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遠處一人輕嘆道:「人在悲憤中,總是無可排遣,你殺了三十九個正道人士,他們都有妻兒晚輩、親朋好友,他們無力報仇,但也有恨你的理由。」
天街細雨如織,撐傘走來的女子穿著簡樸的白衣,腰間佩劍,她的身姿清逸縹緲,氣質靜謐出塵,明明是天下絕色,存在感卻那樣稀薄,好像並不存在於那裏。
她用一雙清明澄澈的眼睛看向龐斑,沒有仇恨也沒有畏懼,隻是微微嘆息。
龐斑在感覺到她出現的時候,魔種有片刻的遲疑,似乎被一種完全相反的力量吸引,但很快就被道心壓下,於是,不必多問,也不必來者說明,他們二人都明白了對方的身份。
能夠引動魔種,這世上隻有和《道心種魔大法/》淵源極深的《慈航劍典》。
慈航靜齋。
真是一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相遇。
龐斑望著化為廢墟的舊居,那女子站在龐斑幾步外,撐著傘也在看,她沒有說話,隻是和龐斑一起靜靜站著。
她本就是個話不多的人,身為慈航靜齋這一代最傑出的弟子,她的天資過人,自幼在山中習劍修佛,大概是二十年前,山下來人說魔門出了一個絕代魔君,無人能敵,得知此人練成了《道心種魔大/法》,齋主美麗的眼睛裏泛起了憂愁,望向她,從此她就肩負起了本不該屬於一個孩子的責任。
這麽多年來,她想過無數次,龐斑會是一個什麽樣的人,自己又該怎麽阻止他幫助蒙元,用理法,還是手中的劍?
他們會不會一見麵就拔劍相向,分個你死我活?
直到今日大都落雨,她不由自主地起身出遊,走到這裏,見到雨幕中青衫落拓的男子,才恍惚明白了齋主眼神的意義。
於是她也靜默不言。
龐斑有千百句反駁的話,說自己從未招惹過他們,是他們莫名跑來將自己圍了,他們想殺自己,自己為什麽不能殺他們,可他都沒有說,因為不必要,在親緣聯繫帶來的仇恨中,是不存在理智的,沒有人能判龐斑一個「防衛過當」,也沒有人判他們賠償龐斑的財物損失。
這本就是一個不存在「公堂」的地方,不靠「道理」評判是非。
所以龐斑隻是說:「若我見廢墟而勃然大怒,折身返迴魔門,調動蒙元的勢力平定天下,把這些焚毀我舊居的家族全部剿滅,鎮壓正魔兩道,重新廢立,他們又該如何?」
慈航靜齋的女子羽睫輕顫,嘆道:「那便是天下大劫,生靈塗炭,而他們並無力抵抗。」
她並沒有矯語強辯,麵對龐斑,強詞奪理不過是惹他發笑而已,所以她坦誠道:「你雖然是天下第一,但與魔門不睦,常年孤身一人,來去不定,所以他們怕你,也不那麽怕你,若你坐鎮大都,身為帝師,和尊師一樣手握天下權柄,那就輪到他們來害怕你的屋子著火了,因為你會以此為藉口殺人。」
龐斑挑眉道:「你應該是來對付我的,怎麽還攛掇起我來了。」
慈航靜齋傳人柔和地笑了笑,眼中似乎也被雨幕渲染:「因為我知道你不是個暴徒、魔鬼,你也不會這麽做。他們以自己的想法揣測你,覺得這裏對你很重要,麵子對你很重要,可在你眼裏,什麽都沒有。」
說到這裏,她幾乎有些悲傷起來。
龐斑嘆道:「你確實是個聰慧通透的女子,武功也不錯,若歷代慈航靜齋的女子都如你一般,那難怪能保住聖地的聲名不墜。」
慈航靜齋的傳人道:「深山修行的人,其實並不需要這種盛名,但這風雨飄搖的江湖需要一個遙不可及的聖地。」
最好聖地裏還有一群秉性溫柔的女子,可親,可愛,心懷大義,就像古老傳說裏的巫山神女、洛水神妃,一朝一會,而後返迴到輝煌的壁畫上去,迴到華麗詩文裏去。
畢竟神秘才是她們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一旦落入紅塵,仙子就成了人。
可她們本就是人,是人就會有人的喜怒哀樂。
龐斑感覺到了她的精神意動,卻沒有因此看向她,依舊望著雨中的大都,眼底一絲情緒變化也無:「那你做什麽打算呢?」
她忽而開口道:「我叫言靜庵。」
這一刻,她仿佛跳出了自己身份,走出了深山,走出了江湖,隻是作為她自己站在龐斑的麵前,說出自己的名字,也講起了自己的打算,男裝少女嫣然笑道:「我是第一次見你,並不真正了解你,要怎麽做,我還拿不定主意,所以,等到下一次再見時吧。」
龐斑卻不為所動:「你應當知道,自己此刻的心情受到了功法的影響,竟還敢再來見我?」
言靜庵微微垂首:「我知道,但正因為是你,所以我才敢再來見你。」
因為知道龐斑眼中並無塵世情慾,永遠不會給予迴應,所以她才敢放縱自己的情思,任由自己清淨通明到仿佛空無一物的心中波瀾乍起,向著「完滿」的另一極。
她修行《慈航劍典》已經達到了「心有靈犀」的境界,對外界的認識、對人心的通感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她能感覺到人心的起伏,和他們外放的情緒,從而去理解眾生,體會人心,隻要她願意可以成為任何人的知己,甚至比他們自己還了解那些幽微的湧動。
但言靜庵此刻隻感覺到一片平靜和孤獨,似春草般易生,似蜉蝣般易滅,似夜空般深沉,又似江海般遼闊,明月皎皎,群星燦燦,天地大道幾乎就是他的心,亦或者,那天地裏肆意唿嘯、無拘無束的風才是他的本心。
天街細雨如織,撐傘走來的女子穿著簡樸的白衣,腰間佩劍,她的身姿清逸縹緲,氣質靜謐出塵,明明是天下絕色,存在感卻那樣稀薄,好像並不存在於那裏。
她用一雙清明澄澈的眼睛看向龐斑,沒有仇恨也沒有畏懼,隻是微微嘆息。
龐斑在感覺到她出現的時候,魔種有片刻的遲疑,似乎被一種完全相反的力量吸引,但很快就被道心壓下,於是,不必多問,也不必來者說明,他們二人都明白了對方的身份。
能夠引動魔種,這世上隻有和《道心種魔大法/》淵源極深的《慈航劍典》。
慈航靜齋。
真是一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相遇。
龐斑望著化為廢墟的舊居,那女子站在龐斑幾步外,撐著傘也在看,她沒有說話,隻是和龐斑一起靜靜站著。
她本就是個話不多的人,身為慈航靜齋這一代最傑出的弟子,她的天資過人,自幼在山中習劍修佛,大概是二十年前,山下來人說魔門出了一個絕代魔君,無人能敵,得知此人練成了《道心種魔大/法》,齋主美麗的眼睛裏泛起了憂愁,望向她,從此她就肩負起了本不該屬於一個孩子的責任。
這麽多年來,她想過無數次,龐斑會是一個什麽樣的人,自己又該怎麽阻止他幫助蒙元,用理法,還是手中的劍?
