然沒有料到喜兒會把事情說出來,轉過身子看著我,不知怎麽解釋。
“你是在向我炫耀嗎?”我站起身子逼視著喜兒,“原來你是想坐我這個位子?嗬嗬。恐怕你還不夠格。”我勉強地笑了幾聲。
“月華,這些事情你都不要擔心,不會發生的。”日旭把我摟入懷中,輕聲地安慰我。我是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霸占著日旭還是習慣了別人叫我梁夫人?所以才會如此不悅。
“喜兒,怎麽跪在地上?”婆婆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怎麽還哭成這樣?誰欺負你了?”
喜兒斷斷續續地說道:“老夫人……喜兒從進梁家起至今,可有幹過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快起來,喜兒你溫厚善良我們都知道,好好的怎麽說這些話?”婆婆把喜兒從地上拉起來。
“老夫人,我不敢起來。少夫人說這封藏頭詩是喜兒故意放在這裏誣陷她的,那麽嚴重的罪名,我怎麽敢……嗚嗚……”喜兒半推半就地站起身子。
婆婆看著緊緊擁著我的日旭,咳嗽了一聲,走到桌前拿起那信箋看了看,“怎麽剛消停了些,又鬧出這些?這信箋不說,這些日子沸沸揚揚的傳言,我或多或少也知道了不少。月華,小產的事情我很體諒你的心情,可是梁家的名譽你放在哪裏了?”
“母親,既然都說了是傳言,又何必當真?”日旭維護我說道。
“無風不起浪,如果不是有蛛絲馬跡,何來那麽真的傳言?苻清流和月華的父親本來就走的近,那些事情發生的可能就沒有?”婆婆刹有架勢地分析其事情來。
我好氣又好笑的問道:“如果按婆婆的意思,白家那麽多女兒,比起月華品貌好的也不少,為何這種事情卻偏偏發生在我這個不入流的女兒身上?”
日旭阻止了我和婆婆的你來我往,“信箋的事情、流言的事情,都不要再提了。這是我的命令,梁府上下都不許再提這件事情!至於納妾或者收房我都沒有考慮過。”
“日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好好想清楚。”婆婆一字一句地說道,也叩擊在我的心上,“到時候你和我都怎麽向梁家的列祖列宗交待?這樣的罪名誰來擔待?”說著便朝我這邊瞧來,好像我如今成了梁家的罪人。我何必要背這個黑鍋?
“夫君,月華萬萬沒有想到如今……”我作出一副欲哭無淚的模樣說道,“你收了喜兒吧?免得別人以為是我容不下他人。”順手拉了拉日旭的衣袖。
“母親,你們迴去吧。”日旭一臉疲憊地說道,顯然對於這些事情已經困乏。
婆婆瞥了眼日旭不佳的臉色,不再多說什麽拉著喜兒就迴去了。顯然婆婆是前來搭救她的貼身丫頭的,難道這一切流言蜚語都是婆婆安排來脅迫我答應讓日旭納妾?但是如果不是婆婆,那麽喜兒或者另一個背後之人絕對是深知人性弱點也善於利用的利害角色。
“以後不要再說那樣的話。”日旭坐了下來,低沉地說道,臉色並沒有好轉,“好像你想把我往外推給別人,那樣的感覺實在難受。”
我點了點頭,把那寫著藏頭詩的信箋放入一旁的熏香爐中,那些字掙紮著扭曲著,我和苻清流的名字漸漸被一燃而盡。
“月華,你以前沒有出嫁之前,是不是和苻清流的交情很不一般?”日旭還是站在我的身後,一同看著那化為灰燼的信箋。
我迴過身,幽幽地說道:“夫君還是在意那些流言的?”
“因為太愛,所以眼睛裏容不下一顆沙子。”日旭緩緩說道,“以前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不時嘲笑這些人的心胸狹隘,如今才知道,那不是不夠寬容,隻是愛得早已迷失了自我。月華,再次努力去愛上早已迷失了自我的梁日旭好嗎?”
我沒有迴答,看見日旭的眼神漸漸灰暗下去,原本抓著我的兩手也垂了下去,“希望時間可以讓一切都恢複如常。”
我和日旭的關係就這樣不冷不熱客客氣氣的,不知是公事繁忙還是有心給我自己的空間,日旭迴到了煙雨樓處理事情,也不想之前那樣常常陪伴著我。婆婆猶如之前一般,很少來過問我這個大兒媳婦的事情,和梅蘭之間的走動也漸漸緩了下來,平管家已經習慣了每周和我匯報一次家中的事情,我的生活就好像一切又迴到了之前鬆散的軌道,隻是唯有心中的感覺希望可以用時間來淡化。
想起很久都沒有見過那些幫我販糧的商販,乘著多雲涼爽的一天我獨自一人走到了他們留宿的院落。不知是否因為天氣炎熱的關係,原本熙熙攘攘的長安大街和一些集市人煙十分稀少,那個糧販的院落大門開著,一眼望去幾個人都躺在那裏歇息著。
“三娘……”我喚了一聲,那些躺著的人都起身望來,三娘一見是我,滿臉堆笑得走了過來。
“白當家近些日子怎麽瘦了那麽多?”三娘熱絡地拉著我進屋。
我不想過多透露自己的私事,於是轉過話題問道:“這些日子的生意怎麽樣?”
