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今日早朝要去的,皇上給了頂帽子,該上班的時候就要上班,免得觸犯了皇家威嚴惹來雷霆震怒。春水聽到動靜點亮油燈,過來侍候郭禮穿衣。
佳人沉沉睡去,睫毛遮蓋著眼瞼,初嚐禁果春情畫意。
春水一夜未睡。昨夜碧瑤春風初度,情不自禁不能自已,無意之中些許春風春雨的聲音傳出,春水在旁邊廂房聽得麵紅耳赤。好不容易雲開雨散,沒睡一會就聽到動靜。小姐睡了,姑爺身邊沒人服侍怎麽可以。
郭禮上身光著,露出滿是傷痕的皮膚。春水見了不躲避亦不害怕,服侍郭禮穿上裏衣、中衣,將郭禮的官服拿過來,穿好扣上玉帶。
郭禮大大方方接受了丫鬟的服侍。時代風氣就是這樣,如果拒絕反而惹人生疑。
春水打好熱水,待郭禮收拾完畢,方才迴屋繼續睡覺。又如何睡得著呢?陪嫁丫鬟又稱滕妾,春水明白陪嫁丫鬟的使命,小姐初嚐人道,接下來就是她和夏江了。想到姑爺的文采,丫頭難以入睡了。
……
勝業坊離大明宮不遠,出門才想起時辰尚早,坊門未開,這才返身拿了坊正給的鑰匙。
街道上空無一人,偶爾會遇到巡邏的左金吾衛士卒,快到長樂坊的時候,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郭禮直接走到望仙門前,宮門未開。轉頭看時,發現四周等待的以老頭居多,紫色官袍的居多,早就聽說上朝和坐公交車一樣,有些位置是固定的,旁人是坐不得的。正在猶疑之間,看到一個熟人。
王晙,老將軍王晙。
其實郭禮不太明白官製。這位老將軍在朝中擔任兵部尚書,為何張說平叛出征的職位是朔方節度使兼任兵部尚書,同時有兩個兵部尚書?
地方平叛或者邊關帶兵,一般都要加兵部尚書銜,方便更好的調動軍隊。明朝時候的邊關大將,一般都領兵部尚書銜。如果不是這樣,袁崇煥怎麽有天大的膽子斬殺毛文龍?
王晙看到郭禮走過來,笑了。這小子好像自己當年第一次上朝的時候,不知道站在那裏,也不知道和誰說話。這次平叛這小子率領五千兵馬連下五城,就連這位在沙場摸打滾爬幾十年的老將軍都由衷地佩服。
“郭禮,江山後代推前浪啊。”老將軍讚道。
郭禮記得下麵一句是一浪更比一浪高還是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無論是什麽,老將軍的稱讚都是不敢當的。唐朝誰不知道老將軍戊守邊關幾十年,立下的功勞數都數不清楚?
“將軍抬愛了。”郭禮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畢竟和老將軍隻是一麵之緣。
從張說離朝平叛,老夫就知道平叛得勝歸來之日,即是受彈劾之時。張說有沒有和你說過為什麽隻帶三百人前去平叛?”
“張帥說過,有朔方麾下數萬將士足夠了。”
“咳咳,你小子啊還是太嫩。他這次是命好,遇見你這個小子。去年康待賓叛亂,老夫率領左右領軍前去平叛。如今他隻帶了三百人前去,你小子當禦史都是吃閑飯的?”
郭禮這才明白張說的用意,當初打算帶涼山團去平叛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難怪人常說張說善妒,不知不覺間一舉兩得,既平叛成功又挪開了老將軍的位置。
城裏人套路真多,俺是農村來滴,惹不起。
“衛尉寺少卿並非主事部門,不用參加早朝,除非遇到祭祀、祭告等等大事情。”老將軍好意提醒郭禮。
難怪在人群中沒有看到王玄禮,原來如此。
早朝開始了。
正如老將軍所料,高延福剛唱喏完,侍禦史李林甫站到文武官員中間。
“臣,侍禦史李林甫彈劾兵部尚書王晙三大罪狀。其一,平叛不利。去歲康待賓反叛,兵部尚書率領數萬人耗時數月,耗費糧草無數。前不久舊部複叛,王晙難辭其咎。其二,王晙平叛之時,唯獨放過康願子,有縱容之嫌。其三,王晙在崇義坊的宅子占據坊內四象之地,可見多年來王晙有貪汙之嫌。”
鏗鏘有力,空穴來風。
昨日郭禮在詩會見過李林甫,沒想到這家夥參加完詩會又準備彈劾奏章,真是辛苦他了。隻是彈劾的內容,其心可誅啊!什麽叫縱容,什麽叫貪汙之嫌,三條罪狀,唯有第一條還說得過去,那也隻是難辭其咎。
郭禮站在了文官的最後位置,眼看前麵一個個都是紫袍,沒有穿紫袍的大多是禦史台的人。
李林甫的彈劾似乎為禦史們打開了一扇窗,接連站出來幾個禦史彈劾老將軍。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替老將軍說話。老將軍唯有自辯,蒼白無力。
如果避免今日的情形發生,當初張說應該帶幾萬兵馬出京。隻是那樣一來,又耗費糧草無數。這件事究竟誰對誰錯,誰又能分清楚呢?