他們會不會一見麵就拔劍相向,分個你死我活?
直到今日大都落雨,她不由自主地起身出遊,走到這裏,見到雨幕中青衫落拓的男子,才恍惚明白了齋主眼神的意義。
於是她也靜默不言。
龐斑有千百句反駁的話,說自己從未招惹過他們,是他們莫名跑來將自己圍了,他們想殺自己,自己為什麽不能殺他們,可他都沒有說,因為不必要,在親緣聯繫帶來的仇恨中,是不存在理智的,沒有人能判龐斑一個「防衛過當」,也沒有人判他們賠償龐斑的財物損失。
這本就是一個不存在「公堂」的地方,不靠「道理」評判是非。
所以龐斑隻是說:「若我見廢墟而勃然大怒,折身返迴魔門,調動蒙元的勢力平定天下,把這些焚毀我舊居的家族全部剿滅,鎮壓正魔兩道,重新廢立,他們又該如何?」
慈航靜齋的女子羽睫輕顫,嘆道:「那便是天下大劫,生靈塗炭,而他們並無力抵抗。」
她並沒有矯語強辯,麵對龐斑,強詞奪理不過是惹他發笑而已,所以她坦誠道:「你雖然是天下第一,但與魔門不睦,常年孤身一人,來去不定,所以他們怕你,也不那麽怕你,若你坐鎮大都,身為帝師,和尊師一樣手握天下權柄,那就輪到他們來害怕你的屋子著火了,因為你會以此為藉口殺人。」
龐斑挑眉道:「你應該是來對付我的,怎麽還攛掇起我來了。」
慈航靜齋傳人柔和地笑了笑,眼中似乎也被雨幕渲染:「因為我知道你不是個暴徒、魔鬼,你也不會這麽做。他們以自己的想法揣測你,覺得這裏對你很重要,麵子對你很重要,可在你眼裏,什麽都沒有。」
說到這裏,她幾乎有些悲傷起來。
龐斑嘆道:「你確實是個聰慧通透的女子,武功也不錯,若歷代慈航靜齋的女子都如你一般,那難怪能保住聖地的聲名不墜。」
慈航靜齋的傳人道:「深山修行的人,其實並不需要這種盛名,但這風雨飄搖的江湖需要一個遙不可及的聖地。」
最好聖地裏還有一群秉性溫柔的女子,可親,可愛,心懷大義,就像古老傳說裏的巫山神女、洛水神妃,一朝一會,而後返迴到輝煌的壁畫上去,迴到華麗詩文裏去。
畢竟神秘才是她們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一旦落入紅塵,仙子就成了人。
可她們本就是人,是人就會有人的喜怒哀樂。
龐斑感覺到了她的精神意動,卻沒有因此看向她,依舊望著雨中的大都,眼底一絲情緒變化也無:「那你做什麽打算呢?」
她忽而開口道:「我叫言靜庵。」
這一刻,她仿佛跳出了自己身份,走出了深山,走出了江湖,隻是作為她自己站在龐斑的麵前,說出自己的名字,也講起了自己的打算,男裝少女嫣然笑道:「我是第一次見你,並不真正了解你,要怎麽做,我還拿不定主意,所以,等到下一次再見時吧。」
龐斑卻不為所動:「你應當知道,自己此刻的心情受到了功法的影響,竟還敢再來見我?」
言靜庵微微垂首:「我知道,但正因為是你,所以我才敢再來見你。」
因為知道龐斑眼中並無塵世情慾,永遠不會給予迴應,所以她才敢放縱自己的情思,任由自己清淨通明到仿佛空無一物的心中波瀾乍起,向著「完滿」的另一極。
她修行《慈航劍典》已經達到了「心有靈犀」的境界,對外界的認識、對人心的通感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她能感覺到人心的起伏,和他們外放的情緒,從而去理解眾生,體會人心,隻要她願意可以成為任何人的知己,甚至比他們自己還了解那些幽微的湧動。
但言靜庵此刻隻感覺到一片平靜和孤獨,似春草般易生,似蜉蝣般易滅,似夜空般深沉,又似江海般遼闊,明月皎皎,群星燦燦,天地大道幾乎就是他的心,亦或者,那天地裏肆意唿嘯、無拘無束的風才是他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