“白當家不知道嗎?”三娘有些詫異地說道:“今年的天氣不好,春收的時候,糧食產量就不好;瞧這夏天,怕是今年的糧食價錢要上漲不少。”
“既然如此,我們早些準備起來。前些日子,你們說要販鹽,做得如何了?”我在大堂中坐下,仔細問道。
三娘遞了一杯水給我,小心地說道:“販鹽不過是副業,畢竟大的鹽商都是些多年老手,我們不過是乘著糧食收成的間隙,賺些外快,做得還不錯。”
“嗯,我看販鹽這條路你們倒是可以繼續走下去。”我盤算了一下,接著說道:“按我們的糧食來路,一般的糧商不見得會拿到比我們更好的價格,如果秋天的收成不好,我們的進價可以在提高,當然賣給糧鋪的也要貴些。”
“我明白了,白當家。”三娘思慮的一會,點頭答應。
我想起一件事情,便問道:“這幹旱是否已成災?若此的話,朝廷必然征糧救災,我們記得前些日子手上似乎有一些存糧,我們到是可以相應一下。”
“聽一些相熟的朋友說,這幹旱不隻都城這裏,周圍的城鎮好像都少雨,難免不會成災。”三娘說了一些消息,聽到這個我難免高興不起來,災害中受苦的不過都是一些平民百姓。
“嗯,最近你們還是多販鹽,人也要好好主意休息。過些時日,就要開始忙著販糧了。”我叮囑著三娘,“我走了,你們自己保重。”雖然這些商販與我相處時日不多,而且是些不折不扣的唯利商人,但是至少他們坦白不虛偽。
“白當家,你的氣色不好,眉蹙深鎖,再過三天就是七夕節,你與上次那個書生一同去廟會遊玩一番,那些煩心的事情就暫時放開。”三娘把我送到門口的時候,不忘叮囑我。
七夕?書生?三娘所指的是苻清流嗎?我坐在北閣尋思著三娘的話,心兒卻一派喜氣洋洋的走了進來,“小姐,你的生辰過三天就要到了,告訴姑爺嗎?”
“你的意思是七夕?”我脫口而出的問道。
“嗯,每天的七夕都是小姐的生辰,以前總是七夫人和小姐兩個人一同慶祝,今年輪到姑爺替小姐過了。”心兒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歎了口氣,說道:“不要對將軍泄漏絲毫,我們迴家去找娘過生辰吧。”
“你是在向我炫耀嗎?”我站起身子逼視著喜兒,“原來你是想坐我這個位子?嗬嗬。恐怕你還不夠格。”我勉強地笑了幾聲。
“月華,這些事情你都不要擔心,不會發生的。”日旭把我摟入懷中,輕聲地安慰我。我是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霸占著日旭還是習慣了別人叫我梁夫人?所以才會如此不悅。
“喜兒,怎麽跪在地上?”婆婆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怎麽還哭成這樣?誰欺負你了?”
喜兒斷斷續續地說道:“老夫人……喜兒從進梁家起至今,可有幹過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快起來,喜兒你溫厚善良我們都知道,好好的怎麽說這些話?”婆婆把喜兒從地上拉起來。
“老夫人,我不敢起來。少夫人說這封藏頭詩是喜兒故意放在這裏誣陷她的,那麽嚴重的罪名,我怎麽敢……嗚嗚……”喜兒半推半就地站起身子。
婆婆看著緊緊擁著我的日旭,咳嗽了一聲,走到桌前拿起那信箋看了看,“怎麽剛消停了些,又鬧出這些?這信箋不說,這些日子沸沸揚揚的傳言,我或多或少也知道了不少。月華,小產的事情我很體諒你的心情,可是梁家的名譽你放在哪裏了?”
“母親,既然都說了是傳言,又何必當真?”日旭維護我說道。
“無風不起浪,如果不是有蛛絲馬跡,何來那麽真的傳言?苻清流和月華的父親本來就走的近,那些事情發生的可能就沒有?”婆婆刹有架勢地分析其事情來。
我好氣又好笑的問道:“如果按婆婆的意思,白家那麽多女兒,比起月華品貌好的也不少,為何這種事情卻偏偏發生在我這個不入流的女兒身上?”
日旭阻止了我和婆婆的你來我往,“信箋的事情、流言的事情,都不要再提了。這是我的命令,梁府上下都不許再提這件事情!至於納妾或者收房我都沒有考慮過。”
“日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好好想清楚。”婆婆一字一句地說道,也叩擊在我的心上,“到時候你和我都怎麽向梁家的列祖列宗交待?這樣的罪名誰來擔待?”說著便朝我這邊瞧來,好像我如今成了梁家的罪人。我何必要背這個黑鍋?
