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憶往昔(九)
紅樓之手握空間嫁如海 作者:旺仔是個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寶玉見狀,連忙停下手來,麵帶微笑地解釋道:“我以前從未見過這玩意兒,覺得新奇有趣,故而才想試著把玩一番。”站在一旁的那個丫頭聽聞此言,不禁抿嘴輕笑一聲,然後柔聲細語地說:“公子您不太會轉動這個紡車呢,還是讓小女子給您演示一下吧。”說完,她輕盈地走到紡車前,熟練地操作起來。
此時,一直默默觀察著的秦鍾,忽然悄悄伸手扯了扯寶玉的衣袖,壓低聲音在他耳邊說道:“這位姑娘真是別有一番意趣啊。”寶玉聞言,臉色微微一變,趕忙伸手將秦鍾推開,並低聲嗬斥道:“休要胡言亂語,否則小心我的拳頭可不長眼!”
就在兩人說話間,隻見那丫頭已經開始飛快地紡起線來。那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絲線在她手中上下翻飛,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煞是好看。正當眾人看得入神之際,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唿喊聲:“二丫頭,快快過來這邊!”聽到唿喚,那丫頭急忙停下手中的活計,匆匆丟下紡車,一路小跑著離去了。
望著那丫頭遠去的背影,寶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悵然若失之感,原本興致勃勃的心情瞬間變得有些索然無味。恰在這時,隻見王熙鳳身邊的仆人急匆匆地趕來,高聲喊道:“寶二爺、秦少爺,奶奶喚你們二位快些進去呢。”
不多時,寶玉和秦鍾便來到了屋內。隻見王熙鳳正坐在椅子上,剛剛洗完手,還換上了一身嶄新的衣裳。見到二人進來,鳳姐微微一笑,開口問道:“你們要不要也換換衣服?”寶玉搖了搖頭,迴答道:“多謝鳳姐姐關心,我就不必換了。”鳳姐點了點頭,表示知曉,隨即便不再多言。
沒過多久,一眾仆婦們魚貫而入,手上端著各式各樣精致的茶食果品,還有一壺壺香氣撲鼻的熱茶。她們將這些東西一一擺放在桌上後,便恭敬地退到一旁。鳳姐等人品嚐完茶點之後,稍作休息,便起身準備離開。
當一行人走出屋子,來到院子裏的時候,寶玉下意識地四處張望,想要再次尋覓那位紡線女子的身影。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無論怎麽尋找,都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倩影了。此刻,隻看到外麵的旺兒正在忙著給那些莊戶人家分發賞賜,而得到賞賜的婦人們則滿臉歡喜地前來道謝。
沒走出多遠,寶玉就瞧見那二丫頭懷中緊緊地摟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孩子,身旁還跟著另外兩個同樣嬌俏可愛的小女孩兒,她們一同站在村口處,目光直直地朝著他這邊望過來。寶玉見到此景,心中不禁一動,然而此刻自己身處在馬車之上,行動有所不便,也隻能用眼角餘光暗暗傳遞情意罷了。
就在轉眼間,那馬車猶如閃電般疾馳而去,狂風唿嘯而過。待寶玉迴過神來再轉頭望去時,那幾人的身影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
一路上眾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間已經追上了前方正在行進中的盛大葬禮隊伍。遠遠望去,隻見最前方鑼鼓喧天,法鼓聲聲震耳欲聾,金鐃閃爍奪目,幢幡高高飄揚,寶蓋莊嚴華麗,鐵檻寺中的一眾僧侶們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旁。
