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一不知道後麵發生的事情,他隻看見姐姐王皇後在皇上離去之後癱坐在地上。


    李隆基怒火衝衝離去迴到含元殿,看了幾封奏章勃然大怒,下旨詔三位丞相入宮。待三位丞相入宮之後看到皇上臉色極差,張說、源乾曜、陳嘉崇侍立在皇帝身前,不敢多說一句話。


    三份奏章,兩封奏報一份捷報。


    涼州將軍發來捷報:“副將王守真率領三千兵馬擊潰反叛流民萬餘人,斬殺叛軍一千三百二十五人,俘獲四千五百人….”


    京兆府裴洋上奏:“入冬以來,自洛陽進入長安城的漕運糧食僅三十五石。關中地區在開元十年遭遇蝗災,恐長安城內糧食出現短缺。”


    兵部侍郎蕭嵩上奏:“自府兵撤銷之後,軍官亢員嚴重,大量軍卒滯留在京。募兵製所招士卒,泰半出自府兵。若不能妥善解決滯留軍卒問題,唯恐生亂。”


    李隆基問道:“關於關中糧食問題,諸卿可有良策?”


    張說上前一步道:“啟稟陛下,關於糧食問題,臣思考過。關中地區遭遇蝗災,糧食減產。臣有兩策可以解決:其一。選任轉運使,利用漕運將關中以外的糧食運至關中。漕運暢通時,漕運運至關中糧食達四百萬石,如今每年不過數十石,缺口甚大。其二,鼓勵農耕。關中平原沃野千裏,稻米種植需要大量水源灌溉,小麥則不然。建議關中地區大量種植小麥,少量種植稻米。微臣主政期間,考慮轉運使人選,非裴洋不可。”


    “裴洋?京兆府尹?”


    張說道:“裴洋曾經擔任戶部倉部郎中,對漕運熟悉。”


    李隆基臉色稍緩。


    “關於蕭嵩上奏的府兵問題,中書令怎麽看?”


    張說答道:“臣苦思此事沒有良策,府兵製時,這些官員已經存在,改成募兵製後,將領多出於此。”


    “詔令:王皇後於後宮行符厭之事,即日起廢除後位貶為庶人,遷掖庭宮。王守一潛移左道,革去官職,暫且關押天牢。裴洋任漕運轉運使,大理寺卿元行衝任京兆府尹,郭禮任大理寺卿,升王守真為甘州將軍。”


    詔令一下,三位丞相大驚。


    丞相張跪倒說道:“陛下,廢後乃朝廷大事,萬萬不可啊。”無奈李隆基心意已決絕然離去。


    ……


    王守一迴想二十多年來的一切,這一次恐怕連累妻子靖陽公主了。照著靖陽的脾氣,少不得去宮裏大鬧一通。萬一李隆基橫下心來,就算是妹妹恐怕也毫不留情。王守一隻盼著妻子能夠老老實實待在家裏。


    甘心麽?就這樣死在暗無天日的天牢之中,悲慘的結束這一生。


    至於死後靖陽公主是不是再嫁他人,王守一不在乎了。人死如燈滅,王守一雖然信佛,對佛家輪迴之說一向存疑。世上若真有什麽神佛,為何眼看著如此冤情無動於衷。


    吃下兩口菜,盤算著今生的快樂時光,王守一笑了。生在王家是福氣,現在的局麵,竟然是死的越早越好,不然王家被卷進來就有可能大廈將頃。想到這裏王守一端起酒壺一飲而盡,嘴角流出鮮紅的血栽倒在地。


    宦官走了,迴宮複旨:王守一,卒。


    ……


    掖庭宮。


    王皇後披頭散發,坐在地上。冬寒未去,地上冰涼無比,怎麽比得上王皇後心頭的悲傷。怪誰呢?弟弟王守一也是為了姐姐好,況且請來的不空小和尚的確查到了問題的根源。原本以為從此柳暗花明,不多久會懷上龍種,重新得到李隆基的寵愛,沒想到陰差陽錯,被皇帝發現之後錯上加錯。


    迴想當年,李隆基還是藩王的時候,前去王家求親,過三關,一首詩一篇文章。時間真快啊,一晃眼十幾年過去了。剛結婚的前幾年總是提心吊膽。韋後掌控朝綱,眼裏盯著李家的龍子龍孫,李隆基無疑是其中最惹人注視的。韋後被滅之後,太平公主權勢滔天。身為太子的李隆基日夜膽戰心驚,後來李隆基率先下手發動政變,拿下太平公主,本以為從此日子太平了,可以安安心心過幾年舒服日子。沒想到肚子不爭氣,一直沒有為皇上生下子女。如果不是皇後之位岌岌可危,又何必請不空查看根源呢?


    說到底,這都是命。


    “娘娘,奴婢聽外麵宮女傳言,當日武惠妃底下的宮女曾在立政殿周圍窺視。還有人傳言,是武惠妃通知的皇上。”


    自從王皇後被廢黜貶入掖庭宮,柳翠就跟著主子一起到掖庭宮。


    “還說什麽娘娘,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庶人。柳翠啊,出宮去吧,你跟了我這麽多年了,找個好歸宿嫁了。”


    王皇後已經無心理睬究竟是誰在背後搞鬼,眼下這般境地生不如死。


    柳翠大哭道:“奴婢不走,娘娘永遠是柳翠的娘娘,就算不是娘娘了,也是王家的大小姐。娘娘,你的命真苦啊。”


    柳翠這麽一哭,王皇後忍不住傷心起來。


    那年花開爭豔,陌上人如玉。


    那時的李隆基還不是皇上,不像現在這樣發福,英俊瀟灑。如今的皇上已經不是當年的李隆基了,地位變了一切都變了。可憐薑皎枉死啊,為了保住這個位置不惜故意泄露出去,令皇上不敢公然廢後,最終還是無法改變皇上的心意。


    掖庭宮裏沒有暖閣,隻有宮裏管事的冷言冷語和分派下來的活計。所有的活柳翠主動幹著,不讓曾經的王皇後動一根手指頭。皇上太狠心了,皇後就是有天大的錯,也不能罰到掖庭宮裏。掖庭宮是什麽地方?是關押罪奴的地方,是教坊司、浣衣局這些醃臢的地方。皇後的身子可不是待在這個地方的。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皇上太狠心了。


    掖庭宮太冷了,沒過多久皇後染上風寒。柳翠哭天喊地找太醫,沒有人傳話也沒有人呢搭理。一個被貶為庶人皇後身前的使喚丫頭,說的話誰願意聽?王皇後病了,待在冰冷的房子,如同冬日懨懨的花朵一般凋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小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伊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伊妹並收藏唐朝小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