“夫君,月華萬萬沒有想到如今……”我作出一副欲哭無淚的模樣說道,“你收了喜兒吧?免得別人以為是我容不下他人。”順手拉了拉日旭的衣袖。
“母親,你們迴去吧。”日旭一臉疲憊地說道,顯然對於這些事情已經困乏。
婆婆瞥了眼日旭不佳的臉色,不再多說什麽拉著喜兒就迴去了。顯然婆婆是前來搭救她的貼身丫頭的,難道這一切流言蜚語都是婆婆安排來脅迫我答應讓日旭納妾?但是如果不是婆婆,那麽喜兒或者另一個背後之人絕對是深知人性弱點也善於利用的利害角色。
“以後不要再說那樣的話。”日旭坐了下來,低沉地說道,臉色並沒有好轉,“好像你想把我往外推給別人,那樣的感覺實在難受。”
我點了點頭,把那寫著藏頭詩的信箋放入一旁的熏香爐中,那些字掙紮著扭曲著,我和苻清流的名字漸漸被一燃而盡。
“月華,你以前沒有出嫁之前,是不是和苻清流的交情很不一般?”日旭還是站在我的身後,一同看著那化為灰燼的信箋。
我迴過身,幽幽地說道:“夫君還是在意那些流言的?”
“因為太愛,所以眼睛裏容不下一顆沙子。”日旭緩緩說道,“以前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不時嘲笑這些人的心胸狹隘,如今才知道,那不是不夠寬容,隻是愛得早已迷失了自我。月華,再次努力去愛上早已迷失了自我的梁日旭好嗎?”
我沒有迴答,看見日旭的眼神漸漸灰暗下去,原本抓著我的兩手也垂了下去,“希望時間可以讓一切都恢複如常。”
我和日旭的關係就這樣不冷不熱客客氣氣的,不知是公事繁忙還是有心給我自己的空間,日旭迴到了煙雨樓處理事情,也不想之前那樣常常陪伴著我。婆婆猶如之前一般,很少來過問我這個大兒媳婦的事情,和梅蘭之間的走動也漸漸緩了下來,平管家已經習慣了每周和我匯報一次家中的事情,我的生活就好像一切又迴到了之前鬆散的軌道,隻是唯有心中的感覺希望可以用時間來淡化。
想起很久都沒有見過那些幫我販糧的商販,乘著多雲涼爽的一天我獨自一人走到了他們留宿的院落。不知是否因為天氣炎熱的關係,原本熙熙攘攘的長安大街和一些集市人煙十分稀少,那個糧販的院落大門開著,一眼望去幾個人都躺在那裏歇息著。
“三娘……”我喚了一聲,那些躺著的人都起身望來,三娘一見是我,滿臉堆笑得走了過來。
“白當家近些日子怎麽瘦了那麽多?”三娘熱絡地拉著我進屋。
我不想過多透露自己的私事,於是轉過話題問道:“這些日子的生意怎麽樣?”
“白當家不知道嗎?”三娘有些詫異地說道:“今年的天氣不好,春收的時候,糧食產量就不好;瞧這夏天,怕是今年的糧食價錢要上漲不少。”
“既然如此,我們早些準備起來。前些日子,你們說要販鹽,做得如何了?”我在大堂中坐下,仔細問道。
三娘遞了一杯水給我,小心地說道:“販鹽不過是副業,畢竟大的鹽商都是些多年老手,我們不過是乘著糧食收成的間隙,賺些外快,做得還不錯。”
“嗯,我看販鹽這條路你們倒是可以繼續走下去。”我盤算了一下,接著說道:“按我們的糧食來路,一般的糧商不見得會拿到比我們更好的價格,如果秋天的收成不好,我們的進價可以在提高,當然賣給糧鋪的也要貴些。”
“我明白了,白當家。”三娘思慮的一會,點頭答應。
我想起一件事情,便問道:“這幹旱是否已成災?若此的話,朝廷必然征糧救災,我們記得前些日子手上似乎有一些存糧,我們到是可以相應一下。”
“聽一些相熟的朋友說,這幹旱不隻都城這裏,周圍的城鎮好像都少雨,難免不會成災。”三娘說了一些消息,聽到這個我難免高興不起來,災害中受苦的不過都是一些平民百姓。
“嗯,最近你們還是多販鹽,人也要好好主意休息。過些時日,就要開始忙著販糧了。”我叮囑著三娘,“我走了,你們自己保重。”雖然這些商販與我相處時日不多,而且是些不折不扣的唯利商人,但是至少他們坦白不虛偽。
“白當家,你的氣色不好,眉蹙深鎖,再過三天就是七夕節,你與上次那個書生一同去廟會遊玩一番,那些煩心的事情就暫時放開。”三娘把我送到門口的時候,不忘叮囑我。
七夕?書生?三娘所指的是苻清流嗎?我坐在北閣尋思著三娘的話,心兒卻一派喜氣洋洋的走了進來,“小姐,你的生辰過三天就要到了,告訴姑爺嗎?”
“你的意思是七夕?”我脫口而出的問道。
“嗯,每天的七夕都是小姐的生辰,以前總是七夫人和小姐兩個人一同慶祝,今年輪到姑爺替小姐過了。”心兒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歎了口氣,說道:“不要對將軍泄漏絲毫,我們迴家去找娘過生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