沒過多久,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寺廟。寺內又是一番忙碌景象,重新布置了佛事場地,設立了莊重肅穆的香壇,將逝者的靈柩安穩地放置在內殿的偏室之中。而那寶珠則盡職盡責地守在旁邊料理一切事宜,並安排好了寢室以便陪伴左右。
此時,在寺廟外的賈珍正忙著熱情款待前來吊唁的各方親朋好友。有的人選擇留下來稍作歇息,有的人則向主人家辭行告別。賈珍對每一位客人都禮數周到,逐一答謝他們的辛苦奔波。那些身份尊貴的王公貴族們,按照爵位高低依次散去,一直持續到將近下午三點鍾的時候,才總算全部離開。
而在寺廟裏的女眷們,則由精明能幹的王熙鳳負責接待應酬。她先是恭送各位誥命夫人們先行離去,等到差不多下午兩點鍾左右,這些貴客們方才陸陸續續地走完。唯有幾位關係親近的同族親屬,表示要等待做完三天的道場之後再行離開。
這時,邢夫人和王夫人心裏清楚,以王熙鳳如今操持喪事的繁忙程度,肯定是無法抽身返迴家中的。於是二人商議過後,決定帶上寶玉一同迴城去。
那寶玉初至郊外,瞬間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仿佛置身於仙境一般。他興奮得像一隻脫韁的野馬,哪裏還肯乖乖迴去呢?一雙眼睛滴溜溜直轉,恨不得立刻投身於這片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而鳳姐見此情形,心中也是暗自發笑。她深知寶玉的性子,知道若強行將其帶迴府中,必定會惹出不少麻煩。於是,她索性順水推舟,答應讓寶玉跟隨自己一同住在這郊外。王夫人雖有些不放心,但見鳳姐如此安排,也隻好無奈地點點頭,將寶玉交與鳳姐後,轉身離去。
再說這鐵檻寺,乃是當年寧榮二公所精心修建而成。曆經歲月滄桑,至今仍保留著香火不斷,更有著數畝肥沃的土地供寺廟維持生計。此處不僅是供奉神靈之地,更是為京城中的老人預留了停放靈柩之處。寺內的陰陽兩宅皆已準備妥當,一應設施齊全,隻為那些護送亡靈而來的人們提供一個臨時的棲息之所。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寧榮二公的後代子孫日益繁多,家族中的人員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彼此之間的性情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家境貧寒,生活艱難,無處可去,隻能選擇留在這鐵檻寺中借宿;而有的則家境殷實,有權有勢,講究排場,覺得此地過於簡陋,不夠舒適,定會另覓一處更為豪華的住所,或是村莊裏的豪宅,又或是幽靜的尼庵,作為喪事完畢後的宴請賓客及休息之所。
此次秦氏不幸離世,辦理喪事期間,寧榮二府的族人亦是紛紛前來吊唁。其中有些人選擇留在鐵檻寺,而另一些人則按照各自的喜好和條件,另行尋找合適的下榻之處。就連一向潑辣能幹的鳳姐,也對鐵檻寺的環境不太滿意。於是,她趕忙派人前去與饅頭庵的姑子靜虛商議,希望能騰出幾間幹淨整潔的房間以供使用。
且說這饅頭庵與那水月寺本就是一路貨色,因其廟宇所製的饅頭甚是美味可口,故而得了這麽個諢名。此庵距離那鐵檻寺並不甚遠。就在此刻,寺廟中的和尚們已然完成了功課,用過了晚茶。賈珍見狀,趕忙吩咐賈蓉前去邀請鳳姐歇息。
彼時,鳳姐眼見仍有幾位妯娌陪伴著女眷們,她便向眾人辭別,而後領著寶玉和秦鍾朝著饅頭庵徐徐而來。要知道,這秦邦業由於年事已高且疾病纏身,實在無法親身前來此地,隻能囑咐秦鍾留在這裏等候安置靈柩之事。因此,這秦鍾也就緊緊跟隨在鳳姐和寶玉身後。
不多時,三人便抵達了庵中。隻見靜虛師太親自率領著智善、智能兩位徒兒快步迎出門外,彼此相見行禮過後,一行人方才緩緩入內。待到鳳姐等人行至淨室,更過衣、洗淨雙手之後,鳳姐抬眼瞧見智能兒竟比以往愈發高挑了些,其容貌也是出落得越發水靈動人。於是,鳳姐不禁開口笑道:“你們師徒幾人近些時日怎地都不曾往我那邊走動走動呢?”靜虛師太聞聽此言,連忙賠笑解釋道:“哎呀呀,奶奶您有所不知啊!近日胡老爺府上喜添貴子,他家太太特意送來十兩紋銀到咱們庵裏,請了幾位師父連念三日的《血盆經》,這不,大夥兒都忙著這事呢,所以才未能抽出空暇前往貴府給奶奶請安問候呐。”