李隆基終於發話了。
“眾禦史所言有理,即日免去王晙兵部尚書、門下省左丞相之職,詔令王晙任梓州刺史。”
梓州?
郭禮的曆史和地理都不好,不知道在什麽地方。
“郭禮”。
“臣在”,郭禮出列。
“今日有空到興慶宮給朕講講怎麽連破五城。張說隻給了五千兵馬,卿是如何做到的?”
“遵旨。”郭禮退迴原位,這時眾大臣才知道這位新任衛尉寺少卿、作出賢者文章的郭禮竟然已經入朝麵聖了。
“啟稟陛下,臣門下省源乾曜有事啟奏。突騎施忠順可汗蘇祿連歲朝貢不絕,臣以為應當施以恩惠,體現皇上仁德之風。”
突騎施是西突厥的一個部落,也是西突厥中唯一歸順大唐的部落。正是由於突騎施的歸順,西突厥無力對抗大唐。也使得大唐疆域往西擴展到中亞一帶。
“突騎施忠心可嘉,陳丞相所言有理。卿擬一個詳細的折子上來,朕想想應該怎麽賞,賞什麽?”
門下省源乾曜退迴百官行列,又走出一人站在眾臣之間。
“啟稟陛下,臣尚書省陳嘉崇曜有事啟奏。廣州都督裴伷先涉謀反罪,現已伏誅,臣請求陛下下旨滅裴家滿門、誅九族。”
郭禮冷眼看著這位丞相大人的背影,上次百官彈劾陳嘉崇都沒有成功,這隻老狐狸不知道又在玩什麽花招,迴去可要思索思索。
李隆基不語,正在思考如何處置。
佳人沉沉睡去,睫毛遮蓋著眼瞼,初嚐禁果春情畫意。
春水一夜未睡。昨夜碧瑤春風初度,情不自禁不能自已,無意之中些許春風春雨的聲音傳出,春水在旁邊廂房聽得麵紅耳赤。好不容易雲開雨散,沒睡一會就聽到動靜。小姐睡了,姑爺身邊沒人服侍怎麽可以。
郭禮上身光著,露出滿是傷痕的皮膚。春水見了不躲避亦不害怕,服侍郭禮穿上裏衣、中衣,將郭禮的官服拿過來,穿好扣上玉帶。
郭禮大大方方接受了丫鬟的服侍。時代風氣就是這樣,如果拒絕反而惹人生疑。
春水打好熱水,待郭禮收拾完畢,方才迴屋繼續睡覺。又如何睡得著呢?陪嫁丫鬟又稱滕妾,春水明白陪嫁丫鬟的使命,小姐初嚐人道,接下來就是她和夏江了。想到姑爺的文采,丫頭難以入睡了。
……
勝業坊離大明宮不遠,出門才想起時辰尚早,坊門未開,這才返身拿了坊正給的鑰匙。
街道上空無一人,偶爾會遇到巡邏的左金吾衛士卒,快到長樂坊的時候,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郭禮直接走到望仙門前,宮門未開。轉頭看時,發現四周等待的以老頭居多,紫色官袍的居多,早就聽說上朝和坐公交車一樣,有些位置是固定的,旁人是坐不得的。正在猶疑之間,看到一個熟人。
王晙,老將軍王晙。
其實郭禮不太明白官製。這位老將軍在朝中擔任兵部尚書,為何張說平叛出征的職位是朔方節度使兼任兵部尚書,同時有兩個兵部尚書?
地方平叛或者邊關帶兵,一般都要加兵部尚書銜,方便更好的調動軍隊。明朝時候的邊關大將,一般都領兵部尚書銜。如果不是這樣,袁崇煥怎麽有天大的膽子斬殺毛文龍?
