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絳淡淡道:「兵貴神速,不等他們。」
溫環慢吞吞地坐到了顧絳的對麵:「你應該知道最近那些小孩的議論吧。」
顧絳依舊盯著手裏的刀,不置可否。
溫環繼續說道:「你知道,這是人心不穩。第一,你接納了太多異族,各國之間敵對百年,隔閡極深,他們雖然都忠於你,但並不會因此接受對方,遼人算好的,畢竟宋遼之間兄弟之盟有百年和平,但西夏之前大敗宋國,擒殺了近十萬宋兵,這近乎國恥,加上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草原諸部,矛盾很深吶。」
顧絳道:「兩個人要常日相處都難免摩擦,何況是一群出身、文化、性格都完全不同的人?這就好比鍛刀,不同的金屬要混在一起,鍛成一把好刀,必須一起在烈火中經受錘鍊,他們之前都太順了,都快忘了咱們站在亂世的開端,如今爐火已經點燃。」
他說著,彈了一下刀身,發出一陣低鳴。
溫環點頭道:「第二個問題,在你自己的身上,你的宿疾天下皆知,偏偏你的女兒阿純雖然智計過人,卻武功平平,你所建立的軍功體係,隻以功勞論地位,阿純可不能服眾。唐太宗能兼容天下,是因為他自己無雙的功業,斡爾幹、蕭相景和耶律弼可不會因為她是你的女兒就服她。可以服眾的崖餘卻心性太仁,在這個亂世裏,過於仁厚可不是一件好事,要不你還是再生一個吧,不圖完全繼承你的本事,武功能比阿純高就好。」
顧絳瞥了他一眼:「你也可以生個孩子,隻要他的能力和心性合適,我把燕雲鐵騎交給他也行。」
溫環頓了一下,皺起了眉:「你不會真的要學堯舜吧?」
顧絳笑了一聲:「為什麽不可以?難道你也信龍生龍,鳳生鳳嗎?阿純和崖餘不合適,那就換人好了,找個心性和本事都適合的,我今時今日所作的事,從不是為了掌握天下,並把這份基業傳給子孫後代,我隻是想這麽做而已。」
他雖然過了情關,但依舊是個冷淡的人,和身邊人有感情,卻不像那些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師長,在顧絳眼中,父女、師徒乃至於夫妻,都是一種緣分,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同行一段路程。
一個人拋開身上所有的聯繫後,依舊是他自己,人不為緣而存在。
顧絳如果看不透這點,這麽多世締結的因緣早就累積成難以折返的劫數。
溫環遲疑道:「禪讓可不利於長久地延續穩定,我們之前還說金國的繼承製度會出亂子,你這可比他們的『兄終弟及』還亂了。」
顧絳道:「我隻是自己這樣做,又不限製他們。」
溫環嘆道:「你可要想清楚,一生功業拱手讓人,未來反而讓你的兒孫俯首稱臣,你現在或許能坦然視之,可上了年紀後要再改,又是一番動盪了。」
顧絳活動了一下手腕道:「夏啟倒是將天下都傳給了子孫,他的子孫如今又在何處呢?太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宋太祖的皇子難道就不向他的弟弟低頭了嗎?隋文帝傳位給煬帝後又怎樣呢?不還是二世而亡?」
「何況阿純並不準備成家生子。」
溫環吃了一驚:「她,她不成家?」
顧絳收刀歸鞘,平靜點頭:「她不想成親找個丈夫,另成一個家庭,就想在家過一生,這有什麽不可以?如果有喜歡的人就相處,隨性來去,隻是不結婚罷了,她高興就好。」
在這個時代的觀念裏,顧絳放縱獨女不成家,無異於自斷血脈傳承,但這樣「斷子絕孫」的事從他口中說出來,反倒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
他說著還覷著溫環道:「怎麽,難道把天下的重擔壓在孩子身上才是照顧,讓她隨心意過一生反而不是照顧了?還是說武功練到我這個境界,還指著女兒給我養老?」
溫環搖頭道:「你可真是個怪人。」
他搖著頭忽而笑了起來:「好像武功練到了你們這個境界的,都是一樣怪異性情。」
蕭秋水和方歌吟都有愛侶和驚世修為,但都沒有子女,就連諸葛神侯也一樣,諸葛正我甚至沒有成家,這樣一想,關木旦好像也挺正常,他甚至有一個女兒。
顧絳的神情平靜,他拿了溫環送過來的文書來看,一邊迴道:「北遼之主耶律阿保機一代雄主,天祚帝還不是廢物一個,遼國被金國打得一敗塗地,天祚帝居然被金人嚇得丟下軍隊和子民跑了,以至於北遼兵敗如山倒,耶律大石和完顏阿骨打都來了信,邀我結盟對敵,金軍快到居庸關了。」
「比起想那些沒影的事,還不如收拾收拾東西跟我去看一看這場金遼之間的國運之戰。」
顧絳麵前擺著兩封信,有趣的是,耶律大石和完顏阿骨打都許給了他大片的北方土地,隻要他願意出兵幫忙抵抗金軍,或者與完顏阿骨打一起圍攻北遼。
但他們都沒有提燕地。
完顏阿骨打是個軍略大家,他願意把燕地讓給北宋,讓他們出錢贖買,是因為他知道宋守不住這塊咽喉要地,等金國消化了遼國的土地資源,建立起更完善的國家體製,積蓄足夠的力量再南下,他對北宋的國力有著清晰的認知,所以暫時他並不想和宋徹底開戰,甚至在身後叮囑繼承人要謹慎。
