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言選了安城周邊的一座小山,那裏景色很好,有山有水,空氣清新,離家一個小時。
早上他們準備好東西,然後開著車出門了。
葉知言在駕駛座開車,薑顧寧坐在後麵的兒童座椅上,薑屹坐在他旁邊。父子兩個最近一起讀了一本書,他們在聊書裏的人物,聊自己的心得感受。
看到他們相處融洽,葉知言既高興又心酸。
高興的是,如果她不在了,薑屹還有人陪著。
心酸的是,她沒有辦法給薑顧寧一個健康的家庭。
來到露營的小山,因為露營的地方在半山腰,葉知言把車開了上去。
山上有亭子、有水、有竹林,煙雨迷濛,空氣清新。
亭子裏已經有搭好的幾頂帳篷了,燒烤場那邊也燃起了火。
葉知言跟薑屹搭帳篷,薑顧寧整理行李,一家三口分工合作。
這裏有很多娛樂節目,可以燒烤,可以做竹筒飯,可以做叫花雞,還可以撿蘑菇,抓螃蟹,晚上還有表演節目。
他們要在這裏住三天。
搭好帳篷後,他們先去撿了蘑菇,晚飯煮了蘑菇湯來喝。
晚上的表演節目是民族舞,遊客們可以跟著一起跳。
動作很簡單,看一眼就會了。
薑顧寧很興奮,跟著一群小朋友學得有模有樣。
第二天,薑屹帶著薑顧寧去竹林裏鋸竹子,他們今早上要做竹筒飯,還要燒烤。
葉知言擔心父子倆迷路或者傷到手,想要跟著去,但他們拍著胸脯說一定會安全迴來的。
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餘的。
父子倆把竹子挖空洗幹淨,把米、香腸、香菇、胡蘿蔔放進竹子裏去,蓋上蓋子,放到小火上烘烤。
而葉知言用竹籤把醃好的肉串好,放到燒烤架上。
竹筒飯煮好後,薑顧寧口水流到了嘴角。
「爸爸,我們做的竹筒飯好香啊,今天我要吃多多的飯,要快點長大,要比爸爸還高。」
吃飽後,他們午睡了一個小時,然後提著竹籃拿著網兜去河邊抓螃蟹。
薑顧寧真的很喜歡玩水,一直跟薑屹潑水玩,滿載而歸的時候,父子倆全身也濕透了。
晚餐是叫花雞跟清蒸螃蟹,薑顧寧知道吃肉和喝奶會長高後,已經不像兩歲那時挑食,不吃肉隻吃菜了。
現在的他自動要求每餐營養均衡,該補充的營養不能少一丁點兒,免得耽誤了他長大。
葉知言能看出來,他是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好保護自己的爸爸。
晚上,薑屹去洗澡了,葉知言跟薑顧寧躺在星空下,聽著林子裏的蟬鳴聲。
「媽媽,生命的意義是什麽?」
薑顧寧突然問道。
葉知言第一次感覺到了薑顧寧跟別的小朋友不一樣。
在薑顧寧出生後,她一直保持著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為的是讓薑顧寧能在更健康的環境下長大。但薑屹缺陷的智力還是給了他一顆敏感早熟的心。
在薑顧寧的成長中,她不光是媽媽,也是半個爸爸,她要代替薑屹不能給予他的那份缺失的父愛。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思考,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媽媽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人一出生就有責任和義務。我們有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
家庭責任有孝順爸爸媽媽啊,好好學習啊,維持家庭和睦啊等等。
社會責任就是呢,比如,世界上有很多吃不飽飯的小朋友,你可以想辦法讓他們吃飽飯;你可以為我們國家的教育啊,航天啊這些做貢獻。
你現在才五歲,媽媽相信你會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的。」
薑顧寧烏亮的眼睛盯著天上的繁星,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媽媽,你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爸爸的。」
--------------------
第44章 第44章
=========================
薑顧寧的六歲生日,葉知言跟薑屹帶他去爬了山,晚上吃蛋糕許願的時候,他雙手合十,想到媽媽在黑夜裏總是盯著爸爸的臉看,然後傷心難過的樣子,他在心裏虔誠地許下了自己的心願。
重陽節那天,一家三口早早就起了床。
今天是他們去給趙椿、葉衛安、薑致遠、肖舒掃墓的日子。
大家一般是清明節掃墓,但薑致遠那邊的習俗是重陽節掃墓,所以葉知言定了重陽節這天給他們四人掃墓,也避免了清明節那天的人擠人。
葉知言當時買了三個雙人墓,夫妻合葬在一起的,墓地在山脈上,依山傍水。
葉衛安跟趙椿、薑致遠跟肖舒,他們各占了一個,剩下的一個是她跟薑屹的,省了以後薑顧寧還要再買墓地的煩惱。
到陵園時是早上十點,她把車停在陵園外的停車場,薑屹拿著貢品,薑顧寧拿著花,他們坐擺渡車到了墓地。
意外的,竟然看見周梅坐在墓地旁,那裏已經擺了很多貢品,還有一束白色的菊花。
看見他們後,周梅朝她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薑屹,最後看到薑顧寧時,周梅眼眶紅了起來。
「那個婆婆是誰?」薑顧寧小聲地問。
十多年過去了,薑屹早已經不記得周梅了,他也疑惑地看向葉知言。