王晙看到郭禮走過來,笑了。這小子好像自己當年第一次上朝的時候,不知道站在那裏,也不知道和誰說話。這次平叛這小子率領五千兵馬連下五城,就連這位在沙場摸打滾爬幾十年的老將軍都由衷地佩服。
“郭禮,江山後代推前浪啊。”老將軍讚道。
郭禮記得下麵一句是一浪更比一浪高還是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無論是什麽,老將軍的稱讚都是不敢當的。唐朝誰不知道老將軍戊守邊關幾十年,立下的功勞數都數不清楚?
“將軍抬愛了。”郭禮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畢竟和老將軍隻是一麵之緣。
從張說離朝平叛,老夫就知道平叛得勝歸來之日,即是受彈劾之時。張說有沒有和你說過為什麽隻帶三百人前去平叛?”
“張帥說過,有朔方麾下數萬將士足夠了。”
“咳咳,你小子啊還是太嫩。他這次是命好,遇見你這個小子。去年康待賓叛亂,老夫率領左右領軍前去平叛。如今他隻帶了三百人前去,你小子當禦史都是吃閑飯的?”
郭禮這才明白張說的用意,當初打算帶涼山團去平叛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難怪人常說張說善妒,不知不覺間一舉兩得,既平叛成功又挪開了老將軍的位置。
城裏人套路真多,俺是農村來滴,惹不起。
“衛尉寺少卿並非主事部門,不用參加早朝,除非遇到祭祀、祭告等等大事情。”老將軍好意提醒郭禮。
難怪在人群中沒有看到王玄禮,原來如此。
早朝開始了。
正如老將軍所料,高延福剛唱喏完,侍禦史李林甫站到文武官員中間。
“臣,侍禦史李林甫彈劾兵部尚書王晙三大罪狀。其一,平叛不利。去歲康待賓反叛,兵部尚書率領數萬人耗時數月,耗費糧草無數。前不久舊部複叛,王晙難辭其咎。其二,王晙平叛之時,唯獨放過康願子,有縱容之嫌。其三,王晙在崇義坊的宅子占據坊內四象之地,可見多年來王晙有貪汙之嫌。”
鏗鏘有力,空穴來風。
昨日郭禮在詩會見過李林甫,沒想到這家夥參加完詩會又準備彈劾奏章,真是辛苦他了。隻是彈劾的內容,其心可誅啊!什麽叫縱容,什麽叫貪汙之嫌,三條罪狀,唯有第一條還說得過去,那也隻是難辭其咎。
郭禮站在了文官的最後位置,眼看前麵一個個都是紫袍,沒有穿紫袍的大多是禦史台的人。
李林甫的彈劾似乎為禦史們打開了一扇窗,接連站出來幾個禦史彈劾老將軍。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替老將軍說話。老將軍唯有自辯,蒼白無力。
如果避免今日的情形發生,當初張說應該帶幾萬兵馬出京。隻是那樣一來,又耗費糧草無數。這件事究竟誰對誰錯,誰又能分清楚呢?
李隆基終於發話了。
“眾禦史所言有理,即日免去王晙兵部尚書、門下省左丞相之職,詔令王晙任梓州刺史。”
梓州?
郭禮的曆史和地理都不好,不知道在什麽地方。
“郭禮”。
“臣在”,郭禮出列。
“今日有空到興慶宮給朕講講怎麽連破五城。張說隻給了五千兵馬,卿是如何做到的?”
“遵旨。”郭禮退迴原位,這時眾大臣才知道這位新任衛尉寺少卿、作出賢者文章的郭禮竟然已經入朝麵聖了。
“啟稟陛下,臣門下省源乾曜有事啟奏。突騎施忠順可汗蘇祿連歲朝貢不絕,臣以為應當施以恩惠,體現皇上仁德之風。”
突騎施是西突厥的一個部落,也是西突厥中唯一歸順大唐的部落。正是由於突騎施的歸順,西突厥無力對抗大唐。也使得大唐疆域往西擴展到中亞一帶。
“突騎施忠心可嘉,陳丞相所言有理。卿擬一個詳細的折子上來,朕想想應該怎麽賞,賞什麽?”
門下省源乾曜退迴百官行列,又走出一人站在眾臣之間。
“啟稟陛下,臣尚書省陳嘉崇曜有事啟奏。廣州都督裴伷先涉謀反罪,現已伏誅,臣請求陛下下旨滅裴家滿門、誅九族。”
郭禮冷眼看著這位丞相大人的背影,上次百官彈劾陳嘉崇都沒有成功,這隻老狐狸不知道又在玩什麽花招,迴去可要思索思索。
李隆基不語,正在思考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