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人,第五穀這小子還有經商的天分。最近這家夥搗鼓了一些西域進來的東西在軍營裏麵售賣,竟然獲利頗豐。”


    周鵬的話提醒了郭,眼下還真需要一個會生錢的主。若真如周鵬所說,不妨考校一下第五穀是否堪當大用。


    “第五穀搞得什麽東西?”


    聽到郭禮問話,周鵬的話匣子打開就收不住了。


    “這小子還真聰明,看到西域商人賣的頂針,覺得好玩買了一隻戴在大拇指上。沒想到有一次射箭的時候,第五穀發現這個東西對手指有防護作用。於是多買了一些在弓箭手中販賣,這小子黑啊,幾文錢的東西稍作改進就敢賣五百文。軍中的弓箭手覺得好用紛紛購買,不出一個月獲利幾百兩銀子。前幾日第五穀請客喝酒,我才知道居然有這麽一迴事。”


    “這小子還真有才。”


    “大人說對了,這小子深藏不露。據說他家是經商世家,第五穀自幼不喜歡經商,所以跑出來入伍。”


    “周鵬,派人去把第五穀叫來,找他有事商量。”


    周鵬離開後,郭禮想著有沒有一條快捷發財的路呢?


    農業?


    這個時期紅薯、玉米還沒有在大唐出現,這兩個倒是一個發財的好路數,同時還可以提高糧食產量,隻不過玉米和紅薯的種子上那裏去找?辣椒倒是出現了,大規模種植,大唐百姓還沒有接受辣椒,恐怕種上了也賣不動。


    工業就別想了,什麽蒸汽機、發電機,郭禮當初學習不好,這些東西對他而言都是天方夜譚。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有沒有發財的路呢?


    知書到用時方恨少。


    火藥配方不知,磁鐵製造不會,造紙術一竅不通,印刷術倒是懂一點,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經常刻印一些資料,然後拿出去售賣。想到這裏倒有點想搞活字印刷了。一樣的模板,不同的是模板的構成。活字印刷之前,都是印什麽造什麽樣的模板,費時費力成本高昂。


    郭禮想到康怡書齋的掌櫃李隨。


    眼下打開局麵最快的方法是合夥經營,單靠一個活字印刷又能賺來多少錢呢?唐朝沒有專利的說法,一旦方法外泄,盈利區區可數。除了活字印刷,暫時想不出其它賺錢的門路。


    頭疼,誰讓當初不好好學習呢?


    涼山團駐紮地離勝業坊不遠,一會第五穀來了。


    “聽聞你小子最近賺了不少錢?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降低印刷書籍的成本,怎麽獲利?”郭禮看到第五穀來了開門見山問道。


    “賺了一點小錢,”第五穀不好意思道,上次請兄弟們喝酒沒有邀請郭禮。看到周鵬在場,就知道這個家夥嘴邊無門什麽都說了出去。聽到郭禮的問題,第五穀想了想,“開一家書局,嚴格保密方法,然後大量印刷《道德經》、《莊子》、《列子》、《文子》。”


    “為什麽印刷這些書籍?”


    “皇帝下詔,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一所,每年依道法齋醮。並置崇玄學,所學就是這些書籍。”


    第五穀還真有腦子,這四本書被列為“崇玄學”的課本書籍,相當於前世的教材。前世的新華書店占據繁華地段,每日門可羅雀卻又屹立不倒,教材壟斷獲利頗豐。


    眼下倒是一個機會。


    “如果沒錢沒人開書局怎麽辦?”


    “找一家成熟的書局,簽訂契約,合夥經營。”第五穀果然不愧有經商的天賦。一席話說的郭禮兩眼發光,財神爺啊。以前怎麽沒發現這小子還有這等天賦,這些年跟著我算是屈才了。


    “第五穀,衛尉寺缺一個主簿,來不來?”郭禮剛說完,周鵬倒是有意見了,提出一個問題。


    “大人,主簿是幾品?比署正大?”


    “主簿從七品下,署正八品上,差一級。要不你去幹主簿?”


    級別差不多,周鵬聽到郭禮讓他去做主簿,那些和錢糧打交道的活費腦子,說啥也不去。


    第五穀樂嗬嗬的道:“謝大人。不知何時上任?”


    “等我去吏部舉薦,吏部審核通過就可以上任。”


    第五穀心滿意足。


    衛尉寺主簿平時沒啥活,第五穀去了和掛名差不多。郭禮有心讓第五穀掌管錢財運作賺錢。有了錢做什麽事就有了基礎,沒有錢做什麽也是空談。


    “交給你一個任務,去平康坊的康怡書齋,掌櫃姓李,很有頭腦,你去和他談談合作的事情。底限是五五分成,看你能談到什麽地步。待你們談妥,到時再傳授技術。”郭禮對第五穀道。


    “有了技術之後,成本如何,印刷速度如何?印出來文字清晰與否?”第五穀接連提了幾個問題,全部切中要害。


    郭禮雖然不知印刷速度如何,至少比雕版的快很多。成本嘛,除了第一次投入之外,基本等於零。至於清晰程度,那是毫無疑問的。如果能夠采用銅字印刷,完全稱得上完美。


    周鵬跟著第五穀走了,郭禮到後院看到碧瑤正忙著做東西。


    “碧瑤在做什麽?”