不言老尼正陪著鳳姐閑聊著。且看那秦鍾與寶玉二人,此刻正在殿上嬉戲玩鬧。忽然間,隻見智能兒嫋嫋娜娜地走了過來。寶玉眼尖,當即笑嘻嘻地喊道:“能兒來了喲!”秦鍾卻是一臉不屑,撇嘴說道:“理會她做甚?”寶玉聞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打趣道:“你這家夥,少在這裏裝模作樣啦!想當初在老太太屋裏的時候,四下無人,你可沒少摟著人家能兒親熱呢,這會兒倒裝起正經來了,還敢哄騙於我不成?”秦鍾聽了這話,臉色微微一紅,忙不迭擺手否認道:“哪有的事啊,你莫要胡說八道!”寶玉見狀,更是笑得前仰後合,指著秦鍾說道:“有沒有可不是由得你說了算的,就算你嘴硬不認賬,我心裏也是明鏡似的清楚著呢!罷了罷了,我也不與你計較這些,你隻需讓能兒給我倒一碗茶來解解渴,此事便可作罷。”秦鍾無奈,隻好笑著應承下來:“好好好,能兒,快些給寶二爺倒碗茶來。”原來這能兒打小就在榮國府裏進進出出,府中的眾人幾乎沒有不認識她的。平日裏,她常常與寶玉、秦鍾等人嬉笑打鬧,關係十分親昵。如今隨著年歲漸長,能兒也漸漸通曉了男女之事,對那風度翩翩的秦鍾更是心生愛慕之情。而秦鍾呢,亦覺得能兒生得嫵媚動人,嬌俏可愛,對她亦是鍾情有加。雖說兩人尚未有實質性的親密舉動,但彼此之間已然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了。
智能輕盈地邁著步子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提起茶壺,將清香撲鼻的茶水倒入精致的茶杯之中。秦鍾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微笑,輕聲說道:“快把那杯茶給我。”話音未落,一旁的寶玉也迫不及待地叫嚷起來:“給我!給我!”智能兒聽到他們兩人爭搶的話語,不禁抿起嘴唇,嬌嗔地笑著迴應道:“哎呀,就這一碗茶而已,你們倆居然也要爭個不停,難不成我的手上塗滿了香甜的蜂蜜不成?”說著,她輕輕地晃了晃手中的茶杯。
就在這時,寶玉眼疾手快,搶先一步奪過了智能兒手中的茶杯,仰頭一飲而盡。然後,他咂巴咂巴嘴巴,正準備開口向智能兒詢問些什麽。然而,還沒等他來得及說話,就看到智善匆匆忙忙地走過來,朝著智能喊道:“智能,快去擺果碟子啦!”緊接著,智善又轉過身來,熱情地邀請寶玉和秦鍾一同前往享用果茶。可是,這兩位公子哥兒哪裏會對這些尋常的吃食感興趣呢?他們隻是略微坐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座位,繼續出去盡情玩耍嬉戲了。
另一邊,鳳姐也緩緩地迴到了淨室之中,稍作休憩。那位老尼姑則始終陪伴在她身旁。此刻,眾多的婆子和媳婦們眼見此處並無其他事務需要處理,便紛紛陸陸續續地散去,各自找地方休息去了。留在鳳姐身邊伺候的,隻剩下幾個貼心的心腹小丫頭罷了。趁著這個間隙,老尼姑覺得時機正好,於是趕忙湊上前去,壓低聲音對鳳姐說道:“我這裏有一件事情,想要到府上求求太太幫忙。在此之前,還望奶奶您能給我指點一二。”鳳姐聽後,眉毛輕輕一挑,饒有興致地問道:“哦?究竟是什麽事情啊?”老尼姑雙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之後,接著說道:“想當年,我最初在長安縣的善才庵裏出家修行之時,曾經遇到過一個姓張的施主。此人家財萬貫,乃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財主。他家有個女兒,小名喚作金哥。那一年,這位金哥姑娘常常到我們廟中來上香祈福。誰曾料到,有一次她前來進香的時候,竟然不巧碰上了長安府太爺的小舅子李少爺……”話說這李少爺呀,有一日偶然間瞥見了那金哥,隻這一眼,便如被施了魔法一般,深深地陷入了愛河之中無法自拔。當下,他便心急火燎地差遣下人前來求親,滿心歡喜地期待能抱得美人歸。然而,命運卻偏偏喜歡捉弄人,誰能料到這金哥早已接受了原任長安守備公子的聘禮呢!