可以說這位金太祖對北宋很了解,他隻是不了解宋徽宗父子,能這麽輕易攻破汴京,連金國人自己都沒想到。
溫環慢吞吞地坐到了顧絳的對麵:「你應該知道最近那些小孩的議論吧。」
顧絳依舊盯著手裏的刀,不置可否。
溫環繼續說道:「你知道,這是人心不穩。第一,你接納了太多異族,各國之間敵對百年,隔閡極深,他們雖然都忠於你,但並不會因此接受對方,遼人算好的,畢竟宋遼之間兄弟之盟有百年和平,但西夏之前大敗宋國,擒殺了近十萬宋兵,這近乎國恥,加上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草原諸部,矛盾很深吶。」
顧絳道:「兩個人要常日相處都難免摩擦,何況是一群出身、文化、性格都完全不同的人?這就好比鍛刀,不同的金屬要混在一起,鍛成一把好刀,必須一起在烈火中經受錘鍊,他們之前都太順了,都快忘了咱們站在亂世的開端,如今爐火已經點燃。」
他說著,彈了一下刀身,發出一陣低鳴。
溫環點頭道:「第二個問題,在你自己的身上,你的宿疾天下皆知,偏偏你的女兒阿純雖然智計過人,卻武功平平,你所建立的軍功體係,隻以功勞論地位,阿純可不能服眾。唐太宗能兼容天下,是因為他自己無雙的功業,斡爾幹、蕭相景和耶律弼可不會因為她是你的女兒就服她。可以服眾的崖餘卻心性太仁,在這個亂世裏,過於仁厚可不是一件好事,要不你還是再生一個吧,不圖完全繼承你的本事,武功能比阿純高就好。」
顧絳瞥了他一眼:「你也可以生個孩子,隻要他的能力和心性合適,我把燕雲鐵騎交給他也行。」
溫環頓了一下,皺起了眉:「你不會真的要學堯舜吧?」
顧絳笑了一聲:「為什麽不可以?難道你也信龍生龍,鳳生鳳嗎?阿純和崖餘不合適,那就換人好了,找個心性和本事都適合的,我今時今日所作的事,從不是為了掌握天下,並把這份基業傳給子孫後代,我隻是想這麽做而已。」
他雖然過了情關,但依舊是個冷淡的人,和身邊人有感情,卻不像那些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師長,在顧絳眼中,父女、師徒乃至於夫妻,都是一種緣分,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同行一段路程。
一個人拋開身上所有的聯繫後,依舊是他自己,人不為緣而存在。
顧絳如果看不透這點,這麽多世締結的因緣早就累積成難以折返的劫數。
溫環遲疑道:「禪讓可不利於長久地延續穩定,我們之前還說金國的繼承製度會出亂子,你這可比他們的『兄終弟及』還亂了。」
顧絳道:「我隻是自己這樣做,又不限製他們。」
溫環嘆道:「你可要想清楚,一生功業拱手讓人,未來反而讓你的兒孫俯首稱臣,你現在或許能坦然視之,可上了年紀後要再改,又是一番動盪了。」
顧絳活動了一下手腕道:「夏啟倒是將天下都傳給了子孫,他的子孫如今又在何處呢?太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宋太祖的皇子難道就不向他的弟弟低頭了嗎?隋文帝傳位給煬帝後又怎樣呢?不還是二世而亡?」
「何況阿純並不準備成家生子。」
溫環吃了一驚:「她,她不成家?」
顧絳收刀歸鞘,平靜點頭:「她不想成親找個丈夫,另成一個家庭,就想在家過一生,這有什麽不可以?如果有喜歡的人就相處,隨性來去,隻是不結婚罷了,她高興就好。」
在這個時代的觀念裏,顧絳放縱獨女不成家,無異於自斷血脈傳承,但這樣「斷子絕孫」的事從他口中說出來,反倒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
他說著還覷著溫環道:「怎麽,難道把天下的重擔壓在孩子身上才是照顧,讓她隨心意過一生反而不是照顧了?還是說武功練到我這個境界,還指著女兒給我養老?」
溫環搖頭道:「你可真是個怪人。」
他搖著頭忽而笑了起來:「好像武功練到了你們這個境界的,都是一樣怪異性情。」
蕭秋水和方歌吟都有愛侶和驚世修為,但都沒有子女,就連諸葛神侯也一樣,諸葛正我甚至沒有成家,這樣一想,關木旦好像也挺正常,他甚至有一個女兒。
顧絳的神情平靜,他拿了溫環送過來的文書來看,一邊迴道:「北遼之主耶律阿保機一代雄主,天祚帝還不是廢物一個,遼國被金國打得一敗塗地,天祚帝居然被金人嚇得丟下軍隊和子民跑了,以至於北遼兵敗如山倒,耶律大石和完顏阿骨打都來了信,邀我結盟對敵,金軍快到居庸關了。」
「比起想那些沒影的事,還不如收拾收拾東西跟我去看一看這場金遼之間的國運之戰。」
顧絳麵前擺著兩封信,有趣的是,耶律大石和完顏阿骨打都許給了他大片的北方土地,隻要他願意出兵幫忙抵抗金軍,或者與完顏阿骨打一起圍攻北遼。
但他們都沒有提燕地。
完顏阿骨打是個軍略大家,他願意把燕地讓給北宋,讓他們出錢贖買,是因為他知道宋守不住這塊咽喉要地,等金國消化了遼國的土地資源,建立起更完善的國家體製,積蓄足夠的力量再南下,他對北宋的國力有著清晰的認知,所以暫時他並不想和宋徹底開戰,甚至在身後叮囑繼承人要謹慎。
可以說這位金太祖對北宋很了解,他隻是不了解宋徽宗父子,能這麽輕易攻破汴京,連金國人自己都沒想到。