葉知言摸了摸薑顧寧的頭,「她是爸爸的姑姑,是你的姑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早上他們準備好東西,然後開著車出門了。
葉知言在駕駛座開車,薑顧寧坐在後麵的兒童座椅上,薑屹坐在他旁邊。父子兩個最近一起讀了一本書,他們在聊書裏的人物,聊自己的心得感受。
看到他們相處融洽,葉知言既高興又心酸。
高興的是,如果她不在了,薑屹還有人陪著。
心酸的是,她沒有辦法給薑顧寧一個健康的家庭。
來到露營的小山,因為露營的地方在半山腰,葉知言把車開了上去。
山上有亭子、有水、有竹林,煙雨迷濛,空氣清新。
亭子裏已經有搭好的幾頂帳篷了,燒烤場那邊也燃起了火。
葉知言跟薑屹搭帳篷,薑顧寧整理行李,一家三口分工合作。
這裏有很多娛樂節目,可以燒烤,可以做竹筒飯,可以做叫花雞,還可以撿蘑菇,抓螃蟹,晚上還有表演節目。
他們要在這裏住三天。
搭好帳篷後,他們先去撿了蘑菇,晚飯煮了蘑菇湯來喝。
晚上的表演節目是民族舞,遊客們可以跟著一起跳。
動作很簡單,看一眼就會了。
薑顧寧很興奮,跟著一群小朋友學得有模有樣。
第二天,薑屹帶著薑顧寧去竹林裏鋸竹子,他們今早上要做竹筒飯,還要燒烤。
葉知言擔心父子倆迷路或者傷到手,想要跟著去,但他們拍著胸脯說一定會安全迴來的。
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餘的。
父子倆把竹子挖空洗幹淨,把米、香腸、香菇、胡蘿蔔放進竹子裏去,蓋上蓋子,放到小火上烘烤。
而葉知言用竹籤把醃好的肉串好,放到燒烤架上。
竹筒飯煮好後,薑顧寧口水流到了嘴角。
「爸爸,我們做的竹筒飯好香啊,今天我要吃多多的飯,要快點長大,要比爸爸還高。」
吃飽後,他們午睡了一個小時,然後提著竹籃拿著網兜去河邊抓螃蟹。
薑顧寧真的很喜歡玩水,一直跟薑屹潑水玩,滿載而歸的時候,父子倆全身也濕透了。
晚餐是叫花雞跟清蒸螃蟹,薑顧寧知道吃肉和喝奶會長高後,已經不像兩歲那時挑食,不吃肉隻吃菜了。
現在的他自動要求每餐營養均衡,該補充的營養不能少一丁點兒,免得耽誤了他長大。
葉知言能看出來,他是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好保護自己的爸爸。
晚上,薑屹去洗澡了,葉知言跟薑顧寧躺在星空下,聽著林子裏的蟬鳴聲。
「媽媽,生命的意義是什麽?」
薑顧寧突然問道。
葉知言第一次感覺到了薑顧寧跟別的小朋友不一樣。
在薑顧寧出生後,她一直保持著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為的是讓薑顧寧能在更健康的環境下長大。但薑屹缺陷的智力還是給了他一顆敏感早熟的心。
在薑顧寧的成長中,她不光是媽媽,也是半個爸爸,她要代替薑屹不能給予他的那份缺失的父愛。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思考,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媽媽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人一出生就有責任和義務。我們有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
家庭責任有孝順爸爸媽媽啊,好好學習啊,維持家庭和睦啊等等。
社會責任就是呢,比如,世界上有很多吃不飽飯的小朋友,你可以想辦法讓他們吃飽飯;你可以為我們國家的教育啊,航天啊這些做貢獻。
你現在才五歲,媽媽相信你會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的。」
薑顧寧烏亮的眼睛盯著天上的繁星,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媽媽,你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爸爸的。」
--------------------
第44章 第44章
=========================
薑顧寧的六歲生日,葉知言跟薑屹帶他去爬了山,晚上吃蛋糕許願的時候,他雙手合十,想到媽媽在黑夜裏總是盯著爸爸的臉看,然後傷心難過的樣子,他在心裏虔誠地許下了自己的心願。
重陽節那天,一家三口早早就起了床。
今天是他們去給趙椿、葉衛安、薑致遠、肖舒掃墓的日子。
大家一般是清明節掃墓,但薑致遠那邊的習俗是重陽節掃墓,所以葉知言定了重陽節這天給他們四人掃墓,也避免了清明節那天的人擠人。
葉知言當時買了三個雙人墓,夫妻合葬在一起的,墓地在山脈上,依山傍水。
葉衛安跟趙椿、薑致遠跟肖舒,他們各占了一個,剩下的一個是她跟薑屹的,省了以後薑顧寧還要再買墓地的煩惱。
到陵園時是早上十點,她把車停在陵園外的停車場,薑屹拿著貢品,薑顧寧拿著花,他們坐擺渡車到了墓地。
意外的,竟然看見周梅坐在墓地旁,那裏已經擺了很多貢品,還有一束白色的菊花。
看見他們後,周梅朝她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薑屹,最後看到薑顧寧時,周梅眼眶紅了起來。
「那個婆婆是誰?」薑顧寧小聲地問。
十多年過去了,薑屹早已經不記得周梅了,他也疑惑地看向葉知言。
葉知言摸了摸薑顧寧的頭,「她是爸爸的姑姑,是你的姑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