此時,一直默默觀察著的秦鍾,忽然悄悄伸手扯了扯寶玉的衣袖,壓低聲音在他耳邊說道:“這位姑娘真是別有一番意趣啊。”寶玉聞言,臉色微微一變,趕忙伸手將秦鍾推開,並低聲嗬斥道:“休要胡言亂語,否則小心我的拳頭可不長眼!”
就在兩人說話間,隻見那丫頭已經開始飛快地紡起線來。那動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絲線在她手中上下翻飛,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煞是好看。正當眾人看得入神之際,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唿喊聲:“二丫頭,快快過來這邊!”聽到唿喚,那丫頭急忙停下手中的活計,匆匆丟下紡車,一路小跑著離去了。
望著那丫頭遠去的背影,寶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悵然若失之感,原本興致勃勃的心情瞬間變得有些索然無味。恰在這時,隻見王熙鳳身邊的仆人急匆匆地趕來,高聲喊道:“寶二爺、秦少爺,奶奶喚你們二位快些進去呢。”
不多時,寶玉和秦鍾便來到了屋內。隻見王熙鳳正坐在椅子上,剛剛洗完手,還換上了一身嶄新的衣裳。見到二人進來,鳳姐微微一笑,開口問道:“你們要不要也換換衣服?”寶玉搖了搖頭,迴答道:“多謝鳳姐姐關心,我就不必換了。”鳳姐點了點頭,表示知曉,隨即便不再多言。
沒過多久,一眾仆婦們魚貫而入,手上端著各式各樣精致的茶食果品,還有一壺壺香氣撲鼻的熱茶。她們將這些東西一一擺放在桌上後,便恭敬地退到一旁。鳳姐等人品嚐完茶點之後,稍作休息,便起身準備離開。
當一行人走出屋子,來到院子裏的時候,寶玉下意識地四處張望,想要再次尋覓那位紡線女子的身影。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無論怎麽尋找,都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倩影了。此刻,隻看到外麵的旺兒正在忙著給那些莊戶人家分發賞賜,而得到賞賜的婦人們則滿臉歡喜地前來道謝。
沒走出多遠,寶玉就瞧見那二丫頭懷中緊緊地摟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孩子,身旁還跟著另外兩個同樣嬌俏可愛的小女孩兒,她們一同站在村口處,目光直直地朝著他這邊望過來。寶玉見到此景,心中不禁一動,然而此刻自己身處在馬車之上,行動有所不便,也隻能用眼角餘光暗暗傳遞情意罷了。
就在轉眼間,那馬車猶如閃電般疾馳而去,狂風唿嘯而過。待寶玉迴過神來再轉頭望去時,那幾人的身影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
一路上眾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間已經追上了前方正在行進中的盛大葬禮隊伍。遠遠望去,隻見最前方鑼鼓喧天,法鼓聲聲震耳欲聾,金鐃閃爍奪目,幢幡高高飄揚,寶蓋莊嚴華麗,鐵檻寺中的一眾僧侶們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旁。
沒過多久,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寺廟。寺內又是一番忙碌景象,重新布置了佛事場地,設立了莊重肅穆的香壇,將逝者的靈柩安穩地放置在內殿的偏室之中。而那寶珠則盡職盡責地守在旁邊料理一切事宜,並安排好了寢室以便陪伴左右。
此時,在寺廟外的賈珍正忙著熱情款待前來吊唁的各方親朋好友。有的人選擇留下來稍作歇息,有的人則向主人家辭行告別。賈珍對每一位客人都禮數周到,逐一答謝他們的辛苦奔波。那些身份尊貴的王公貴族們,按照爵位高低依次散去,一直持續到將近下午三點鍾的時候,才總算全部離開。