    碧瑤看到夫君來了,趕快將東西藏在身後。直到郭禮問起才扭扭捏捏的拿出來,郭禮一看原來是小孩穿的虎頭鞋。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父母都是一樣的父母。孩子未出世前就想著準備好一切用度。


    郭禮笑了,十月懷胎,不知道碧瑤在這十個月中能做出多少。


    “一起出去溜達溜達,好多天沒有看碧瑤出門了。”


    碧瑤遲疑了一下,“夫君,碧瑤懷著身孕。”


    “無妨,小心點沒事。讓春水和夏江照顧,出不了問題。”


    西市多作坊,胡人、漢人涇渭分明。雖至寒冬,依然熙熙攘攘川流不息。郭禮這次去的地方卻是生鐵坊旁邊的刻印坊。一個銅印十文錢,郭禮刻了二十個字,恰好成一首詩。


    碧瑤想起第一次見到郭禮時,對方手中拿著辣椒被撞飛。“夫君,一會去筍椒行看看有沒有辣椒?”


    “現在這個時節,能看到辣椒麵就很不錯了,怎麽會有辣椒?”


    “辣椒麵是什麽東西?”碧瑤問道。


    糟了,一不小心又說漏了嘴。


    “辣椒曬幹之後磨碎,不就是辣椒麵。”


    “夫君好聰明,竟然想到這樣的方法。”碧瑤讚道。


    碧瑤去筍椒行未必是為了去看辣椒,或許想故地重遊一番。畢竟那裏是兩個人第一次見麵的地方,具有特殊的含義。


    四個人邊走邊看,一路向北,繞過署正官衙,前麵就是筍椒行。果然沒有辣椒,如果冬天想吃上辣椒,還要有大棚才能做到。大棚?郭禮靈光一動,這倒是生財的好辦法。關中地區一年一熟,糧食產量地下,到了冬天蔬菜更是匱乏。碧瑤鄉下農莊有不少田地。可惜缺少大棚需要的玻璃和塑料。如果用白布替代,恐怕效果不好。郭禮想了想,把大棚種植的念頭拋之腦後。


    “這是什麽?”碧瑤問道。


    郭禮走近一看,碧瑤正看著黑色的胡椒。


    “這是胡椒,可以用來做菜,和八角,大料類似。”


    “八角?夫君說的可是藥物裏麵的八角?藥物怎麽可以做菜呢?”


    “沒錯,八角可以做菜,尤其做肉的時候放一些,肉質鮮美。大料就是藥物裏麵的大茴香,至於胡椒,亦可藥用。”


    “相公用藥做菜?”碧瑤驚奇的問道。


    “這些藥物可作菜,譬如茴香、枸杞,很多藥物不但可以入藥,還可以吃。”郭禮解釋半天,碧瑤總算明白。


    迴到府中,過了一會第五穀迴來了。


    “稟告大人,按照大人的吩咐和李掌櫃談,李掌櫃必須親眼看到才能合作。至於分成,李掌櫃說了,如果眼見為實,甘願四六分成。”


    “四六?”


    “李掌櫃占四成,給我們六成。”


    這個李隨還真有商業頭腦,看到其中蘊含的商機巨大。雕版印刷,刻印一本書,光雕刻版的製作費用已是不小的數目。何況當時紙張並不便宜,如果像郭禮的文章,一張紙可以賣幾文錢,獲利自然豐厚。刻印書籍,費用就大了。


    “我們一起去,談好了以後交還你負責。”


    郭禮和第五穀來到康怡書齋見到李隨。


    “原來是郭大人,失禮失禮。”李隨上前打過招唿。


    “李掌櫃,剛才第五穀和掌櫃所談事情,還勞掌櫃操心。書局這一塊李掌櫃經營多年,以後還要仰仗李掌櫃。”


    “豈敢豈敢,果真有這位公子說的技術,李某敢說從此大唐書局第一的名頭怎麽也跑不了的。”


    “李掌櫃看看這個。”郭禮將刻印好的二十個字一次擺在方格之中,按序排列好刷上墨汁,拿出一張白紙印在上麵,然後打亂前麵的序列,又拿出一張白紙印在上麵。頃刻之間,兩張紙上各印著一首詩。


    花豔舞風流﹐霧香迷月薄。


    霞淡雨紅幽﹐樹芳飛雪落。


    另外一張紙上則是完全一樣的二十字,排序不同變成了另外一首詩。


    落雪飛芳樹,幽紅雨淡霞。


    薄月迷香霧,流風舞豔花。


    李隨的眼睛亮了。浸**局多年,看到郭禮的方法一點就透。如果用於印刷,這些字模可以隨意組合,不用再用雕刻版印刷,可謂一勞永逸。


    “如果書中有重字怎麽辦?”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僅一個“之”字達幾十個。


    “常用字可以多刻一些字模,如果為了省錢,采用泥字,如果長遠發展,直接采用銅字印刷。還可以連續印刷,準備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


    一套雕刻版模板刻印,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采用活字印刷,成本低,印刷起來更方便。兩者之間的差距,李隨心知肚明。看到郭禮,想著和這位名滿長安的大賢合作,本身就是一件榮耀的事情。


    雙方簽訂契約,按照之前第五過談的四六分成,立好字據,這件事就算成了。郭禮把書局的事情交給第五穀負責,由第五穀和李隨聯係。第一批書籍當然是刻印李隆基列為教材的四本書籍。隻要搶先占領市場,獲得官方認可,自然而然財源滾滾。


    總算開辟出來一條財路,至於從中獲利多少,還要看將來書局發展的規模。依照李隨的想法,半年之內將長安城內書局全部收購,形成壟斷經營。真要是這樣,可謂財源滾滾。


    人才難得啊,眼下除了孟浩然再無其他人可用,收服孟浩然也是明年春闈之後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小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伊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伊妹並收藏唐朝小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