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坊內有一家天下雜談茶館,據說這個茶館是太宗時期開設至今,已經有近百年曆史。經常有人在這裏閑聊新聞軼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失意文士的聚居地。這些文士或進士落榜,或是遊方文士,自視清高不願意出仕當官,或是朝中監察禦史暗中微服私訪,以便聽到一些軼事。長安城這麽大,每天發生的事情何止萬千,這裏無疑是打聽消息最好的去處。前任宰相姚崇就曾經常出入這裏喝茶為樂。久而久之,人們給這個茶館取名為“政事苑”。今日,人們正在津津樂道晌午發生在西市的一件小事。


    “西市發生一件大事,陳丞相的三公子強搶民女。”


    “這個算什麽大事,這位公子素來囂張跋扈,仗著父親是丞相,叔父是左領軍大將軍,經常做一些蠅營狗苟之事,”


    “這位三公子碰上了硬茬,公然叫囂我父是丞相。”


    “這麽囂張?天子腳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隻是一個丞相府的三公子?他碰上了哪家的王公貴族?”


    “對方是一名校尉。”


    “校尉?就算左右衛的校尉,也扛不住丞相家的公子。除非是左金吾衛的校尉,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左金吾衛輪守長安城,一個校尉耍起橫來還真不怕丞相府的公子哥。”


    “陳公子扛不住,還有他的叔父陳嘉佑。據說陳嘉佑帶去府中親兵侍衛,將整個西市包圍了。”


    “看樣子這個校尉要倒黴了,一個校尉怎麽也抗不過左領軍大統領,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差了好幾階的級別。”


    “據說那名民女是當今皇後的親妹妹,王皇後頒下懿旨,著妹妹和校尉進宮覲見。”


    “好主意。如此一來就是左領軍大統領也沒有辦法。”


    “說起來你都不信,據說左領軍將軍公然抗旨,將宮裏出來的小太監綁了。”


    “還有這種事情?陳嘉佑難道想造反?”


    “造反還不至於,膽大妄為是真的。據說陳嘉佑靠著哥哥才上位的,看到侄子難免護短。”


    “依我看明日又有幾百人頭落地,我朝建國以來,還沒有人抗旨不遵。”


    “未必。陳嘉佑敢抗旨,應該有所憑借。聽說隻是皇後懿旨,如果是皇上的旨意,給他十個膽子都不敢。”


    “堂堂皇後連自己的妹妹都保護不了,陳家太囂張了。王家的妹妹和那個校尉被帶走了?”


    “沒有,萬安公主正好當時在場。你都沒見,我聽說公主出場,陳嘉佑直接跪倒在地。”


    “萬安公主?就是幾年前甘願去道觀守孝的萬安公主?大唐從武後臨朝,公主的權勢比皇子大。更何況這位萬安公主。”


    “公主出麵,倒也是雷聲大雨點小,雙方各打五十大板。”


    “怎麽說?”


    “校尉傷人不對,陳家公子公然搶人也不對,最後一拍兩散。”


    “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其實打的是陳家的臉麵。”


    “無論如何,陳家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就不對,更何況這位民女可是當今皇後的妹妹。”


    “說起來這位皇後沒有子嗣,這才連累妹妹平白受辱。當今皇上對這位皇後當初可是寵愛一時。”


    “後來呢?都迴了?”


    “可不是都迴去了。校尉和皇後的妹妹去皇宮覲見皇後,陳嘉佑領著三公子迴丞相府。要說我們這位萬安公主還真不錯,看似什麽都不做,其實做了不少。”


    “陳家這次要倒黴了,陳家兩兄弟同朝並官,本來聲勢強大,現在看來也是岌岌可危。”


    “現在坊間傳開了,三公子的一句我父是丞相成為名言。”


    .....


    碧瑤的丫鬟先迴租房,周鵬和李光弼迴去值守。公主拉著李瑁在前,高力士跟在公主之後,郭禮和碧瑤、王守一跟在高力士身後。一路上李瑁偶爾調皮的迴頭看著兩人,眼看兩人不說話又轉過頭去。


    公主出麵後陳嘉佑先前所有的氣勢一瞬間就像一塊薄冰倒地轟然破碎一地。天子腳下還有王法,吃瓜百姓親眼目睹。丞相公子沒理在先,左領軍統領抗旨在後,在公主麵前誰也不敢逾矩。皇後的懿旨可以違抗,公主不能違抗。更何況這位萬安公主可是唐玄宗的心頭肉掌中寶。


    眾人沿著布政坊走到皇城根兒。郭禮還是首次看到古代的皇宮,十幾米高的宮牆無形中帶有皇家威嚴。一行人從順義門進去,在高力士的引路下順利進入皇宮。


    “皇後在立政殿起居、武惠妃居乾祥宮、公主母妃劉華妃妃居賢靈宮、趙麗妃居錦樂宮、楊貴嬪妃居晨夕宮。”高力士一邊走,一邊給公主介紹皇宮內主要嬪妃的情況。久聞萬安公主,知道公主近日才從道觀入世,還以為公主對皇宮內一無所知。


    怎麽會一無所知呢?萬安在皇宮裏待到十二歲,再入世母妃已榮列王皇後之下三貴妃之一。昨日迴宮裏見到母妃劉華妃,經年未見,公主縱然性子磨煉的異常沉穩,看到母妃雙目含淚,忍不住眼角濕潤。此刻聽高力士介紹,吩咐道:“一會本公主隨同拜見皇後。”公主是怕這位宮裏的公公不小心把眾人領到賢靈宮。


    立政殿在禦花園之南。高力士引眾人繞過禦花園,才看到四麵皆由一丈高的宮牆圍繞,中央是富麗堂皇的大門,還未走近,側門就走出七八個宮女,領頭的宮女見禮過後笑道:“皇後娘娘等待多時了,諸位請跟奴婢進去。”


    公主進門之後,碧瑤上前握住宮女的手說:“柳翠姐姐,姐姐還好嗎?”柳翠是王皇後出閣前的貼身丫鬟,原本就是王府的丫鬟。不過隨著主子身份水漲船高,碧瑤也不拿柳翠當做下人看待。“四小姐越來越會說話了,一定能找個如意郎君。”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碧瑤看了看身後郭禮,恰巧後者正在進門,兩人恰好目光対視。心虛之下,碧瑤迅速進入宮內。


    皇後的住所,非常雅致莊重。金黃色的琉璃瓦,還有飛簷之上的九龍盤旋,無不說明此間住著一位身份尊貴的主人。眾人進殿之後,腳下柔軟,整個大殿之內竟然全部鋪就西域波斯出產的地毯。一位女子頭戴鳳冠,還未見禮,這名女子輕聲說道:“碧瑤,上前來讓本宮好好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小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伊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伊妹並收藏唐朝小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