而在寺廟裏的女眷們,則由精明能幹的王熙鳳負責接待應酬。她先是恭送各位誥命夫人們先行離去,等到差不多下午兩點鍾左右,這些貴客們方才陸陸續續地走完。唯有幾位關係親近的同族親屬,表示要等待做完三天的道場之後再行離開。
這時,邢夫人和王夫人心裏清楚,以王熙鳳如今操持喪事的繁忙程度,肯定是無法抽身返迴家中的。於是二人商議過後,決定帶上寶玉一同迴城去。
那寶玉初至郊外,瞬間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仿佛置身於仙境一般。他興奮得像一隻脫韁的野馬,哪裏還肯乖乖迴去呢?一雙眼睛滴溜溜直轉,恨不得立刻投身於這片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而鳳姐見此情形,心中也是暗自發笑。她深知寶玉的性子,知道若強行將其帶迴府中,必定會惹出不少麻煩。於是,她索性順水推舟,答應讓寶玉跟隨自己一同住在這郊外。王夫人雖有些不放心,但見鳳姐如此安排,也隻好無奈地點點頭,將寶玉交與鳳姐後,轉身離去。
再說這鐵檻寺,乃是當年寧榮二公所精心修建而成。曆經歲月滄桑,至今仍保留著香火不斷,更有著數畝肥沃的土地供寺廟維持生計。此處不僅是供奉神靈之地,更是為京城中的老人預留了停放靈柩之處。寺內的陰陽兩宅皆已準備妥當,一應設施齊全,隻為那些護送亡靈而來的人們提供一個臨時的棲息之所。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寧榮二公的後代子孫日益繁多,家族中的人員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彼此之間的性情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家境貧寒,生活艱難,無處可去,隻能選擇留在這鐵檻寺中借宿;而有的則家境殷實,有權有勢,講究排場,覺得此地過於簡陋,不夠舒適,定會另覓一處更為豪華的住所,或是村莊裏的豪宅,又或是幽靜的尼庵,作為喪事完畢後的宴請賓客及休息之所。
此次秦氏不幸離世,辦理喪事期間,寧榮二府的族人亦是紛紛前來吊唁。其中有些人選擇留在鐵檻寺,而另一些人則按照各自的喜好和條件,另行尋找合適的下榻之處。就連一向潑辣能幹的鳳姐,也對鐵檻寺的環境不太滿意。於是,她趕忙派人前去與饅頭庵的姑子靜虛商議,希望能騰出幾間幹淨整潔的房間以供使用。
且說這饅頭庵與那水月寺本就是一路貨色,因其廟宇所製的饅頭甚是美味可口,故而得了這麽個諢名。此庵距離那鐵檻寺並不甚遠。就在此刻,寺廟中的和尚們已然完成了功課,用過了晚茶。賈珍見狀,趕忙吩咐賈蓉前去邀請鳳姐歇息。
彼時,鳳姐眼見仍有幾位妯娌陪伴著女眷們,她便向眾人辭別,而後領著寶玉和秦鍾朝著饅頭庵徐徐而來。要知道,這秦邦業由於年事已高且疾病纏身,實在無法親身前來此地,隻能囑咐秦鍾留在這裏等候安置靈柩之事。因此,這秦鍾也就緊緊跟隨在鳳姐和寶玉身後。
不多時,三人便抵達了庵中。隻見靜虛師太親自率領著智善、智能兩位徒兒快步迎出門外,彼此相見行禮過後,一行人方才緩緩入內。待到鳳姐等人行至淨室,更過衣、洗淨雙手之後,鳳姐抬眼瞧見智能兒竟比以往愈發高挑了些,其容貌也是出落得越發水靈動人。於是,鳳姐不禁開口笑道:“你們師徒幾人近些時日怎地都不曾往我那邊走動走動呢?”靜虛師太聞聽此言,連忙賠笑解釋道:“哎呀呀,奶奶您有所不知啊!近日胡老爺府上喜添貴子,他家太太特意送來十兩紋銀到咱們庵裏,請了幾位師父連念三日的《血盆經》,這不,大夥兒都忙著這事呢,所以才未能抽出空暇前往貴府給奶奶請安問候呐。”
不言老尼正陪著鳳姐閑聊著。且看那秦鍾與寶玉二人,此刻正在殿上嬉戲玩鬧。忽然間,隻見智能兒嫋嫋娜娜地走了過來。寶玉眼尖,當即笑嘻嘻地喊道:“能兒來了喲!”秦鍾卻是一臉不屑,撇嘴說道:“理會她做甚?”寶玉聞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打趣道:“你這家夥,少在這裏裝模作樣啦!想當初在老太太屋裏的時候,四下無人,你可沒少摟著人家能兒親熱呢,這會兒倒裝起正經來了,還敢哄騙於我不成?”秦鍾聽了這話,臉色微微一紅,忙不迭擺手否認道:“哪有的事啊,你莫要胡說八道!”寶玉見狀,更是笑得前仰後合,指著秦鍾說道:“有沒有可不是由得你說了算的,就算你嘴硬不認賬,我心裏也是明鏡似的清楚著呢!罷了罷了,我也不與你計較這些,你隻需讓能兒給我倒一碗茶來解解渴,此事便可作罷。”秦鍾無奈,隻好笑著應承下來:“好好好,能兒,快些給寶二爺倒碗茶來。”原來這能兒打小就在榮國府裏進進出出,府中的眾人幾乎沒有不認識她的。平日裏,她常常與寶玉、秦鍾等人嬉笑打鬧,關係十分親昵。如今隨著年歲漸長,能兒也漸漸通曉了男女之事,對那風度翩翩的秦鍾更是心生愛慕之情。而秦鍾呢,亦覺得能兒生得嫵媚動人,嬌俏可愛,對她亦是鍾情有加。雖說兩人尚未有實質性的親密舉動,但彼此之間已然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了。
智能輕盈地邁著步子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提起茶壺,將清香撲鼻的茶水倒入精致的茶杯之中。秦鍾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微笑,輕聲說道:“快把那杯茶給我。”話音未落,一旁的寶玉也迫不及待地叫嚷起來:“給我!給我!”智能兒聽到他們兩人爭搶的話語,不禁抿起嘴唇,嬌嗔地笑著迴應道:“哎呀,就這一碗茶而已,你們倆居然也要爭個不停,難不成我的手上塗滿了香甜的蜂蜜不成?”說著,她輕輕地晃了晃手中的茶杯。
就在這時,寶玉眼疾手快,搶先一步奪過了智能兒手中的茶杯,仰頭一飲而盡。然後,他咂巴咂巴嘴巴,正準備開口向智能兒詢問些什麽。然而,還沒等他來得及說話,就看到智善匆匆忙忙地走過來,朝著智能喊道:“智能,快去擺果碟子啦!”緊接著,智善又轉過身來,熱情地邀請寶玉和秦鍾一同前往享用果茶。可是,這兩位公子哥兒哪裏會對這些尋常的吃食感興趣呢?他們隻是略微坐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座位,繼續出去盡情玩耍嬉戲了。
另一邊,鳳姐也緩緩地迴到了淨室之中,稍作休憩。那位老尼姑則始終陪伴在她身旁。此刻,眾多的婆子和媳婦們眼見此處並無其他事務需要處理,便紛紛陸陸續續地散去,各自找地方休息去了。留在鳳姐身邊伺候的,隻剩下幾個貼心的心腹小丫頭罷了。趁著這個間隙,老尼姑覺得時機正好,於是趕忙湊上前去,壓低聲音對鳳姐說道:“我這裏有一件事情,想要到府上求求太太幫忙。在此之前,還望奶奶您能給我指點一二。”鳳姐聽後,眉毛輕輕一挑,饒有興致地問道:“哦?究竟是什麽事情啊?”老尼姑雙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之後,接著說道:“想當年,我最初在長安縣的善才庵裏出家修行之時,曾經遇到過一個姓張的施主。此人家財萬貫,乃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財主。他家有個女兒,小名喚作金哥。那一年,這位金哥姑娘常常到我們廟中來上香祈福。誰曾料到,有一次她前來進香的時候,竟然不巧碰上了長安府太爺的小舅子李少爺……”話說這李少爺呀,有一日偶然間瞥見了那金哥,隻這一眼,便如被施了魔法一般,深深地陷入了愛河之中無法自拔。當下,他便心急火燎地差遣下人前來求親,滿心歡喜地期待能抱得美人歸。然而,命運卻偏偏喜歡捉弄人,誰能料到這金哥早已接受了原任長安守備公子的聘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